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会蒋干中计ptppt课件.ppt
《群英会蒋干中计pt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英会蒋干中计ptppt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 施耐庵、罗贯中元末明初三国演义 罗贯中 元末明初西游记 吴承恩 明代红楼梦 曹雪芹 清代,群英会蒋干中计,罗贯中 三国演义,作者简介,罗贯中,名本,字贯中,传说是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为施耐庵的学生,曾共同从事著作代表作三国演义,群英会蒋干中计,4,三国演义是我国杰出的长篇历史小说,也是我国小说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巨著。这部小说尊重史实,又带有传奇色彩。以史料为基本依据,但又不拘泥于史料,而是按照历史生活的本质,进行精炼的概括和合理的虚构,既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又体现了艺术的真实。,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处于攻势的一方是曹操曹操在扫平北方的军事势力后,挥戈南下,打算
2、消灭刘表、刘备、孙权,以便统一全国这时正好刘表病死,他的小儿子刘琮向曹操投降。曹操便得了荆州,并任命降将蔡瑁,张允为水军都督,训练水师,准备顺江而下,扫平东吴。 “赤壁之战”处于守势的一方是东吴。东吴的不少官员面对曹操的八十万大军无心应战,力主投降。出使到东吴的诸葛亮舌战群儒驳倒了主降派,使孙权坚定了迎战的决心。孙权任命坚决拒曹的周瑜为都督,率兵抗曹。周瑜认为敌我双方的兵力虽然悬殊很大,但曹操渡江犯了兵家大忌,“素不习水战”是其致命的弱点。周瑜用了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和火攻等计谋最终大败曹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群英会蒋干中计,一基础字、词: 字音、字义 词义二:故事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
3、结局尾声三:人物形象: 周瑜、蒋干、曹操,掌握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可以便宜行事 (binyi)不须请示灵活处置。万弩齐发 (n)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迤俪前行(yl)曲折连绵。 碇石(dng)系船的石墩。觥筹交错(gng)古代用兽脚做的酒器。谙习水战(n)熟悉。一齐轮转橹棹(zho)船桨。不胜酒力(shng)能承担,能承受。献于麾下(hu)将帅的大旗下。,.,.,.,.,.,.,.,.,.,.,.,解释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文化常识),青、徐之兵(青州和徐州,现在的山东省和江苏一带)二人久居江东(这里指从芜湖,南京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干到江左(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虽从江北到此
4、(长江以北,这里指曹营。)鸣鼓呐喊而进(击鼓、古时作战进军的信号。)遂下令鸣金收住船只(敲锣,古时作战收兵的信号。 )现为帐下幕宾(指军中参谋。)经出辕门(军营的门,也指衙署的外门。),.,.,.,.,.,.,.,.,.,.,.,.,.,.,.,.,初读课文,思考:,1、蒋干是谁?2、“中计”指中谁的计?3、“计”指什么计谋?4、计谋的目的是什么?5、设此计的原因呢?6、周瑜怎么知道的呢? 7、计谋的结果呢?,1、曹操帐下幕宾。2、周瑜的计。3、反间计。4、杀蔡、张二人。5、二人 “深得水军之妙”6、亲往探寨。7、曹操误杀此二人。,故事情节,开端(段):周瑜决定除蔡、张二人。发展(段):周瑜设
5、下反间计,群英会上 迷蒋干。高潮(段):周瑜假装泄密,蒋干窃书中 计。结局(段):曹操中计杀蔡、张二人。尾声(10段): 周瑜闻讯喜庆计成。,故事线索(反间计),周瑜 曹操(蒋干) (开端) 定计 说降 (发展) 施计 (高潮) 中计 计成 (结局、尾声) 误杀蔡、张,阅读段,思考:,1、能用几个字概括第一段内容吗?周瑜为什么要这样? 2、第二段写什么?曹操为什么吃败仗?回去后怎么办? 3、周瑜得胜后做些什么?他通过探看曹军水寨发现了什么?如何解决?4、课文为什么从周瑜毁书斩使,两军大战三江口选起?这与本文的中心有什么关系?,1、能用几个字概括第一段内容吗? 周瑜为什么要这样?,答 : 毁书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群英会 中计 pt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72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