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第五章ppt课件.ppt
《自然地理学第五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学第五章ppt课件.ppt(1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然地理学第五章 地 貌,干旱区强烈的物理风化作用使地表广泛发育沙质风化物,植被稀少与地表经常处于干燥状态又使这些沙粒极易被风力吹扬、搬运和易地堆积。充足的沙源与多风多大风的气候特点相结合,使风沙作用成为干旱区最主要的地貌外动力,并形成独特的风沙地貌,第六节 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1.风沙作用,风蚀作用 搬运作用 风积作用,风蚀作用,风蚀作用包括吹蚀和磨蚀两方面 吹蚀:风吹过地面,由于风压力与气流紊动而引起沙粒吹扬,这种作用称为吹蚀 磨蚀:起沙风即挟带沙粒的风,不仅对对面进行吹蚀,更主要的是进行磨蚀,这种磨蚀使砾石表面形成风棱,甚至可深入岩石孔隙发生旋磨,形成风蚀龛、风蚀穴一类特殊地貌现象。,风
2、的搬运作用主要是通过风沙流即挟带沙粒气流的运动实现的。绝大部分沙粒是在离地面30cm高度内,尤其是10cm以内分别以悬移、跃移和表层蠕动形式被搬运的。 风力搬运沙粒的数量即风沙流强度与起沙风速的三次方成正比,搬运作用,风沙运动三种基本形式,当风力减弱或风沙流遇阻,风中挟带的沙粒沉降于地貌,这种现象就是风积作用。风积物质主要有风成沙和风成黄土两类,风积作用,风沙地貌是风对地表侵蚀、堆积的结果。因此地表特征、风动力状况是风沙作用及形成风沙地貌的基本条件 风沙地貌主要包括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2.风沙地貌,风蚀地貌,新疆交河古城,风棱石和石窝 风蚀柱和风蚀蘑菇风蚀洼地和风蚀盆地风蚀残丘和雅丹地貌,风
3、蚀地貌,风棱石和石窝,风棱石:戈壁砾石迎风面经长期风蚀后被磨光磨平后在瞬时大风中发生滚动,新的迎风面再次磨光磨平,两个或多个迎风面间就形成风棱。依据棱的数目,风棱石可分别称为单棱石、三棱石、多棱石等。石窝:是一种直径20cm至1-2m,深10-15cm上下至1m的圆形或椭圆形小洞或凹坑,通常出现于迎风崖壁上,密集时犹如蜂窝,由风沙旋磨岩石裂隙而成。,风长期吹蚀垂直与水平裂隙均较发育的裸露基岩,形成孤立的风蚀柱,进一步磨蚀其基部则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和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蘑菇,风吹蚀地面松散物质后形成的直径10-100m,深1m,平面呈圆形或马蹄形的洼地,称为风蚀洼地。风蚀盆地的规模比较大。,
4、风蚀洼地和风蚀盆地,风蚀残丘:风力侵蚀年轻而相对坚固的沉积物,可形成外形宽窄不一,底部崎岖不平,但走向多与盛行风向平行的谷地即风蚀谷,风蚀谷间的残留高地或孤立丘岗即是风蚀残丘。雅丹地貌:形态与风蚀残丘近似但由蚀余松散土状堆积物如河湖相地层形成的一类特殊风蚀残丘,称雅丹地貌,风蚀残丘和雅丹地貌,雅丹地貌,罗布泊地区的雅丹地貌,风蚀洞,风积地貌主要指各种沙丘。依据沙丘形态与风向的关系,沙丘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横向沙丘、纵向沙丘与多风向形成的沙丘,风积地貌,横向沙丘,横向沙丘:走向与合成起沙风向垂直或交角不小于60,主要包括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及复合新月形沙丘链三类,新月形沙丘主要是在单风向作
5、用下由沙堆演变而成的,状如新月,弧形突向主风向,迎风坡缓而呈凸形,坡度10-20,背风坡陡而微凸,坡度约28-33。 两个或更多新月形沙丘相连,可形成新月形沙丘链 巨大沙丘链上叠置小型新月形沙丘,则称为复合新月形沙丘链,沙尘暴,新 月 形 沙 丘,纵向沙丘:指走向与起沙风合成风向平行或夹角小于30的沙丘,通常称为沙垄,纵向沙丘,沙垄,多风向形成的沙丘包括金字塔形沙丘、蜂窝状沙丘、格状沙丘、星状沙丘、反向沙丘等,多风向沙丘,沙丘的移动,沙丘的移动主要是通过沙丘表面沙粒自迎风坡吹扬到背风坡堆积来实现的 沙丘移动的速度与输沙量成正比而与沙丘的高度成反比 沙丘移动还受植被、沙丘的水分和下伏地面等因素的
6、影响,撒哈拉沙漠,塔尔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敦煌月牙泉,戈壁或砾漠(柴达木),砾漠(砾石沙漠),沙漠化(青海共和盆地),3.黄土地貌,黄土主要是第四纪风力搬运堆积的土状物质,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黄土主要是灰黄色,质地均一的土状堆,分布于大陆中纬度地带。在我国,黄土集中分布在北纬3445的地带,在黄河中下游组成有名的黄土高原(海拔8002000m),中国黄土的分布Loess Distribution in China,The loess layer cake alternates loess (yellow-brown layers) and ancient soil (r
7、eddish layers).,黄土中有古土壤发育。埋藏的古土壤可反映当时的气候是较为温湿或趋向潮湿,黄土的特征,粒级以粉沙为主,粘粒及细沙较少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和碳酸盐类矿物为主,并含易溶盐及粘土矿物 黄土结构松散,发育孔隙和垂直节理,湿陷性强,抗蚀性弱,极易遭受流水侵蚀 黄土多分布在干旱沙漠区的外围,黄土的生成时代和成因,黄土的成因,有残积说、水成说和风成说等多种学说,但以风成说为主。以我国西北黄土为例,证据 :黄土颗粒由西北向东南变细,厚度逐渐减薄 黄土的矿物成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当地的下伏基岩成分不一致 黄土披覆在高度不一的各种地貌之上 黄土中含陆生草原动物和植物化石,并埋藏着古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地理学 第五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71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