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吸收光谱法ppt课件.ppt
《红外吸收光谱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外吸收光谱法ppt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红外吸收光谱法,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IR,红外吸收光谱法,一、概念 1、波数 电磁辐射的可见光至微波之间的波长区域称为红外区(0.78500um),一般用波长(um)或波数(cm-1)来表示。 (cm-1)104 (um) :表示电磁辐射在单位距离cm中的振动频率。 由于波数和能量成正比,故红外光谱更多地采用波数作为单位。,红外吸收光谱法,2、红外、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区别光谱区域 波长 分子运动形式 光谱类型 紫外可见 200780nm 分子外层价电子跃迁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红外 0.78500um 分子振动、转动 红外吸收光谱,E电子 E振 E
2、转 红外光的能量较小,分子吸收红外光不足以引起外层价电子跃迁。,红外吸收光谱法,3、红外分区 区域 波长um 波数cm-1 跃迁类型 近红外区 0.782.5 128204000 OH、NH及CH键的倍频吸收中红外区 2.525 4000400 分子振动、转动,基频吸收远红外区 25500 40020 转动,红外吸收光谱法,4、基频吸收: 极性分子吸收红外光,产生主要属于基态(V0)到第一振动能级(V1)之间的跃迁,即V1,其对应的谱带称为基频吸收带。 倍频吸收:一次跃迁两个或多个振动能级 由 V =0 V = 2 即 V 2 V =0 V = 3 即 V 3,321V=0,基频吸收倍频吸收,
3、注:基态中不同的振动能级用V0,1,2,表示,红外吸收光谱法,5、红外光谱的概念 分子吸收红外光,由分子振动、转动发生能级的跃迁(基态V0至第一振动能级V1,即V1)产生的光谱,称为中红外光谱,简称红外光谱。 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离子的基频吸收带在中红外区,由于基频振动是红外光谱中吸收最强的振动,所以该区最适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同时,中红外光谱仪技术成熟、简单,而且目前已积累了该区的大量的数据资料,因此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光谱区。,红外吸收光谱法,二、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条件 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有两个条件: 1、只有当吸收的红外辐射能量与能级间的跃迁相当时,才会产生吸收谱带。 2、只有偶极矩
4、发生变化的振动,才能出现吸收谱带。 通常可用分子的偶极矩来描述分子极性的大小。设正负电中心的电荷分别为q和q,正负电荷中心距离为d,则 = q d,红外吸收光谱法,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条件 当一定频率的红外光照射分子时,如果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和它一致,二者就会产生共振,此时光的能量通过分子偶极矩的变化而传递给分子,这个基团就吸收一定的红外光,产生振动跃迁;如果红外光的振动频率和分子中各基团的振动频率不符合,该部分的红外光就不会被吸收。因此若用连续改变频率的红外光照射某试样,由于该试样对不同频率的红外光的吸收与否,使通过试样后的红外光在一些波长范围内变弱(被吸收),在另一些范围内则较强(不吸
5、收)。将分子吸收红外光的情况用仪器记录,就得到该试样的红外吸收光谱图。,H Cl+q -q -q O H H+q +q,d,d,HCl、H2O 的偶极矩,红外吸收光谱法,三、红外光谱法的特点 除了单原子分子和同核分子如Ne、He、O2、H2等外,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在红外区都有吸收;除了光学异构体,凡是具有不同结构的有机化合物,一定不会有相同的红外光谱。 红外吸收光谱最重要的特点是具有特征性。红外主要用于定性。定量分析也遵循朗伯比尔定律,但偏离更多,准确度不高,应用不多。在定量分析方面,可用于测定大气、汽车尾气中的CO、CO2,水中的油分等。 红外吸收光谱三要素: 位置、强度(S、M、W)、峰
6、形(sh、b、v),红外吸收光谱法,水杨酸的红外图,位置强度峰形,红外吸收光谱法,位置强度峰形,水杨酸钠的红外图,红外吸收光谱法,四、分子振动的形式分子振动形式可分为两类:1、 伸缩振动(1)对称伸缩振动(2)反对称伸缩振动2、 变形及弯曲振动(1)面内变形振动 A、剪式振动 B、面内摇摆振动(2)面外变形振动 A、面外摇摆振动 B、扭曲变形振动,红外吸收光谱法,五、有机物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1、基团频率 同一类型的化学键的振动频率总是出现在某一范围内。如具有CH3基团的化合物,在28003000 cm-1出现吸收峰,因此,出现CH3吸收峰的频率是CH3基团的特征频率。基团频率:与一
