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基本功能ppt课件.ppt
《细胞的基本功能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的基本功能ppt课件.ppt(1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栎树细胞的细胞壁,胡克所用的显微镜,细胞学说,施莱登,施万,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J.Schleiden)提出:所有的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植物各种功能的基础;,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万(T.A.H.Schwann) 受施莱登启发,又提出:所有动物也是由细胞组成的;,他们建立了细胞学说的基础。,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细胞学说,1855年,德国病理学家菲尔
2、肖(R.C.Virchow)提出: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已存在的活细胞。,菲尔肖,细胞的形态大小、数目,腰围38厘米(卵黄17厘米),直径100nm,长达1米,各种细胞以及细胞结构都各不相同,有大有小,细胞的大小,一般情况下,细胞的大小以微米(um)计,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细胞膜或质膜(plasma membrane)是一种半透膜,在电镜下可见有三层结构:,一、细胞膜的结构概述,细胞膜化学组成(红细胞),糖 类(8%),脂 质(52%),蛋白质(40%),(功能活跃的细胞膜,其膜蛋白的含量较高),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一)脂质双分子层,脂质的熔点较低,膜中脂质分子在体温条件下
3、是溶胶状态的,这决定了膜具有某种程度的流动性。,脂 质,糖 脂:小于10,胆固醇:小于30,磷 脂:大于70,(二)细胞膜的蛋白 主要存在形式-螺旋或球形,约占细胞膜重量的55%。,表面蛋白,分类,按形式分为,整合蛋白,按功能分为,酶蛋白,转运蛋白,受体蛋白,(三)细胞膜的糖类,细胞膜中的糖类与蛋白质和脂类结合,分别形成糖蛋白和糖脂。存在于细胞膜的外侧,具有受体或抗原功能。,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是细胞维持正常代谢,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二、物质的跨膜转运,(一)单纯扩散 (simple diffusion),1、概念:,2、特点:,(1)脂溶性物质;(2)顺浓度梯度(3)不消耗能量;(4
4、)没有膜蛋白的参与,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和少数分子很小的 水溶性物质由高浓度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 侧移动的过程。,3、通过单纯扩散跨膜转运的物质,O2、CO2、N2、H2O、乙醇、尿素、甘油、水等。,4、影响单纯扩散的因素,(1)细胞膜两侧物质浓度差(2)细胞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 物质脂溶性的大小 分子大小,(二)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主动转运,被动转运,经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经载体易化扩散,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经载体介导的跨膜转运,通道蛋白与载体蛋白不同点:1.通道蛋白参与的只是被动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并不与被运输的分子结合,也不会移动,并且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所以运输时不消耗能
5、量。2.载体蛋白参与的有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在运输过程中与相应的分子结合,并且会移动。在主动运输过程中由低浓度侧向高浓度运动,且消耗代谢能量;在协助扩散过程中,由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运动,不消耗代谢能。(注:协助扩散也属于被动运输),易化扩散概念:,非脂溶性物质或脂溶解度甚小的物质,在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易化扩散特点:,(1)非脂溶性物质;(2)顺浓度梯度/电位梯度(3)不消耗能量; (4)有膜蛋白的参与,易化扩散分类: 1、经载体易化扩散: 如葡萄糖、氨基酸的转运 2、经通道易化扩散: 如Na+、K+、Ca2+的转运,1、通道介导的跨膜转运,转运
6、的物质:绝大部分为离子,结构基础:通道蛋白,也即经通道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via ion channel),通道介导的跨膜转运,转运的物质:各种带电离子,(1)动力: 膜两侧离子浓度差和电位差(即电化学梯度)(2)条件:离子通道必须是开放的 离子通道在未激活时是关闭的,在一定条件下“门”被打开,才允许离子通过,这一过程称为门控过程。,(3)分类:,电压门控通道,受膜电位水平调控,化学门控通道,受膜环境中某些化学物质调控,机械门控通道,受机械刺激调控,(4)离子通道的特点 转运速度快 离子选择性 门控特性,2、载体介导的跨膜转运,特点: 结构特异性 饱和现象 竞
7、争性抑制,(1)经载体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via ion channel),是指水溶性小分子物质经载体介导顺浓度 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被动跨膜转运。,经载体易化扩散,葡萄糖、氨基酸等转运进入红细胞,主动转运 (active transport),概念: 细胞膜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些 物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进行的 转运过程,称为主动转运。 主动转运消耗的能量几乎都是由ATP分 解提供。,特点: 转运方向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的; 需要消耗能量; 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 。,分类:,原发性主动转运:直接由ATP供能,继发性主动转运:间接由A
