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民间文学概论ppt课件.pptx
《自学考试民间文学概论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学考试民间文学概论ppt课件.pptx(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七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民间文学教程 第17章 中国民间文学史略,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七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第一节中国古代民间文学,一、先秦古籍对民间文学资料的记录与保存古代神话,是人类远古时期的口头文学,在先秦古籍的尚书、禹贡、国语、左传、庄子、韩非子、穆天子传、楚辞、逸周书、山海经、吕氏春秋等书中,都记录有古代神话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山海经、穆天子传和楚辞。楚辞为屈原所作,其中也保存了不少神话资料。除离骚与九歌所描绘的神及神的故事外,天问中神话尤为集中。天问里提到的神和神话有儿十个,女娲造人的神
2、话最早见于其中。 (P.258),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七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第一节中国古代民间文学,一、先秦古籍对民间文学资料的记录与保存 先秦古籍里、记载神话资料最为丰富的,当首推山海经。按汉书艺文志载,山海经为13篇,今传本有18篇。很多重要的神话都赖此书得以存其大概,其中以大荒西经和海外西经记录最多,大荒北经与海外北经次之。活态神话:彝族的梅葛、阿细的先基,纳西族的创世纪、壮族的布伯,以及拥有开天辟地”、“铸撑天柱”、“锻造日月”、“洪水滔天”、“兄妹开亲”等篇目的族古歌等等。 (P.258),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七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第一
3、节中国古代民间文学,一、先秦古籍对民间文学资料的记录与保存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被认为是我国采风之始。诗经国风号称十五国风,是中国古代民歌的总汇。国风中最生动活泼、真切动人的作品是描写男女情爱的民歌。 诗经可以说是先秦时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北方民歌,与之相隔大约四百年左右的楚辞,则可看作是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南方民歌的代表。 (P.259260),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七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第一节中国古代民间文学,一、先秦古籍对民间文学资料的记录与保存楚辞让是在楚民歌基础上,经伟大诗人屈原首次运用,并给以发展提高获得光辉成就的新诗体。楚辞在我国歌谣学方面的一大贡献是,保存了
4、楚歌。在世界寓言史上,中国是世界寓言三大发祥地(另为希腊、印度)之一。先秦随着诸子百家的兴起,古代寓言也繁荣起来,且都集中在诸子散文著作里。可以说,战国时代是寓言产生和蓬勃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寓言创作的黄金时代。 (P.261),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七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第一节中国古代民间文学,一、先秦古籍对民间文学资料的记录与保存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战国策都是保存了大量寓言的先秦古籍。庄子一书有寓言181则,韩非子有寓言323则,吕氏春秋有寓育283则,战国策有寓言54则。这些寓言很多在后世为流传,是我国寓言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P.261),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七章
5、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第一节中国古代民间文学,二、两汉时期的民间文学 对于神话的记载虽说历史化倾向渐浓,但却比较丰富完整,以淮南子和史记记述最多。淮南子为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著,是记载神话资料最为丰富的古籍之一。两汉寓言主要收载于刘向所编辑的说苑和新序两本集子中。汉代文学的精华是汉代民歌。汉乐府民歌是诗经国风之后的又一个丰硕果实,继承和发展了诗经、楚辞的现实主义传统。 (P.262),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七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第一节中国古代民间文学,二、两汉时期的民间文学民间叙事诗在汉代已渐渐进入了成熟阶段,汉族第一首民间叙事长诗的杰作孔雀东
6、南飞(也称焦仲卿妻)就是这一时期叙事诗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两汉民谣和其他时期的民谣一样,也是最敏感的政治晴雨表。它们被史籍记录下来的虽然不多,却有着重要社会历史价值。 (P.262),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七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第一节中国古代民间文学,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间文学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又是一个思想比较活跃的时代。这时期我国文言小说初具规模,分为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合称为笔记小说。志怪小说数量最大,保存下来的尚有三十余种,里面记载了大量来自民间口头的故事和传说。其中容纳民间文学材料较为丰富的有干宝的搜神记、王嘉的拾遗记、托名晋代陶潜的搜
