课题5城市道路规划设计ppt课件.ppt
《课题5城市道路规划设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5城市道路规划设计ppt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5 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5.1 项目案例与分析,福建省平潭县305省道平宏线娘宫至城关公路景观改造工程 5.1.1 项目概况 1. 区域位置 平潭地处中国福建省沿海中部,位于东经1193212010,北纬25152545,东濒台湾海峡,距台湾新竹仅68海里,是中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地方;西临海坛海峡,与长乐、福清、莆田三县隔海相望;南临南日岛,北望白犬、马祖列岛。,2. 设计范围 福建省平潭县305省道平宏线(娘宫至城关)西起娘宫码头,东至城区,是一条双向四车道,路幅宽度为23m、全长约13.35km的省级交通主干道。该项目是平宏线道路两侧用地各20m范围内的景观工程设计,总宽度为63m,
2、面积约84.1 公顷,设计内容包括园林绿化、道路(边坡改移、林荫道、海边小路)、管线(电力等线路入地、污水处理)、照明等。,3. 规划定位 设计将305省道(平宏线)建成公路景观化、展示平坦历史、突出平坦特色、体现海岛文化的门户性通道,将平宏线沿线打造成为具有适宜的交通环境、良好的旅游环境以及浓郁文化内涵的绿色景观大道。 4. 现状概况 305省道两侧现状复杂,地形多变(如图5-1 现状断面图)。,图5-1,5.1.2 设计理念 设计主体理念是“领略海岛风情”、“传承海岛历史”、“品读发展历程”、“展示海岛文化”(如图5-2 设计理念意向图)。,图5-2,5.1.3 具体设计手法,1. 分区设
3、计 通过对305省道(平宏线)沿途的地形、植被等的了解,根据设计的主体理念将整条道路分成四个区,即“海岛风情区”、“历史文化区”、“海岛新韵区”、“海岛迎宾区”,通过对四个区景观的塑造,体现出每个区的特色,通过对平潭海岛风情的了解,从平潭的历史走进现代平潭的发展历程,最后通过迎宾区,品味平潭岛向社会展示的海岛文化,沿着这一景观序列,走进平潭(如图5-3)。,图5-3 平宏线(娘宫至城关)公路景观改造总平面分区图,2. 节点设计 主入口节点设计,图5-4 主入口节点平面图,图5-5 主入口节点效果图, 节点二设计,图5-6 节点二平面图, 节点三设计,图5-7 节点三平面图, 节点四设计,图5-
4、7 节点四平面图, 海滨公园节点设计,图5-9 海滨公园平面图,图5-10 海滨公园鸟瞰图,图5-11 海滨公园小透视图, 带状公园节点设计,图5-12 带状公园平面图,图5-13 带状公园鸟瞰图,图5-14 带状公园透视图,3. 标准路段绿化模式,(1) 绿化标准路段1,图5-15 绿化标准路段一平面图,(2) 绿化标准路段2,图5-16 绿化标准路段二平面图,(3) 绿化标准路段3,图5-17 绿化标准路段三平面图,5.2 相关知识,5.2.1 城市道路绿化的基本知识 城市道路是一个城市的骨架,交通的动脉,是城市结构布局的决定因素。城市道路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直接
5、决定城市面貌,是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穿针引线,联系城市中分散的“点”和“面”的绿地,织就了一片城市绿网,更是改善城市生态景观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其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卫生防护、组织交通、保护安全、美化市容和经济生产五个方面。,1. 城市道路类型,(1) 城市主干道1) 高速交通干道快速交通干道(图5-20)普通交通性干道区镇干道市区支道专用道路,图5-20 郑州西北三环立交环岛效果图,2. 城市道路绿地类型,城市道路交通绿地按交通性质可分为:城市内道路绿地和城市对外交通绿地两大类。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规定,道路绿地(G46)是道路广场用地内的绿地,它包括道路
6、绿带、交通岛绿地、交通广场和停车场绿地等;对外交通绿地(G45)包括铁路、公路、管道运输、港口和机场等城市对外交通运输及其附属设施用地内的绿地。国家现行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规定:“道路绿地”是道路广场用地范围内的绿化用地。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等类型(如图5-21)。,图5-21 城市道路绿地名称示意图,1)道路绿带 在城市规划建设图纸上划分出的建筑用地与道路用地的界线,常以红色线条表示,故称红线。红线是街面或建筑范围的法定分界线,是线路划分的重要依据。道路绿带是指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道路绿带分为行道树绿带、路侧绿带和分车绿带。 行道树
7、绿带 行道树绿带是指布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 路侧绿带 路侧绿带是指在道路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 分车绿带 分车绿带是指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2)交通岛绿地 为便于管理交通而设于路面上的一种岛状设施,一般用于混凝土或砖式围砌,高出地面10cm以上。交通岛绿地是指可绿化的交通岛用地。交通岛绿地分为中心岛绿地、导向岛绿地和立体交叉绿岛。3) 广场、停车场绿地 广场、停车场绿地是指广场、停车场用地范围内的绿化用地。,3. 城市道路绿地的断面
8、布置形式,道路绿化断面布置形式与道路横断面组成密切相关,我国道路断面多采用一块板、两块板、三块板等基本形式,相应的道路绿化断面布置形式就有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等。,1)一板二带式 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道树的方式,即1条车行道,2条绿带(如图5-22)。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优点是简单整齐、用地经济、管理方便。缺点是当车行道过宽时遮阴效果较差,景观单调,不能解决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矛盾,不利于组织交通。多用于小城市或者车辆少的街道。,图5-22 一板二带式道路绿地断面图,2)二板三带式 二板三带式即分成单向行驶的2条车行道和2条行道树,中间