8、TP供能,是指离子泵利用分解ATP产生的能量将离子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2)原发性主动转运 (primary active transport),原发性主动转运,1)钠泵(也叫钠-钾泵或Na+-K+-ATP酶),钠泵的化学本质 细胞膜上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具有ATP酶 的活性,可以将ATP分解,释放能量,并利用 此能量逆浓度梯度转运Na+和K+。,钠-钾泵转运模式图,钠泵的作用: 每分解1分子ATP,3个Na+泵出,2个K+泵入,a.钠泵活动造成的胞内高K+是胞质内许多代 谢反应所必需; b.维持胞内渗透压和细胞容积; c.建立Na+的跨膜浓度梯度,为继发性主动转 运
9、提供势能储备; d.钠泵活动造成的膜内外Na+和K+浓度差,是 细胞生物电活动产生的前提条件; e.钠泵活动是生电性的,可直接影响膜电 位,使膜内电位的负值增大。,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2)钙泵(Ca2+-ATP酶),钙泵的作用:质膜上的钙泵: 每分解1分子ATP,可将1个钙离子由胞质内转运至胞外;肌质网或内质网钙泵: 每分解1分子ATP,可将2个钙离子由胞质内转运至胞外肌质网或内质网中。,意义:保持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较低,增加细胞对钙离子浓度增加的敏感性。,3)质子泵 H+,K+-ATP酶: H+-ATP酶:,H+,K+-ATP酶: 分布于:胃腺壁细胞膜和肾小管闰细胞膜上 作用是:分泌H+H+-
10、ATP酶: 分布于:各种细胞器膜上 作用是:把H+转运至细胞器内,保持胞质的 中性和细胞器内的酸性,建立细胞器内外的浓 度梯度,为物质的跨细胞器膜转运提供动力。,(3)继发性主动转运,是指驱动力并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 来自原发性主动转运所形成的离子浓度梯度而 进行的物质逆浓度和(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 运方式。,(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继发性主动转运,肠粘膜上皮细胞葡萄糖继发性主动转运模式图,细胞对于一些大分子物质或固态、液态的物质团块,是通过膜本身更复杂的吞吐活动进行的,这些过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膜泡运输 入胞:又称胞吞。是细胞外大分子或物质团块进入细
11、胞内的过程。如:血浆中的脂蛋白颗粒、大分子营养物质、细菌、异物等进入细胞。如果进入细胞的物质是固体为吞噬,如果进入细胞的物质是液体为吞饮。 出胞:又称胞吐。是指细胞把大分子内容物排出细胞的过程,主要见于细胞的分泌活动。如递质释放的出胞过程。,(三)出胞与入胞,1.出胞:,出胞示意图:,2.入胞:,仅发生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形成的吞噬泡直径较大。,(1)分类,吞噬:进入细胞的物质是物质颗粒或团块。,几乎发生于所有细胞,形成的吞饮泡直 径较小。 可分为:液相入胞和受体介导入胞。,进入细胞的物质为液体及其溶质。,吞饮:,(2)过程,入胞示意图,被动转运,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
12、性主动转运,易化扩散,单纯扩散,经载体易化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是指小分子物质顺电-化学梯度转运过程。 特点: 不直接消耗能量 顺电-化学梯度进行 分类: 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细胞膜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些物 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进行的转运 过程。,特点: 需要消耗能量,能量由分解ATP来提供; 依靠特殊膜蛋白质“帮助”; 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的。分类: 原发性主动转运; 继发性主动转运;,2、根据转运过程跨膜机制:,单纯扩散,膜蛋白介导的跨模转运,出胞和入胞,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主动
13、转运,被动转运,经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经载体易化扩散,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经载体介导的跨膜转运,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信号物质包括: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根据作用不同,分为:疏水性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甲状腺激素亲水性物质 跨膜信号转导主要涉及到:胞外信号的识别与结合、信号转导、胞内效应等三个环节。, 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跨膜信号转导方式大体有以下三类:,一、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型受体 (ion channel receptor):指同时具有受体和离子通道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属于化学门控通道。 电
