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加工学第三章ppt课件.ppt
《资源加工学第三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加工学第三章ppt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粉碎与分级,本章主要内容,概述 粉碎原理 粉碎理论 影响粉碎过程因素 助磨作用,粉碎,分级,筛分分级 水力分级 气流介质分级 分级结果的描述,第三章 粉碎与分级,3.1.1 概述,粉碎是大块物料在机械力作用下粒度变小的过程 。,2)粉碎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1)粉碎的主要作用,(1)原料制备(2)混合或共生物料中有用成分的解离(3)增加物料的比表面(4)粉体的改性(5)便于贮存、运输和作用(6)用于环境保护,(1)粉碎基础理论 (2)粉碎设备 (3)粉碎工艺 (4)粉碎过程的粒度监控技术和粉体的粒度检测技术 (5)开发非机械力粉碎技术,粉碎比 分阶段粉碎 粉碎产品的细度与性能
2、单体解离及解离度 可碎性,粉碎原理,粉碎的工艺特征,粉碎方法,粉碎理论,3.1.2 粉碎与分级粉碎原理,粉碎比 被粉碎物料粉碎前的粒度与粉碎产物粒度的比值。以i表示.,极限粉碎比:物料粉碎前后的最大粒度之比,i=Dm/dm名义粉碎比:粉碎机给料口的有效宽度(0.85B)和排料口宽度()的比值,i=0.85B/S;真实粉碎比:粉碎前后物料的平均粒度的比值,i=D/d,(1) 三种表示形式,(3)整个粉碎过程中达到的粉碎比叫总粉碎比。 i=i1i2i3in=Dmax/dmax,3.1.2 粉碎的工艺特征,(2)粉碎过程中,每个阶段达到的粉碎比称为部分粉碎比或阶段粉碎比,用in表示。,2) 粉碎的四
3、个阶段:破碎、磨矿、超细粉碎、超微粉碎,阶段;给料最大块粒度mm;产品最大块粒度mm;粉碎比,粉碎各阶段产品粒度特征,破碎,粗碎中碎细碎,1500300 350100 315350100 10010 31510040 305 120,磨矿,一段磨矿二段磨矿,超细粉碎,超微粉碎,0.0750.0001 0.0001 11000,0.10.075 0.0750.0001 11000,3010 10.3 110010.3 0.10.075 1100,3.1.2 粉碎的工艺特征,(1)矿石硬度的影响,(2)粉碎粒度与粉碎效率及能耗,(3)选择性粉碎,物料粉碎过程随粉碎粒度的变细,效率下降,能耗大幅度上
4、升,被粉碎颗粒粒度愈细,其抗粉碎的能力愈强。,大多数物料的力学性质是不均匀的,粒度愈粗微裂缝愈多,机械强度愈差,愈易磨。而粒度愈细则机械强度愈好,愈难粉碎。,力学性质不均匀的物料在细磨过程中强度小的被磨细,强度大的则残留下来,这种现象称选择性粉碎。,3.1.2 粉碎的工艺特征,3) 粉碎产品的细度与性能,(4)粉碎过程中细粒物料的凝聚及覆膜现象,物料细磨时,表面积急剧增大,颗粒表面能增大,物料颗粒会自发地聚集在一起以降低表面能,即发生凝聚现象。,胶体分散体系是指分散相大小在1m到lnm之间的分散体系,具有明显的布朗运动现象。,(6)随颗粒粒度变细,表面电化学力增强,料浆的粘度增加,料浆的流动性
5、及粒子的分散性变差。采用较稀的料浆浓度或使用化学药剂改变料浆系统的流动、凝聚等性质,才可抵消因颗粒变细而引起的细磨恶化的现象。,3.1.2 粉碎的工艺特征,(5)微细颗粒布朗运动的影响,(1)单一颗粒:只含有一种组分的均相固体颗粒。(2)单体解离粒:在矿石粉碎产品中,只含有一种矿物的颗粒。(3)连生粒:粉碎产品中,两种矿物或两种以上矿物连生在一起的颗粒。,(4)单体解离度:物料群中,某矿物的单体解离颗粒数占该粒群中含有该矿物的颗粒总数的百分数。,C:某矿物的单体解离度;A:该矿物的单体解离粒子个数;:含有该矿物的连生粒子个数。,3.1.2 粉碎的工艺特征,4. 单体解离及解离度,(1)材料的强
