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果实种子类中药ppt课件.ppt
《第十章果实种子类中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果实种子类中药ppt课件.ppt(3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1.定义:,果实和种子在植物体中是两种不同的器官,在商品药材中往往是未严格分开的。有的是果实和种子一同入药,如乌梅,枸杞等。还有的是以种子入药,如杏仁,桃仁(炮制去种皮),有的以果实贮存,销售临用时再剥去果皮取出种子入药如巴豆、砂仁。,一、果实的形成,花梗,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雄蕊,柱头,花柱,子房,果柄,脱落,脱落,脱落,假果,真果,果实,果实,果柄,真果,果柄,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种子,雄蕊,萼片,假果,1.肉质果,果皮肉质多浆,成熟时果皮不开裂,(一)单果,2.干果,蓇葖果,荚果,角果,颖果,瘦果,翅果,坚果,双悬果,蒴果,蒴果,蒴果,(二)聚合
2、果聚合蓇葖果,(二)聚合果聚合坚果,(二)聚合果聚合瘦果,(三)聚花果,凤梨,桑椹,无花果(隐花果),种子的形成,胚珠,珠被,卵细胞,受精极核,种子,种皮,胚,胚乳,种脐,种孔,种脊,合点,胚,种子内未发育的细小植物体,胚根,胚茎,胚芽,子叶,合子,有胚乳种子,蓖麻,无胚乳种子,种子内不具有胚乳,子叶发达,胚根,胚轴,胚芽,子叶,2、果实类中药 2.1 入药部位果穗:桑葚完整成熟果实:女贞子完整的未成熟果实:枳实、枳壳果皮:陈皮、大腹皮中果皮V.B :丝瓜络,橘络带部分果皮的果柄:甜瓜蒂,南瓜蒂宿萼:柿蒂果肉:山茱萸颖果及其加工品:浮小麦,谷芽,麦芽。,五味子,山楂,木瓜,乌梅,小茴香,枳壳药
3、材,橘子(成熟),橘子(未成熟),青皮,山茱萸鲜果,山茱萸,连翘,枸杞,栀子,栀子药材,2.2 性状鉴别:形状、大小、颜色,外部特征(顶部,基部,表面特征),质地,破断面,气味。顶部(看花的柱头,花柱脱落枯萎留下在果顶上的柱基)。基部(果柄,宿存的花萼的有蔓荆子,补骨脂),宿存的花被(地肤子),苞片的存在(木槿子)锦葵科表面特征: (1)毛茸:吴茱萸 (2)钩刺:苍耳子 (3)特殊纹理:五味子。 (4)棱角:使君子,巴豆 (5)肋线:伞形科双悬果,有隆起纵肋,小茴香,蛇床子 (6)凹点:芸香科果实一般有多数凹下的油点,陈皮、青 皮、枳壳,枳实等。,2.3 显微鉴别:,外果皮:与叶的下表皮相当,
4、常由一列细胞组成,外被角质层。有的有一些附属物,如:吴茱萸具腺毛;蔓荆子具腺鳞;五味子具嵌油细胞;补骨脂具壁内腺。中果皮:与叶肉组织相当,一般较厚,由多层薄壁细胞组成,贮藏有营养物质,如五味子含淀粉粒,另外一些果实有油管、石细胞或无机盐结晶存在,如小茴香有油管,荜澄茄有石细胞与油细胞,山里红有石细胞、淀粉粒、簇晶。内果皮:与叶上表皮结构相当,大多为1列薄壁细胞,胡椒为1列石列细胞,另外一些核果的则由多层石细胞组成;伞形科植物的果实的内果皮为镶嵌状薄壁细胞。,3、种子类中药,3.1 分清入药部位:假种皮:肉豆蔻衣、龙眼肉。种皮:绿豆衣。种仁:肉豆蔻,柏子仁。子叶:莲子。胚:莲子芯。加工品:大豆黄
5、卷,淡豆豉。,苦杏仁,桃,桃仁,槟榔,槟榔,酸枣仁,马钱子,阳春砂种子团,阳春砂果实,白豆蔻原植物,草豆蔻,3.2 性状鉴别: 王不留行:显疣状突起。 蓖麻子:具色泽鲜艳的花纹。表面特征 马钱子:具毛茸。 大戟科种子有种阜。 有粘性:车前子,葶苈子断面特征:槟榔纹,如槟榔、肉豆蔻气味:肉豆蔻气香,马钱子味极苦。,3.2 显微鉴别:,,如白豆蔻、砂仁,马兜铃 Fructus Aristolochiae,来源:为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植物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contorta Bunge或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 et Zucc.
