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第六章 流动性风险管理ppt课件.ppt
《风险管理第六章 流动性风险管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险管理第六章 流动性风险管理ppt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6.章 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内容,6.1 流动性风险识别6.2 流动性风险评估6.3 流动性风险监测与控制,流动性反映了商业银行在一定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获取资金用于偿还债务或增加资产的能力,其基本要素包括时间、成本和资金数量。流动性风险既可能来自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以及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其他类别风险向流动性风险的转化,也可能来自市场流动性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负面影响,即由于外部融资市场深度不足或市场动荡,导致商业银行无法及时以合理价格变现或抵押资产以获得流动性支持。,通过对流动性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从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等方面对流动性进行综合管理。保持良好的流动性的积极作用:(1
2、)增进市场信心,向外界表明银行有能力偿还借款,是值得信赖的:(2)确保银行有能力履行贷款承诺,稳固客户关系;(3)避免银行资产廉价出售,损害股东利益;(4)降低银行借入资金时所需支付的风险溢价。,6.1 流动性风险识别,必须兼顾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两方面1.市场流动性是指由于市场深度不足或市场动荡,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的市场价格出售资产以获得资金的能力商业银行应当估算所持有的课迅速变现资产量,将其与预期的流动性需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流动性适宜度。,2.融资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不影响日常经营或财务状况的情况下,无法及时有效的满足资金需求的风险,反映了商业银行在合理的时间、成本条件下迅速获取资金的
3、能力,应从零售负债和公司/机构负债两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1)零售客户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和利率水平缺乏敏感度,因此零售存款相对稳定,通常被看做是核心存款的重要组成部分。(2)公司/机构客户可以便利的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和利率水平高度敏感,通常不稳定,很容易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造成较大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核心是要尽可能的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稳定性,并在两者之间寻求最佳的风险收益平衡点。,巴塞尔委员会将银行资产按流动性高低分为四类:(1) 最具有流动性的资产,如现金及在中央银行的市场操作中可用于抵押的政府债券,这类资产可用于从中央银行获得流动性支持
4、,或者在市场上出售、回购或抵押融资;(2)其他可在市场上交易的证券,如股票和同业借款,这些证券是可以出售的,但在不利情况下可能会丧失流动性;(3)商业银行可出售的贷款组合,一些贷款组合虽然有可供交易的市场,但在流动性分析的框架内却可能被视为不能出售;(4)流动性最差的资产包括实质上无法进行市场交易的资产,如无法出售的贷款、银行的房产和在子公司的投资、存在严重问题的信贷资产等。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资产流动性时,抵押给第三方的资产均应从上述各类资产中扣除。,6.1.1 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定义:是指在未来特定的时段内,到期资产(现金流入)与到期负债(现金流出)的构成状况。理想情况下,到期资产与到期负
5、债的到期日和规模都应当匹配;如果未能匹配,则形成了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并可能因此造成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可根据历史经验形成每个营业日存款净流失额的概率分布,设法在资金的流出和流入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提前做好随时应付现金需求的准备,商业银行为了获取盈利而在正常范围内建立的“借短贷长”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或持有期缺口),被认为是一种正常的、可控性较强的流动性风险。在实践操作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借入流动性是商业银行降低流动性风险的“最具风险”的方法。因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时刻都在发生变化,流动性状况也随之改变。,6.1.2 资产负债币种结构,多币种的资产负债期限
6、结构增加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复杂程度商业银行应当按照本外币合计和重要币种分别进行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对其他币种的流动性风险进行合并管理。商业银行可根据其国际业务需要及外币流动性管理能力,采用百分比方式或绝对方式来管理外币资产和负债。,6.1.3 资产负债分布结构,商业银行应当严格执行限额管理的相关要求,尽可能降低其资金来源(负债)和使用(资产)的同质性,形成合理的资产负债分布结构,以获得稳定的、多样化的现金流量,最大程度地降低流动性风险。零售性质的资金(如居民储蓄)因为其资金来源更加分散、同质性更低,相比批发性质的资金(如同业拆借、公司存款)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因此,以零售资金来源为
7、主的商业银行,其流动性风险相对较低。,商业银行的资金使用(如贷款发放、购买金融产品)同样应当注意交易对象、时间跨度、还款周期等要素的分布结构。虽然流动性风险通常被认为是商业银行破产的直接原因,但实质上,流动性风险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及战略风险长期积聚、恶化的综合作用结果。如果这些与流动性密切相关的风险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控制,最终将以流动性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6.2 流动性风险评估,6.2.1 流动性比率/指标法6.2.2 现金流分析法6.2.3 其他流动性评估方法,6.2.1 流动性比率/指标法,通常采用两种方式:(1)同类金融机构之间横向比较各项流动性比率/指标。取行业中
8、具备良好流动性状况的同类金融机构(2)商业银行内部纵向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各项流动性比率/指标。可根据自身业务规模和特色设定多种流动性比率/指标,满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需要,对于流动性监管采用四项主要指标,即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存贷比和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覆盖率=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未来30日净现金流出量100%,不低于100%净稳定资金比例=可用的稳定资金/所需的稳定资金100% ,不低于100%存贷比=各项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 , 不高于75%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余额/流动性负债余额 100% ,不低于25%,流动性比率/指标法的优点是简单实用,有助于理解商业银行当前和过去
9、的流动性状况;缺点是其属于静态评估,无法对未来特定时段内的流动性状况进行评估和预测。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商业银行的历史沿革、规模大小、管理能力、业务专长,以及获取流动性的途径和能力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不能简单地根据一项或几项比率/指标就对不同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和变化趋势作出比较和判断。流动性比率指标法在应用过程中,必须综合考量各种内外部因素、参考多种比率/指标并辅以其他评估方法,才能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作出客观评价。,6.2.2 现金流分析法,通过对商业银行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资金来源)和现金流出(资金使用)的分析和预测,可以评估商业银行短期内的流动性状况(1)当资金来源大于资金使用时
10、,出现资金“剩余”,表明商业银行拥有一个“流动性缓冲器”,即流动性相对充足。(2)当资金来源小于资金使用时,出现流动性“赤字”,此时必须考虑这种资金匮乏可能造成的支付困难以及由此产生的流动性风险,为合理预测商业银行在未来不同时段内的流动性需求,商业银行应当尽可能准确预测未来特定时段内(如未来7 天、15 天、30 天)的新贷款净增值(新贷款额-到期贷款-贷款出售)、存款净流量(流入量-流出量),以及其他资产和负债的净流量,将上述各项资金净流量加总,再与期初的“剩余”或“赤字”相加,即可获得未来特定时段内的流动性头寸。在实践操作中,现金流分析法通常和缺口分析等方法一起使用,互为补充。现金流分析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风险管理第六章 流动性风险管理ppt课件 风险 管理 第六 流动性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71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