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ppt课件.ppt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ppt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第一节 传播的基本过程第二节 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第一节 传播的基本过程,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1)传播者,又称信源。源头、起始端,黄河母亲河(个人、群体、组织)(2)受传者,又称信宿。传播末端,对象,(个人、群体、组织)(3)讯息,指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编码,传播过程的具体内容(4) 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过河架桥、通过互联网认识他人(5)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 。老师上课的反馈 ,受传者对于传者的反作用,看完电影、电视剧的反馈,反馈体现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二
2、、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一)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1.拉斯韦尔模式 1948年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 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cet “5W”模式是人类提出的第一个传播过程模式,形成了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 。但这个单向直线模式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一)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2.香农韦弗模式(文理结合,加入了理学的范畴)
3、(中央电视台) (中央电视塔) (家庭电视) (我们) (刮风下雨雷电)这个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这对于社会传播过程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香农韦弗模式描述的是电子通信过程,而且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的环节,如果把这个模式完全应用于人类的社会传播是不行的。,信源,发射器,噪音,接收器,信宿,讯息,信号,信号,讯息,(二)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1.奥斯古德和施拉姆循环模式 (生生不息的循环过程) (每个人都是双重角色) 这一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并把传播双方都看做是传播行为的主体。但它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有不符之处。只体现了面对面传播
4、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编码者,释码者,译码者,译码者,释码者,编码者,讯息,讯息,(二)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2.施拉姆大众传播过程模式,(二)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这个模式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的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二)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3.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克服了单向直线传播模式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还拓展了噪音的概念。但这个模式也没有超出从过程本身或从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人类 传播 过程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56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