6、的干燥成熟果实。产地:北马兜铃主产于东北地区及河北、山东、陕西、山西、河南等省。马兜铃主产于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省。功效:清肺降气,止咳平喘,原植物,北马兜铃为多年生缠绕性草本,全株无毛。叶互生,叶片三角状广卵形,全缘;基部深心形,有长柄。花310朵簇生于叶腋,花梗细长,花被喇叭状,先端偏斜,基部膨大呈球状,浅黄绿色,上部略带紫色;雄蕊6;柱头6。蒴果椭圆形或倒卵形,下垂,成熟时自基部沿腹缝开裂成六瓣,果柄也随之开裂。种子三角形,有宽翅。,马兜铃与上种相似,但叶片为三角状狭卵形;花单生于叶腋。,性状鉴别,北马兜铃呈卵圆形或长形,顶端较宽广,基部连有细果柄。表面呈灰绿色或灰黄色,通常沿腹缝线
7、自下而上开裂成六果瓣,果柄也裂成线状。气微,味苦。,马兜铃与上种相似,但果实较小而稍圆。,马兜铃果实横切面表面观,北马兜铃果实,马兜铃果实,成 分,马兜铃种子含马兜铃酸A、B、C(Aristolochic acid A、B、C)、马兜铃次酸(Aristolochinic acid)、木兰碱(Magnoflorine),以及一种季胺生物碱。 马兜铃酸类对小鼠腹水癌有抑制作用。,中药必须按照中医的治疗理论,选用调配适量的中药,就能避免中药毒副作用的出现。实际上,早在多年前,中药大辞典就明确指出:“服用木通、马兜铃过量,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马兜铃过量服用有害早有科学依据,并不是现代科学发现的。
8、另外,中国药典对所有中药饮片,都作了严格的用量限定,规定木通和广防己日用量分别为和.。而国外有些药物的配方用量超过中国药典规定的倍。“问题出在用法、用量上!”,中医诊疗讲究“辨证施治”,治病“中病即止”,随病加减,从来不主张长期使用。无论是关木通还是含马兜铃酸的其他中药,如果按照中医药理论使用,就是良药,不按中医药理论使用,就很可能成为毒药。 有毒的中药按照中医理论治疗可以成为良药。“砒霜,其毒性之大,人人皆知,但至今仍然是一味中药,但只要用之得当,就会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有人用其治疗寒喘,确具很好的效果。另外,近年用其治疗白血病所取得的良好效果,更被美国科学杂志称之为“古老的东方医学又放出新
9、的光彩”,并没有简单宣判为毒药。”,附:青木香,来源:马兜铃的干燥根。,药材性状:本品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略弯曲,长315cm,直径0.51.5cm。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粗糙不平,有纵皱纹及须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淡黄色,木部宽广,射线类白色,放射状排列,形成层环明显,黄棕色。,性味功能与主治:辛苦,寒。平肝止痛,解毒消肿。用于眩晕头痛,胸腹胀痛,痈肿疔疮,蛇虫咬伤。用法与用量:39g;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王不留行 Semen Vaccariae,来源:为石竹科(Caryophyllaceae)植物麦蓝菜Vaccaria segetalis(Neck.)Garcke(V. p
10、yramidata Medic.)的干燥成熟种子。产地:主产于江苏、河北、河南、陕西等省。功效:行血通经,下乳,消肿。,性状鉴别,呈圆球形,直径约2mm。表面黑色,少数未成熟者为棕红色,略有光泽。置放大镜下观察,种皮外有均匀分布的颗粒突起,种脐近圆形,下陷,一侧有一带状浅沟。质地坚硬,破开后胚乳白色,胚弯曲成环,子叶2片。无臭,味淡。,果实及宿萼表面观,清炒品王不留行,成 分,种子含王不留行皂苷(vaccaroside),水解得丝石竹皂苷元(gypsogenin)及B-D葡萄糖醛酸。另含棉子糖(raffinose)等。,五味子 Fructus Schisandrae Chinensis,来源:
11、为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 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产地:主产于东北三省。功效:益气敛肺,滋肾涩精,生津止渴,止泻敛汗。,产 地,原植物,落叶木质藤本,小枝褐色,皮孔明显。单叶互生,叶片薄,卵形、宽倒卵形,基部楔形。边缘疏生有腺体的细齿,上面有光泽,下面脉上嫩时有短柔毛;叶柄细长。花单性,雌雄异株;单生或簇生于叶腋,花被片69,乳白色或粉红色。雄花具5雄蕊,花丝合生成短柱,花粉囊两侧着生;雌花心皮1740,花后花托逐渐伸长,果熟时呈穗状聚合果。浆果球形,肉质,熟时深红色。,性状鉴别,呈不规则的圆球
12、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外皮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性,果肉柔软,内含种子12粒。果肉气弱,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种子呈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硬而脆,较易破碎,种仁呈钩状,黄白色,半透明,富有油性。,【显微鉴别】果皮:外果皮为1列方形或长方形表皮细胞,壁稍厚,外被角质层,散有油细胞。中果皮有十余层薄壁细胞,细胞切向延长,内含淀粉粒,散有小形外韧型维管束十余个。内果皮为一列小型薄壁细胞。,外果皮,中果皮,种子横切面:最外层为1列径向延长的石细胞呈栅栏状,壁厚,密具细小孔沟,其下为数列类圆形、三角形或多角形的石细胞,壁厚,孔沟较大而疏,最内侧的石细胞形状不规则,壁较薄
13、。石细胞下为34列较小的薄壁细胞。在种脊部位有维管束,并有纤维束。 。油细胞1列,细胞径向延长,含棕黄色挥发油。种皮内层细胞形小,壁略厚。胚乳细胞呈多角形,内含脂肪油和糊粉粒。,外层石细胞,内果皮,石细胞下薄壁细胞,油细胞,内种皮,胚乳细胞,内侧石细胞,显微鉴别,粉末:暗红色。果皮表皮细胞多角形,散有类圆形或多角形油细胞,四周有67个细胞放射状包围(微细角质线纹)。种皮外层石细胞群呈多角形,大小颇均匀,壁厚,胞腔小,内含棕色物质;内层石细胞形状多样,壁较薄,纹孔较大。种皮油细胞类圆形,含黄色挥发油。胚乳细胞呈多角形,壁薄,内含脂肪油及糊粉粒。,果皮表皮细胞 表面观类多角形,垂周壁略呈连珠状增厚
14、,表面有角质线纹,表皮中散有油细胞及气孔,种皮表皮石细胞 外侧壁表面观(1a)呈多角形或长多角形,大小均匀,壁厚,界限不清,种皮表皮石细胞 内侧壁表面观(1b) 孔沟极细密,胞腔明显,内含棕色物,种皮表皮石细胞 纵断面观(1c)呈长方形,壁孔及孔沟细小或不明显,种皮内层石细胞 呈多角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壁稍厚,纹孔及孔沟明显,【成分】含挥发油类,木脂素类,有机酸类等,其中木脂素类成分为主要有效成分。,五味子甲素,-五味子素,【理化】TCL鉴别检查五味子甲素,附:南五味子,为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南五味子”。,药材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4 6mm。
15、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紧贴在种子上。种子12枚肾形,表面棕黄呈颗粒状。果肉气微,味微酸。,南五味子种子表面观,【成分】含挥发油类,木脂素类,有机酸类等,其中木脂素类成分为主要有效成分。,五味子甲素,-五味子素,【理化】TCL鉴别检查五味子甲素,【功用】益气敛肺,滋肾涩精, 生津止渴,止泻敛汗兴奋强壮剂抑制SGPT镇咳祛痰心血管系统:五味子,人参,麦冬“生脉注射液”【现代研究】具降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治疗肝炎具抗肿瘤作用五味子安神糖浆,【附注】 地方品种据调查,目前有同属14种植物作五味子 使用,如红花五味子 S.rubrifloraRehd.Et.Wils. ; 滇藏五味子
