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会让站、越行站和中间站(m)ppt课件.ppt
《第二篇会让站、越行站和中间站(m)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篇会让站、越行站和中间站(m)ppt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铁路站场设计(A),主讲教师:苗建瑞 夏胜利,第二篇 会让站、越行站和中间站,第一章 会让站和越行站第二章 中间站第三章 中间站的设备第四章 中间站改建,问题,会让站和越行站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中间站与会让站和越行站在作业内容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中间站与会让站和越行站在设备上有哪些差异?,我国现有铁路车站布局原则,保证必要的运输能力(含必要的储备能力)和运输效率,以适应客货运量的要求 密切结合城镇、企业分布,满足地方客货运输的需要 满足列车运行的技术作业要求 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与线路走向的选择相结合 考虑相关的工程费用和运营费用,到2007年,铁路正式营业里程60032.5公里,车站总数5544
2、个,其中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有1805个,办理货运业务的车站有2955个。,第一章 会让站和越行站,基本要求1了解站规推荐的会让站和越行站图形;2了解各种图形的优缺点。,第一节 会让站:设置在单线铁路上,一、作业和设备 1作业: 主要办理列车的到发、会车、让车,仅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业务 2设备: 到发线,通信、信号设备及旅客乘降、办公房屋,成昆线上的关村坝车站,二、会让站布置图,1横列式会让站(主要站线在两道岔区内)站规推荐图形设一条到发线时,到发线一般应设在站房对侧。,优点a、对通过列车方便(助理值班员,司机互相检查有无异常),而且通过车流为会让站主要车流; b、客车停靠正线平顺。,缺点a、客车
3、停靠较多,影响正线行车;b、不利于改建,设两条到发线时,两条到发线分设正线两侧布置,两到发线在正线同侧,两到发线在正线对侧,两到发线分设正线两侧:既便于利用1线办理客货,又便于II、3办理交会通过。,横列式会让站,到发线数量:一般应设2条,具有三交会的条件中间站台:一般不设。如设位于正线与对侧到发线间。,优点:站坪长度短,工程费小,在紧迫导线地段可缩短线路;车站值班员对两端咽喉有较好的了望条件,便于管理;无中部咽喉,减少扳道人员;到发线使用灵活,站场布置紧凑。一般情况下,会让站应采用横列式布置。,2纵列式会让站,特点:两到发线纵向排列,并向逆运转方向错移一个货物列车到发线的有效长度。,缺点:站
4、坪长,工程费用大; 车长与值班员联系时,走行距离长; 列车在站会车不灵活; 人工扳道非集中联锁情况下,运营管理不便。优点:在山区地形陡峻狭窄的情况下,可减少工程量 便于车站值班员与司机交接行车凭证; 适应重载列车会车的需要。,(4)结论:路网功能薄弱,一般不用; 采用:站坪地势狭长,需重载过渡,很快过渡为复线。,第二节 越行站:设置在双线铁路上,一、越行站的作业和设备1作业:同方向列车的越行,反方向列车的转线, 少量客、货运业务2设备:到发线,通信、信号设备及旅客乘降、办公房屋二、越行站布置图 一般应采用横列式布置1设一条到发线时到发线设于两正线中间到发线布置在两正线一侧站房对侧。,优点:客车
5、进站停车,不需扳动道岔,运行安全; 待避列车进入DF线,不干扰正线行车; 进路灵活,3线均可使用。,缺点:正线不顺直; 对称道岔施工与养护不便;,到发线设于两正线中间,运用特点 优点:正线无反向曲线; 不使用对称道岔。,缺点:待避列车进入DF线,与正线行车干扰,安全 性差。,结论:只设1DF时,到发线设于两正线间; 受地形限制或行车量不大时,DF线可设行车量大 一侧。,到发线布置在两正线一侧站房对侧,横列式越行站布置图,2设2条到发线时,(1)到发线位于正线同侧:,运用特点: 优点:下行客车运行平顺; 缺点:a、下行待避列车,切割上行正线; b、降低了通过能力。,(2)到发线位于正线两侧:,运