9、以1条绿带分隔(如图5-23)。其优点是可以减少对向车流之间相互干扰。和避免夜间行车时对向车流之间头灯的眩目照射而发生车祸,有利于绿化、照明、管线铺设。缺点是仍解决不了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互相干扰的矛盾。这种形式多适用于高速公路、入城公路和环城道路等比较宽阔的道路。,图5-23 二板三带式道路绿地断面图,3)三板四带式 三板四带式即利用2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3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4条绿带(如图5-24)。此种形式在宽街道上应用较多,是现代城市较常用的道路绿化形式。其优点是组织交通方便、安全;环境保护效果好,街道形象整齐美观;解决了机动车和非机
10、动车混合行驶互相干扰的矛盾。在非机动车较多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断面形式比较理想。缺点是用地面积较大。,图5-24 三板四带式道路绿地断面图,4)四板五带式 四板五带式即利用3条分隔带将车道分成4条,使各种车辆均形成上下行、互不干扰(如图5-25)。这种形式多在宽阔的街道上应用,是城市中比较完整的道路绿化形式。优点是保证了交通安全和行车速度,绿化效果显著,景观性极强,生态效果明显。缺点是用地面积大,经济性差。有时可采用栏杆代替中间分车绿带以节约用地。,图5-25 四板五带式道路绿地断面图,5.2.2 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和要求,(1) 依据道路类型、性质功能与地理、建筑环境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形成
11、优美的城市景观。(2) 要符合人们的行为规律和视觉特性,同时充分考虑行人人身安全和驾驶者行车安全。(3) 提供尽可能多的遮阴面积,创造舒适的行走环境。(4) 适地适树,选择适宜的园林植物,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形成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5.2.3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内容和规划设计要点,1. 城市道路绿带设计 (1) 人行道绿地设计 1) 行道树种植方式 树带式 (图5-26),图5-26 树带式种植设计,树池式(图5-27图5-28),图5-27 树池式种植设计a,图5-28 树池式种植设计b,2) 行道树的株距 行道树的株距确定要根据树种的不同特点、苗木规格、生长速度、交通和市
12、容要求等因素来确定。目的是充分发挥行道树的作用,方便苗木管理,保证植物生长需要的空间。一般采用5m为宜。但在南方如用一些高大乔木,也采用68m株距。故视具体条件而定,以成年树冠郁闭效果好为准。3) 行道树的定干高度 行道树的定干高度应根据其功能要求、交通状况、道路的性质、宽度及行道树距车行道的距离、树木分枝角度而定。行道树树冠越大,分枝点越低,对改善和保护环境卫生作用就越显著。但最低不能低于2m,以免影响行人通行。交通干道上的行道树为了行车安全和接送乘客方便,定干高度不宜低于3.5m。,(2) 路侧绿带设计,路侧绿带是指车行道边缘至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地段,是道路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路侧绿带与沿
13、路的用地性质或建筑物关系密切,路侧绿带设计要兼顾街景与沿街建筑需要,应在整体上保持绿带连续、完整、景观统一。应考虑绿化带对视线的影响,树木的株距应当不小于树冠直径的2倍。根据绿带宽度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绿化方式,如宽度大于2.5m以上的可以种植一行乔木一行灌木,宽度大于6m的可种植两行乔木或采用大小乔木和灌木配搭的复层方式,宽度大于10m的甚至可以多行或者布置成花园林荫路(如图5-295-31)。,图5-29 路侧绿带设计剖面图,图5-30 大连滨海大道路侧绿带设计,图5-31 路侧绿带设计效果图,(3) 分车绿带设计,分车绿带又称隔离绿带。分车带的宽度依行车道的性质和街道的宽度而定,高速公
14、路分车带的宽度可达520m,一般公路的分车带宽度为45m,最低宽度不能小于1.5m。分车绿带位于道路中间,位置明显而重要,因此在设计时应注意它的技术效果。分车绿带起到分隔组织交通与保障安全的作用,绿化形式要求简洁、树木整齐一致,其绿化应形成良好的行车视野环境。如分车带上种植乔木,其树干中心至机动车道路缘石外侧距离不宜小于0.75m。在行车速度较慢的区域可采用乔、灌、草搭配的方式布置分车带,根据植物种植密度高低和通透性不同可分为封闭式和开敞式两种布置方式,不管哪种方式都应当以安全为首要的考虑(如图5-32)。,图5-32 分车绿带设计,2. 交叉口绿地设计,交叉路口指两条或者两条以上道路相交之处
15、,是交通咽喉。交叉口绿地由道路转角处的行道树、交通岛以及一些装饰性的绿地组成。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在进入道路的交叉口时,必须在道路转角空出一定的距离,使司机在这段距离内能看到对面开来的车辆,并有充分的刹车和停车的时间而避免撞车。这段从发现对方立即刹车到刚好停车所经过的距离,称为“安全视距”。根据两相交道路的两个最短视距,可在交叉口平面图上绘出一个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在此三角形内不能有建筑物、构筑物、树木等遮挡司机视线的地面物。在布置植物时其高度不得超过0.650.70m,宜选择低矮灌木、丛生花草种植,或者在三角形视距之内不要布置任何植物。视距的大小,随着道路允许的行驶速度、道路坡度、路面质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题 城市道路 规划 设计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73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