16、 S.negleclaA.C.smith. 披针叶五味子 S.lancifolia(Rehd.etWils)A.C.Smith. 翼梗五味子 S.henryiClark. 球蕊五味子 S.spherandraStapf 等。 其中,翼梗五味子具有最强的镇静作用;红花五味子具很强的降低转氨酶作用。,葶苈子 Semen Lepidii,Semen escurainiae,来源:为十字花科(Cruciferae)植物 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L. )Webb ex Prantl或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 Willd. 的干燥成熟种子。产地:播娘蒿主产于华东、中南等
17、地区;独行莱以华北、东北为主要产区。功效:泻肺定喘,利水消肿。,原植物,播娘蒿为一年生或两年生直立草本,高3070cm,全体灰白色,被星状柔毛;茎单一,上部多分枝。叶互生,二回羽状分裂,裂片线形,先端尖。总状花序顶生,果序延长;花小,花瓣黄色,匙形;雄蕊6。长角果线形,2室,每室有种子2列。花期46月,果期57月。药材习称“南葶苈子”。,独行菜一年生或两年生矮小草本,高530cm。茎直立,分枝,放大镜下可见有乳头状短毛。叶不分裂,基部有耳,边缘有稀疏齿状缺裂。总状花序长;花小;花瓣呈退化状;雄蕊24,蜜腺4,短小,三角状广椭圆形。角果卵状椭圆形,扁平,成熟时自中央开裂,假膈膜薄膜质,每室含种子
18、1枚。花期56月,果期67月。药材习称“北葶苈子”。,葶苈子,性状鉴别,南葶苈子呈长圆形而略扁,长约1mm,宽约0.5mm。外表棕色或红棕色,一端钝圆,一端近截形,两面常不对称。在放大镜下观察,表面具细密网纹,可见二条纵纹。压碎后富油性,气微,味微辛并有粘性。,南葶苈子,北葶苈子呈扁卵形,长约1.5mm,宽0.51mm。一端钝圆;另一端渐尖而微凹,凹处有白色点(种脐)。表面具多数细微颗粒状突起,可见2条纵列的浅槽。味微辛,遇水粘滑性较强。,北葶苈子,北葶苈子种皮细胞表面观,南葶苈子种皮细胞表面观,南葶苈子偏光下黏液层较薄,膨胀度测定3,北葶苈子偏光下黏液层较厚,膨胀度测定12,覆盆子 Fruc
19、tus Rubi,来源:为蔷薇科(Rosaceae)植物华东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的干燥果实。产地:主产于浙江、湖北、江西等省。功效:益肾,固精,缩尿。,分 布,落叶木质藤本,小枝褐色,皮孔明显。单叶互生,叶片薄,卵形、宽倒卵形,基部楔形。边缘疏生有腺体的细齿,上面有光泽,下面脉上嫩时有短柔毛;叶柄细长。花单性,雌雄异株;单生或簇生于叶腋,花被片69,乳白色或粉红色。雄花具5雄蕊,花丝合生成短柱,花后花托逐渐伸长,果熟时呈穗状聚合果。浆果球形,肉质,熟时深红色。,原植物,呈圆锥形、球形或扁圆锥形,多呈“牛奶头”状,由数十至数百个小核果聚合而成,直径0.6lcm。表面灰绿色,具灰
20、白色茸毛,上部钝圆,底部扁平,有褐色小托盘(宿存萼),托盘上有的留有棕色毛须,下面常带细长果柄。,木 瓜 Fructus Chaenomelis,来源:为蔷薇科(Rosaceae)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Sweet)Nakai的干燥近成熟果实。习称“皱皮木瓜”。产地:主产于安徽、湖北、四川、浙江等省,多为栽培。功效: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分 布,原植物,落叶灌木。枝有刺,小枝紫褐色或黑褐色。叶片卵形至椭圆形,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至宽楔形,边缘有尖锐重锯齿,托叶大,肾形或半圆形,有重锯齿。花35朵簇生于两年生枝上。,花35朵簇生于两年生枝上,先叶开放,绯红色,稀淡红色
