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解读图形与几何ppt课件.ppt
《课标解读图形与几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解读图形与几何ppt课件.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标解读,“图形与几何”315、316,“课标发展史”,图形与几何(2011年),空间与图形(2001年),“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有: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度量;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和投影;平面图形基本性质的证明;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空间与图形”改成“图形与几何”强调数学课程要反映数学本质。“图形与几何”的内容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应用意识等为核心展开的,主要将几何学习的视野拓宽到学生生活的空间,强调空间和图形知识的现实背景。 与实验稿相比其知识结构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课程内容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教学目标要求更加合理、
2、明确,可操作性更强。 新标准突出用观察、描述、制作、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图形设计与推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能力。所以空间与图形要改成图形与几何,从第一学段开始使学生接触丰富的几何世界。,空间与图形为什么要改成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第一学段课程内容,“图形与变换”为什么要改成“图形的运动”?,“图形的运动”强调了图形的运动是研究图形性质的一种有效方法。运动也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图形的运动就涵盖了“变换”这一动作,这一过程,这一方法。,图形的认识,(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
3、立体图形。 (2)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1.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2. 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3. 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图形的认识,(4)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5)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6)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7)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4.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5. 会用
4、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6.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7. 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测量,(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2.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测量,(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4)指出并
5、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3. 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4. 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测量,(5)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6)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5.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分米2、米2,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6.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估计给定简单图形的面积(参见例13)。,LOVE,图形与变换 (
6、1)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图形的运动1.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2. 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3.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图形的运动(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1)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1.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
7、物体的相对位置。2. 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教材的编排,2001版:,认识物体和图(一年上四单元),图形的拼组(一年下三单元),二年下:图形与变换(锐角和钝角、平移与旋转)(三单元),二年上:长度单位(一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三单元)、观察物体(五单元),三年上:测量(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一单元)四边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估计)(三单元),三年下:位置与方向(一单元)、面积(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公顷和平方千
8、米)(六单元),位置(一年下一单元),教材的编排,2011年:,位置(一年级上册二单元),认识图形(一)(一年级上册四单元),认识图形(二)一下一单元,二年下:图形的运动(一)(平移与旋转、对称)三单元,二年上:长度单位(一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三单元)、观察物体(一)(五单元),三年上:测量(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七单元),三年下:位置与方向(一单元)、面积(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五单元),一年级,新课标中将单元名称“认识物体和图形” 和“图形的拼组”进行整合并重新编排为“认识图形(一)和认识图形(二)” 位置这一单元内容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一年级上
9、册。,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分散编排,教学内容上降低了难度。2001实验版: “认识物体和图形”原来包括: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主要是加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2011课标:考虑到学生一下子接触的图形太多,认识辨别难度较大,不易掌握。因此分为:认识图形(一)先认识立体图形,认识图形(二)再认识平面图形,分散了难点。,由于儿童认识几何形体易受到生活经验的影响,而生活中容易找到与几何体(也就是立体图形)相似的实物(因为物体的存在,大量表现为几何体的形式),但却难以找到与平面图形相似的物体的某一部分(儿童的心理特点决定的:儿童认识几何形体要经历一个由粗略到精细的过程)如,儿童说皮球、车轮是圆
10、形的;积木、盒子是正方形的。日常生活中,说一个物体是“圆的”“方的”没有严格区分清平面与立体)。可见,对于儿童来说,学习平面图形要比学习立体图形困难,因此我们在一年级上册安排了立体图形的认识,在一年级下册安排了平面图形的认识。,新课标中,对立体图形的复习内容较多。教材中通过三个练习进行复习,让学生巩固对这些图形的表象以及对图形特征的直观感受,能辨认图形。并通过有趣的事、有趣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有趣,加深学生对图形特征的认识,掌握数图形的方法。,教材介绍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知识,在学生初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基本特征之后,教材设计了例3,例3是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
11、在具体要求“看谁搭得又稳又高(所有积木都要用上)”下,使学生了解活动过程。学生的活动过程教材这样引导的“知道了什么”“怎样搭呢”“看谁搭得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把所有的积木都用上,看谁搭得又高又稳”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用所学的立体图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新课标中,对几何体的复习内容较多。教材中通过三个练习进行复习,让学生巩固对这些图形的表象以及对图形特征的直观感受,能辨认图形。并通过有趣的事、有趣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有趣,加深学生对图形特征的认识,掌握数图形的方法。,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评价是老师们非常重视又感觉难以把握的问题
12、,因此在研究了老师们的一些经验以及国内、外教材的做法基础上,在每个单元的最后安排了一个评价版块,给老师们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提供一点思路和线索。,教材比较,教材比较,教材比较,教材比较,教材比较,教材比较,二年级,教学目标是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001实验稿教材安排的是用硬币、曲别针、方木块等作为长度标准进行测量活动,得到的结果不统 一,从而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需求。2011课标教材更尊重知识本源,采用真实的事例:古人曾用身体的一部分,如:“庹(tu)”“拃(zh)”“脚长”作为“长度单位”。由于不同的人测量的结果会不同,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是必要的。,修订版教材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读 图形 几何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72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