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经济学货币供求理论ppt课件.pptx
《货币经济学货币供求理论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经济学货币供求理论ppt课件.pptx(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货币银行学,1,货币与货币供给,2,什么是“货币”?,3,货币与货币供给,一、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 交易媒介 价值储藏手段 延期支付工具 世界货币二、货币的定义 在商品交易和债务偿付过程中被普遍接受的支付工具。 货币与准货币,货币与货币供给,三、货币的分层次计量 分层次的标准:流动性 流动性:即变现力,一种资产以较小的代价转换为现金的能力。 我国的货币计量方式:,货币与货币供给,美国的货币供应量M1=通货 +旅行支票 +活期存款 +其他支票存款 M2=M1+小面额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货币市场存款账 户+隔日回购协定+隔日欧洲美元+合并调整M3=M2+大面额定期存款+货币市场互助基金份额+定 期
2、回购协定+定期欧洲美元+合并调整L =M3+短期财政部证券+商业票据+储蓄债券+银行承 兑票据,货币与货币供给,日本的货币供给总量M1=现金+活期存款M2=M1+准货币+可转让存单 (准货币指活期存款以外的一切公私存款)M3=M2+邮政、农协、信用组合和劳动金 库的存款以及货币信托和贷放信托存款,货币供给机制,8,货币与货币供给,四、信用创造与货币供给,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公众:家庭企业政府,贷款,存款,现金,证券、黄金、外汇,货币与货币供给,四、信用创造与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 企业A 商业银行,现金100,存款100,外汇,原始存款,派生存款,货币与货币供给,四、信用创造与货币供给 存款量(1
3、):,货币与货币供给,四、信用创造与货币供给,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公众:家庭企业政府,贷款,贷款,存款,货币与货币供给,四、信用创造与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贷款L,100,货币与货币供给,四、信用创造与货币供给 存款量(2):,货币与货币供给,四、信用创造与货币供给 存款总量:,货币与货币供给,四、信用创造与货币供给 设:现金C/D=k,货币供应量M 设:q=k,货币与货币供给,四、信用创造与货币供给 1.货币乘数(m) 与r,e,k成反比 2.基础货币(B),也称货币基数、高能货币,是指商业银行可以用来进行多倍货币创造的资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流通中现金。 基础货币来
4、源于中央银行。,货币与货币供给,小川同志:我们一直宣称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什么发了这么多货币?,先说说“基础货币”吧,19,货币与货币供给,货币与货币供给,货币与货币供给,货币与货币供给,基础货币=总资产-非储备货币负债 =外汇资产+对政府债权+对金融机构债权 -发行债券-政府存款-国外资产,货币与货币供给,货币与货币供给,货币的内生性与外生性,再说说“货币乘数”吧,26,货币与货币供给,货币与货币供给,货币与货币供给,货币与货币供给,货币与货币供给,存贷比1995年颁行的商业银行法规定“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5%”。从1998年开始实施。直到2004年之后,商业银行的存贷
5、比真正下降到75%以下。 中国银监会于2009年初调整部分信贷监管政策,对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良好的中小银行,允许有条件适当突破存贷比。2015年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删除实施已有20年之久的75%存贷比监管指标。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货币与货币供给,其他存款性公司统计范围:四大行、农发行、国家开发行、进出口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财务公司、邮政储蓄银行将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与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合并形成存款性公司概览,也就是货币概览,货币与货币供给,货币与货币供给,货币与货币供给,货币与货币供给,货币与货币供给,货币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
6、内生性与外生性,第二节 货币需求,39,货币需求,一、传统货币数量论 1.现金交易学说 2.现金余额学说,重要观点:通货膨胀是一个货币现象,货币需求,二、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 三、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货币需求,争论的问题利率弹性?货币需求的稳定性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货币需求,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货币需求,流动性陷阱的两种情况银行的存差部分
