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ppt课件.ppt
《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ppt课件.ppt(1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第二节 1949年以前中国城市发展史,第三节 当代中国城市化及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第五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第一节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一、城市产生及早期城市的发展,二、中世纪城市的发展,三、工业社会时期的城市化,四、当代世界的城市化,城市的起源可以上溯到5000年前。目前考古学证明最早的城市起源于美索不达美亚平原。但是城市产生以后并不是从一个地方传播的,而是从不同地域产生后各自传播的。这叫城市产生的多元学说。,一、城市产生及早期城市的发展,公元前35003000 尼罗河、两河流域(埃利都)公元前2500-1500 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000 小亚细亚的赫梯、地中海东部
2、沿岸的腓尼基、东地中海上的克里特岛公元前2000-1600黄河流域公元前1000年-公元5世纪 罗马帝国公元前300年 美洲危地马拉(玛雅)约公元1世纪 非洲(津巴布韦、尼日利亚等),一、城市产生及早期城市的发展,尼罗河流域,孟菲斯古城孟菲斯位于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南端,今开罗西南23公里的米特拉辛纳村,从公元前3100年前起就是埃及最古老的首都,定都且长达800年之久。,据传公元前三千年为法老米那所建,城市以白色城墙围绕,故当时名“白城”。曾作为古王国的都城,为埃及宗教、文化名城。公元七世纪被毁,是当时全世界最壮丽伟大的都市。,美索不达米亚 埃利都古城遗址,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南部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铜
3、石并用时代的遗址。位于伊拉克境内,1946年发掘。自上而下堆积了一些文明中心,这对研究西亚文明有重要意义。中心是南美索不达米亚最早的宗教建筑神庙,印度河流域,哈拉帕古城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中心,也是印度河流域古文明遗址中发现最早的。,古希腊城市的特点位于有利于农业、防御、贸易的地方城墙环绕,宗教地位重要中心有广场富人在城市中心,商人、工匠住在工作地农民给城市提供粮食,城市保护农民不受侵犯,公元100年罗马控制地中海和西欧大部分地区建立公路系统市场、行政中心、军事基地罗马(80-100万人、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高达35米的建筑),米利都城,米利都城三面临海,四周筑城墙,城市布局上出现以方格网的道路
4、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的“希波丹姆模式”。,以弗所,古罗马,Wheatley认为世界城市文明的发祥地有七处:,美索布达米亚、尼罗河流域、黄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中美洲、中央安地斯山脉、尼日利亚西南部。,各大陆的城市起源地(多元学说),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尼日利亚西南部,中美洲,中央安第斯,初期的城市起源地,后期的城市起源地,扩散路径,黄河流域,城市的起源的主要因素:1、灌溉过程和广泛贸易活动柴尔德2、国王(王权制度) 芒福德,一、城市产生及早期城市的发展,1)从公元前3000-1500年时世界上城市产生的主要时期。 主要发源地为美索不达米亚、尼罗河流域、小亚细亚半岛、印度
5、和流域、黄河流域。 城市产生的主要原因:王权制度和商业。2)公元前1000-公元5世纪 在希、罗马文化的出现促进了这些地区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雅典、那不勒斯、叙拉古、罗马等。 城市产生的主要原因:工商业的发展。,早期城市的特点, 大多数座落在有利于农业、防御和贸易的地方; 大都有城墙环绕; 宗教在城市布局和社会结构方面占主导地位; 大都有中心广场,广场四周是宗教和政府的建筑物; 从中心广场放射出宽阔的林荫道,在市中心的林荫道两侧居住着富人; 从富人住宅的周围一直延伸到城墙的地带是其他人居住的地方; 商人和工匠住在他们工作的地方,这里称为市; 城市统治其周围的农业土地,从农民那里取得粮食,作
6、为回报,城市保护农民不受侵犯。,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 从罗马帝国消亡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持续1000年欧洲黑暗时期很多城市走向衰落(但没有消亡)罗马 1004万中世纪后期,城市又得到发展,二、中世纪城市的发展,当时城市具有如下特征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为农业。 因此当时城市发展的地区大多是农业基础较好的地区或交通便利的要地。城市的主要功能为宗教、政治、军事等文化要素为基础的社会功能中心地。,3、城市“市”的色彩日益增强中世纪城市与早期城市的一个显著差别。出现自治市(封建制的共和政体)例: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热那亚 德意志的汉堡、科隆 大伦敦 纽约自治市完全地方自治同盟(汉萨同盟),4城市
7、结构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 在封建社会时期统治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界线相当明显。因此城市内部结构也随之出现了明显的二元结构。 即城市中心集中了同统治阶级有密切关系的广场、寺院、豪华住宅等权威性和象征性建筑物。而其周围地区则集中了反映被统治阶级职业、种族特征的集中或分散化的住宅区。,5城市内部还未出现经济活动为基础的功能区分化现象。 如由于手工业为主的城市产业职能未分离,还没有形成明显的居住区和工厂区的分化。6城市街道、住宅区等基础设施分布无规则性,城市环境恶劣。,三、工业社会时期的城市化,欧洲在此期间发生了两件大事:文艺复兴和新航线的开辟。后者对于城市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
