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户与复式记账ppt课件.ppt
《账户与复式记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账户与复式记账ppt课件.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第一节 会计科目第二节 会计账户第三节 复式记账原理第四节 借贷记账法,第四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会计核算方法之一、二,(一)会计科目含义 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所形成的具体项目,资 产,负 债,所有者权 益,收 入,费 用,利 润,会计要素,会计科目,第一节 会计科目,(二)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系统、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内容的需要 设置会计账户,核算经济业务的需要 满足信息使用者了解会计信息的需要,会计报告,会计科目,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三)会计科目的级次 1.总分类科目(一级科目、总账科目) 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形成的会计科目(如“原材料” 等)。,资 产,负
2、债,所有者权 益,收 入,费 用,利 润,会计要素,分 类,基本分类,还可进一步详细分类,总分类科目,2.明细分类科目 对总分类科目所含内容再作详细分类形成的会计科目(如“原材料A材料”、 “原材料B材料”等 )。,是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依据,可提供详细指标。,可根据规定和企业核算需要设置。(例:P39),“原材料”明细账 会计科目:A材料,账户名称及格式变化,(四)会计科目表,找一找:施工企业会计科目表,(一)账户的含义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专门格式,用以分类、连续的记录经济业务的工具。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设置依据:根据会计科目设置,基本特征:具有专门的
3、格式,主要作用:分类、连续记录经济业务,重要地位: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之一,会计核算方法之一,第二节 会计账户,总 账会计科目:原材料,账户名称,具有专门格式,业务内容,业务发生时间,记录依据,余额,余额方向,对账户含义的理解,会计上采用的专门方法之一,设置依据,显著特征,主要作用,重要地位,(二)账户(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必须结合会计要素的特点,全面反映会计要素内容。 既要符合对外报告的要求,又要满足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既要适应经济业务发展需要,又要保持相对稳定。 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P38会计科目表) 应简明适用,称谓规范。,会计要素,会计报表要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会计科目表(由
4、会计准则统一规范),(三)账户的基本结构1.含义:账户的全部结构中用来登记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的那部分结构。,总 账会计科目:原材料,账户的基本结构,余额,2.账户基本结构的简化形式T形账户,总 账会计科目:原材料,账户的基本结构,在哪一方记增加或减少由记账方法和经济内容所决定,T形账户是教学中常用的账户形式,实务中极少采用,资产类账户:借增、贷减,3.账户能够提供的金额指标,期初余额:自上期结转来的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新增加的金额合计,本期减少发生额:本期所减少的金额合计,期末余额:期末时结余的金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编制财务报告的基础资料,账户有余额时,一
5、般登记在记录增加额的那一方,(四)账户设置的基本要求 根据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特点和管理的要求设置,(五)账户的分类1.按经济内容分:资产类、负债类、所有 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P43)2.按提供指标的详尽程度分:总分类账户 和明细分类账户3.按期末余额分:借方余额账户、贷方余额账户、无余额账户,(六)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1. 联系 会计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是会计账户的名称。,总 账会计科目:原材料,账户名称,反映的经济内容(会计要素)相同。会计科目规定了核算的内容及方法;会计账户则可用以具体反映特定的经济内容。,2.相互区别 外表形式不同:会计账户必须具有一定的格式,会计
6、科目则没有。 发挥作用不同:会计账户是用来具体记录经济业务的工具,会计科目只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分类形成的项目,可作为账户的设置依据及会计报表中的项目。,各级会计科目与账户设置之间的关系,总分类科目,会计科目,明细分类科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等,原材料A材料、B材料、C材料等,根据核算和管理的需要设置,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规范设置,总分类账 户,明细分类账户,第二节 复式记账原理Double-Entry Accounting System,(一)记账方法概述 1.含义:所谓记账方法,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一定的符号、采用一定的计量单位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技术方法。 2.分类,会计核算方法之
