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腿痛常见疾病ppt优质课件.ppt
《腰腿痛常见疾病ppt优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腿痛常见疾病ppt优质课件.ppt(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腰腿痛常见疾病,腰腿痛多因骨、关节、肌肉、韧带、血管、神经、关节囊、滑膜等组织的损伤、增生、退变及炎性刺激等因素而产生的一类疾病的临床常见症状。,病人的腰痛医生的头痛,解剖,正常情况下腰椎有向前的生理曲度,这有助于人体维持平衡,适应复杂的运动形式,同时可以缓冲震荡,增加对脑和脊髓的保护。,解剖,腰椎椎体粗壮,横断面呈肾形,椎孔呈三角形。上、下关节突粗大,关节面呈矢状位。上关节突的后缘有一卵圆形的隆起,称乳突。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解剖,腰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三部分构成 ,其中髓核为中央部分,是一种富含水分 、呈胶冻状的弹性蛋白;纤维环为周围部分,包绕髓核;软骨板为上、下部
2、分,直接与椎体骨组织相连。,解剖,椎管由椎骨的椎孔和骶骨的骶管连成,上接枕骨大孔与颅腔相通,下达骶管裂孔而终。其内容有脊髓、脊髓被膜、脊神经根、血管及少量结缔组织等。椎管是一骨纤维性管道,其前壁由椎体后面、椎间盘后缘和后纵韧带构成,后壁为椎弓板、黄韧带和关节突关节,两侧壁为椎弓根和椎间孔。椎管骶段由骶椎的椎孔连成,为骨性管道。构成椎管壁的任何结构发生病变,如椎体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以及黄韧带肥厚等因素均可使椎管腔变形或狭窄,压迫其内容物而引起一系列症状。,解剖,腰椎的连接与支持腰椎间盘韧带: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及棘上韧带等。肌肉:背阔肌、竖脊肌、多裂肌、腰方肌、腰大肌等。,解剖
3、,背阔肌起点 :7-12胸肋棘突、胸腰筋膜、髂嵴和下3-4肋。止点 :肱骨小结节嵴 。作用 :伸展、内收、内旋肱骨,攀爬时拉起肢体,并可辅助吸气。由胸背神经支配。,解剖,竖脊肌又称骶棘肌,下起骶骨背面,上达枕骨后方,填于棘突与肋角之间的沟内。竖脊肌两侧同时收缩可使脊柱后伸,是维持人体直立姿势的重要结构,故又名竖躯干肌。一侧竖脊肌收缩,可使躯干向同侧侧屈。竖脊肌受全部脊神经后支支配。,解剖,腰方肌位于腹后壁,在脊柱两侧,其内侧有腰大肌,其后方有竖脊肌,二者之间隔有胸腰筋膜的中层。起自第12肋骨下缘和第1-4腰椎横突后部,止于髂嵴上缘。作用:下降和固定第12肋,并使脊柱侧屈。受腰神经前支支配。,解
4、剖,髂腰肌由腰大肌、髂肌组成,腰大肌起自第12胸椎和第15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起自髂窝。两肌向下结合共同止于股骨小转子。 作用:髋关节前屈和外旋。下肢固定,可使躯干和骨盆前屈。,解剖,梨状肌是臀部深层肌肉,起于第2、3、4骶椎的前面,穿过坐骨大孔进入臀部,纤维形成狭窄的肌腱抵止于股骨大粗隆顶部,受骶丛分支第1、2骶神经支配。收缩时可外旋后伸大腿,髋关节屈曲时外展髋关节。,解剖,坐骨神经由腰神经和骶神经组成。来自腰45神经和骶13神经根,是所有神经中最粗者。坐骨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到臀部,在臀大肌深面向下行,依次横过闭孔内肌,上下籽肌及股方肌的后方,并沿大收肌后面,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之
5、间下降,在到腘窝以前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支配小腿及足的全部肌肉以及除隐神经支配区以外的小腿与足的皮肤感觉。,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特殊检查,特殊检查,患者仰卧双下肢自然伸直,检查者一手压在膝关节上使其保持伸直,另一手托住患者足跟将下肢逐渐抬高,正常人一般可达80左右,且无放射痛。若抬高不足70,且伴有下肢后侧的放射痛,则为阳性。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即检查者将患者下肢抬高到最大限度后,放下约10左右,在患者不注意时,突然将足背屈,若能引起下肢放射痛即为阳性。见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骶神经根炎等。,特殊检查,骨盆回旋试验患者仰卧,尽量屈膝、屈髋,检查者一手扶膝,一手托