8、革命,迎来了城市发展史上的崭新时期。,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社会化、专业化、集中)火车(城市范围迅速扩展)英国(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此阶段的城市化有着诸多特点: a.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是近代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b.一元的封建城市体系向封建城市与近代城市并存的二元结构转化; c.世界城市体系的出现;(87页表5-1),四、当代世界的城市化,当代世界城市化四个特点,一、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二、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三、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当代西方学者将50年代以来的世界城市化称之为后工业社会时期的工业化。这一阶段的城市
9、化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 1、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比来看;89页 2、从城市化进程的区域差异来看;91页,二、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 大城市集中,大城市数量增长迅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出现了超级城市,巨型城市。超级城市(400万人以上)巨型城市(800万人以上)大都市带(2500万以上) 大都市包括超级城市、巨型城市在内均指以某个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聚集区。,1、世界4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发展,二、大都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2、戈特曼认为目前世界上6个大都市带 a.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带; b.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 c.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
10、d.美国五大湖沿岸大都市带; e.英格兰大都市带; f.中国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 以及正在形成的大都市带: 美国西部沿岸大都市带, 巴西南部沿海大都市带, 意大利北部波河平原大都市带。,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分布,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1995,长三角城市群现状与世界五大城市群的规模比较,3、它们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特征: a.都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b.政治经济上的中枢作用; c.带状的空间结构;,三、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周期: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仍然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 这种乡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现象被人们称之为生计城市化,这些
11、人移入城市后,一部分进入内城贫民窟区,一部分居住在城市外缘的木屋区。 下图将对发达国家大城市人口迁移和发展中国家的城乡移民作以直观比较:,中心商业区,内 城(低收入, 少数民族区),郊区(高、中收入及白人区),富裕,贫穷,资本,高、中收入者,年轻专业人员,中心商业区,贫民区,混合区,城市边缘(郊区木屋),高、中收入,低收入,农民,农民,农业地区,发达国家大城市人口迁移,发展中国家的城乡移民,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1800,1900,2000,1870,1970,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郊区城市化(suburbanization)逆城市化(counteru
12、rbanization)再城市化(reurbanization)现象,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生计城市化假城市化 过度城市化 中国乡村城镇化,第二节 1949年以前中国城市发展史,一、城市起源和初期发展时期,二、封建社会前期城市的发展,三、封建社会中期的城市发展,四、封建社会后期的城市发展,五、近现代社会时期,地点: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 时间:距今7000-8000年前 起因:进步的农业经济 实例:,一、城市起源和初期发展时期,最古老的古都记载:“三皇五帝之都”,地点: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 时间:距今6000-4000年前 起因: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实例:,一、城市起源和初期发展时期
13、,黄河流域:40座 河南登封王城岗古城、淮阳平粮台 古城、山东章丘城子崖古城等(龙山文化)长江流域:10座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大溪文化) 中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一座古城,翁棺葬,时间:距今4000-5000实例:1、夏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发现了一系列古城。其中距今3600年前的河南二里头遗址是迄今最早的城市遗址。2、商代:4座古城位于黄河中下游、2座位于长江中上游。其中河南殷墟是最著名的。特征:规模小、数量少、发展慢、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一、城市起源和初期发展时期,地点: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 时间:距今4300-3900年前 起因:进步的农业经济 实例:山西临汾陶寺遗址 我国迄今所
