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公开课)ppt课件.ppt
《项羽本纪(公开课)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羽本纪(公开课)ppt课件.ppt(1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摹形传神 千载如生 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史记选读之项 羽 本 纪,我站在烈烈风中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望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你那一种伤心处别时路有谁不同多少年恩爱匆匆葬送我心中你最重悲欢共生死同你用柔情刻骨换我豪情天纵,我心中你最重我的泪向天冲来世也当称雄归去斜阳正浓,霸王别姬(屠洪刚唱),项羽,是司马迁笔下最典型的悲剧英雄代表,作为一个“失败的英雄”,他的故事无数次地被搬上舞台,后人既为他的英勇善战,霸王之气所折服,同时又为他的失败命运而扼腕叹息。,项羽在与刘邦的对峙中怎么会一步一步走向衰败,最后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呢?在“垓下之围”时,项羽哀叹:“此天之亡
2、我,非战之罪也。”项羽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天”,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作为旁观者、后来者,似乎应该可以以一种更加客观,更加公正的态度来评价项羽。,史记选读之项 羽 本 纪,“史记一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复诵观,可歌可泣在此数端耳。” -郑板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项羽本纪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的历程,其中着重描绘了这个英雄人物短暂而波澜起伏的四个阶段。,吴中起兵事业的起点 巨鹿之战功业的顶点 鸿门宴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垓下自刎英雄未路的终点,史记选读之项 羽 本 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
3、修,项羽本纪 (节选),第一部分:项羽家世(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少年言志(第2自然段) 第三部分:巨鹿之战(第3自然段) 第四部分:霸王别姬(第4自然段) 第五部分:东城之战(第5自然段) 第六部分:乌江自刎与尾声(68) 第七部分:项羽本纪赞(第9自然段),第一部分重点词句(1):1.项籍者,下相人也 2.其季父项梁,3.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4.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1.项籍是下相人 2.他的小叔父(是)项梁,3.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项燕就是被秦国将领王翦所杀戮的那个人。4.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被封在项地,思考; 1 第一段交代了有关项羽家世的哪些重点信
4、息?对项羽家世的介绍有何寓意?,项羽家世:世代为楚将。祖父为秦所戮。 寓意:世代为楚将。 生为将门虎子,这是项羽兴兵起义的资本,是成就英雄霸业的奠基。与秦有不共戴天之仇。 为项羽以后忠贞不二,志在灭秦,嫉恶如仇,驰骋疆场,冲锋陷阵,置生死于度外注入了激情。,第一部分重点词句(2):1.学书不成,去 2.项梁怒之3.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4.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1.学习文字(认字写字),没有学成,就舍弃不学了2.项梁对他的行为感到愤怒3.剑术,一个人就可抵挡,不值得学 我要学习成千上万人方能抵挡的本领4.粗略地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完成学业。,2. 第二自然段写了项羽几件事?各表
5、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与一生功业的成败有何联系?,一是少时学情。不想学书、学剑,想学万人敌的兵法,说明他的豪迈不群的性格特点;而“不肯竟学”,又暴露出性情粗疏的性格特点。二是观始皇游。不俗的言论昭示日后的不凡。,少时言语不俗的还有哪些人,各有怎样不俗言语?,豪迈不群与少年言志体现了项羽除暴安良、建立丰功伟绩、成就英雄霸业的宏愿;粗疏的性格,为他刚愎自用,感情用事,优柔寡断,拒纳良言, 错失良机,大失人心埋下了落败的种子。,性格与一生功业的成败的联系:,巨鹿之战背景:,巨鹿之战,是当时一场重要的战役。秦的主力集中在这里,秦兵转败为胜,各路救赵的诸侯军,齐聚巨鹿城下,却都不敢进军,都作壁上观。怀
6、王派宋义为大将军,率兵救赵,此人怯懦自私,坚持观望态度,停军不前。项羽却认识到这是一场关键的战争,断斩宋义之头,率军渡河救赵,破釜沉舟,终于大破秦军,扭转战局,极写项羽叱咤风云,英勇善战的英雄形象。,史记选读之项 羽 本 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太史公最得意之文,项羽最得意之战。明代茅坤,朗读并思考: 1巨鹿之战号称为项羽最得意之战,也是太史公最得意之文。读后请思考这段文字在叙述的句式、节奏方面有何特点?和所要表达的内容有何联系?,史记选读之项 羽 本 纪,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
