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化学物质ppt课件.ppt
《身边的化学物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身边的化学物质ppt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主题一 我们周围的空气主题二水与常见的溶液主题三 金属与金属矿物主题四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模块一身边的化学物质,第二部分 基础专题攻略,主题一 我们周围的空气,主题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重难点突破重难点1 O2和CO2的化学性质及常见的转 化关系重难点2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法比较,模块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返回总目录,4,重难点1O2和CO2的化学性质及常见的转化关系物质与氧气的反应转化关系(如图),主题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5,化合物分解后产生氧气的反应(如图,其中为实验室制取O2的原理),主题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6,物质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及转化关系图,主题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7,例、
2、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物质,其中为黑色固体。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主题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8,()的化学式为 ,的化学式为 。()若为难溶性钙盐。写一个由 的化学方程式 。()图中所示的所有转化的化学反应中,一定不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C,CO,CO2 + H2O H2CO3,置换,主题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9,【解析】这是一道框图型推断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突破口”,熟练掌握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因A为黑色固体,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两种不同物质,故A为C,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CO还能和氧气反应,故B为CO,为CO2;C为难溶性钙盐,则C为CaCO3,D为H2CO3。C
3、转化为CO和CO2为化合反应,CaCO3与CO2之间的转化可以是复分解反应或分解反应,故一定不包含置换反应。,主题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10,【方法指导】解答该类试题时,首先对框图进行分析,然后联系初中化学常涉及的物质进行综合分析,如能和氧气连续2次发生化学反应的常见物质为碳单质,中间产物为CO,终产物为CO2,然后确定框图的中心是CO2,最后联系CO2的相关转化对本题解答即可。,主题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返回重难点,11,重难点2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法比较1.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对比,2KClO3 2KCl3O2,2KMnO4 K2MnO4MnO2 O2,主题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1
4、2,主题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13,主题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14,主题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15,例实验室里有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稀盐酸、稀硫酸和石灰石以及下列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仪器的名称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长颈漏斗,A,主题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16,()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药品是 用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证明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 。()小马同学要收集一瓶氧气,供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择的气体收集装置是 ,理由是 。,E,稀盐酸和石灰石(或大理石),将燃着的木
5、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满,集气瓶底要留少量水,主题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17,【解析】(1)仪器名称是长颈漏斗。(2)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是在常温下进行的,故选择发生装置是。(3)实验室一般用固体石灰石(或大理石)和液体稀盐酸常温下制取CO2;根据CO2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满。(4)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为防止燃烧生成的灼热熔融物炸裂瓶底,集气瓶底部要预先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因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可以或可直接留有少量水。,主题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方法指导】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有关
6、;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发生装置包括加热和不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返回主题目录,主题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二 水与常见的溶液(第四、九单元),主题二 水与常见的溶液,重难点突破重难点1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重难点2 溶液中的变与不变重难点3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方法,模
7、块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返回总目录,21,重难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1.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如图,P点表示t1时,A的溶解度为m2。2.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如图,M点表示t2时,和的溶解度相等,都为m1。,主题二 水与常见的溶液,22,3.图像中的点可以表示所代表的溶液是否饱和。如图,N点代表A的不饱和溶液,代表B的饱和溶液。4.曲线之上的点表示该曲线所表示溶液的饱和溶液,如E点表示A物质的饱和溶液;曲线之下的点表示该曲线所表示溶液的不饱和溶液,如F点表示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主题二 水与常见的溶液,23,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8、如图,A、B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曲线的倾斜程度可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程度。如图,相比之下,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主题二 水与常见的溶液,24,根据曲线可选择合适的结晶方法。如图,若要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A,宜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若要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B,宜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主题二 水与常见的溶液,25,例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图中点表示的意义: . 。()当温度大于t2,向100水中加入40甲物质,所形成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提纯甲物质的方法是 。
9、,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不饱和,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t1时,,主题二 水与常见的溶液,26,【解析】(1)点为t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时,甲的溶解度为40,且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当温度大于t2时,100水中加入40甲物质所形成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3)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故将甲物质中混有的少量乙物质分离可用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主题二 水与常见的溶液,返回重难点,27,重难点2溶液中的变与不变,溶液稀释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饱和溶液中
10、加入一定量的溶质,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不饱和溶液继续溶解溶质后,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均增大。,主题二 水与常见的溶液,28,饱和溶液加热蒸发掉一部分水,再降温至原来的温度,则溶质、溶剂会按一定比例减小,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说明:对于饱和溶液来说,若恒温蒸发溶剂,则溶质质量分数不会改变。,主题二 水与常见的溶液,29,不饱和溶液加热蒸发掉一部分水,使其恰好饱和,则溶剂质量减小,溶质质量不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影响溶质质量分数的因素是溶质、溶剂的质量,与温度、是否饱和无关。在改变温度的过程中若引起溶质、溶剂质量改变,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会发生改变。,主题二 水与常
11、见的溶液,30,例2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将两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升高温度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两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B.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C.溶液质量增加,溶液质量 减少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溶液,C,主题二 水与常见的溶液,31,【解析】由图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将装有甲、乙饱和溶液放进盛在热水的烧杯中,会观察到试管中的固体会减少,试管中固体会增多。但由于溶剂不变,故中的溶液可能会变为不饱和溶液,中一定为饱和溶液,中溶液质量增加,中溶液质量减少,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2、不一定大于溶液。故选。,主题二 水与常见的溶液,32,【方法指导】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温度升高后,甲物质溶解度增大,乙物质溶解度减小,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乙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溶液质量减小,但乙仍为饱和溶液。解答此类题时,需将题干中给出的信息与溶解度曲线相结合,综合分析后才能正确解答。,主题二 水与常见的溶液,返回重难点,33,重难点3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方法,认真审题,弄清已知数据是溶质质量还是溶液质量。溶液中参加反应的一般是溶质,因此,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相应物质质量应是溶质质量,切不可将溶液质量误认为溶质质量代入计算。若题中
13、已知溶液质量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利用公式换算成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主题二 水与常见的溶液,34,计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时,首先要找到两个量:即反应后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有些物质与水的反应容易被忽略,导致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错误。也有些反应由于生成了沉淀、气体或含有杂质,使溶液的质量较难计算。若生成物只有液体,反应物不含杂质,则生成物溶液的质量等于反应物的质量之和;若生成物有气体或沉淀,则生成物溶液的质量等于反应物溶液的质量减去气体或沉淀的质量,即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所给物质的质量之和生成气体的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包括固体杂质或其他不溶物),主题二 水与常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身边 化学物质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68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