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人口与人力资源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ppt
《第十一章人口与人力资源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人口与人力资源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篇 发 展 要 素,第四篇 发展要素,第十一章 人口与人力资源第十二章 资本形成与金融发展第十三章 技术进步与创新第十四章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十一章 人口与人力资源,第一节 人口与发展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与失业第三节 人力资本形成,第十一章 人口与人力资源,第一节 人口与发展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与失业第三节 人力资本形成,第十一章 人口与人力资源,第一节 人口与发展,一、发展阶段与人口转型,“人口转型”(demographic transition)是指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的稳定人口转向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稳定人口的过程。由于人口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所以
2、当出生率与死亡率不同步时,就会出现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图11-1 人口转型阶段,人口学家把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型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如图所示。,第一节 人口与发展,(一)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型,当今发达国家已完成了人口转型的整个过程,即进入了人口转型的最后阶段,第一节 人口与发展,(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过去半个世纪中人口转型从第二个阶段进入第三个阶段。出生率比死亡率下降得更快是人口转型中第三个阶段的特征。低收入国家仍然处在人口转型第二个阶段,而中等收入国家则过渡到第三个阶段。,第一节 人口与发展,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从表11-1中发现,在2015年,低收
3、入国家与高收入国家的死亡率都为9,中等收入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只有7,甚至比发达国家还低。这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年龄结构老化严重,而发展中国家人口年龄结构还很年轻,因此发达国家死亡率不低于甚至高于发展中国家。,第一节 人口与发展,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下降是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医学的巨大进步和粮食生产技术和分配系统的改善。这些改善主要是先进医疗医药技术和粮食生产技术从发达国家扩散到发展中国家的结果,而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显著的必然联系。,(三)中国的人口转型,中国在19492014年间,撇开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特殊时期,基
4、本上经历了人口转型的后三个阶段,图11-2 19492014年中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增长率()资料来源:2009年数据来自1991年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以后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统计数据库。,第一节 人口与发展,第一节 人口与发展,中国人口转型的突出特征:“未富先老”,按照人均GDP,中国目前处在中高收入阶段,如上所述,人口转型应该处在第三个阶段。但是中国人口转型已经进入第四个阶段。与我们处于同组的发展中国家目前人口还在快速增长,我们把它们称为“未富未老”。而发达国家目前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但已经达到高收入阶段,我们称之为“先富后老”。而我们国家是经济还未进入高收
5、入阶段,但人口老龄化已经很严重了。把这种特征称为“未富先老”。,第一节 人口与发展,二、人口增长的经济学分析,消费者行为理论假定:对于一个根据个人偏好程度而构成的商品系列,每个合乎理性的人都试图根据自己的收入状况和商品的相关价格去满足自己的需求。当把这一理论应用于人口生育率的分析时,孩子被视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品,从而使消费者(家庭)对于孩子的需求,就像对其他消费品的需求一样,成为一种经济的、理性的选择。,经济学家们从家庭人口出生率的微观决策角度来说明人口转型第三阶段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所在。他们将传统的新古典主义消费者行为理论作为模型分析的基础,并以经济学原理和最优化原则来解释家庭规模的选择。,第一
6、节 人口与发展,在收入一定的条件下,如果其他因素不变,所期望得到的孩子数目与家庭收入成正比,与对其他商品的需求成反比,与孩子的价格成反比。在此可以用数学式来表达这些关系: Cd=f(Y,Pc,Px,tx)(x=1,n) 其中,Cd是对存活孩子的需求(在低收入社会,应考虑到婴儿死亡率很高)。Y是既定的家庭收入水平;Pc是孩子的净价格(等于抚养孩子的预期成本减去孩子的预期收益);Px是所有其他商品的价格;tx是相对于孩子来讲,对其他商品的偏好程度。培养孩子的成本包括:(1)母亲时间的“机会成本”(2)孩子的教育费用和抚养成本孩子的预期收益包括:(1)孩子将来可获得的收入(2)孩子将来对老人的赡养,
7、第一节 人口与发展,在正常(新古典)条件下,可以预期:,0,即家庭收入越高,对孩子的需求就越大。,0,即孩子的净价格越高,对孩子的需求就越小。,0,即相对于孩子,其他的商品价格越高,对孩子的需求就越大。,0,即相对于孩子,对其他商品的偏好越大,对孩子的需求就越小。通过上述的微观理论模型,我们就可以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人口出生率上存在差异的原因了,第一节 人口与发展,第一节 人口与发展,三、马尔萨斯人口理论,马尔萨斯认为人口的增殖力比土地的生产力要大无数倍。人口在食物供给充足的条件下按几何级数增长,而生活资料受土地收益递减律的制约只能按算术级数增长,因而生活资料的增长远远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8、除非采取某种强有力的措施抑制人口增长,否则就难以维持人类和自然界的平衡。,历史上,最早对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做出分析的当属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尔萨斯。,第一节 人口与发展,后来的经济学家把马尔萨斯这种悲观的人口论称为“低水平均衡人口陷阱”,或者称为“马尔萨斯陷阱”其意指:当人均收入提高时,人口增长速度也必然随之提高,结果人均收入又会退回到原来的水平上,除非投资规模迅猛提高到超过人口增长的水平。由于人口增长有自然的极限,人均收入才有可能超过人口增长率。因此,在最低人均收入增长到与人口增长率相等的人均收入水平时,存在着一个“人口陷阱”。在这个陷阱中,任何超过最低水平的人均收入的增长
9、,都将被人口增长所抵消。,第一节 人口与发展,马尔萨斯人口论假定不符合事实,主要批判有两点:首先,马尔萨斯人口陷阱模型忽视了技术进步的作用,这种作用足以抵消人口迅速增长所造成的阻力。其次,马尔萨斯人口陷阱模型假定人均收入和人口增长率有正向的联系,认为收入的增加必然会导致人口的增加。但是在实际中的情形则完全不同。,尽管人口陷阱模型存在缺陷与不足,但它所揭示的人口过度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却是对许多发展中国家实际状况的理论概括,从根本上纠正了不顾经济发展条件,放任人口增长的做法。而制定有效的控制人口政策则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选择。,第一节 人口与发展,四、转型中的人口红利,人口转型过程中有一个阶段
10、的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布鲁姆和威廉姆森将这种作用称为“人口红利”(demographic dividend )。,在人口转型过程中,由于出生率和死亡率在时间上的非同步性,不同时期会形成不同的年龄结构。布鲁姆和威廉姆森将年龄结构划分为三个阶段:高少年儿童抚养比时期、高劳动年龄人口比时期和高老年抚养比时期。在高劳动年龄人口比时期,社会负担率相对较轻,生产性较强,社会储蓄率较高,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这一阶段具有的人口生产性就如同经济增长的一个额外源泉,即人口红利。人口红利在两个方面促进经济增长:一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成本低廉;二是消费率低而储蓄率高,为高投资提供了基础。,第一节
11、 人口与发展,第一节 人口与发展,五、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根据联合国的界定,60岁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到7%,就标志着一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了。,进入21世纪以后,人口的“老龄化”的浪潮不仅席卷所有发达国家,也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其中,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为突出。按照联合国标准,中国在新千年伊始就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是6.96%,2001年为7.1%)。如前所述,中国经济目前还处于中高收入阶段,但人口转型已经进入到第四个阶段,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个阶段。这表明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提前到来。,第一节 人口与发展,图1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展经济学 第十一章人口与人力资源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 第十一 人口 人力资源 发展 经济学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56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