7、,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思考:画线这段叙述的句式、节奏有什么特点?和这段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有什么关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巨鹿之战,提示:这节前面用了直接描写的手法,句式简短,节奏急促,写出了势如破竹的气势(所向披靡,无人能挡),而且抓住战士的心理(破釜沉舟),展示了他卓越、非凡的指挥才能。文字虽然不多,但项羽勇猛善战、一往无前的将帅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熟读成诵。,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8、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史记选读之项 羽 本 纪,注意此处的三个“无不”、两个“莫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巨鹿之战,这里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三个“无不”、两个“莫敢”),通过各位诸侯在项羽的威严面前佩服得五体投地,反衬了项羽不可一世的霸王之气,给人想象,给人回味。,巨鹿之战的意义,一.是消灭了秦军主力,奠定了义军胜利的基础。二.是促成了秦王朝内部的分裂与瓦解(章邯投降、赵高杀二世、子婴杀赵高)。三.是转移了秦王朝的注意力,为刘邦从南路长驱直入函谷关创造了条件。,第三
9、部分垓下悲歌,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霸王别姬,1.项王军壁垓下 项王的部队(在)垓下修筑了营垒 2.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深夜,听到汉军四面都唱着楚歌 3.是何楚人之多也! 这里为什么楚国人这么多呢? 4.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项王就连夜起来,(在)帐中饮酒。 5.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呀虞姬,我该拿
10、你怎么办?,第三部分重点词句(4):,6.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 7.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 项王几行眼泪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哭泣 8.莫能仰视。 没有人能抬起头来看他。,比较项羽垓下歌与刘邦大风歌,各自表现的思想有何不同?,明确:垓下歌表现的是项羽面临绝境之时。地厚天高,却托身无所,一种愤怒,万种低回,是一种英雄穷途末路之哭。大风歌是刘邦得到天下,平息淮南王黥布叛乱,得胜还朝,路途回归故里的一种张狂之辞,但之中又隐藏着浓浓的恐惧与悲哀。,虞姬回应项王的和歌,能够令“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歌一定极为动人。可惜的是,极少有人提到这首歌,极少有人知道有
11、这么一首歌。 史记中没有记载这首歌,楚汉春秋记载了虞姬的歌: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试赏析这首歌。,赏析:虞姬之歌,文字极为浅易,但却充满真情。“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叙说形势,看似平常得很,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这是对“虞兮虞兮奈若何”态度鲜明、立场坚定的回答。从字面看是对偶,“大王”对“贱妾”,“意气尽”对“何聊生”,这样的组织对偶,实际是旗帜鲜明地将自身与项羽的生死联在了一起。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大王得意时我紧随大王,大王现在失败了,我也绝不能苟活,更不能落入敌手。文字虽然平易,却闪出爱的晶莹。这首歌的动人,还在于唱歌之后。虞姬的歌是回
12、答项羽的问,而她自己的歌收尾也是一个问号。 “贱妾何聊生”以反问来回答,态度明明白白。这更是让人怦然心跳的设问,就是自问自答的那一答:唱完之后,她自刎了,用自刎回答了以心爱着的英雄,用自刎完成了一首诗的句号。后来,有了传说:有一种美丽的花,那花鲜红鲜红的,那花就叫虞美人。垓下歌与虞姬之歌,是关于爱情与生命的最严肃的歌。,林黛玉五美吟中有首虞姬: 肠断乌骓夜啸风, 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这是说,项羽、黥布、彭越这些所谓的大英雄,全不如一个虞姬。,“霸王别姬”中项羽为什么哭了?如果删掉“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效果如何?,提示:项羽陷入十面埋伏之中,四面皆楚歌,他意识到失败
13、的命运无可挽回了,他惊慌失措,却又无计可施,只好借酒浇愁。在这时,项羽想到的不是他的天下,不是战争,也不是事业,他想到的是他的宝马和美人,他慷慨悲歌,热泪滚滚,左右随从受其感染,也一同悲泣起来。这个盖世英雄此时显得过于儿女情长了。,项羽悲歌别姬的描写,后来被改编成多种形式的作品,如元杂剧楚霸王别虞姬,元散曲项王自刎,京剧霸王别姬,琵琶曲十面埋伏等。这里有个小故事:1966年,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总政排演场审查出国节目时,对京剧霸王别姬中的项羽,从头至尾连用了6个“一”字开头的成语,把项羽的性格特征和失败的全过程刻画得入木三分。,京剧霸王别姬的一开头就是刘邦准备发兵攻打项羽,群臣根据当时的不利形势,
14、纷纷劝阻项羽不要出兵。 但项羽不听劝阻,最后竟然蛮横地宣布“退班”。戏演到这里,周总理轻轻地说道:“一言堂”。项羽回到内宫后,虞姬又规劝项羽不要出兵迎战。项羽却毫不耐烦地说道:“孤意已决!”周总理评论说:“一家之长。”,当戏演到项羽孤军深入到刘邦的埋伏圈时,周总理评论说:“一意孤行。”随后,当项羽被围垓下时,周总理评论说:“一筹莫展。”演到项羽咏唱“力拔山兮气盖世”时,周总理十分惋惜地说道:“一曲挽歌。”戏快要结束时,周总理叹了一口气,说:“一败涂地。”,史记选读之项 羽 本 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一言堂”,“一家之长”,“一意孤行”,“一筹莫展”,“一曲挽歌”,“一败涂地