6、臀,使臀部离床,腰部被动前屈,摇摆膝部,腰痛者则为阳性。多见于腰部软组织损伤或腰椎结核。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此试验为阴性。,特殊检查,腰过伸试验患者俯卧双下肢自然伸直,检查者一手将患者双下肢向上抬高,离开床面,另一手向下按压患者的腰部,出现疼痛者为阳性。多见于腰椎峡部裂、腰椎管狭窄症。,特殊检查,梨状肌紧张试验患者俯卧位,双下肢伸直。检查者先用一手握住患侧踝部,将膝关节屈曲90,另一手按住对侧骶髂部以固定骨盆,然后将小腿外展,使髋关节内旋以致梨状肌紧张。若出现臀部疼痛并向下肢放射者,即为阳性。,腰腿痛常见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腰椎管狭窄症梨状肌综合征腰椎结核增生性脊柱炎腰椎小关节综
7、合征腰椎分离症与滑脱症,急性腰扭伤慢性腰部劳损腰椎骨质疏松症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柱转移性肿瘤泌尿系统相关疾病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下面简单介绍临床上常见且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容易混淆的四种疾病: 一、急性腰扭伤 二、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 三、腰椎管狭窄症 四、梨状肌综合征,一、急性腰扭伤,定义:是指腰骶、骶髂及腰部两侧的肌肉、筋膜、韧带、关节囊及滑膜等软组织的急性损伤,从而引起腰部疼痛及活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症。本病俗称“闪腰岔气”,是腰痛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属中医 “筋伤”范畴。,一、急性腰扭伤,常见于三类人: 1.青壮年体力劳动者。 2.长期从事弯腰工作的人。 3.平时缺乏锻炼,肌肉不发达者。 若
8、治疗及时,方法运用恰当,疗效极佳。若治疗不当或失治,可致损伤加重而转变成慢性腰痛。,一、急性腰扭伤,腰部解剖生理特点腰段脊柱介于固定的胸段和骶段之间,既承担着身体二分之一以上的体重,又从事着各种复杂的运动,而周围只有一些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无骨性结构保护。在腰部承重和运动时,过度的负重、不良的弯腰姿势所产生的强大的拉力和压力,容易引起腰部的肌肉、筋膜、韧带损伤。,一、急性腰扭伤,一、急性腰扭伤,人体的脊柱前屈时,其两旁的骶棘肌先收缩,以维持躯干的位置,并抵抗自身的体重,这时若负重过大,或动作过猛,致使肌肉猛烈收缩,易造成肌纤维的断裂,则会造成骶棘肌的撕裂伤。当腰弯到90时,骶棘肌不再进一
9、步收缩,而主要是靠棘上和棘间韧带来维持躯干的位置,此时若是负重过大或暴力冲击,易造成韧带损伤。,一、急性腰扭伤,病因1.直接暴力:撞击、挤压。(挫腰)2.间接暴力: a.动作失调 b.姿势不当 c.重心失衡 d.腰部活动准备不足以上原因造成脊柱平衡失调,肌肉等受到强烈的牵拉,从而造成扭伤。,一、急性腰扭伤,临床表现1.外伤后即感腰痛,不能继续用力,疼痛为持续性,活动时加重,休息后也不能消除,咳嗽、大声说话,腹部用力等均可使疼痛增加。有时在受伤当时腰部有响声或有突然断裂感。 2.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以减少疼痛。3.腰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物
10、,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脊柱生理曲度改变。 4.腰部僵硬,主动活动困难,翻身困难,骶棘肌或臀大肌紧张,使脊柱侧弯。,一、急性腰扭伤,5.损伤部位有压痛点,在棘突两旁骶棘肌处,两侧腰椎横突处或髂脊后有压痛处,多为肌肉或筋膜损伤。在棘突两侧较深处压痛者,多为椎间小关节所致损伤。在骶髂关节部有压痛者,多为骶髂关节损伤。 6.一般无下肢放射痛,部份患者有下肢牵涉性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但加强试验则为阴性。鉴别困难时,可作局部痛点利多卡因封闭。若痛点减轻或消失,则为牵涉痛,腿疼无改变者为神经根放射痛。,一、急性腰扭伤,检查视诊:脊柱侧弯,疼痛引起的不对称性肌肉痉挛,可改变脊柱的正常生理曲线,多数表现为不