21、或白色;萼筒钟状,5裂,花瓣5,雄蕊多数;雌蕊1,花柱5,基部合生。花期34月,果期910月。,梨果球形或卵形,木质,黄色或带黄绿色。,性状鉴别,为纵剖的长圆形,长48cm,宽25cm。外表紫红色或棕红色,有多数不规则的深皱纹,剖面周边均向内卷曲,果肉红棕色,中心部分可见凹陷的棕黄色子房室,种子常脱落,脱落处表面平滑而光亮。,种子形似桔核稍大而扁,表面红棕色,有皱纹。质坚实。果肉微有清香气,味酸微涩。,成 分,含皂苷、黄酮类、维生素C和苹果酸、酒石酸,枸橼酸等大量有机酸。另含过氧化酶(catalase)、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酚氧化酶(phenol oxidase)、鞣质、果胶等
22、。,光皮木瓜,同属植物木瓜的成熟果实。,优:皱皮木瓜果实多纵剖为2瓣,外紫红,具不规则皱纹,果肉厚细腻,味酸微涩。 次:光皮木瓜多纵剖2-4瓣,外红棕色,表面光滑,果肉粗糙,味微涩。以外皮皱缩、肉厚、内外紫红色、质坚实、味酸者为佳。以安徽宣城,湖北资丘,浙江淳安木瓜质量最好。四川产量最大,称川木瓜,畅销全国。,山 楂 Fructus Crataegi,来源:为蔷薇科(Rosaceae)植物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或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var. major N. E. Br. 的干燥成熟果实。前一种习称“北山楂” 。此外,
23、野山楂 C. cuneata(楔形的)的果实习称“南山楂”产地:北山楂,主产于山东、河北、河南、辽宁等省,多为栽培。南山楂,主产于江苏、浙江、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均为野生。功效:消食化积,散瘀止痛。山楂酸有强心、降压作用。,原植物,山楂为落叶乔木,高达6m;小枝紫褐色,有刺。单叶互生或多数簇生于短枝先端;叶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基部截形至宽楔形,有35羽状深裂片,边缘有尖锐重锯齿。伞房花序;花白色;萼筒阔钟状,萼片5;花瓣5;雄蕊20;子房下位,5室,花柱5。梨果近球形,直径11.5cm,深红色;小核35粒。花期56月,果期910月。,山里红与山楂相似,唯叶片大,分裂较深,果实较大,直径约2
24、.5cm,深亮红色。,南山楂植物,南山楂植物,性状鉴别,北山楂:为圆形横切片,多卷边,皱缩不平。外皮红色,有细皱纹和灰白色的小点。果肉厚,浅棕色。横切面具35粒浅黄色果核,有的已脱落,呈中空的环状,有的片上可见短而细的果柄或凹陷的花萼残迹。气微清香,味酸微甜。,南山楂:果实较小,类球形,直径0.81.4cm,有的压成饼状,常有种子露出。表面棕色至棕红色有细纹和灰白色小点,有宿萼痕迹。质坚硬,核大,果肉薄,棕红色,气微,味酸、微涩。,焦山楂,成 分,北山楂含山楂酸(crataegic acid)、酒石酸、柠檬酸、黄酮类、内酯、糖类、苷类。 南山楂含山楂酸、鞣质、皂苷、果糖、维生素C、蛋白质、脂肪
25、油。,功 效,肉食积滞,小儿乳积,保和丸炒焦用妇科产科瘀血疼痛,蒿艾四物汤炒黑用。现代研究,降压,增加冠脉动脉流量,降血脂,强心。食品:山楂片,山楂球,酸梅汤。,苦杏仁 Semen Armeniacae Amarum,来源:为蔷薇科(Rosaceae)植物山杏Prunus armeniaca L. var ansu Maxim. 东北杏(辽杏)Prunus mandshurica Koehne、西伯利亚杏Prunus sibirica L. 及杏Prunus armeniaca L. 的干燥成熟种子。产地:山杏主产辽宁、河北、内蒙古、山东、江苏等省区,多野生,亦有栽培。东北杏主产东北各地,系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 果实 种子 中药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56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