15、”,我们再来看项羽的最后一战“东城快战”。思考讨论:“东城快战”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刻画项羽形象的?,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16、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1.麾下骑从者八百余人 骑马跟从的部下有八百多人,者,后置标志2.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趁夜色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飞驰而逃 3.平明,汉军乃觉之 天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 4.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命令骑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去追赶他,第三部分重点词句(10):,1.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能跟上的骑兵(只剩下)一百多人了 2.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 3.以故汉追及之。 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第
17、三部分重点词句(11):,1.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项王就又带着骑兵向东进发 2.乃有二十八骑 仅仅有二十八个人3.汉骑追者数千人。者,后置的标志 追赶上来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 4.项王自度不得脱。du,估计,推测 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 5.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 亲自(参加)了七十多次战斗,抵抗的敌人都被打垮,第三部分重点词句(12):,6.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我所攻击的敌人都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 7.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 于是称霸据有天下,但是如今最终被困在这里 8.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这是上天要灭亡我,不是作战的过错。 9.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 今天本来一定会死,我愿意为了诸位
18、痛痛快快地打一仗,第三部分重点词句(12):,1.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于是把他的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 2.吾为公取彼一将。 我替你们拿下他一个将领! 3.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命令四面骑兵驱马飞奔而下,约定在山的东边(古今异义),分作三处集合。,第三部分重点词句(13):,1.汉军皆披靡 汉军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 2.赤泉侯为骑将,辟易数里 赤泉侯杨喜担任汉军骑将退避了好几里 3.与其骑会为三处 项王与他的骑兵在三处会合 4.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又聚拢他的骑兵,(仅仅)损失了两个人,第三部分重点词句(14):,思考讨论 1“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19、”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明确:用了夸张手法。示项羽威猛如画。这与三国演义写张飞当阳桥喝退曹兵极为相似。,2此段与巨鹿之战相比,表现手法有何不同?刻画了项羽怎样的形象?,明确:巨鹿之战用了侧面烘托手法,本段用了正面描写手法。展现了项羽神勇过人,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两场战争,作者运用不同手法刻画了项羽的性格特点。项羽不仅有叱咤风云、勇猛善战的一面,他还有儿女情长、重情重义的一面。,3“此天之亡我”一句,项羽说了三次,事实真象他说的这样的吗?试剖析。,明确:非也。项羽的失败与其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刚愎自用,感情用事,优柔寡断,拒纳良言,烧杀抢掠,错失良机,痛失人心等有很大关系。项羽此时反复狡
20、辩,正体现了他心死而未平,认输而不服气的心理特点。,观古今之成败,成,人也,非天也;败,亦人也,非天也。成败得失,皆由人也,非关天也。得失之故,归之于天,亦惑矣!,虽然在快战中刻画了项羽的神勇无比、威猛异常、勇力过人、临危不惧的性格特点,让人佩服、敬仰,但性格决定命运。谁都知道,垓下之围是楚汉相争的最后一次战役,也是决定最后胜负的关键一战,是不折不扣的决战。然而身为统帅的项羽,想到的却不是决战,而是快战。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也就是说,痛痛快快打一仗,速战速决,尽快了结。这是逞匹夫之勇啊!快战和决战是不一样的。决战有胜负难分、一决雌雄的意思,也就是还有求胜的想法,快
