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培养试验法ppt课件.ppt
《第四章培养试验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培养试验法ppt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培养试验法,第一节 培养试验的特点和种类,培养试验,培养试验又叫模拟培养试验,它是指在人工模拟、人工控制的条件下,用各种特制的容器(如盆钵、玻璃缸、塑料桶、水泥池等)栽培植物,并进行各种科学试验的方法。,一、培养试验的概念,二、培养试验的种类,盆钵试验:利用各种特制的盆钵栽培植物的试验称为盆钵试验,根据植物在盆钵中生长介质的不同,可把盆钵试验分为土培试验、砂培试验、溶液培养试验和从上述三种培养试验中演变而成的隔离培养试验、流动培养试验、更换培养试验、灭菌培养试验等。,幼苗试验:也称短期培养试验,它是根据植物生长初期(通常只生长几片叶时)对土壤中养分形态的反应和利用情况做出评价的一种培养
2、试验,根据指示作物的不同,还可以把幼苗试验分为黑麦幼苗试验、番茄幼苗试验、油菜幼苗试验等几种,它是介于实验室与盆栽试验之间的一种研究方法。,框栽试验:利用特制的木框、水泥框、塑料板框作为容器控制植物生长的土壤、水分、养分等进行的植物栽培试验称为框栽试验。框的容积一般小于1m3,它是介于盆栽试验与田间试验之间的一种研究方法。,培养试验,由于人工控制了植物的生长环境条件,它不能反映田间的真实情况,其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它不能代替田间试验,其研究结果必须要经过田间试验的检验,才能在农业生产上推广和应用。,第二节 土培试验,土培试验是以土壤为植物生长介质的盆栽试验,是介于田间试验与溶液培养、砂
3、培试验之间的一种试验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更加接近自然条件的生物研究方法。,一、土培试验的特点,1供试土壤的差异:土培试验的土壤一般只取自耕作层,植物只吸收来自土壤耕作层中的养分,而田间试验中,植物除了能吸收耕作层中的养分,还能吸收底层土壤中的养分。另外,土培试验所用的土壤经过人工翻挖、过筛、混合后,耕层构造和自然状况受到破坏,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与田间条件是不同的。,2试验条件的差异:土培试验人为地控制了盆钵中土壤的水分和温度,土壤中养分的释放过程和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情况与田间条件不同。在土培试验中为了保持盆钵中土壤的湿度,几乎每天都要灌水一次或几次,而且每次往盆钵中加水的速度比自然降水要快一百倍
4、之多,这样大的降水在田间的自然条件下是非常罕见的。,与田间试验相比较,3施肥量的差异:土培试验的施肥量比田间试验要大一倍至数倍,比如土培试验如果以每土壤施N0.150.3g,换算成大田施肥量,相当于每亩施硫酸铵112.5225。,4肥料利用率的差异:土培试验是在特制的容器中进行,几乎不存在养分淋失的问题,所以土培试验中对肥料利用率的评价与田间试验是不同的。,土培试验与溶液培养、砂培试验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它能在土壤条件下模拟土壤、植物、肥料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是某些试验因素比如pH值、养分等水平不像溶液培养、砂培试验那样可以根据试验的要求随时作出调整,因此后者更适宜于营养生理的研究。,二、土培试
5、验的任务,研究植物对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吸收利用,不同土壤中化肥效果的初步评价,环境条件(特别是土壤水分)对植物根系吸收养分的影响, 植物对肥料的利用率(包括化肥与与有机肥料)等问题。,三、土培试验的技术,1、土壤的采集和整理,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土壤,而且供试土壤要有助于解决试验目的和任务中提出的问题。肥料试验可以采用耗竭试验来使供试土壤达到要求。,确定取土地点后,开展土壤调查和农化分析,确定供试土壤的类别、理化性状、耕作历史。,取耕作层土壤,数量要比实际用量多50%。,然后过3mm的孔筛,过筛剩下的大土块,必须捣碎后全部过筛,不能扔掉。,(一)土壤的准备,2、土壤的贮存,过筛的土壤应充分混匀,贮存
