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诗鉴赏ppt课件.ppt
《题画诗鉴赏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题画诗鉴赏ppt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2,概念释析:,所谓题画诗,就是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3,巫山枕障,巫山枕障画高丘,白帝城边树色秋。朝云夜入无行处,巴水横天更不流。,李白,4,考情分析,纵观这几年的高考题 ,题画诗时有出现 ,分别是 06 年全国卷题竹石牧牛、08 年宁海卷题李世南画扇、 11 年辽宁卷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16年全国卷丹青引赠曹将军霸。19年全国卷题许道宁画。,5,题画诗特点, 化静为动 变无为有(虚实结合) 借题发挥,6,即运用联想将画面上静止的景物人物写活写动,画中景物、人物如在读者眼前。,化静为动,题侯明
2、明先生雨过山色清图 一川烟雨过渔矶, 减瘦山围水漫圻q 。 白鹭低飞知羽重, 花红乱坠润人衣。,化静为动,8,06年全国卷,题竹石牧牛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注】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 野次:郊野。棰:鞭子。,9,回答问题时要答:这首诗运用联想,化静为动,使画面上的景物、动物、人物活动起来,使画面富有动感,更具生命力,生动有趣(或生动形象),便于渲染气氛,表达情感。,鉴 赏 策 略,化静为动类:,10,变无为有(虚实结合),画面由于受画幅的限制,不可能全
3、方位多角度的展现所画对象的内容,所以绘画的很多内容需要我们面对画面,展开想象,想象出画面应有而没有的景物。而题画诗恰好弥补了绘画的这一不足,题画诗不仅写画面上有的景物(实),而且写画面上没有的景物(虚)。,11,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虚写,实写,想象,区分诗中的虚实,12,区分诗中的虚实,牧牛图干戈扰扰遍九州,挽粟车行似水流。何日承平如画里,短蓑长笛一川秋。,田锡,虚写,实写,对比,13,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08年宁夏卷,【注】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蔡肇(
4、?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瓮:这里指水瓮。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1.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2.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14,答案: 1.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六种景物。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2.“水潺潺”声音的描写,“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好处:使画面上
5、静止的景物活动起来,变得有声有色; 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15,首先要弄清哪些是画中之景,那些是画外之景。,鉴 赏 策 略,变无为有(虚实结合)类:,回答这类问题时要答:这些景外之景的描写运用了想象手法,使画面上的景物活动起来,变得有声有色,体现了画外之景和画外之趣,拓展了画面内容,使画面内容丰富多彩,便于诗人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16,借题发挥,作者借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也就是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感情,表白自己的心志,寄托深沉的感慨,或是宣泄内心的不满。借画咏志,使画面更具生命力。,17,墨葡萄 【明】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人买,闲抛闲掷野藤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题画诗 鉴赏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70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