6、用特点: 优点:2方向待避列车不干扰正线行车; 缺点:客车运行不平顺。,结论:设2DF线时,通常取图2-1-3(c),如只设1条 DF线时,渡线“八”朝向基本站台。,三、纵列式布置图: 占地长,设备分散,缺点突出,一般不用。,基本要求 1了解中间站的作业和设备 2理解中间站的合理布置图形,第二章 中间站,第一节 中间站的作业和设备,一、中间站的作业 1列车的通过、会让、越行、运行调整 2旅客乘降和行李、包裹的收发与保管客运业务 3货物的承运、装卸、保管与交付货运业务 4摘挂列车向货场甩挂车辆的调车作业 5其它,二、中间站的设备,1列车到发线、货物装卸线、牵出线、安全线 2旅客站房、站台、站台间
7、的跨越设备(天桥、地道或平过道)和雨棚等 3货物堆放场、站台、仓库、雨棚、装卸设备及货运办公房屋等 4信号及通信设备 5机车整备、转向、给水设备 6存车线、调车线(运量大),第二节 中间站布置图,一般采用横列式布置图,中间站一般都采用横列式布置。 当在山区修建单线铁路时,遇地形陡峻狭窄,设置横列式中间站其站房或站台需设在桥上、隧道内等困难条件下,也可采用其他形式的图型。,适用于正线平、纵断面条件适合于办理调车作业,且零摘、摘挂列车在站的调车作业时间不长,利用正线调车不致影响接发列车作业的中间站。采用此种布置图时,应考虑预留铺设牵出线的条件。,一、不设牵出线,到发线较多且设有牵出线,适用于地方作
8、业量较大且零摘、摘挂列车在站的调车作业时间长,或有其他作业的中间站。,二、设牵出线,三、车站两端咽喉区的正线间应各设两条渡线,如设置“八字”形单渡线的车站,“八字”的方向:,1、在无货场的车站应朝向站房:调整列车运行方向,增加了旅客列车、摘挂列车停靠基本站台的机会。(如开向站房对侧时,停靠中间站台的机会较多。)2、有货场的车站(1)如车站设计有双进路的到发线时,应朝向双进路的到发线。(2)如车站无双进路到发线时,应朝向货场,方便调车作业。,为便于摘挂列车的调车作业,货场应尽量设在到发线顺运行方向的前端. 中间站的货场位置一般有站同左、站同右、站对左、站对右四个位置。,四、中间站货场设置:,站对
9、左,站对右,站同左,站同右,中间站的货场布置(一)决定因素: 货源货流方向 车站未来发展 便于车站管理 便于摘挂列车调车作业:顺运转方向前端 环境、城市规划、地形、地质条件 工业企业线、支线接轨,1、站同左、站同右(1)作业过程:(2)运用特点:优点:a、便于管理和联系,货场离站房近,联系方便; b、货主方便,城镇侧为货流、货源地; c、有利于车站在对侧发展。缺点:a、上行摘挂列车切割正线; b、货场发展受限制。适用:a、上行摘挂作业量不大,干扰小; b、货源在站房同侧。,(二)货场方案布置,(1)作业过程:(2)运用特点:优点:避免接入站房对侧线路的摘挂列车作业与正线交叉,货场发展不受城镇限
10、制。缺点:地方货源货流在站房同侧时,增加了收发货人搬运距离,且需横越铁路,很不方便。需设置跨越铁路线的专门通道,以便利地方搬运。车站向对侧发展受限。(3)适用: a、货源主要在站房对侧; b、同侧受地形限制,无法设置货场; c、上行摘挂作业量大。,2、站对右、站对左,(三)货场位置选择,一般,由于站房设于城镇一侧,主要客流也多集中城镇侧,为使小搬运不跨越铁路,危机车辆和人身安全,可将小型货场设站同侧;当货运量大,为避免摘挂列车与停站旅客列车的作业干扰,货场宜设站对侧,此时应妥善处理货源地与货场间的道路连接问题;当货物集散地在站房对侧,不论货运量大小,货场均应设站房对侧的合适位置当货场有粉尘、异
11、味等货物影响周围环境时,则要将货场远离站房和居民区或建于其下风方向。对有易燃、易爆货物的货场,则应据有关安全规定,并与当地公安部分共同商定货场位置考虑作业方便,货场宜设在I、III象限,基本要求1了解中间站到发线、牵出线和货物线设置的有关规定;2了解中间站到发线单、双进路,超限货物列车到发线的有关规定;3了解中间站客、货设备的合理布置;4了解安全线和避难线的作用和设置位置。,第三章 中间站的设备,第一节 车站线路,一、到发线1数量: 单线:2条(三交会) 双线:2条(同时待避) 3条(摘挂作业量大)枢纽前方站、局界站、双机牵引始、终点站和长大下坡的列车技术检查站上,+1给水站,单、双线单向+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篇会让站 越行站 中间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60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