14、压门控通道和机械门控通道不称为受体 由于接受的化学信号绝大多数是神经递质,也称递质门控通道; 由于激活后可引起离子的跨膜流动,也称促离子型受体。,离子通道型受体分为: (1)阳离子通道: (2)阴离子通道:,如甘氨酸、氨基丁 酸通道,如乙酰胆碱、谷氨酸和 五羟色胺通道,Ach受体阳离子通道信号转导过程:,Ach受体阳离子通道信号转导过程:,二、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G蛋白耦联受体(G protein-linked recepter):是通过与 脂质双层中以及膜内存在的包括G蛋白等一系 列信号蛋白分子之间的级联式相互作用完成信 号转导。,1、G蛋白耦联受体2、G蛋白(鸟苷酸结合蛋白)3、
15、G蛋白效应器4、第二信使,(一)主要的信号蛋白,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吉尔曼 Alfred G. Gilman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1941年-,罗德贝尔 Martin Rodbell美国国立环境卫生研究所1925年-1998年,荣获1994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发现G蛋白及其在细胞内信号传导中的作用,1、G蛋白耦联受体,结构:一个七次跨膜的一条肽链,细胞外有配体结合 部位,胞质侧有G蛋白结合部位,也称7次跨膜 受体。可与G蛋白结合的配体:(1)生物胺类: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 (2)蛋白质或肽类激素:缓激肽、促甲状腺激素、 黄体生成素和甲状旁腺激素等(3)其他:AC
16、h、光子、嗅质和味质等,2、G蛋白(鸟苷酸结合蛋白):、三个亚单位构成的三聚体膜蛋白,由、三个亚单位形成的异源三聚体G蛋白,可分为:Gs 家族、Gi 家族、Gq 家族和G12家族四类,其共同特点是:蛋白具有结合GTP或GDP的能力和GTP酶活性。 G蛋白以结合GDP的失活型和结合GTP激活型两种形式存在,并能相互转化。,3、G蛋白效应器(是指催化生成第二信使的酶),酶,腺苷酸环化酶(AC),磷脂酶C(PLC),磷酸酶A2(PLA2),磷酸二酯酶(PDE),4、第二信使,概念:是指激素、递质和细胞因子的信号分子(第一信使)作用于细胞膜后产生的细胞内信号分子。 主要的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cAM
17、P)、三磷酸肌醇(IP3)、二酰甘油(DG)、环-磷酸鸟苷(cGMP)和Ca2+等,(二)主要的G蛋白耦联受体信号转导途径,(1)受体G蛋白AC途径(cAMP信号通路),(2)受体G蛋白PLC途径(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1、受体G蛋白AC途径,受体G蛋白AC途径,2、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三、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酶耦联受体与G蛋白耦联受体的分子结构和特性完全不同,受体分子的胞质侧具有酶的活性。 其中较重要的有酪氨酸激酶受体(TKR)和鸟苷酸环化酶受体(guanylyl cyclase receptor)。,激素(如心房钠尿肽),结合鸟苷酸环化酶受体,激活GC,GTP,c
18、GMP,PKG,鸟苷酸环化酶受体作用机制:,人体及生物体活细胞在安静和活动时都存在电活动,这种电活动称为生物电现象(bioelectricity)。,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一、细胞膜的被动电学特性,细胞膜作为一个静态的电学元件时所表现的电学特性,一般称为膜的被动电学特性,它包括静息状态下膜的电容、电阻以及由它们所决定的膜电流和膜电位的变化特征。(一)膜电容和膜电阻,由于脂质双分子层中插入很多离子通道和转运体,电阻较小。生物膜的电阻要比纯脂质双分子层小得多,只有103左右。 膜电阻通常用它的倒数膜电导来表示,膜电导就是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因此,膜电阻越小,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就越大。,(二)电紧张电位
19、,实验证明,向神经纤维的某一点注入电流,发现注入电流处的膜电位最大,其周围一定距离外的膜电位将以膜的指数函数而衰减。这种由膜的被动电学特性决定其空间分布的膜电位称为电紧张电位,二、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静息电位 (resting potential ,RP) :细胞处于安静 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外正内负电位差。,(一)静息电位的记录和数值,1、静息电位的记录,细胞外记录,细胞内记录,RP实验现象:,2、与RP相关的概念,极化(polarization):静息电位存在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的状态. 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当静息时膜内外电位差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
20、变化时的状态. 去极化(depolarization):当静息时膜内外电位差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时的状态. 反极化:去极化至零电位后膜电位如进一步变为正值,称为反极化,也称为超射(overshoot). 复极化(repolarization):细胞先发生去极化,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二)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RP形成条件: (1)膜内外离子不均衡分布(钠泵活动形成 膜内、外离子浓度差); (2)静息时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不同。,1、离子跨膜扩散的驱动力和平衡电位,电化学驱动力,平衡电位,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主要离子分布及膜对离子的通透性,2.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和静息电位的形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细胞 基本功能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58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