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SPSS交叉表分析ppt课件.pptx
《第五章SPSS交叉表分析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SPSS交叉表分析ppt课件.pptx(1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11/13,第五章 交叉表分析,SPSS 23.0 统计分析在心理学与教育学中的应用,全书目录,第一章 SPSS 23.0简介与基本操作第二章 数据编辑与整理 第三章 数据转换第四章 描述统计分析第五章 交叉表分析第六章 比较平均值第七章 方差分析第八章 相关分析第九章 回归分析,第十章 信度和效度分析 第十一章 非参数检验第十二章 多选变量分析 第十三章 SPSS应用案例问卷调查分析 第十四章 SPSS应用案例测验质量分析 第十五章 探索性因子分析及案例应用 第十六章 基本统计图表的制作第十七章 SPSS应用分析归纳小结,第五章 交叉表分析,5.1 交叉表格的独立性检验及效应量计算
2、5.2 分层交叉表的独立性检验5.3 一致性卡方检验5.4 列联表的品质相关分析5.5 交叉表格分析的报告参考样例,交叉表是指两个或多个分类变量各水平的频数分布表,又称频数交叉表,列联表。本章交叉表分析过程,既有对数据进行汇总,也包括了独立性卡方检验、品质相关性检验(Phi相关检验)。卡方检验、Phi相关检验是分析交叉表资料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这两类分析处理的数据都是属于称名变量。,一、独立性检验: 也称为同质性检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类变量之间是相互独立还是相互联系的假设检验。原假设H0:所观测的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没有关联。备择假设H1:所观测的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有相关。,二、品质相关性检验
3、: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类变量(顺序变量)之间相关性程度的假设检验。原假设H0为:所观测的两个分类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为0。备择假设H1为:所观测的两个分类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显著。,5.1 交叉表格的独立性检验及效应量计算,一般交叉表分析使用的数据形式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已整理的汇总表数据;第二种情况是对原始数据进行交叉表分析。 以下分别举例。交叉表分析的类型变量水平 无论是22,还是RC(R2, C2),都是使用相同的SPSS菜单命令。,5.1.1 汇总表数据的交叉表分析及效应量计算,案例【例5-1】探讨慢性胃病的影响因素,研究者调查了339人,得到调查数据初步汇总情况如下:,SPSS操作步骤
4、如下:第1步:输入数据。怎样将实际问题中的数据准确转化、表达为SPSS中的数据,也是SPSS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学习的一个方面。这是由实际问题到数据处理、研究分析的一个“桥梁”。,在本例中,有三个变量:变量“焦虑情况”有两个水平:1为精神焦虑,2为非精神焦虑;“患胃病情况”有两个水平:1为患病,2为不患病;变量“人数”为计数频数。,第2步:进行人数加权。在单击菜单命令【数据】【个案加权】。用“人数”变量来进行加权。第3步:启动分析过程。点击菜单【分析】【描述统计】【交叉表】菜单命令。,第4步:设置分析变量。选择 “焦虑情况”变量选入“行:”变量框中。选择“患胃病情况”变量选入“列:”变量框中。,
5、第5步:输出复式条形图和分布表。选中“显示簇状条形图”复选框。 第6步:统计量选择。点击【统计】按钮,弹出“交叉表:统计”的对话框,第7步:设置交叉表的显示。点击“单元格”,第8步:设置输出格式。点击“格式”,第9步:在主对话框中点击【确定】按钮,提交执行。 第10步:结果分析。,第一个表格:统计摘要表。(略)第二个表格:精神焦虑与患胃病情况的交叉表。,第三个表格:卡方检验。,从表中可看出,皮尔逊卡方检验的卡方值为7.469,显著性Sig值为0.0060.05,应拒绝原假设,即认为精神焦虑与患慢性胃病是不独立的,它们之间存在关联。,第四个表格:对称测量,计算皮尔逊卡方检验的卡方值的效应量和统计
