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管理的经济分析框架:权衡与激励ppt课件.ppt
《自然资源管理的经济分析框架:权衡与激励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资源管理的经济分析框架:权衡与激励ppt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课程资源与环境经济专题,自然资源管理的经济分 析框架:权衡与激励曲福田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自然资源管理的经济分析框架: 权衡与激励,一、自然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二、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三、自然资源开发的经济评价方法及应用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的激励机制,一、自然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一)自然资源管理的涵义1、基本概念 为了平衡自然资源供给与需求,根据自然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内在联系,采取经济、行政、法律、技术等复合手段,实现自然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目标的过程。目标优化配置可持续利用,规划设计,综合调查评价,比较分析,组织实施,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效果评价,配置
2、效率,持续利用,法 律 手 段,行 政 手 段,技 术 手 段,经 济 手 段,图一 自然资源管理的一般内容与程序,2、自然资源管理的一般内容与程序,比较优势,市场分析,技经条件,宏观政策,3、自然资源管理的内涵,自然资源管理的目标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微观(个人或企业)配置宏观(社会)配置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微观层次的可持续利用-农户、企业区域(流域)层次的可持续利用国家层次上的可持续利用全球层次上的可持续利用,3、自然资源管理的内涵,自然资源管理的手段经济手段产权分配与再分配价格(定价、价格管制)与补贴投资、利率与汇率税收法律手段产权改革与登记开发利用管制与限制法律责任及惩罚,3、自然资源管理
3、的内涵,自然资源管理的手段行政手段配额与准入审批投资、利率与汇率税收技术手段调查与评价技术规划与设计技术监测与信息技术,(二)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 1.自然资源配置自然资源与其它经济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在时间、空间及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安排或演变的过程。资源有效配置:稀缺资源利用的最优化或高效化。 资源的配置方式:,自然资源配置,时间(时期)配置,空间(区域)配置,产业(部门)配置,石油储备、耕地保护、自然保护区、等,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流域水资源配置、等,土地利用结构、水资源工农业间配置、等,2.自然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资源最优配置(两种含义)资源配置个人经济效益最大化(个人效率)资源配置社会效益(福
4、利)最大化(社会效率)资源最优配置原则(标准)效益最大化原则 厂商最优化理论-边际平衡帕累托最优原则 如果找不到其他方式的资源配置使一些人的福利改善而又不损害其他人的福利,这样的资源配置就是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 要素和商品的技术替代率、产品转换率对于每个厂商都相等,且分别等于投入价格和商品价格之比;商品替代率对于每一个消费者来说都相等,且等于商品价格之比。,卡尔-希克斯假设补偿原则 只要一项资源配置(公共管理)政策实施后所有得到的收益增加不仅能对受害人进行补偿,而且补偿后还能剩下一部分净收入,那么该项政策的实施就是一种潜在的帕累托改进。例一项政策社会成本10美元,A集团所得20美元
5、,B集团损失8美元。如果得失是可比的,社会的收益为 20-8=12美元。社会成本为10美元,社会净利为2美元,这项政策应该是可行的。但由于B集团受损了,而A受益了,根据狭义的帕累托准则,我们就不能选择这一政策。当然,补偿原则并不强调补偿是否发生。,3 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不变甚至增加的资本存量,代际基金:是一种通过现金把资源转交给后代人的方式。,代际补偿,自然资源的保护,为了实现自然资源的长期合理利用而采取的对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的保障措施。当代自然资源的保护实质是长期明智或最佳利用资源,它是为高效利用自然资源、消除浪费和使社会长期净收
6、益(福利)的最大化而采取的一种自然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二、自然资源管理的优化配置,(一)自然资源分类 1.按资源是否可以再生来分类非再生性资源可再生资源 储量可以更新或持续地补充。 (1)再生不受人类行为影响的资源,如太阳能、风能、雨量、潮汐能等资源, (2)资源可以自己再生产自己,但其再生或恢复存在着临界点。森林、牧草、野生动植物、鱼类资源、微生物以及土壤肥力等。,2.按对资源的控制方式分类专有资源 具有明确的所有者,能对资源使用加以控制、限制或调节的资源。如属于具体农民、农场、公司的土地共享资源 没有明确的所有者或虽有法律上的所有者,而不能行使所有者权力的,任何集团或个人都可以自由享用的
7、资源。最典型的例子是公海和空气。3、按资源是否可流动分类流动资源:海洋、野生生物;石油、水非流动资源,(二)非再生资源的最优利用 1.非再生资源特性非再生特性资源消耗的不可逆性 2.非再生性资源配置效率标准基本原则-资源边际收益等于资源开采的边际成本MR=MC或资源的产品价格等于资源的边际开采成本P=MC资源的动态(n期)配置 NPVO=NPV1=NPV2=NPV3 =NPVn资源的产业或部门配置(MR-MC)1=(MR-MC)2= =(MR-MC),(二)非再生资源的最优利用 2.非再生性资源配置效率标准考虑到可持续性要求的配置标准 自然资源产品的价格(即资源的边际价值)与边际开采成本、失去
8、的边际环境价值和边际使用者成本等三者之和相等。 也就是说,从资源开采角度来看,当且仅当追加一单位的资源开采所获得的收益跟因为追加这一单位资源的开采所需付出的总代价相抵,即:MR=MC(MDC+ MEC +MUC)时 这时的开采量才是社会最优开采量R*(t)。,(三)可再生资源的最优利用 1.可再生性资源的特性,2.可再生性资源的管理 从资源种群的最优管理角度来看,资源开采控制侧重于对种群规模或资源存量的最优控制。从一个连续时间过程看,管理者的目标是使整个开发周期的净收益现值最大化。最大可持续捕捞量:当存量大于最小可变种群量时,只要捕捞量等于存量的增量时,存量可以保持不变,这一捕捞量为可持续捕捞
9、量。最大的可持续捕捞量等于最大增量。有效的可持续捕捞量:经济上的最优捕捞量是指取得最大年净收益的捕捞量。净收益是指捕捞收益减去成本捕捞成本,当边际捕捞收益等边际捕捞成本时的捕捞水平,为经济上有效的捕捞量。,(四)共享资源管理 1.共享资源利用的特点:资源的共享性供给的不可分性-不能分割-分割成本高或经济上不可性利用的外部性问题及拥挤性,2.共享资源利用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公地的悲剧 例开放的牧场每一个放牧人总是试图在公共土地上放牧尽可能多的牛畜群无限制地增加悲剧就在其中:在公共土地上的自由给所有的人带来损害。拥挤问题: 资源使用者各单位之间产生的相互干扰。 经济原因:由于使用者仅仅根据自己所承担
10、的平均成本来决定资源的使用水平,对其过度使用资源所产生的拥挤成本却不承担全部的责任,因而往往导致资源被过度利用。,污染问题: 污染所产生的外部性则在于产生污染的资源使用者转移了其所产生的社会损害污染所产生的社会成本。,3.共享资源的公共管理 共享资源利用问题的实质 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背离或矛盾,导致了共享资源利用的私人最优水平与社会最优水平的不相一致,私人最优决策往往偏离了社会最优决策,导致了共享资源的过度利用。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健是使外部性内部化,其途径不外乎两种:私人交易和政府管制,私人交易 假设政府对共享资源的利用不加干预,相关经济当事人之间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自愿谈判能改进共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 资源管理 经济 分析 框架 权衡 激励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61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