7、神后记、任昉的述异记以及张华的博物志、托名曹玉的列异传、刘敬叔的异苑、吴均的续齐谐记等等。以晋代干宝的搜神记最为重要。 (P.262),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七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第一节中国古代民间文学,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间文学搜神记20卷是专门采集神话故事与民间传说的书,它以民间口头传承资料,大大丰富了我国民间文学宝库。搜神记开卷4则记述了神农、赤松子、赤将子、宁封子的故事。一些重要的民间幻想性故争,“羽衣仙女”、“田螺姑娘”型故事,在搜神记和搜神后记中就有了记载。我国著名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故事,从诗经中出现形象、汉乐府里产生爱情关系起,到了南朝梁宗擦的荆
8、楚岁时记中已有了较为完整的记述。盘古开天辟地、化生天地万物的神话,也最早见于这时期三国东吴人徐整的趁三五历纪和五运历年记里。 (P.262),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七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第一节中国古代民间文学,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间文学被称为“天下之笑林,调谑之巨观”的中国第一部笑话专集,三国时魏邯郸淳所撰的笑林,现存20余则。从此各类笑话书盛传于世,到明清时更为成熟发达。笑话的产生可追溯到先秦诸子著作之中,它与寓言有着不解之缘。这时寓言的发展处于过渡时期,佛经百喻经译成中文,带来大量印度寓言,中国寓言的发展也因此注人了新鲜血液。到了唐宋,出现了我国寓言创作的第二个高潮
9、。 (P.263264),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七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第一节中国古代民间文学,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间文学这个时期的民歌有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的分别。南朝乐府民歌共四百多首,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有百分之九十是情歌。西洲曲可以看作是南朝民歌的代表。北朝乐府民歌虽只存七十多首,在反映现实生活上却比南朝民歌广泛而深刻,它们大部分保存在(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我国诗歌“双璧”的木兰辞以及软勒歌、折杨柳歌等都是北朝乐府民歌的力作。 (P.264),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七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第一节中国古代民间文学,
10、四、唐宋时期的民间文学民歌民谣,是历代民间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这时也不例外。山歌一词在唐代就己产生,白居易有“岂无山歌与村笛”句,李益也有诗日“山歌闻竹枝”。遗憾的是唐宋时期的民歌保存下来的不多,但民谣却很丰富。唐宋时期民间文学的主要形式是说唱文学。唐时的说唱文学以变文形式出现并广为流传;到了宋代,说唱文学除以说白和唱词相间叙述故事的鼓子词、诸宫调外,多已转化为一种以说为主的民间说话,产生了话本。这些变文和话本如董永变文、孟姜女变文、秋胡变文、碾玉观音、错斩崔宁等,为我们记述了当时的许多民间故事和传说。 (P.265),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七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第一节中
11、国古代民间文学,四、唐宋时期的民间文学民间说话即讲故事,在中国民间早已形成,公元7世纪左右就有所记载.唐代佛教盛行,随着大量佛经的翻译,带来了很多印度民间故事,如鲁迅所说的“魏晋以来,渐译释典,天竺故事亦流传世间”。说得更确定些,就是“作为民间故事一大类别的幻想性故事”,其“表现手法和体制,已在这个时期奠定了基础”。(见刘守华故事学纲要)、段成式的酉阳杂姐、戴孚的广异记就是当时记载了大量来自民间口头故事和传说的两部重要典籍。 (P.265),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七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第一节中国古代民间文学,四、唐宋时期的民间文学酉阳杂姐20卷(续集10卷),写成于晚唐时
12、期,是一本极有价值的民间文学资料集。此书所载的灰姑娘型故事叶限、木鸟型传说鲁班作木鸢成为世界上最早见于文字记录的同类型故事,这些故事能在公元9世纪被记录下来,是十分难得的。宋代是中国民间故事集大成的时期,不仅有分类汇编古代传说故事的巨著太平广记500卷出版,还有收录2000余篇宋代故事的夷坚志(洪迈)问世。 (P.265),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七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第一节中国古代民间文学,四、唐宋时期的民间文学除话本外,宋代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戏剧。我国戏剧历史悠久,先秦时与劳动紧密结合的舞蹈和音乐就已开始具有了戏曲的因素,汉以后这种民间歌舞渐由娱神变为娱人,魏
13、晋之后出现了以戏谑为主的参军戏。尽管这样,宋代以前我国戏剧还是处于萌芽状态,宋时才开始形成和发展,宋时的戏剧以民间杂剧和南戏为主。 (P.266),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七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第一节中国古代民间文学,四、唐宋时期的民间文学南戏即南曲戏文,产生于12世纪,是以南方语言和曲调构成的一种民间戏曲形式,源于浙江温州,没有严密的宫调,用韵造曲都比较自由。民间杂剧是在唐代盛行的参军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北方戏曲,其种类繁多,主要有滑稽戏、歌舞戏、傀儡戏、影戏等。滑稽戏以滑稽取乐为主,有时也加进一点讽刺;歌舞戏是把音乐和舞蹈配合起来演说故事;傀儡戏即木偶戏,起源较早,宋