6、检验力,其统计原理与计算公式可参见参考胡竹菁心理统计学的第十一章第三节(胡竹菁. 心理统计学. 2010年,第1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步:根据克莱姆 V系数值的大小和自由度查表确定克莱姆 V系数的统计检验力。在本例中,由前面计算的效应量,和第二步查询评定表的结果,可知卡方检验为小效应量,总自由度为(21)*(21)1,总体N为339,查询表5-3统计检验力表,可知统计检验力为大约0.29,也就是说,本例中精神焦虑与患慢性胃病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关联,其可能性为29%左右。,总之,在本例中,统计量检验显著(P小于0.05,拒绝原假设),并且是小效应量。此时说明统计结论的可靠性较低
7、,还需进一步的研究资料佐证此结论,研究结果推广时要慎重。,第四个表格:风险评估。,分析:比值比(OR值)为2.471,也就是说,在精神焦虑人群患胃病为非精神焦虑人群的2.471倍。2.471可由表中2.162/0.875得到。,5.1.2 原始数据的交叉表分析及效应量计算,案例:【例5-2】这里以“大学生学习消费调查问卷.sav”的数据为例,分析大学生的男女性别与英语四级通过情况、考研意向(考研、不考研、暂未定)、消费观念倾向水平(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变量之间是否有关联?,SPSS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打开分析数据。打开“大学生学习与消费调查问卷.sav”文件。第2步:启动分析过程。点击【
8、分析】【描述统计】【交叉表】菜单命令。第3步:设置分析变量。,第4步:输出复式条形图和分布表。选中“显示簇状条形图”复选框。 第5步:统计量选择。点击【统计】按钮,弹出“交叉表:统计”的对话框。本例选中“卡方”,表示将进行卡方检验分析。其他复选框都不选择。,第6步:设置交叉表的显示。点击【单元格】按钮,弹出“交叉表:单元显示”的对话框。 在“计数”栏内,选中“实测” 、“期望”。在“百分比”栏内:选中“行”。第7步:设置输出格式。 第8步:点击【确定】按钮,提交执行。 第9步:结果分析。,第一个表格:统计摘要表。(略)第二个表格:性别与英语四级的交叉表,第三个表格:性别与英语四级的卡方检验表,
9、皮尔逊卡方检验的卡方值为22.292,显著值Sig值为0.0000.05,应拒绝原假设,即认为性别与英语四级通过情况之间不独立的,两变量之间存在着关联。 换句话说,男女性别在英语四级通过情况上存在差异。结合前面的交叉表的计数人数,认为女生在四级通过人数比例显著大于男生。,计算性别与英语四级的卡方值的效应量和统计检验力。第一步:效应量克莱姆V系数为0.279。第二步:根据Cohen(1992) 对克莱姆V系数效应量大小的评定表(查询表5- 2),效应量0.279,很接近0.30,为中效应量。,第三步:根据克莱姆V系数值的大小和自由度查表确定统计检验力。这里卡方检验为中效应量,总自由度为(21)*
10、(21)1,总体N为286,查询表5-3统计检验力表,可知统计检验力为大约0.99,即99%左右。由以上计算可知,在本例中,统计量检验显著(P小于0.05,拒绝原假设),并且是中效应量。此时说明统计结论(拒绝原假设的结论)的可靠性尚可,基本可以认同此结论(拒绝原假设),第四个表格:性别与考研意向类型的交叉表(略)。第五个表格:性别与考研意向类型的卡方检验表。,在性别与考研意向类型的卡方检验表中,皮尔逊卡方检验的卡方值为2.857,显著性Sig值为0.2400.05,接受原假设,认为性别与考研意向类型之间是独立的。即,男女学生在考研意向上不存在差异。,计算性别与考研意向类型的卡方值的效应量和统计
11、检验力。第一步:效应量克莱姆V系数为0.10。第二步:根据Cohen(1992)对克莱姆V系数值效应量大小的评定表(查询表5- 2),本例中更小自由度为1,在该评定表中的第一行中查找,克莱姆V系数等于0.10,也就是说,为小效应量。此时统计检验力则不需要查询。,由以上计算可知,本例的统计量检验不显著(P大于0.05,接受原假设),并且是小效应量。此时可以认同此统计结论(接受原假设),在此情境下不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第六个表格:性别与消费倾向类型的交叉表。(省略)第七个表格:性别与消费倾向类型的卡方检验表。(省略)具体分析,由同学们思考。,在实际应用中,大部分测量数据都是获得原始数据,即获得每
