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优质ppt课件.ppt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优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优质ppt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讲,剩余价值生产理论,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一) 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1、货币与资本的区别 货币流通公式:WGW(运动目的是实现不同商品的交换) 资本流通公式:G W G(运动目的是更多的货币) 循环形式不同 运动目的不同 价值所处的地位不同,2、资本总公式及矛盾 资本总公式:G WG 矛盾:价值规律说商品要实现等价交换 G是怎么实现价值增殖的呢? 资本家说- “资本的增值是因为贱买贵卖但是,贱买贵卖并不能带来这个社会商品价值的增值。 结论(1)等价交换不会发生价值增殖 (2)不等价交换也不会发生价值增殖 那么资本是怎么增值的的呢?一定是资本家购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
2、大的价值劳动力。 矛盾解决的结果:劳动力成为商品,(二)劳动力的买卖,1、概念:是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完全自由的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买卖 除了劳动力一无所有 3、劳动力使用价值:劳动过程中创造的所有价值(能生产大于自身的价值) 4、劳动力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力价值的内容: 其一、劳动力自身生存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其二、维持劳动力家属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其三、劳动力教育训练费用. 劳动力价值的特点: 总是低于劳动力的使用价值,5、资本主义的工资 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n)的价值和价格;
3、不是劳动(v)的价值和价格。 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二、剩余价值(M)的生产过程,1、例:制衣厂 10+2+3=15元 前6小时 (必要劳动时间) 30-20-4-3=27元 后6小时 (剩余劳动时间)剩余价值就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高于自身价值的价值。,原材料,机器磨损,工资,2、价值增殖过程 价值形成过程:生产过程既转移了旧价值又包含了劳动者新创造的劳动力价值,没有剩余价值 价值增殖过程: 是超过劳动力价值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三 不变资本、可
4、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率,1、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C :是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变换了它的物质存在形式,转移原有的旧价值,并没有改变自身的价值量。 原材料、燃料、机器,厂房等 可变资本V :是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即工人的工资。 划分标准:价值增殖中作用。 划分意义: 揭露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准确计算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即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表明工人受剥削的程度。 公式: 物化劳动表示: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v) 活劳动表示: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时间表示: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量: 决定因素:剩余价值率;可变资本总
5、量,公式 M= mv,四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劳动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这种生产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6小时 12小时 15小时,必要劳动时间:6小时 剩余劳动时间:15-6=9小时,8小时工作日,劳动日的最低限度:生理界限;道德界限 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争取缩短工作日的斗争 现代科技进步对缩大劳动日的作用,“我们要把世界变个样,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光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从没有时间让我们去思考。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我们相信:上帝只允许八小时工作日。”,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劳动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
6、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这种生产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 值的差额。 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前者: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后者: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每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最终结果是, 整个社会相对剩余价值提高。,第三讲 资本积累理论,一、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资本家瓜分到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这叫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后,并不是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
7、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如何扩大再生产,必须有一定的资本积累。,二、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而资本积累的源泉又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 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不断的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资本积累造成的后果三、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相对人口过剩,生产资本的构成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 资本的技术构成:由生产的技术状况所决定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例关系; 资本
8、的价值构成:资本中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价值上的比例关系。 资本的有机构成: 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 通常用c :v来表示资本的有机构成。,如果资本有机构成不变 C不变,V也不变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资本有机构成会不断提高,这时候C如果不变,V就要变小。C 代表着资本家的生产资料的投入量,为了扩大再生产,C的量是不断增加的,因此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C增加,V的值不断降低。也就是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雇佣工人的工资相对降低,人数下降,因此会引起失业,即相对人口过剩。,相对过剩人口: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他的需要,三种形式:第一种
9、:流动的过剩人口(临时工,在工作和失业中徘徊)第二种:潜在的过剩人口(农业过剩人口)第三种:停滞的过剩人口(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扩大生产规模C的两种形式,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资本的总量。(增产)资本集中:是指个别资本通过结合而形成的较大资本。(合并)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之间相互促进。最终导致C的投入量不断增大,V的数量不断减少,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社会两极分化严重。,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越来越具有社会性。表现为:生产资料的使用社会化,生产过程成为许多人协同进行的社会化大生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 剩余价值 理论 优质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69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