7、可以变为国债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国债部分可通过政府支出花出去,用于实体经济部门,而在中央行存款的部分则只能滞存于银行系统内。至于企业和居民的现金窖藏,则明显是流动性陷阱。当银行存差过大时,银行为减轻存款利息负担,会降低居民和企业在银行存款的利息率,进一步取消存款利息,甚至对存款收费。在银行不是通过贷款,而是直接通过存款来获益的情况下,就相当于存款者通过银行来窖藏现金,这与租用银行保险箱类似。这时,银行成了吸收资金的“黑洞”。真正的流动性陷阱就出现了。,货币需求,一国出现流动性陷阱的条件整个宏观经济陷入严重的萧条之中,需求严重不足,居民个人自发性投资和消费大为减少,失业情况严重,单凭市场的调节显
8、得力不从心 利率已经达到最低水平,名义利率水平大幅度下降,甚至为零或负利率,在极低的利率水平下,投资者对经济前景预期不佳,消费者对未来持悲观态度,这使得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杠杆作用失效。货币政策对名义利率的下调已经不能启动经济复苏,只能依靠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等手段来摆脱经济的萧条。 货币需求利率弹性趋向无限大。,货币需求,货币主义的观点债券和权益是等价物,套利会使债券和权益的收益率相等,即:假定利率是稳定的并在同一百分率变化,货币需求,货币主义的观点货币扩张首先增加实际货币余额,但价格水平的上升使实际货币余额回到初始水平。货币扩张产生了利率的最初下降(流动性效应),当价格上升时,
9、利率回到初始状态。相反流动性偏好的增加会立即使利率上升到更高水平,但是为了产生更大的实际余额,需要价格下跌,使利率回到初始水平。实际利率是由投资和充分就业的储蓄水平决定的。投资的增加会提高实际利率,储蓄的增加会降低实际利率。实际利率会对生产力和节俭的变化做出反映,是实际变量而不是名义变量。,货币需求,货币主义的观点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也是短期的,长期是一个比较稳定的量。持续的货币扩张会产生下列效用。流动性效应:货币扩张导致的利率下降(会持续6个月)。收入效应:支出上升后引致的利率上升到初始水平(持续12个月)。,货币需求,货币主义的观点价格预期效应:当通货膨胀预期回应货币扩张时,名义利率最终提高
10、到更高水平,以保持实际利率不变(持续10年到20年)。名义利率只是部分对通货膨胀进行调整,导致实际利率下降,从而刺激经济增长。,第三节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50,货币均衡,一、货币均衡 二、市场均衡 AS=AD三、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货币均衡,货币失衡的新特点流动性过剩通货紧缩,货币动态均衡中的资产价格和物价,所谓流动性过剩,是一种货币供给存量超过人们意愿持有的货币需求存量的状态,是一种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失衡的状态。对于货币市场而言,货币市场总是能达到事后均衡的,因此我们分析的重点是考察,当给定某一个外生冲击后,这种冲击如何形成流动性过剩,影响货币需求,其他资产价格、和货币供给,进而经过市场的
11、自动调整,最终达到新的均衡。,货币动态均衡中的资产价格和物价,在均衡失衡再均衡的过程中,流动性过剩本质上是货币供给与人们意愿持有的货币需求不一致,其存量超过了人们意愿持有的货币量,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价格调整和配置,通过资产价格的相对变化(包括利率的变化),同时影响需求和供给最终达到平衡。,货币动态均衡中的资产价格和物价,由于货币供给量增加,人们的名义财富上升,将引发人们重新进行消费储蓄和资产分配决策。假设商品市场具有价格粘性而是缓慢调整的,因此t1时,经济主体面临着不变的国内外商品价格(如果是管制汇率制度,则实际汇率q也未发生变化)。在更高的名义财富条件下,人们将等比例增加对本国和外国商品的消
12、费,同时提高对资产的需求。然而,由于商品价格粘性以及其他资产的供给未能增加,其他资产的价格必然发生变化而使得收益率提高。,货币动态均衡中的资产价格和物价,另一方面,对货币而言,超额的供给会带来货币收益率的下降(如果存在利率管制,则货币的名义收益率不变);那么,与消费相对应的投资的总体回报率将上升。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t1时刻的货币供给的一次性增加,在物价粘性和其他资产供给未能增加的条件下,带来了人们对本国和外国商品消费的增长以及其他资产价格的上升。,货币动态均衡中的资产价格和物价,接下来考虑t2时期,此时由于人们对本国商品消费的增长,商品市场开始进行价格调整,物价上升。而资产价格的上升进一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货币 经济学 供求 理论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63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