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塑件脱模机构设计ppt课件.ppt
《第六节塑件脱模机构设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节塑件脱模机构设计ppt课件.ppt(1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节 塑件脱模机构设计,1、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学习塑料注射模具脱模机构及设计要求。要求:(1)掌握脱模机构的结构分类;(2)掌握脱模机构结构中的简单脱模机构设计;(3)熟悉脱模机构结构中的二次脱模机构及其它结构的设计;(4)掌握相关的英文词汇。,合模动画演示,第六节 塑件脱模机构设计,一、脱模机构在注射成型的每次循环中,都必须使塑件从模具凹模或型芯中脱出,这种机构为脱模机构(顶出机构、推出机构)作用:塑件脱出及取出两个动作,(一)脱模机构的结构组成,制品包裹型芯的情况,顶杆(ejector pin ),顶出固定板(ejector retainer plate),顶出板(ejector pl
2、ate),制品顶出型芯的情况,拉料杆( sprue puller),回 程 杆 (return pin ),推板脱模结构形式,圆推杆顶出,第六节 塑件脱模机构设计,顶杆顶出板顶出固定板4. 回程杆5. 拉料杆,(一)脱模机构的结构组成,(二)对脱模机构的要求,1.塑件留于动模;以便脱模机构在注射机推杆的驱动下完成脱模动作。2. 保证塑件的质量;分析塑件对凹模或型芯的附着力大小以及位置,选择合适的脱模方法和位置。推出作用点尽量靠近型芯,推出力作用于塑件刚度、强度最大地方,作用面尽可能大。3.结构可靠。,(三)、 脱模机构的分类,1.按动力来源分; 机动脱模,手动脱模,液压脱模,气动脱模,2. 按
3、模具结构分: 简单脱模机构:在动模一边施加一次推出力,就可实现塑件脱模的机构 双脱模机构 顺序脱模机构 二次脱模机构 浇注系统脱模机构 带螺纹塑件脱模机构,二、脱模力的计算,脱模力的组成包紧力产生摩擦力塑件与金属的粘附力机构运动产生的摩擦阻力克服大气压力(特指盲孔的筒、壳类零件)注:脱模力不为恒定值开模瞬间克服阻力最大初始脱模力以后脱模所需力相继脱模力,二、脱模力的计算,(一)薄壁件的脱模力当制品的璧厚与型芯直径的比小于0.05时,我们称其为薄璧制品,其脱模力可按下式计算。1.1 型芯为圆形截面,1.2 型芯为矩形截面,式中:Q脱模力,N; t制品的平均璧厚,cm; L塑件包裹型芯的长度,cm
4、; S塑料的成型收缩率, E塑料的弹性模量,N/cm,见表1; 型芯的脱模斜度; 塑料的泊松比,0.30.45; k与、有关的系数,k= 1+cossin,其值约等于1; f塑料与型芯的静摩擦系数,见表2。,二、脱模力的计算,二、脱模力的计算,表1 弹性模量E值,二、脱模力的计算,表2 静摩擦系数f值,二、脱模力的计算,(二)厚壁件的脱模力当制品的璧厚与型芯直径的比大于0.05时我们称其为薄璧制品,其脱模力可按下式计算。2.1 型芯为圆形截面,R:为圆形型芯的半径,cm。,二、脱模力的计算,2.2 型芯为矩形截面,a b:矩形型芯的两个边的长度,cm。,k1:系数。,二、脱模力的计算,如塑件孔
5、为盲孔,上述计算式中还须加上塑件所受的大气压力。F = 10A式中:F克服真空增加的脱模阻力,N; A塑件盲孔的底面积, cm。,三、简单脱模机构,1、顶杆脱模机构,设计要点:(1)顶杆应设在塑件能承力较大或脱模阻力较大的地方,尽量使顶出的塑件受力均匀,但不宜与型芯或的镶件的距离过近,以免影响成型零件的强度;,推杆推出机构形式,推杆推出机构形式,三、简单脱模机构,1、顶杆脱模机构,设计要点:,(2)顶杆直径必须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顶出时的冲击力。顶杆直径一般取2.512mm,对3毫米以下的顶杆建议采用阶梯式结构,即顶杆下部加粗以增加强度;,顶杆的其他固定形式:,(3)顶杆装配后不应有轴向窜动,