7、二,单式记帐法,复式记帐法,单式记账法简介 通常只对货币资金(即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付、债权债务(即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结算涉及的账户加以记录,而对实物增减涉及的资产账户等则不予记录(当然也不必设置这些账户)。,借方 原材料 贷方,借方 应付账款 贷方,【例】 购买材料1 000元,货款尚未支付。,单式记账,1 000,不予记录,(二)复式记账的基本含义及其特征 1.基本含义 对任何一项经济业务(交易或事项)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中相互联系的进行登记,借以反映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关键词:一项、两个、相互联系、 相等金额,【例】 企业用银行存款3 00
8、0元购买材料。,复式记账,2.复式记账的基本特征 与单式记账法相比较,特征,复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账户设置,需设置完整的账户体系,依经济内容全面反映,账户设置不完整且不相关,记录方法,全面记录:对每项经济业务均在相关联的两个或以上账户中等额记录,仅记录货币资金的收付和债权、债务的发生,作用结果,可以对一定时期账户的 记录进行综合试算,检查其准确与否,无法全面放映经济业务来龙去脉,不能正确核算成本、盈亏,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三)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 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性。,经济业务,规律1:影响等式双方要素,同增或同减,增减金额相等,规律2:只影响等式某一方要素,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
9、,运用会计方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方面的变动加以全面记录,即复式记账。,起码两个方面,起码两个方面,(四)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 1.以反映资金运动内在规律的会计等式为记账基础。,双方同增,复式记账,双方同减,左方增减,右方增减,复式记账,复式记账,复式记账,2.对每项业务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等额记录。,【例】 企业用银行存款3 000元购买材料。,复式记账,3.必须按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影响的类型(四种)记录,影响会计双方要素,双方同增的经济业务,只影响等式左方要素,有增有减的经济业务,经济业务,规律1:影响等式双方要素,同增或同减,增减金额相等,规律2:只影响等式某一方要素,有增有减
10、,增减金额相等,影响会计双方要素,双方同减的经济业务,只影响等式右方要素,有增有减的经济业务,4.定期汇总的全部账户记录必须平衡 根据以上原则进行复式记账,一定会计期间的所有账户之间会形成如下两个方面的自动平衡关系:,发生额平衡,资产类账户增加额合计,权益类账户减少额合计,资产类账户减少额合计,权益类账户增加额合计,包括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两类账户!,在借贷记账法中予以深入探讨,第三节 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产生与演进 1.产生大约在1213世纪起源于商业经济比较发达的意大利,总结于14世纪末,并逐渐流传于全世界。,“近代会计之父” 卢卡巴其阿勒(Luca Pacioli ),2.演进借、
11、贷二字最初表示“借主”与“贷主”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及其增减变化,随着会计记录业务内容的丰富,逐渐演变为单纯表示各种财产物资增减变化的记账符号。,增加或减少,二、借贷记账法的含义 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记账方法。,借,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 目前世界各国通用的一种记账方法。,贷,三、借贷记账法的内容 (一)记账符号 记账符号:借、贷,应与借款、贷款严格区别!,作用2:表示账户登记方向,作用1:表示增加或减少,作用3:表示余额方向,符号含义:主要表示增减,但对于六类不同性质的账户含义有所不同。 可将六类账户分为两组进行考察。 1.对资产类、费用类账户的含义,借,贷,例,2.对
12、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和利润类账户的含义,借,贷,(二)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基本含义: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在账户中的登记方法。 1.资产、费用类账户结构,重要说明:期末时,资产类账户应当有余额;费用类账户一般没有余额(在期末时一般将费用类账户的当期发生额全部转入利润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初余额,期末余额,2.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利润类账户结构,重要说明:收入类账户一般没有期末余额,也没有期初余额。(在期末时一般将收入类账户的当期发生额全部转入利润类账户),借方,贷方,登记增加额,登记减少额,期初余额,期末余额,3.资产负债类双重性质账户结构 在同一账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账户 复式 记账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65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