11、同程度的脊柱侧弯畸形,一般是向患侧侧弯。触诊:局部压痛:多数患者有明显的压痛点,与受伤部位一致,部分患者同时有下肢牵扯痛。肌肉痉挛:多数患者有单侧或双侧腰部肌肉紧张痉挛,多位于骶棘肌、臀大肌。这是一种疼痛引起的保护性动作。,一、急性腰扭伤,专科检查:直腿抬高试验阴性,部分患者有下肢牵涉性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但加强试验则为阴性。骨盆回旋试验阳性。辅助检查:X线检查多无异常发现或仅见腰椎屈度变直或侧弯,骨关节畸形或退行性变等。扭伤严重者,应拍腰骶部X线正、侧、斜位片,排除腰部各部的骨折、脱位、腰椎间盘突出等。,骨盆回旋试验,一、急性腰扭伤,诊断要点(1)绝大多数患者有腰部扭伤史。(2)腰部局限性
12、疼痛及明显固定性压痛点,同时伴有活动受限、强迫体位及腰肌痉挛。(3)利多卡因封闭实验:取0.5%1%利多卡因1020ml对疼痛部位进行封闭。如为急性腰扭伤则疼痛在注射后迅速缓解或消失。,一、急性腰扭伤,(4)直腿抬高试验阴性。部分患者有下肢牵涉性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但加强试验则为阴性。骨盆回旋试验阳性。(5)X线检查多无异常发现或仅见腰椎屈度变直或侧弯。,一、急性腰扭伤,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一、急性腰扭伤,苏某,男,66岁,退休。患者3小时前在家搬东西过程中不慎扭伤腰部,突然感到腰部剧痛,行走、弯腰转侧均困难,由家人送来就诊。舌暗红,苔白,脉弦。查体:神清,痛苦面容,B
13、P:130/80mmHg,右侧腰肌较硬;腰部活动度前屈10、后伸10、左侧屈30、右侧屈30、左旋30、右旋30,第四腰椎右侧压痛明显,右直腿抬高试验(-)。CT示腰椎退行性改变,未见腰椎间盘突出。,一、急性腰扭伤,治疗(1)非药物治疗 方案一 针刺 灸法 拔罐 取阿是穴、夹脊穴、肾俞、命门、腰阳关、委中等穴,用泻法,中强刺激。配合灸法、拔罐加强温经通络功效。每日1次,每次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一、急性腰扭伤,方案二 推拿 手法:滚法 、按揉法、拿法、点按法、弹拨法、扳法、擦法 取穴及部位:阿是穴、夹脊穴、肾俞、命门、腰阳关、环跳及腰骶部。每次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一、急性
14、腰扭伤,1、患者俯卧位,肢体放松,医者站于患侧,先用滚、按揉手法在腰椎两旁骶棘肌往返治疗35遍,然后用两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对称用力,轻柔地拿揉腰背部肌肉,方向与肌腹垂直,从腰1至腰骶部,由上而下,重点拿揉腰椎两侧骶棘肌和压痛点,反复拿揉24分钟。以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循环。2、医者用拇指点压、弹拨等稍重刺激手法依次点压肾俞、阳关、大肠俞、环跳及阿是穴,以产生酸、麻、胀感觉为度。每穴半分钟。然后在痛点或肌痉挛处施弹拨手法,每处35次,以解痉止痛,松解粘连,从而减轻疼痛。,一、急性腰扭伤,3、患者俯卧,医者先施腰椎后伸扳法扳动数次,然后用腰部斜扳法,常可听到患者腰部有“咯嗒”声响。此法可调整腰椎
15、后关节紊乱,使错位的关节复位,嵌顿的滑膜回纳。,一、急性腰扭伤,4、上法结束后,再以推拿按揉法自上而下施述35遍,最后直擦腰部两侧膀胱经,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以达温经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目的。,一、急性腰扭伤,(2)药物治疗 西药:布洛芬缓释胶囊、美洛昔康胶囊等。 中成药:瘀血痹颗粒、活血止痛胶囊、腰痹通胶囊 院内制剂:骨痹舒片、瘀痹平片 中医辨证治疗:化瘀通痹汤(当归 丹参 鸡血藤 制乳香 制没药 元胡 香附 透骨草) 加减:偏寒加桂枝、制川乌、制草乌、细辛;偏热加败酱草、牡丹皮;气虚加黄芪,血虚加首乌、生地。,一、急性腰扭伤,注意事项1.损伤早期要减少腰部活动,卧硬板床休息,以利
