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边三角形说课ppt课件.ppt
《等边三角形说课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边三角形说课ppt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等边三角形(说课),初中数学组 杨得瑞,教材分析,1,教法与学法分析,2,教学过程分析,3,板书设计分析,4,一、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的地位本节课是新人教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内容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以及判定定理的推理证明和初步应用。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和等腰三角形有关知识后学习的。本节课的学习不仅是学生进一步认识特殊的轴对称图形-等边三角形,更是今后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的重要工具,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教材分析,( 1)、了解等边三角形的概念。,知识与技能目标,2、探索并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判定方法.,一、
2、教材分析,(1)、经过运用几何符号和图形描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过程与方法目标,(2)、经过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教学活动过程,发展逻辑推理能力。,一、教材分析,(1)、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提高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一、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2,教学难点,3,突破措施,(2)教学重点难点,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应用。,1、创设情境,激发思维,2、自主探索,敢于猜想,3、张扬个性,展示风采,二、教法与学法分析,教法分
3、析,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针对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选择“引导探索法”,由浅到深,由特殊到一般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种教学理念紧随新课改理念,反映了时代精神。,二、教法与学法分析,学法分析,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因此,教师要有组织,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加入到学习活动中,鼓励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习惯和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三、教学流程安排,小结归纳,拓展深化,强化训练,巩固新知,例
4、题教学,发挥示范功能能,三、教学过程,既交代了本节课要研究和学习的主要问题,激发学生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同时也为本节课的教学做下铺垫。,2、观察图片,得出等边三角形的定义,设计意图,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情境导入:复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回顾旧知,导入新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相等,像这样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我们就叫做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注意: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但是等腰三角形不一定都是等边三角形。,三、教学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等边三角形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57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