6、度:材料抵抗外界破坏的能力,以材料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即N/或Pa 来表示 ;按接受力破坏的方式不同,分为压缩强度、拉伸强度、扭曲强度、弯曲强度和剪切强度等;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弯强度抗拉强度按材料内部的均匀性和有否缺陷分为理论强度和实际强度。,抗压强度 ;F-普氏硬度系数,为抗压强度的百分之一。,3.1.2 粉碎的工艺特征,5. 可碎性,通常用“可碎(磨)性系数”来衡量矿石粉碎的难易程度,可碎(磨)性系数的表示如下:,可碎性系数,3.1.2 粉碎的工艺特征,3.1.2 粉碎的工艺特征,3.1.3 粉碎方法,(1) 挤压粉碎,挤压粉碎是粉碎设备的工作部件对物料施加挤压作用,物料在压力作用下发
7、生粉碎。,(2) 挤压剪切粉碎,(3) 冲击粉碎,冲击粉碎包括高速运动的粉碎体对被粉碎物料的冲击和高速运动的物料向固定壁或靶的冲击以及运动物料的相互冲击。,(4) 研磨、磨削粉碎,(1) 体积粉碎,(2)表面粉碎,3.1.4 粉碎理论,1. 粉碎模型,颗粒均受到破坏,粉碎后生成物多为粒度大的中间颗粒。随着粉碎过程的进行,这些中间颗粒逐渐被粉碎成细粒。,在粉碎的某一时刻,仅是颗粒的表面产生破坏,被磨削下微粉成分,这一破坏作用基本不涉及颗粒内部。,粉碎产品粒度分布,(3)均一粉碎,施加于颗粒的作用力使颗粒产生均匀的分散性破坏,直接粉碎成微粉成分。,3.1.4 粉碎理论,1)混合粉碎与单独粉碎的比较
8、,3.1.4 粉碎理论,2. 混合粉碎和选择性粉碎,(1)颗粒层受到粉碎介质的作用力即使不足以使强度高的物料颗粒碎裂,但其大部分会通过该颗粒传递至位于力的作用方向上与之相邻的强度低的颗粒上,该作用足以使之发生粉碎。 (2)当两种硬度不同的颗粒相互接触并作相对运动时,硬度大者会对硬度小者产生表面剪切或磨削作用,软颗粒在接触面上会被硬颗粒磨削而形成若干细颗粒。此时,硬质颗粒对软质颗粒起着研磨介质的作用。 (3)两种硬度不同的颗粒在破碎过程中,硬度大的大颗粒的表面不均匀性(锐角)会对硬度小的颗粒起劈裂、压碎等作用,有利于硬度小的颗粒破碎。,3.1.4 粉碎理论,2)出现这种选择性粉碎现象的原因,1)
9、表面积假说:碎磨过程中所消耗的有用功与表面积成正比,与产品粒度成反比。,2)体积假说:外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首先发生弹性变形,当外力超过该物体的强度极限时该物体就发生破裂,故破碎物料所需的功与它的体积大小有关。,3)裂纹假说:物料在破碎时外力首先使其在局部发生变形,一旦局部变形超过临界点时则产生裂口,裂口的形成释放了物料内的变形能,使裂纹扩展为新的表面。输入的能量一部分转化为新生表面积的表面能,与表面积成正比;另一部分变形能因分子摩擦转化为热能而耗散,与体积成正比。两者综合起来,将物料粉碎所需要的有效能量设定为与体积和表面积的几何平均值成正比。,3.1.4 粉碎理论,3. 粉碎能耗理论与功指数
10、1)能耗理论,当n=2时当nl.5时当n1时,三个假设可统一地用如下数学模型来表述,式中E为粉碎所需功耗,X为粒径,n为指数。,3.1.4 粉碎理论,Rittinger的表面积假说模型,Bond的裂纹假说模型;,Kick的体积假说模型。,F、P给料及产品中80%通过的方形筛孔的宽度(微米) W将一短吨(907.185kg)给料粒度为F的物料粉碎到产品粒度为P时所消耗的功;Wi功指数,即将“理论上无限大的粒度”粉碎到80%通过0.01筛孔宽(或65%通过0.075筛孔宽)时所需的功。,(2) 功指数,3.1.4 粉碎理论,功指数的应用, 在测出功指数Wi的情况下可以计算各种粒度范围内的粉碎功耗;
11、 测出被粉碎物料的功指数Wi,可以计算设计条件下的需要功率,根据需用功率的容量,选择粉碎机械; 可以比较不同粉碎设备的工作效率,如两台磨机消耗的功率相同,但产品粒度不同,分别算出两台磨机的操作功指数,就可确定哪台效率高。,3.1.4 粉碎理论,粉碎速度:粗大颗粒消失速率与参加粉碎的粉体中这些大颗粒所占比率成正比。,上式称之为n阶粉碎动力学方程,xo为给料中大于指定粒级颗粒的比率,x(t)为经过t时间粉碎后产品中大于指定粒级颗粒的比率。k相当于该指定粒级以上大颗粒被粉碎的选择函数。,4. 粉碎动力学,3.1.4 粉碎理论,助磨剂:在粉碎作业中,能够显著提高粉碎效率或降低能耗的化学物质。,(1)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资源 加工 第三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68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