21、战则只求痛快于一时,不过逞强示勇而已,完全不计后果。作为统帅,是应该取“决战”还是“快战”呢?当然是前者,“胜败乃兵家常事”。所以项羽的性格也决定了他的失败。,4、项羽为何选择自刎乌江?,1.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在这时候,项王就想要向东渡过乌江 2.乌江亭长舣(y)船待 乌江亭长把船停靠在岸边等待 3.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江东虽然小,土地方圆(古今异义)一千里 4.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了5.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到了,就无法渡过了。,第三部分重点词句(15):,6.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上天要灭亡我,我为什么还渡乌江呢! 7.且籍与江东
22、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况且我项籍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 8.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即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 9.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难道心中没有愧吗? 10.吾知公长者。,第三部分重点词句(15):,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长者,1.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仅仅项籍所杀掉的汉军(就有)几百人。 2.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项王身上也受了十多处伤。 3.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 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相识吗?” 4.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马童面向项王,(把项王)指给王翳说:“这就是项
23、王。”,第三部分重点词句(16):,5.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我的脑袋 6.吾为若德。 我给你(一点)恩惠!,第三部分重点词句(16):,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你对项羽作出的不肯过江东决定,自刎而死,如何评价?总结:明确: 他想到的是“荣誉”“尊严”“血性”,他拒绝苟且偷生,他知耻知愧,就是死他也要死得光明磊落。 但他所想要保卫的只是他的盖世英名,他的英雄形象而已,他没有做到以大局为重,以事业为重,倒是显得有些沽名钓誉了。,报任安书,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乞食,宁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题乌江亭唐 杜牧胜败兵家事
24、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夏日绝句宋 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你认为呢?,你认为呢?,5、项羽是否应该自刎?,乌江亭宋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杜牧: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 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 (兵家用兵)李清照: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这首诗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气节),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史记,王安石以一个大政治家的非凡气度和远见卓识,对于项羽之死又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见解。如果说杜牧对项羽评价注重“该不该”, 王安石则看重“能不
25、能”,杜牧认为项羽不该乌江自刎,该重整旗鼓,以便东山再起;王安石则深入分析了民心的向背和大势所趋。楚汉相争,战乱频仍,百姓饱受战乱之苦,而望烽烟止息。此时刘邦已稳定了大局,项羽则一败涂地,回天无力,民心和形势都决定了项羽不可能再有东山再起、卷土重来的辉煌。其中民心的向背和顺应形势的高论,就很发人深思,时至今日,更显得是至理名言!,当然史记项羽本纪中对人物精彩的刻画远不止这些,而且刻画人物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司马迁善于通过重大的历史事件、生动的细节、个性化的语言、精彩的议论,把人物刻画得形象丰满,个性鲜明。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不断地探究司马迁史记的写人艺术,乃至于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让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项羽 本纪 公开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69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