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ppt课件.ppt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ppt课件.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内容,本章学习目标: 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理念 正确把握 语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落实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 关键词:工具性 人文性 课程理念 教学目标 语文素养 学习方法: 自学、讲授、讨论,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内容,语文与语文课程,“语文”名字的演变和涵义,张志公(19181997),“语文这门学问主要是语言文字之学。”:“在普通教育阶段,这门功课应当教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掌握贴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吕叔湘(19041998),“语文这个词本身的意思就不清楚。可以解释是语言和文字,也可以解释成语言和文学。”,叶圣陶(189
2、4-1988),“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这门课是学习语言运用本领的。”,通常所说的“语文”是指汉语文,对其人们有不同的理解,根据叶圣陶对“语文”概念提出的背景及其内涵的解释,“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综合来看,语文不是语言文学,也不是语言文章,或是语言文化,而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3、。“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母语的热爱之情和熟练运用母语的能力。,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一、 语文课程的性质,(一)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历程1、上世纪的前五十年。 1923年的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使学生有自由发表思想的能力,使学生能看平易的古书;引起学生研究中国文学的兴趣。 )29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小学国语:练习应用本国的标准语,以为表情达意的工具。32、36、40、41年的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使学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的文化
4、,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一、 语文课程的性质,可见: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语文课程,总体说来,既有对国文功用性的强调,又注意到了国文课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和它的教育功能。,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一、 语文课程的性质 (一)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历程,2、建国以后。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政治本位阶段; 工具本位阶段; 关注人文内涵阶段。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如何按照语文自身的发展规律,实施全面的语文教育上。,讨论:你如何认识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的说法?,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
5、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内容,(二)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 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文是思维和想像的工具 语文是从事学习、工作的基础工具。 语文还是文化得以积淀和传承的载体。,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所固有的本质属性,它指的是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可以帮助学好其他课程,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可以传达社会价值观,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作。,语文教育使学生获得运用语言文字的实际能力,体现了其工具价值,第一章:语文课程
6、的性质与教学目标,(二)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人文 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价值观念。,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具有思想性、文化性、社会性、 教育性、文学性、情感性、审美性等等内容。语文课程处处体现着人的价值、人的情感和态度,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汉语言文字中所包含的中华民族民族和全人类的优秀文化,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优秀文化的作用来发展学生的思想感情,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完美的个性。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语文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场
7、所,也是体验人生的地方。,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要求我们,1、在教学目标的把握上,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2、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 ,选择最“有营养”和最值得咀嚼的话题来组织教学;3、在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上,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一、 语文课程的性质(二)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课程的特点。前者偏重于形式,后者偏重与内容
8、,二者紧密结合,不可偏废。,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内容,一、 语文课程的性质(二)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紧紧围绕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的核心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课程的实施应将思想情感的教育融入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过程,关注学生精神方面的成长,将知识、能力的教育与立人教育融为一体。,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内容,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三)语文课程的其他性质( 从属性) 综合性知识多样;能力多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育功能多元等实践性工具性的派生属性,各课程中独有的特性;它决定着语文教育方式方法。,如何理解语文
9、的实践性?语文实践的对象?场所?方式?,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语文材料;时时处处;训练、体悟,小结: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需要我们抓住语文课程的特点,在理解、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过程中,让学生亲身感悟文章字里行间蕴涵的哲理、情趣、价值,让学生在文学艺术的殿堂里领略人生,张扬自身的生命力,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谈谈你对下面这一教学片段的看法,我爱这土地教学片段(师引导学生朗读品味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的末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生1读得平淡。师请生2点评。) 生2:他最主要的是缺少情感。缺少一种泪水含在眼里的深挚爱国情。 师:说得真好,你有这种
10、情感吗? 生2(摇头回答):没有! 师:那么,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师播放日本人侵略我国东北,以及屠杀我国同胞的画面。),师:艾青写此诗时正值祖国母亲惨遭蹂躏之时,画面上就是当时的局部情况。下面,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句诗。(学生情绪高昂,纷纷举手。)(生3读得富有情感。师再请生2来点评。) 生2:他读得很有感情,但是他对朗读的停顿、重音处理还不是很好。 (师就势引导,学生展开了对语气、语势、停顿、重音等朗读技巧的讨论。学生纷纷试读、纠正,再配合背景音乐齐读,课堂呈现高潮。),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内容,二、 语文课程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
1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思考:如何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当下的中学生,大多是话说不太好、书读不深透、文写不像样。他们大多思想低幼,思维混乱,其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思辩能力等几乎都上不了台面。 某教师,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内容,(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
12、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标准,语文素养(一般概念) 是指学生通过语文教育与训练在先天生理条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语文方面的一定水平。,课标对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和要素做了明确规定:情感态度,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思想观念等。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本质属性和三维目标。,
13、因此,语文素养是指学生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修养,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学习态度和文风、情趣、价值观等人格修养。,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内容,语文素养是一种综合素养。语文素养各要素有机组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贯穿于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它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处于核心的地位。语文“课程目标内容”,实际上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具体要求。,思考:在语文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内容,(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基本特性:人文性、实践性、民族性,教学
14、中应明确:,1、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并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2、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3、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内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思考:1、课标为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如何有效地实施这一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是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既相对稳定又不断变化发展的;要有大视野,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15、念。,思考:你如何理解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内容,(二)高中语文课程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内容,三、 语文课程总目标概说,(一)语文课程目标的构成:语文课程目标是从语文的角度出发,对语文课程人才培养的个体规格和质量要求所作出的规定。是希望学生学习语文后发生思想和行为变化的说明,是表述学习者经过学习要达到的状态是语文课程编制、实施、课程评价的
16、准则和指南。,思考:初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涉及哪些方面?,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内容,(三)初中语文教学目标(总目标与阶段目标)1、整个目标系统分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两个部分。纵向 三个维度:隐性的线索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横向 五个领域:显性的呈现 (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与内容(义务教育 )一、总目标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
17、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
18、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内容,2、纵向目标涉及1)知识能力目标:汉字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读写、口语交际知识、文学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综合性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目标2)过程、方法目标:
19、阅读方法、写作方法、口语交际方法、思维方法,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内容,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热爱祖国科学文化的情感、热爱社会生活、热爱学习和读写的情感、体味自然界的情感、关心世界多样文化的情感热爱国家、民族的态度;热爱生活的态度;关注生存环境的态度;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自觉学习的态度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文化观、民族观、国家观、自然观,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二、语文课程目标概说,(四)高中语文教学 目标,积累整合 感受鉴赏,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突出学生本位;强调改变学习方式;重视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语文实践;强调在语文实践中的发现和创新。,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课程 性质 目标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68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