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ppt课件.ppt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ppt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群体传播,群体的特征及功能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集体行为中的传播机制流言的传播原理,第一节、群体传播,1、群体的特征及功能群体定义:指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群体类型:初级群体、复合群体初级群体:由血缘、地缘构成的群体,例如:家庭关 系、亲属关系、朋友关系、邻里关系、乡亲关系等;复合群体(或次级群体):是由个体的生理及社会特征而自然形成的,例如:性别、年龄层、职业、社会 阶层等。,第一节、群体传播,群体存在的基本条件:(1)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2)成员之间的协作意愿,即动机。(3)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传播互动机制。群体的本质特征:(1
2、)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2)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第一节、群体传播,群体与组织的不同:(1) 从形成的途径来看,群体往往是自然形成的;而组织则是基于某种社会需要,按照社会契约而人为地加以建立的。(2) 从成员的互动来看,在群体中,其成员的互动虽然也要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但这种规范并不是很严格,活动的余地较大。在组织中,成员的互动是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的,这些规章制度一般都很严格,并且往往是形成文字的。,第一节、群体传播,(3) 从结构和层次来看,群体在结构上显得松散,往往没有形成一定的层级,是非结构性的;而组织则具有一种权威的分层体系,形成系统的阶层制或等级制,部门有上级部门
3、、同级部门和下级部门,职务也有上司、同僚和下属。,第一节、群体传播,群体的功能:社会功能(1)群体是社会的中观系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即部分社会群体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使社会秩序的连续性得到保证;(2)群体通过社会分工与协作,集中分散的个人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第一节、群体传播,(3)群体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个人参加群体的基本动机之一;(4)群体是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5)群体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与手段。,第一节、群体传播,2、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第一节、群体传播,(1)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群体传播
4、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是群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的生命线。 群体意识包括群体归属、群体感情、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一致性程度等 。个体归属:个体对于所隶属的群体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来源于个体对于所在群体中能够获得的需求满足感,需求的满足感与个体的自我实现直接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了一种认同感。,第一节、群体传播,群体感情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1)通过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和接触而形成的良好的群体中的人际关系;(2)群体成员由于同一群体的存在而产生的隶属于群体的独特感情。这种独特感情的形成表现了群体自身的凝聚力和群体成员之间的聚合力。群体目标与群体规范的一致性程度是指群体的成员在共同
5、的群体目标以及与目标相对应的约束和规范中,找到一个恰当的结合点。,第一节、群体传播,群体意识与群体传播的关系:群体意识的形成是群体传播作用的结果。群体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对于已经形成的群体意识有修整和制约作用,从而形成新的群体意识 。群体意识一旦形成,对于群体传播也会产生相应的作用。,第一节、群体传播,(2)群体规范(Group Norms)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 群体规范:在某种情境下群体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期望。广义的群体规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纪律、道德、风俗和信仰等,都是一个社会里多数成员共有的行为模式;,第一节、群体传播,群体规范的影响力:对群体成员形成压力,迫使他们的反应趋向一致。如果个体
6、对某件事情的看法与群体中其他人的看法很不一致,他就会感到有很大的压力,驱使他与其他保持一致。,第一节、群体传播,群体规范的功能:(1)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2)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3)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4)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第一节、群体传播,群体规范的作用:(1)对群体内的传播活动起制约作用;(2)对来自群体外部的信息或宣传活动的效果,群体规范同样具有重要影响。,第一节、群体传播,(3)群体压力(Group Pressure)与趋同心理 当群体成员的思想或行为与群体意见或规范发生冲突时,成员为了保
7、持与群体的关系而需要遵守群体意见或规范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它使成员倾向于作出为群体所接受的或认可的反应。,第一节、群体传播,趋同心理,心理学中又称从众(confirmity)心理。从众心理: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和压力而产生的一种合群倾向,这种心理使得个体产生放弃自己与群体意见或规范相抵触的意识倾向,作出与自己本来意愿相反的行为,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第一节、群体传播,所罗门阿希(Solomon Asch)的“线条实验”(19551956):将被试组成7人小组,请他们参加所谓的知觉判断实验。实验的真正目的,是考察群体压力对从众行为的影响。7名被试中,只有编号
8、为第7的被试为真被试,其他均为实验助手。,第一节、群体传播,被试与其他群体成员都围桌子坐下后,实验者依次呈现50套两张一组的卡片。两张卡片中,一张画有一条标准真线,另一张画有三条直线,其中一条同标准线一样长。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三条编号依次为123的比较线中,哪一条与标准线一样长。,第一节、群体传播,实验开始后,头两次比较平静无事,群体的每一个成员都选用同一条比较线。作为第6号(第6个进行判断)的真被试开始觉得知觉判断很容易、很快。,第一节、群体传播,在第三组比较时,实验助手们开始按实验安排故意作错误的判断。被试听着这些判断,困惑越来越大。因为他要等到第6个才说自己的看法,先
9、必须听前5个人的判断。结果,他面临一个是相信自己的判断,还是跟随大家,一起做错误判断的两难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数十名自己独自判断时正确率超过99的被试,跟随大家一起作出错误判断的总比率占全部反应的37。75的被试至少有一次屈从了群体压力,作了从众的判断。,第一节、群体传播,3、集体行为中的传播机制集合行为: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得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多以群集、恐慌、谣言为特征,是一种非常态的群体行为,也称为突发事件或群体事件。集合现象产生的基本条件 :(1)结构性压力自然灾害、政治动荡等危机状况;(2)触发性事件;(3)正常的社会化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第一节、群体传播,特
10、殊的传播机制: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群体暗示:集合行为中的传播包括:信息本身的传播和 情绪或感情的传播。暗示不通过直接的说服或强制,而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 群体暗示接近催眠暗示,表现为一味地盲信和盲从 。群体感染:指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 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的过程,成员失去理性 的自控能力,而对外部的刺激表现出一种本能的反应。,第一节、群体传播,群体模仿与匿名性群体模仿:更多的表现为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当人们面对突入其来的局面时,用自己的常规往往很难找 到解决的方法,最简单的本能便是模仿周围人的行为,群体的行为导致了相互模仿的出现,主要源
11、于人们对于不确定的时间或场面却乏安全感,希望与在场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并视为安全有效的选择。匿名性原理:集合行为使人淹没在人群中,使正常人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一种法不责众的心理支配 下,做出种种宣泄原始本能冲动的行为。,第一节、群体传播,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动表现为一种异常状态,每个人似乎都成为了信息的发布者和接受者,主要的信息形式转变为流言。流言是一种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比较封闭、信息流通不畅的情形下 。,第一节、群体传播,4、流言的传播原理(1)流言的定义及其特点所谓流言,是“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涉及人们信念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群体 传播 组织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72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