16、损伤组织的修复。2.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在手法治疗中,要求轻柔、舒适,以免加重损伤。可适当配合热敷或外敷活血化淤中药。 3.注意局部保暖,病情缓解后,逐步加强腰背肌肉锻炼。,一、急性腰扭伤,预防1.应该宣传教育,减少扭伤发生率。2.劳动时注意力要集中,特别是集体抬扛重物时,掌握正确的劳动姿势,应注意动作的协调性。3、受伤后要注意卧床休息与保暖。4、平时要加强腰部肌肉的功能锻炼。,二、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由于第3腰椎横突周围组织的损伤,造成慢性腰痛,出现以第3腰椎横突处明显压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称为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或第3腰椎横突周围炎。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尤以体力劳动者常
17、见。属中医“腰痹”范畴。,二、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相关解剖第3腰椎为5个腰椎的活动中心,是腰椎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和侧向运动的活动枢纽。而在5个腰椎横突当中,第3腰椎横突最长,又是活动枢纽,故其所受杠杆作用最大,其上附着的筋膜、韧带及肌肉等软组织承受的拉力较大,因此损伤的机会较多。,二、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本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第1、2腰椎横突外侧有下部肋骨覆盖,第4、5腰椎横突深居于髂骨内侧,只有第3腰椎横突缺乏肋骨及髂骨保护,因而易受损伤。、腰椎横突末端附着不少与躯干活动有密切关系的肌肉及筋膜,主要有腹横肌、腰方肌、腰大肌、骶棘肌及腰背筋膜。坚强的腰背筋膜深层附着于腰椎横突末端、季肋及
18、髂嵴,腹横肌移行于腰背筋膜而附着于横突。腹内压的变化可通过腹横肌而影响到横突末端的组织。,二、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第3腰椎位于腰前凸曲线之顶点,背阔肌的髂腰部分纤维止于第3腰椎横突,腰大肌的部分肌纤维也止于此处,骶棘肌的一部分肌纤维也止于此,因此,第3腰椎成了腰椎的活动中心,起到了类似接力站的作用,为腰椎屈、伸、侧弯及旋转的枢纽,所受的杠杆作用最大。而第3腰椎横突更是受力点。由于第3腰椎横突较长,以致附着于此处的肌肉、筋膜、韧带能有效地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及正常的活动。较长的横突又能增强肌肉的杠杆作用,肌肉收缩牵拉机会多,拉力最大,当这些组织异常收缩时,横突末端首当其冲。这种解剖特点构成末端易受
19、损伤的基础,往往因劳损而引起横突末端周围的纤维织炎。横突越长,发病率越高,以单侧多见 。,二、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第3腰椎横突端后方紧贴着第2腰神经根的后枝,当前屈及向对侧弯腰时,该后支被横突挑起或受磨损而引起该神经支支配区痛、麻,也能牵涉到第2腰神经前支而引起反射痛,达臀部及大腿前侧。第3腰椎横突前方深面有腰丛神经的股外侧皮神经干通过,并分布到大腿外侧及膝部。如横突过长、过大或伴有纤维织炎时,能使该神经受累并出现股外侧皮神经痛。此病变波及附近的闭孔神经甚至于肌神经时,疼痛也可出现于髋部或大腿。,二、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表现(1)腰痛或腰臀部疼痛:多数为单侧,少数为双侧。部分病人的疼痛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腰腿痛 常见疾病 ppt 优质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61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