6、备用。一般,植物营养培养室应建立专门的土壤贮存室,存放从各地采集而来的供试验用的土壤,并标明土壤名称、采集地点、时间、含水量(即吸湿水)及主要农业化学性状:如pH、有机质、CaC03、C.E.C.主要养分含量等和采集人姓名。一次贮存的土壤数量应保证供应全部培养室研究工作一年至数年的需用量,不能随取随用,以免产生前后土壤差异而影响试验的重现性。,(二)盆钵的选择和准备,1、盆钵的种类,按材料分,玻璃盆,优点:容易洗净;容易观察根系生长状况和土壤湿度状况;玻璃一般不易受腐蚀, 不会影响营养液的成分及pH的改变。,缺点:玻璃组成复杂不能用于微量元素试验,且玻璃盆价格昂贵,容易损坏,试验过程中为了防止
7、阳光对作物根系的不良影响,必须加套。,按结构分类,瓦氏盆,瓦格涅尔盆及排水装置1. 瓦格涅尔盆 2.浇水管 3.排水孔 4. 锯齿状片,瓦氏盆模拟了土壤水分的自然运动方向,使盆栽试验的土壤水分条件更加符合自然状况,但用瓦氏盆进行土培试验必须称重浇水。,米氏盆,米切里希盆1.顶盆 2.底盆,每次浇水可以不称重量,但是土壤含水量已达土壤的最大持水量,虽然可以保持各盆之间土壤水分的一致性,但是这不一定符合植物对水气条件的要求。,阿尔(Ahr)盆,铁皮制成的方形盆,规格为20(高)20(宽)25(长)cm,盆两侧有二个支架,可以固定在盆车上,盆的两侧插入二根塑料管,灌水时可把水分引入盆底,使土壤水分从
8、盆下部向上部运动。,普通盆,栽培花卉的盆钵,装盆时,常在盆底一侧放入小砾石、玻璃碎片等作为排水物。排水物应盖住盆底2/3,呈300角。在小砾石中再插入一支供浇水用的玻璃管或塑料管,管高出盆沿24cm,浇水管下端呈斜面,上端呈平面。在排水物上盖一块尼龙纱布或盖一层石英砂,防止土壤混入小砾石中堵塞浇水管,也可用搪瓷烧成圆锥体,做固定排水物。,碎玻璃及圆锥体的排水装置1. 浇水管 2.碎玻璃 3.圆锥体排水器 4. 圆锥体的排水装置,(三)肥料的准备,氮肥:尿素、硝铵;在酸性土壤上最好施用2/3硝铵与l/3硝酸钙的混合物。,氮钾肥:选用硝酸铵和硝酸钾的混合物。,氮磷肥:在石灰性土壤上,可以施用硝酸铵
9、、磷酸二氢铵和磷酸氢二铵的混合物,在酸性土壤上,最好施用硝酸钙和磷酸二氢铵的混合物。,磷钾肥:可以施用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的混合物,如钾量不足,可以用硫酸钾或氯化钾补充,如磷量不足,可以补加磷酸一钙或磷酸二钙。,磷肥:施用磷酸一钙和磷酸二钙的混合物,或者选用其中的一种 。,钾肥:硫酸钾、氯化钾,土培试验的施肥量,以相同重量的土壤比较,一般都高于大田23倍。,几种主要作物土培试验三要素一般施用量(g/Kg土壤),正式装盆之前应试装l2盆,装土至土表距盆口一定的距离(水稻58cm,旱作24cm), 以确定每盆装土的数量,根据每盆装土量确定每盆施肥量,然后把每一盆需要使施用的肥料分别称好,装入塑料
10、袋或牛皮纸信封中,并标明肥料、处理名称。易挥发、吸湿性强的肥料要在施用的当天再称。,(四)装盆、播种、定植,1、装盆,将浇水管、小石砾、尼龙纱等附属物放入盆内称重,并用小石砾调整使每盆皮重相等。,试装12盆,装土到距盆口46cm,确定每盆装土的质量。,根据装土量确定每盆施肥量,把每一盆需要施用的肥料分别称好,装入塑料袋或牛皮纸信封中,并标明肥料、处理名称,放入相应的盆内。,肥料与土壤混合,原则上要求一盆一盆地混合,一般将肥料溶解成液体在于肥料混合,注意对照也应补充等量的水分。,盆底部先装入小石砾等排水填充物盖住排水孔,并用尼龙纱盖住小石砾,防止土壤堵塞排水孔。,装土:注意分层压紧,并保证各盆的
11、紧实度保持一致,土壤紧实度不能过紧或过松,土面距盆口应留46cm,以便铺砂和浇水。,灌适当的水分让土壤沉实,装盆至出苗前,要保持盆内有足够的水分。,2、播种,供试种子应严加精选,提前催芽,当种子刚萌动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大粒种子为l.52cm深,小粒种子为0.5cm深,播种量为预留苗数的23倍,每盆覆盖500g左右的石英砂,12周后间苗,(五)管理,土培试验的盆钵一般是放置的特制的盆车上,白天从培养室推到网室中,接受正常的光照和通风,晚上或气候不良时,推回培养室,以保证幼苗的生长。,1、光照和通气,2、盆钵的排列,随机区组法排列,定期更换位置。,3、水分,米切里希法,使用米氏盆,一次灌水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培养 试验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56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