12、个作答的具体信息,在SPSS录入的数据集中,一个被试占一行记录。当然,有时也会获得的是计数数据,例如统计满意度调查,或者简要汇总某些教育信息时。无论是原始数据、还是汇总数据,最后所得的卡方检验结果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汇总数据在SPSS操作时,需要对“人数”等变量进行加权。,【思考题】,由【例5-1】的原始资料录入为原始数据文件“精神焦虑与慢性胃病的调查原始信息数据.sav”,在SPSS中一行代表一个被试的信息。请根据原始数据文件,分析精神焦虑与慢性胃病是否存在联系。将此结果与【例5-1】的分析结果对比,比较两种情况下的统计结果是否有差异。,第五章 交叉表分析,5.1 交叉表格的独立性检验及效应
13、量计算5.2 分层交叉表的独立性检验5.3 一致性卡方检验5.4 列联表的品质相关分析5.5 交叉表格分析的报告参考样例,5.2 分层交叉表的独立性检验,分层交叉表分析也可称为分层卡方分析、分层卡方检验。它是把对象分解成不同的层次,每层分别研究检验行变量与列变量的独立性。,如果分层卡方分析的分层变量在几个分层之间的分布不均,既可能削弱了原本存在的行变量与列变量之间的关系,也可能使得原本不存在关系的两个变量的关系呈现统计学显著。为了避免分层卡方分析带来的误差,分层卡方分析往往需要大样本数据。用于分层的变量往往是性别、年级、职业、地区等人口学变量。,案例:【例5-3】为了解大学生的专业承诺、与大学
14、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数据文件“专业承诺与学习兴趣、学习成绩的关系.sav”。考虑到这些信息可能存在性别差异,因此将性别变量作为分层变量。,第1步:打开分析数据。打开“专业承诺与学习兴趣、学习成绩的关系.sav”文件。第2步:启动分析过程。点击【分析】【描述统计】【交叉表】菜单命令。,第3步:设置分析变量。选择 “专业承诺”变量选入“行:”变量框中。选择“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变量选入“列:”变量框中。此外,在“层1/1”框内,将性别变量从左边选择到分层变量框内。在左下角,选中“显示簇状条形图”。,第4步:统计量选择。点击【统计】按钮,弹出“交叉表:统计”的对话
15、框。本例选中“卡方”和 “柯克兰和曼特尔-亨塞尔统计”。,第5步:设置交叉表的显示。点击【单元格】按钮,弹出“交叉表:单元显示”的对话框。 在“计数”栏内,选中“实测”。,第6步:设置输出格式。点击【格式】按钮,弹出对话框。 在本例中,按系统默认选择“升序”。第7步:在主对话框中点击【确定】按钮。第8步:结果分析。,第 二个表格:专业承诺 * 学习兴趣 * 性别的交叉表,第三个表格:专业承诺*学习兴趣*性别的卡方检验表,第二个表中的“总计”所对应的卡方检验值,就是未分层前的卡方检验值。由结果可知,在“性别”=女、“性别”=男、总计三个栏目上的卡方值都达到显著,拒绝原假设,即在性别各个层次上,专
16、业承诺与学习兴趣两个变量存在着关联。也就是说,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专业承诺与学习兴趣都存在紧密的联系。,第四个表格:对称测量,计算效应量和统计检验力。第一步:“性别”=女、“性别”=男、总计三个栏目的效应量克莱姆 V系数分别为:0.321,0.481,0.413。第二步:根据Cohen(1992)对克莱姆 V系数效应量大小的评定表(查询本书的表5- 2),本例中更小自由度为1,在该评定表中的第一行中查找,“性别”=女、“性别”=男、总计的克莱姆 V系数都介于0.3与0.5之间,为中效应量。,第三步:克莱姆 V系数的大小和自由度查表确定统计检验力。在本例中,性别”=女、“性别”=男、总计三个栏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SPSS 交叉 分析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56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