14、发现的史前最大城址,一、城市起源和初期发展时期,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社会逐渐解体,社会动荡、分化,经济发展活跃特征:1、首都郡府县城三级行政中心城市体系2、城市经济空前繁荣(手工、商、交通全面发展)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出现3、城市数目增多,分布范围扩大,出现专门的商业都会4、城市规划有重大突破,二、封建社会前期城市发展特征,秦汉时期受战争和贱商思想影响,城市出现严重倒退。,(公元前770220年春秋、战国、秦汉时期),1. 首都郡城县城三级城市体系初步形成 西周的城市体系是以王都镐京为首的单中心城市体系,西周覆灭后,统一的国家逐渐解体。随着诸侯称霸,由于大国各自控制一块地盘,它们的都城逐
15、渐发展为区域中心城市,对外控制着小国的政治,对内则控制着卿大夫的采邑。(诸侯城卿大夫采邑)因此,春秋时期的城市体系呈现多中心的两级双层耦合制。,战国时期城市体系的等级结构比春秋时期大为简化了。一方面,继续保持多中心的格局(大国都邑小国都邑);另一方面,在各国内按郡县制,形成王都郡城县城三级城市体系。 秦朝统一全国后,中国古代首都郡城县城三级城市体系初步形成。,2. 城市经济空前繁荣,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出现,早期城市的功能以政治、军事为主,功能比较单一。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商业的比重增加,农业、交通运输业等各产业全面发展。 全国出现了20多个较大的商业城市。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强
16、化,从而导致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出现。,3. 城市规划有重大突破,春秋战国,战争频繁,为城市防御目的普遍修筑了城墙,并在宫城外修筑第二道城墙,形成完整的城郭制度。在城与郭的组合既有宫城居中型,也有双城并置型、多城组合型,反映了城市布局多样化的特点。,4. 城市分布范围扩大 四川盆地、丝稠之路,(公元2201279,即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时期 ),1、 城市发展重心南移 汉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东汉末期,北方军阀混战。江南地区自孙吴以后,至唐后期成为我国新的经济重心。三国以后,南方成为我国主要的城市发展地区,全国政治中心第一次南移建都于建康(六朝古都南京)。,三、封建社会中期城市发
17、展特征,2、城市等级体系层次完善,中间规模层次的城市数量逐渐增加,从而显示中国城市规模体系渐趋成熟化。 继隋之后的唐代行政区划有了重大变化。在郡之上设道,全国分为15道,道驻地通常为区域中心城市。形成了以首都、道治、郡府、县城四级行政中心为主体的城市体系。,3、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不同类型城市兴起,手工业城市大量兴起(纺织中心、陶瓷中心、制茶中心)。以商品流通为主的交通贸易型城市兴起发展。黄河、淮河、长江、大运河沿岸形成一批交通贸易型城市。沿长江的东西向、沿运河的南北向城市发展轴线形成。对外贸易促进了沿海贸易港口城市兴起(广州、温州、福州、泉州、上海、宁波)。 陆路交通枢纽城市也得到发展(开封、太
18、原、长沙、襄阳、宋州、荆州)。,4、城市规模扩大,大中城市大量出现,随着经济发展,唐代大中商业城市再次大量出现。据统计,唐代城乡人口合计超过10万的大城市有15个,北方5个,南方10个。 自秦以后,首都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唐代长安也不例外。估计唐长安城内外总人口约60万,这在当时世界上是规模最大的了。,5. 北宋时期是城市发展继春秋战国之后的第二高峰 (1)城市商业空前发展和古代传统坊市制的突破 (2)新型的城市型聚落镇及草市开始显现 (3)大中城市继续发展,首次出现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开封、临安、南京、洛阳、长安),时代背景: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封建社会走入末路特征:1、在一些商品经济
19、较发达地区,工商业市镇的大量涌现2、形成了密集的城镇群带3、形成了专业化市镇4、城镇空间分布不均,(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四、封建社会后期城市发展特征,(12791840)元、明、清时期,(18401949)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1、商阜开放与贸易口岸城市形成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迫使中国沿海、沿江地区,以及南方珠江流域和东北黑龙江流域开港开埠,从而形成一系列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对外贸易港口城市。 如哈尔滨、大连、天津、青岛、上海、汉口等。,五、近现代城市发展特征,2、铁路、公路建设与交通型城市兴起 法帝国主义首先取得在我国的筑路权,把铁路从越南修到中国后,在1896194
20、9年全国共修35条。铁路沿线、枢纽城市得到发展,而大运河上的城市开始衰落(淮阴、杨州、济宁)。,3、工矿业发展与工矿城市出现 全国兴办了100多个大小企业、如抚顺、鞍山、本溪、唐山、焦作、大冶、萍乡、玉门等。由于我国煤铁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使新兴城市也多位于东北及华北地区。,4、二元结构的城市体系,1840年的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加入世界经济体系。另一方面,广大内地城市的变化不大,很少受现代经济的影响,其职能基本上仍起中心地的作用。,我国近现代城市体系由一元的、以各级行政中心城市为主体的结构,转向以近代工商业城市为一方、传统的中心地城市为另一方的二元结构。在这个二元结构中,近现代工商业城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城市化 历史进程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59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