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的护理ppt课件.ppt
《肝性脑病的护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性脑病的护理ppt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九节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概念: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目的要求,掌握肝性脑病的概念;了解肝性脑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熟悉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处理要点;学会对肝性脑病提出护理诊断并提供有关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一)病因及诱因:1.各型肝硬化,尤其是肝炎后肝硬化最常见。2.重症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和药物性肝病的急性或暴发性肝功能衰竭阶段。诱因: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大量排钾利尿和放腹水、催眠镇静药和麻醉药、便秘、感染、尿毒症、低血糖、外科手术等。,病因及发病机制,(二)发病
2、机制: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本病产生是由于肝细胞功能衰竭和门-腔静脉之间手术造成或自然形成的侧枝循环,使来自肠道的许多毒性产物未被肝解毒或清除,经侧枝循环进入体循环,透过大脑屏障,引起脑功能紊乱 。,病因及发病机制,1.氨中毒学说:氨代谢紊乱引起氨中毒是肝性脑病的重要发病机制。2.假神经递质3.-氨基丁酸苯二氮卓复合体学说4.色氨酸5.锰的毒性,病因及发病机制,氨中毒学说主要论点:血氨,进入脑组织,引起脑的代谢和功能障碍氨对脑的毒性作用(1)干扰脑细胞能量代谢(2)使脑内神经递质发生改变(3)抑制神经细胞膜肝病时血氨升高的原因:氨的生成过多和代谢清除减少。,病因及发病机制
3、,正常血氨的来源和清除,鸟氨酸 循环,来源:,(1)肠道产NH3,(2)肾脏产NH3,(3)肌肉产NH3,1.血氨增高的原因:,(1)鸟氨酸循环障碍,1.血氨增高的原因:,(2)门体侧支循环形成,(1)鸟氨酸循环障碍,1.血氨增高的原因:,1.血氨增高的原因:,通气过度导致呼碱,碳酸酐酶抑制剂,排K+类利尿剂,1.血氨增高的原因:,(4)肠道pH的影响,(易吸收),(不吸收),尿素,AA,NH3,NH3,NH3,尿素,NH3 ,脑,体循环,肝,肠,侧支循环,鸟氨酸循环,继发性的脑水肿。,病 理,根据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和脑电图改变,分四期: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异常,应答尚准
4、确,但吐词不清楚且较缓慢。可有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多数正常。历时数日或数周,有时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临床表现,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病人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如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等。此期扑翼样震颤存在,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病人可出现不随意运动及运动失调。,临床表现,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病人大部分时间呈昏睡状态,可以唤醒,醒时尚可应答,但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脑电图有异常波形。,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浅昏迷对疼痛等强刺激尚有反应,腱反射和肌张力仍亢进,扑
5、翼样震颤无法引出;深昏迷时,各种腱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瞳孔散大,可出现阵发性惊厥、踝阵挛阳性。脑电图明显异常。,扑翼样震颤也称肝震颤。嘱病人两臂平伸,肘关节固定,手掌向背侧伸展,手指分开时,可见到手向外侧偏斜,掌指关节、腕关节、甚至肘与肩关节的急促而不规则的扑击样抖动。若紧握病人手一分钟,能感到病人抖动,1.血氨:慢性多有血氨增高;急性肝衰竭多正常。2.脑电图检查3.心理智能测验:用于诊断轻微肝性脑病。,辅助检查,(一)消除病因,避免诱发和加重肝性脑病。(二)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1.饮食:减少或暂时停止蛋白质饮食。2.灌肠或导泻:清除肠内积食、 积血或其他含氮物。3.抑制肠道细菌生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肝性脑病 护理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60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