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知识点汇总ppt课件.ppt
《记叙文知识点汇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知识点汇总ppt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记叙文阅读 专题复习,记叙文知识点汇总表,记叙文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起因、 经过 和 结。,记叙人称,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可信),第二人称(适于变换、利于抒情),第三人称(自由灵活、不受限制),记叙顺序,顺叙(脉络清楚、有头有尾),倒叙(设下悬念、引人入胜),插叙(丰富内容、突出主题),表达方式,叙述,描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画龙点睛、 深化主题),材料,详写用墨如泼,(突出中心),略写惜墨如金,(结构完整),表现手法联想、象征、对比、夸张,描写方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角度正面、侧面(直接、间接),中心思想 (感情),补叙(补充交代、豁然开朗),1、概念:
2、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结合议论和抒情,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2、记叙文阅读的考点:1、理清文章的思路、脉络和层次;2、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概括主题思想;3、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4、推敲重要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5、把握文中关键语句,并根据表达方式及常用修辞手法等,体会其深层含义及作用;6、提炼作者流露在文章中的观点态度及情感倾向,并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和鉴赏。,3、记叙文的特点 记叙文最突出的特点是:“以事感人,以情动人”。就是说通过具体的事件叙述、形象的人物活动描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感情立场,读后使人受到其人其事的感染和影响。记
3、叙文必须写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与文学作品塑造典型环境、典型人物有本质不同。,针对考点,对写人叙事的一般记叙文的阅读,主要掌握以下几点:,(一)记叙的要素、顺序和线索的判断与梳理 (二)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味 (三)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思想内容的把握,记叙文的阅读步骤,1、阅读全文:运用“六要素”知识,对文章内容、作者思路等有一个全面感知。2、浏览考题:粗略了解考察内容。3、再读文章:与题目相关的内容仔细阅读。4、解决问题:找准答题区域,注意关键句、主旨句、抒情议论段。5、认定补充对考题做进一步审视,并对所做答案进行认定、补充。,一、记叙的要素 :,1、 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
4、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2、掌握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的发生、发展的脉络,概括文章中心或段落大意。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三个要素,是记叙文的主体部分,内容的展现,人物的塑造,中心的表达,就是通过这些来实现的。阅读记叙文要能明确这三个要素,即使不要求准确概括,也须达到能大体将这三点说出来的地步。 把握六要素技巧,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二 记叙线索:,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落,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体。所以说线索是文章的纲,抓住了这个纲,就能理顺文章的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线索是重要的,但不是
5、什么都可以成为线索,只有那些能够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文章主题思想的具体事物,才能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作用 : 是贯穿全文的脉络 , 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 , 使文章结构严谨 、条理清楚、层次清晰。,六、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 记叙的线索有:以某个人物的行踪(见闻)为线索的叫人线;以某一事物为线索的叫物线;以某一事件为线索的叫事线;以某个景物(或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的叫景线;以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为线索的叫情线;以时间地点变换为线索叫时线和地线.,线索大致分六类:,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如羚羊木雕以木雕为线索贯穿全文 2)以
6、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4)以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如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不大喜欢想去看看赞赏蜜蜂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如藤野先生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到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离别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如孔乙己以小伙计“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怎 样 找 线 索?,文章的标题 反复出现的词或
7、事物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我”的所见所闻所感线索的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 , 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 , 使文章结构严谨 、条理清楚、层次清晰。,三、常见的叙述顺序,1.叙述类型:顺叙: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如:芦花荡,文章按时间顺序记叙了大菱和二菱被交通员送到芦苇荡的过程,后来二菱又亲眼目睹了交通员打鬼子的过程,表现了交通员的机智勇敢和自信自尊.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也就是在记叙的时间上与事情的实际是相反的。如: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是文章的开头一句,它开宗明义,落笔点题,用追叙
8、的手法,再现了两年前作者终生难忘的往事。 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和内容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百草园时插入了美女蛇的故事,增添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记叙顺序作用:,顺叙:按时间发展,有条有理。读起来脉络 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1、强调。 2、制造悬念。 3、情节富于变化,吸引读者。 插叙:1、补充内容,丰富情节。 2、照应上文,或为下文铺垫。,四、 把握文中的关键语句,首先要从本句入手,注意修饰限制成分; 其次要看句子所在的语段,注意与这相邻的上下句和与之对应的解说句; 第三,结合段意理解句
9、子,准确性更高。 总之,要注意句子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五、记叙文的结构记叙文选材广泛,形式多样,结构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按时间先后安排结构;第二,按人物的活动、地点的转移安排结构;第三,按事件情节的发展阶段,即: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安排结构;第四,按事件的一定关系安排结构。另外,记叙文中的过渡段,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些过渡段落大多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过渡自然,浑然一体。同时,过渡段及时对上文的小结,点明了主要内容,又是对下文的提示。,六、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1、开篇点题;2、总领全文;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记叙文中
10、间句子的作用: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 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记叙文结尾句子(段)的作用:1、篇末点题;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3、首尾呼应(照应前文、照应标题);4、点明中心,升华主题;5、令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 留有思考的余地(回味无穷)。,七、如何赏析课文中所喜欢的句子:,1、从修辞手法上分析;(修辞的作用)2、从该句在文中的作用;(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前后照应、画龙点睛)3 从语言风格上(豪放、婉约)4、从用语、遣词准确传神巧妙5、从蕴含的哲理,给你的启示。6、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4)加点词语有何作用(好处、妙
11、处)?(1)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什么,(或传神刻画了事物的情状);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性格)。(2)形容词、副词: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某人(某物)的特点、情态(或描绘出一幅样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修辞方法及作用,(1)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3) 夸张:突出XX特征,揭示XX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5)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6) 反复
12、: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八、记叙的详略凡是对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即内涵深刻、情节生动的具体材料,就展开详写;而对中心
13、思想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可只作概括叙述。次要材料虽不能详写,但也不能不写,因为涉及文章点面结合的问题。点(详写),体现了文章的深度,突出中心思想;面(略写),体现了文章的广度,使文章全面、丰满。有时,在安排详写材料时,还应注意前后呼应。,九、记叙的人称: (1) 第一人称 : 以 我 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第一人称的 我 有时是作者本人 , 有时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 , 即经过艺术加工的 我 。经过了虚构 , 就不是作者本人 ; 把生活中真实的我记录下来 , 这就是作者本人。作用 : 便于直抒胸臆 , 读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2) 第三人称 : 以第三者的地位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记叙文 知识点 汇总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63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