6、其端面应与型芯齐平。,(4)浇口处一般不设顶杆,以防浇口处内应力过大塑件发生破碎;(5)顶杆位置应尽量避开冷却水孔和侧抽芯滑块,以勉发生干涉,如果无法避开侧抽芯滑块,顶出机构应设计先复位机构;(6)顶杆与型芯的配合应选间隙配合,配合间隙应小于塑料的溢料值;,圆形横截面推杆的配合形式,推杆与推杆孔有一段配合长度为推杆直径35倍的间隙配合,防止塑料熔体溢出,其余部分为扩孔,扩孔直径比顶杆大0.5mm,(7)顶杆的强度计算a 圆形顶杆由欧拉公式:,设计时为保证可靠程度,d = 1.5 dmin。,u考虑支撑条件的长度系数,u0.7;L顶杆长度,cm;E顶杆的抗拉弹性模量,N/ cm;n顶杆件数; Q
7、脱模力,N;,Q一般情况下也可按下式计算:对通孔型芯:Q = LHq(fcossin)对盲孔型芯:Q = LHq(fcossin) + B以上两式中:L活动型芯中被塑件包紧的断面周长,cm;H活动型芯成型部分的高度,cm;B垂直于顶出方向的型芯投影面积,cm;q包紧型芯的单位压力,一般取8003400N/ cm;塑料与钢的摩擦系数,一般取0.150.2。,b 方形顶杆方形顶杆的脱模阻力F = 4.9其中:b方形顶杆长度方向上的尺寸,cm; w方形顶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cm。,(8)顶杆的位置分布 顶杆的位置分布以对注射机顶杆中心的合力矩为零为最佳,一般情况下,顶杆的数目以少为宜,且均匀分布。(
8、9)材料:45 、T8 、T10等,头部淬火HRC50。 表面粗糙度:配合部分(10 )顶杆行程:一般情况下,大于制品型芯的高度。,推板脱模结构形式,(11)推杆的复位与导向,当推杆细或数量多时,为防止因塑件反阻力不均而导致推杆固定板扭曲或倾斜折断推杆而发上运动卡滞现象,常设导向零件:导柱、导套导向件还起支撑作用,可以减小注射成型时支承板的弯曲。 导柱一般不少于两个,大型模具要四个。,推出机构的导向,推板导柱导套,推出机构的导向,推板导柱导套,推出机构的导向,推板导柱导套,推出机构的导向,推出机构的导向,推板导柱导套,推出机构的导向,推板导柱导套,推出机构的复位,复位杆通常固定在推杆固定板上,
9、一般为24根,且长度相等。,复位杆复位,推出机构的复位,为避免复位杆长期对顶模板的撞击,可采取措施1)其端面低于定模板平面0.020.05mm2)在复位杆底部设缓冲弹簧3)安装带反向销的复位杆,装有反向销的复位杆,推出机构的复位,装有缓冲弹簧的复位杆,推出机构的复位,推杆兼作复位杆,推出机构的复位,推管兼作复位杆,2)弹簧复位(先行复位),弹簧复位容易失效,常用于小型模具中。,弹簧先复位机构,3)气缸和油缸复位,为克服弹簧复位推出复位过程中力不稳定(推出力小,压缩状态力较大的缺陷),使用气缸或液压缸,使推板受力平衡。,三、简单脱模机构,2.顶管脱模机构适用于制品中有圆筒形或圆环形中间带孔的塑件
10、顶出利用管的周边顶出塑件,受力均匀,无变形,无明显顶出痕迹,设计要点(1)顶管厚度一般不小于1.5毫米;(2)顶管应淬硬,最小淬硬长度不小于型腔配合长度与顶出距离的和;(3)顶管与内外型芯的配合精度均为间隙配合,配合间隙小于塑料的溢料值。,按照主型芯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三种结构形式:主型芯固定在动模座板上主型芯固定在动模型芯固定板上主型芯用横销或带缺口的凸缘固定,2.顶管脱模机构,2.顶管脱模机构(1)主型芯固定在动模固定板上,主型芯通过推板固定于定模座板上,可用淬硬块压紧固定。应用场合:脱模距离不大时推管的内径与型芯配合,外径与模板配合,配合精度为间隙配合,推管推出动作模拟,推管与型芯的配合长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节塑件 脱模 机构 设计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56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