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城市水文与水资源ppt课件.ppt
《第四章城市水文与水资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城市水文与水资源ppt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生态环境学,第四章 城市水文及水资源Urban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第一节 城市水系的基本特征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Water System,一、城市化对水系的影响1、地面水系人工化城市的开发建设,改变许多天然河流的形状及流向,加上人工开挖的水库、渠道等,构成了城市天然河湖与人工沟渠并存、彼此连通,相互影响,受人工整治和高度控制的地表水系统。,一、城市化对水系的影响,2、地下建成排水系统天然的地面排水系统被人工形成的引导水流的各种不透水通道和地下下水道排水系统所代替和补充,以利于尽快排水。广州市:历史上的地面河涌大部分已演
2、变成地下排水系统,下水道以河涌为单元铺开,与河道呈正交布置,形成网络化的地下排水系统。,二、城市河流的生态环境功能,1、城市不同发展时期的河流作用古代:提供稳定水源和肥沃的土地;近代:除提供水源外,也是城市物质运 输的重要通道;现代:水源地、动力源、交通运输通道、污染净化场所。,二、城市河流的生态环境功能,2、河流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功能 就近供水的功能:投资少、成本低、稳定性高; 供绿化和降温增湿功能:河岸、河心沙洲为绿化提供场所;河水的高热容量、流动性以及河流风等,为减弱城市热岛、缓和冬夏温差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2、河流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功能 提供生物多样性存
3、在的基地: 城市河流及其自然特征是城市景观多样性的组成部分; 河流两岸、河漫滩湿地、河心沙洲是多种植物生长地及鸟类栖息地; 河流是多种淡水水生生物的栖息繁衍地。 提供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的场所。 提供自然教育课的天然实验室。,三、城市河流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河流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经络、命脉。1、保持河流原来的自然地貌特征;2、维持河流的水文特征;3、保持河流水质清洁;4、合理开发利用。,第二 节 城市化的水文效应Hydrological Effect of Urbanization,一、城市化对水分循环过程的影响水分循环:水分的蒸发、凝结、降落(降雨)、输送(径流)循环往复运动
4、过程。城市化前:天然流域蒸发量占降水量的40%,入渗地下水量占50%,地面径流10%;城市化后;入渗地下32%,蒸发25%,地面径流43%(地面径流和屋顶径流)。,二、城市化对水量平衡的影响,区域内贮水量变化输入水量-输出水量(1)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式为:W(PRG)(E1E2R1G1S)式中:P为降水量;R,R1分别为地表径流流入与流出量;G,G1分别为地下提取与渗入地下水量; E1,E2分别为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水量;S为生态系统组分内贮水量; W为时段内区域贮水量变化。,二、城市化对水量平衡的影响,(2)城市水量平衡方程式为:W(PRGT)(E1E2R1G1ST1)式中:T 为上水管道输入水
5、量;T1为下水管道输出水量;P为降水量;R,R1分别为地表径流流入与流出量; G,G1分别为地下提取与渗入地下水量; E1,E2分别为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水量; S为生态系统组分内贮水量;W为时段内区域贮水量变化。,在城市化地区的水量平衡中,不仅包括天然水循环,而且还包括人工控制的上下水管道中的水循环( T, T1 )。城市化改变了城市的水文特征:输入项:大气降水(P)改变;R、G也发生改变;增加了T输出项:城市的E1和E2比乡村少;G1也相应减少;R1比郊区大,增加了T1,北京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水量特征值比较,三、城市化对河流水文性质的影响,(1)流量增加,流速加大;(2)径流系数增大; 径流系
6、数是指某段时间内径流深与降水量之比。表示降水量用于形成径流的有效雨量。(3)洪峰增高,峰值出现时间提前,历时缩短;(4)径流污染负荷增加,城市化后,城市化前,图4-2 同等降雨下城市化前后洪水过程线比较,* 城市化对径流特性的影响(小结),1大规模建造房屋,铺砌道路,使下垫面不透水性大大增加,其结果是下渗量和蒸发量减少,而地表径流和径流总量增加,洪峰流量加大;,2城市排水系统管网化,使暴雨径流尽快地就近排入水体,使洪水汇流速度增加,洪量更为集中;,3对城市汇水河道整治与改建,整治后河道直线化,断面规则化,呈梯形或矩形,边坡用砖石衬砌。增加了河道输水能力,使洪量集中;,4侵占天然河道洪水滩地,减
7、小了洪水滩地储洪容量和泄洪能力,使城市遭遇大洪水时,河道调蓄能力减弱,洪水浸溢积聚城市地面而形成积水;,5设立各种类型的控制性闸坝,进行人工调节,影响城市径流过程;,6来自城市外的引水和城市本身污水排放,造成径流水量和水质的变化。,四、城市化对地下水的影响,(1)地下水水位下降,局部水质变差;(2)水量平衡失调;(3)生态环境恶化;,下图为城市化水文问题框图,控制洪水问题,第三节 城市化地区的雨洪径流Rain and Flood Runoff of Urbanization Area,一、城市化地区雨洪径流的计算径流是水分循环、水量平衡的基本要素,是影响城市水文及水资源的直接因子。(1)城市地
8、面产流过程截留、蒸发、填洼、下渗是影响产流的主要因素。,(1)城市地面产流过程,降水经截留,满足下渗、填洼和蒸发之后,便形成地面漫流,然后汇入水道形成地表径流。满足填洼后产流,称蓄灌产流;满足下渗后产流,称超渗产流;下渗入土壤中的雨水在超过土壤持水能力时,在土壤中继续向下运动,为壤中流。,(1)城市地面产流过程,天然流域:壤中流比地面径流流动慢,壤中流汇入河道的时间较长,产流缓慢。城市化流域:不透水面积率增大,雨水因填洼下渗减少;当地面100%为不透水面积时,填洼下渗甚至减少为零。城市植被少,蒸发减少,更多的雨水直接变为径流,使地表径流动产生较快。,(2)城市化地区年径流总量的理论分析,城市地
9、区年总降雨量比非城市化地区偏高510;由于热岛效应,城市蒸发力可能变强,然而由于汇流迅速和不透水的干燥地面,城区可供蒸发的水量甚少,蒸发量少;因此,城市城区的年径流总量比同一地区自然条件下的年径流总量大。一般地,城市年径流可能是天然流域的22.5倍。(如果包括城市供水系统抽取的深层地下水或从外流域引进水,城市化地区年径流总量会更大),城市化径流的差别,城市化前后降雨量的变化,(2)城市化地区年径流总量的理论分析,城市河道年径流量增加的原因: 城市降水量增加; 城市地表径流系数的增大; 从外流域引水或抽取地下水。 城市河道年径流量减少的原因: 下水道排水直接入海或输送到城市边界以外; 用水系统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城市 水文 水资源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56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