14、代最为发达;影戏也叫皮影,开始于宋代,内容主要是扮演历史和民间故事,一直为民众所喜闻乐见。 (P.266),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七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第一节中国古代民间文学,五、元明清时期的民间文学元代民间文学,除了一些现实性、斗争性较强的歌谣外,以取材于民间故事和传说的民间杂剧为主。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里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已久,当时杂剧中也有不少同类作品。此外,元末刘基选取民间故事加以改造,创作了大量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集中在他的郁离子一书中。 (P.266),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七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第一节中国古代民间文学,五、元明清时
15、期的民间文学明清时期,是我国民间文学史上采录民间文艺卓有成效的时期,出现了许多采录民歌民谣、搜集整理民问笑话和故事的文人,使当时的山歌、笑话、谣谚等得到了大量记录。李开先在市井艳词序中也说:“正德初尚山坡羊,嘉靖初尚锁南枝,虽儿女初学言者亦知歌之。”可见当时民歌的盛行。 (P.266),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七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第一节中国古代民间文学,五、元明清时期的民间文学搜集采录民歌,从明代开始就已进行,清代中叶此风更盛,于是出现了很多这方面的集子。明末著名文学家冯梦龙,青年时因怀才不遇,穷困潦倒而接近民间,一生大部分精力都花在通俗文学、民间文学等资料的搜集整理上。
16、他的山歌、挂枝儿收明代民歌700余首。山歌(又名童痴二弄)共10卷,与他所搜集的其他民歌一样,其内容多是反映男女私情之作。(P.266267),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七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第一节中国古代民间文学,五、元明清时期的民间文学 除了民歌,明清时期笑话也很流行,许多民间笑话在思想、艺术上都有较高成就。有讽刺官吏贪污腐败、财主贪婪吝啬的,如冯梦龙笑府等。明代著录笑话的书籍主要有:冯梦龙编撰的笑府和古今谭概,赵南星的截笑赞,江盈科的雪涛谐史,陆灼的艾子后语,徐谓的谐史等。清代笑话集以石成金的笑得好影响较大。(P.267),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七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
17、诠释 郭孔生 主讲,第一节中国古代民间文学,五、元明清时期的民间文学明清时期不仅涌现出一系列载有丰富民间故事的笔记小说,如耳谈(王同轨)、子不语(袁枚、咫闻录(慵讷居士)等,在聊斋志异、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优秀长短篇小说中,我们还看到了民间叙事传统和作家创作的融合。(P.267),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七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第一节中国古代民间文学,六、古代有关民间文学的理论研究我国古代没有系统的民间文学理论,散见的有关民间文学的一些见解,多数是民间歌谣方面的。此外,也有少数涉及神话、故事传说和笑话寓言的论述。这些理论见解虽然零散,对我们今天的研究仍有重要参考价值。以歌谣为例
18、,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歌与谣的区别。诗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P.267),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七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第一节中国古代民间文学,六、古代有关民间文学的理论研究对于诗经、周易的艺术手法及其意象的创造,古人也有所论述。南宋朱熹在诗集传中对诗经作品作了分类后归结出:“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同也”。明代李开先在其一笑散中对民歌的艺术也有所评价,认为民歌“如十五国风、出诸里巷妇女之日者,情词婉曲,自非后世诗人墨客,操机染翰,刻骨流血所能及者,以其真也”。(P.267),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七章 自学考
19、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第一节中国古代民间文学,六、古代有关民间文学的理论研究关于诗的作用,孔子时代就有论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见论语阳货篇)。汉书艺文志也提到了乐府所采的民间歌谣可“观风俗、知薄厚”。冯梦龙在叙山歌中对明代山歌也作了较高评价,认为民歌不得列于诗坛,“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但山歌“情真”而不可废,“若夫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其功与挂枝儿等。故录挂枝儿而次及山歌。”(P.268),民间文学教程第十七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第二节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发轫,一、晚清学者的民间文艺活动民间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学考试 民间文学 概论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62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