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护患关系和人际沟通ppt课件.ppt
《第四章护患关系和人际沟通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护患关系和人际沟通ppt课件.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护患关系与人际沟通,刘 敏山东英才学院,第一节 人际关系,内容包括: 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的特征 人际关系的功能 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基础 人际关系的原则 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一、人际关系的概念,193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首先提出。概念:(名词解释)广义: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以及人与人之 间关系的一切方面。狭义: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 的直接心理关系。,二、人际关系的特征,1、互动性:即交往的双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积极互动的主体。特点:交往的双方常常会根据对方对自己的态度来决定自己对交往的态度。EG: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2、情感性:表现为人们互相接近
2、或吸引的联合情感,或相互排斥或反对的分离情感。3、明确性:交往关系明确。,二、人际关系的特征,4、渐进性:人际关系的发展需要经过一系列有规律的阶段或顺序,呈渐进性发展。5、复杂性: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三、人际关系的功能(简答题),在现代生活中,人际关系已经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人际关系紧张。(一)、个体功能1、发展健全的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及自我调节。2、促进不良行为的改变;3、保持身心健康。(二)、社会功能1、营造良好的社会人际氛围2、增强群体凝聚力,四、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基础,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基础(一)社会认知(二)心理方位及心理距离(
3、三)人际吸引,(一)社会认知,1、概念(名词解释)又称人际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的推测与判断过程,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对他人的认识过程)(填空题):社会认知的过程是根据( )及( )进行的,又必须通过认知者的思维活动来进行。认知者的过去经验 ,对有关线索的分析,(一)社会认知,2、社会认知的特征(多选题):(1)知觉信息的选择性:交往双方并不是接受对方所有的信息,而是倾向于对某些信息进行加工迅速形成个人信息。中心特质:阿希,在印象形成中起到中心作用的特质。边缘特质:(2)认知过程的互动性(3)认知形成的一致性:不矛盾(4)社会认知的评估
4、性:主观评估性。,(一)社会认知,3、社会认知的偏差:(重点)认知形成过程的3个主要成分:( )、( )、( )。认知者、认知对象、交往的情景认知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单选题、名词解释、多选题)(1)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是指交往双方在首次接触时,根据交往对象的外显行为等做出综合性判断和评价而形成的最初阶段。研究表明: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社会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更大,即首因效应。,(一)社会认知,3、社会认知的偏差:(重点)(2)近因效应:是指新近获得的信息比以往获得的信息对人的社会认知具有更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a在与陌生人交往过程中,首因效应起重要的作用
5、;b而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影响较大;c当回忆原有信息有困难时,新近的信息就发挥作用,出现近因效应;d当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连续出现时,首因效应明显;e而两种信息连续出现时,近因效应发挥主要作用。,(一)社会认知,3、社会认知的偏差:(重点)(3)晕轮效应(光环效应):主要指对交往对象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印象后,以此来推测此人其他方面的特征。实际生活中,此效应常常使得人们对他人产生偏见。,(一)社会认知,3、社会认知的偏差:(重点)(4)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社会群体或事物所形成的笼统的、固定的印象和看法。以习惯性思维为基础。来源途径,(二)人际关系的心理方位及心理距离,1、心理方位(1)定义
6、:心理上主导性及权威性的差异。心理差位关系、心理等位关系心理差位关系:一方从心理上具有主导性和权威性,上下级之分。心理等位关系:没有心理等级的差异。,(二)人际关系的心理方位及心理距离,(2)心理差位程度等级(下级对上级)(单选题)A微弱差位:尊重对方的意见,但主观意愿决定 是否照办B中强差位:按照要求照办,有意见委婉方式提 出,会保留自己意见。C显著差位:立即照办,有意见也不敢当面提 出。心理会保留自己的意见。D超强差位:绝对照办,甚至盲目服从。,(二)人际关系的心理方位及心理距离,1、心理方位(3)心理方位类型(了解)确定方式 法定权威型:外界,如社会地位 和角色,内心不一定认可 精神权威
7、型:内心共同认可,下 对上心服口服表现形式 外显型心理方位:明显上、下位 之分 内隐型心理方位:外显行为上不 明显,(二)人际关系的心理方位及心理距离,确定时间 始定型心理方位:开始确定 渐定型心理方位:过程中形成,(二)人际关系的心理方位及心理距离,2、心理距离(1)概念:人际交往中,双方按照情感亲疏程度来保持和调整彼此的距离。情感越密切,心理距离越近,称为正性心理距离,用心理相容度来表达;反之为负性心理距离,用心理相斥度来表达。,(二)人际关系的心理方位及心理距离,2、心理距离(重点)(选择题)(2)等级:+4-4,正四级(密友):设身处地,主动,不图回报正三级(好友):主动,一般不图回报