7、定的基团相联系的振动频率称为基团频率。 同一类型的基团在不同化合物分子中所处的化学环境有所不同,使基团频率发生一定的位移。如: 羰基 在酸酐中 18201750 cm-1,酯类 17501725cm-1 醛类 17401720 cm-1 酮类 17251710cm-1 酰胺 1650 cm-1,红外吸收光谱法,2、 红外光谱分区 红外光谱图一般以百分透过率(T%)为纵坐标,以波数(cm-1)为横坐标。4000400 cm-1的中红外区的红外光谱通常划分为官能团区和指纹区。 官能团区( 40001300 cm-1):在该区域内的红外吸收均是各种基团的特征吸收峰,吸收峰比较稀。 指纹区 ( 130
8、0400 cm-1):在该区域内的红外吸收大多是一些单键的伸缩振动和各种弯曲振动(如C-C、C-N、C-O)。振动类型复杂且重叠,受分子结构的影响十分敏感,任何细致的差别都会引起光谱明显改变,如同人的指纹一样,很少有两个化合物指纹区的吸收峰完全相同,用于确认有机化合物是很可靠的。,红外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图的另一种划分法是依据基团的频率将其分为四个部分:A、XH 伸缩振动区,40002500 cm-1B、叁键和累积双键区,25001900 cm-1C、双键伸缩振动区, 19001200 cm-1D、X-Y伸缩振动及X-H变形振动区(单键区),1650cm-1,包 括C-H、N-H变形振动,C-
9、O、C-X(卤素)等伸缩振动,以 及CC单键骨架振动等。,红外吸收光谱法,六、红外光谱仪 1、基本结构,光源,单色器,样品池,检测器,记录仪,岛津IR435 红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吸收光谱法,(1)光源:提供红外辐射 硅碳棒:由碳化硅烧结而成,工作温度12001400,发光面积大,价格便宜,操作方便。使用波长范围较能斯特灯宽。 能斯特灯:由混合的稀土金属(锆、钍、铈)氧化物制成,工作温度在1750。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在短波范围使用比硅碳棒有利,但其价格较贵,操作不如硅碳棒方便。,红外吸收光谱法,(2)吸收池(样品池) 分析气体时用气体池;分析液体使用液体池;分析固体用固体支架。各类吸收池都有
10、岩盐窗片。最常用的是KBr,因为KBr在4000400cm-1光区不产生吸收,因此可绘制全波段光谱图。使用中要注意防潮。 也可用KI、KCl、NaCl等。,红外用KBr,红外吸收光谱法,吸收池,气体吸收池,一种液体池,固体支架,红外吸收光谱法,(3)单色器 功能是把通过样品池和参比池而进入入射狭缝的复合光色散成单色光,再射到检测器上加以测量。单色器有两种: A、棱镜:早期的红外光谱仪主要用棱镜。 B、光栅:目前多用光栅,分辨率高,价格便宜。,红外吸收光谱法,(4)检测器 A、高真空热电偶:是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检测器。热电偶两端点由于温度不同产生温差热电势,让红外光照射热电偶的一端,此
11、时,两端点间的温度不同,产生电势差,在回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大小随红外光的强弱而变化,试样吸收红外光,引起电流大小的改变。热电偶密封在一个高真空的玻璃容器内。,红外吸收光谱法,检测器 B、热释电检测器: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中常用检测器。用硫酸三苷肽(简称TGS)的单晶薄片作为检测元件。特点是响应速度块,能实现高速扫描。,红外吸收光谱法,2、红外光谱仪分类(1)双光束红外分光光度计 (色散型) 自光源发出的光束对称地分为两束,一束为样品光束,通过样品池,另一束为参比光束,通过参比池。,岛津IR-435红外分光光度计(色散型),红外吸收光谱法,(2)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FTIR),光源,干
12、涉计,插入试样,检测器,计算机,记录仪,AVATAR 360 FTIR红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吸收光谱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FTIR) 迈克尔干涉仪的作用,是使由光源发出的两束光,经过不同路径后再聚到某一点,发生干涉现象。当两束光的光程差为 2 的偶数倍时,落到检测器上的相干光相互叠加产生明线,其相干光的强度有最大值; 相反,当两束光的光程差为 2 的奇数倍时,落到检测器上的相干光相互抵消产生暗线,其相干光的强度有最小值。在检测器上得到干涉强度I(S)对光程差S(或时间t)的函数图。 多色光的干涉图等于所有各单色光干涉图的加合,故得到的是具有中心极大,并向两边迅速衰减的对称干涉图。,红外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红外 吸收光谱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58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