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PPT课件.pptx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PPT课件.pptx(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7 古诗三首,唐李白,望天门山,天门山:今安徽省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两山隔江相 对,想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唐李白,望天门山,李白(701年762年)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诗风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立意清晰。,听范读,注意生字的读音。,望天门山 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dun ch zh fn,断 楚 至 孤 帆,我会认,解读课文,天门中断楚江开,注释:【楚江】即长江。长江中下游地带在古代属于楚地,所以叫楚江。【中断】指东西两山之
2、间被水隔开。,看到楚江水势很猛。,听到滔滔的楚江水的轰鸣。,想象到这江水排山倒海,冲破险阻的气势。,思考:哪些地方体现天门山的气势?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解读课文,碧水东流至此回,注释:【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诗中的“回”字有什么作用?,一个“回”字,把江水翻滚抛掷、变化无穷的状态全表现出来了,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解读课文,两岸青山相对出,注释:【出】突出;出现。,“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解读课文,孤帆一片日边来,“来”字传神。诗人乘船而来,让人觉得小船正缓缓
3、从天边驶来,船在江中,这意味着江水也是从天边来,有一种磅礴的气势和动态的美感。,解读课文,诗意: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长江水向东边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两岸边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我乘着一叶孤舟从旭日东升的远处慢慢驶来。,望天门山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我会写,断 楚 至 孤 帆,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西 湖,y,亦,m,抹,y,宜,我会认,解读课文,饮湖上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三首 三年级 上册 语文 17 古诗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64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