8、正二级(朋友):互有好感,主动,回报期望正一级(初识):一些好感,再次交往意图零 级(路人):没太多感觉,无再次交往欲望负一级(对手):会冲突负二级(冤家):有冲突,矛盾突出负三级(劲敌):冲突表面化,有报复心理负四级(夙敌):随时将对方置于死地,(三)人际吸引,1、概念:是人与人之间在情感上相互接纳和喜欢的现象。2、影响因素(多选题)个人特质:外貌、才能、个性品质相近性:远亲不如近邻、近水楼台先得月相互性:相似性、互补性、相悦型。,五、人际关系的原则,人际关系的原则(简答题)(一)交互原则(二)平等原则(三)互利原则(四)信誉原则(五)相容原则(六)情景控制原则,六、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人
9、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一)人际关系发展状态1、零接触状态2、开始注意状态3、表面接触状态4、情感卷入状态:轻度、中度、深度(二)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由浅入深)定向选择、情感探索、情感交流、稳定交流(三)人际关系的平衡,第二节 护患关系,一、护患关系的概念和特征(一)护患关系的概念(名词解释)指护理人员和服务对象之间在彼此尊重、接受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交感互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广义:各种人际关系; 狭义:护理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第二节 护患关系,(二)护患关系的特征(简答题)1、帮助与被帮助性关系:专业性人际关系 2、工作关系:职业行为,护理工作的需要。应避免过多的感情投入。3、以服务
10、对象的健康为中心4、多方位的人际关系:与服务对象、医师、家属、朋友、同事。5、互动关系6、治疗关系:致病和治病7、短暂的人际关系:护理服务结束即结束 。,第二节 护患关系,二、护患关系的意义(了解)1、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开展护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在护理工作中,各种措施的实施必须依靠护患双方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2、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服务对象来说是一种良好的社会心理支持。,第二节 护患关系,三、护患关系的基本内容(一)技术性关系(二)非技术性关系,第二节 护患关系,(一)技术性关系技术性关系是指护患双方在一系列的护理活动中,以护理人员拥有相关的护理知识及技能为前提所建立的行为关系。护患关系建立的基础,是
11、维系护患关系的纽带。,第二节 护患关系,(二)非技术性关系是护理人员与服务对象在交往中心理、社会、伦理道德、法律等方面的关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道德关系:是非技术性关系中最主要的内容。(单选题)2、利益关系: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生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在维护服务对象的健康及利益的前提下。,第二节 护患关系,3、法律关系4、文化关系:护理活动以文化背景为基础。护理人员要尊重服务对象的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举止及表情,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服务对象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5、价值关系:体现人的社会价值。,第二节 护患关系,四、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重点)
12、主动-被动型 指导-合作型 共同参与型,第二节 护患关系,1、主动-被动型 护理人员在护患关系中占主导地位,显著的心理差位关系。使用对象:主要使用于昏迷、休克、全身麻醉、有严重创伤及精神病等无自主意识的服务对象。特征:护理人员为服务对象做什么。(单选题),第二节 护患关系,2、指导-合作型护理人员主要针对服务对象的需要进行全面指导,服务对象有一定的主动性,但这种主动性是以执行护理人员的意志为基础,以主动配合为前提。特征:护理人员教会病人做什么?使用对象:急性服务对象。此模式临床上最为常见。(单选题),第二节 护患关系,3、共同参与型服务对象在护理活动中不仅是合作者,还是参与者和决策者。心理等位
13、关系。特征:护理人员让服务对象选择做什么?(单选题)使用对象:慢性病且具有一定文化知识背景的服务对象。,第二节 护患关系,五、护患关系的发展过程3个阶段:熟悉期、合作期、终止期(填空题)1、熟悉期:与护理人员初期接触阶段。主要任务:护理人员与服务对象建立初步了解和信任关系。EG:护理人员在此阶段需要向服务对象介绍相关医护人员、病区的环境及设施、医院的各种规章制度;收集资料对病人进行评估;良好的第一印象等。,第二节 护患关系,2、合作期:在信任的基础上开始合作。主要任务:护理人员应用护理程序以解决服务对象的各种身心问题,满足病人的健康需要。EG:与服务对象共同制定护理计划、修改、解决病人的健康问
14、题。,第二节 护患关系,3、终止期:康复出院,护患关系进入终止阶段。主要任务:临前为服务对象做好出院前的身体及心理准备。EG:,第二节 护患关系,六、护患冲突人际冲突的概念: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群体相互之间在目标、观念、期望、知觉不一致时存在的互不相容、相互排斥的紧张状态。护患冲突:是护患交往过程中发生的人际冲突,是影响护患关系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第二节 护患关系,(一)常见原因1、角色不明:对彼此的期望值过高2、责任冲突:3、权益差异:服务对象4、理解分歧,第二节 护患关系,(二)预防及解决护患冲突的方法(简答题)1、消除角色不明的影响:护患双方的角色保持一致2、消除责任冲突的影响3、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章护患 关系 人际 沟通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56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