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和环境条件ppt课件.ppt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和环境条件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和环境条件ppt课件.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和环境条件,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1、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式。2、细菌纯培养生长曲线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3、物理、化学手段用于控制微生物生长的方法及原理。重点:细菌纯培养生长曲线。难点: 如何利用细菌纯培养生长曲线的对数生长期来计算细菌的代时和代数。,生长(Growth) 是指细胞从环境吸取营养物质,经代谢作用合成新的细胞成分,细胞各组分有规律的增长,导致细胞体积增大和重量增加。 繁殖(Reproduction) 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由于细胞内各种细胞结构的复杂和重建导致产生新的生命个体,即引起生命个体数量增加的整个生物学过程。,个体生长,个体繁殖,群体生长,个体生长,
2、个体繁殖,群体生长,+,个体与群落间关系,获得纯培养的方法稀释倒平板法pour plate method涂布平板法spread plate method平板划线分离法streak plate method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单细胞(单孢子)分离法,纯培养(pure culture)只有一种微生物生长的培养物,或者严格的说是从一个细胞经过培养繁殖而得到的后代.,稀释的菌液,融化的固体培养基,3、平板划线分离法,特点:快速、方便。 分区划线(适用于浓度较大的样品) 连续划线(适用于浓度较小的样品),4、选择培养基分离法,E.coli,含氨苄青霉素的LB平板培养基,没有一种培养基或一种培养条件能够满足
3、自然界中一切生物 生长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所有的培养基都是选择性的。,含氨苄青霉素降解酶基因的质粒,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 根据所要分离的菌种的特性选用培养基:分离真菌用马丁氏培养基,pH偏酸;分离放线菌用高氏1号,pH中性偏碱。根据不同菌对化学试剂的敏感性:分离放线菌,培养基中加10%酚,抑制细菌、真菌;从土壤中分离真菌,加链霉素,抑制细菌生长。根据分离对象的营养特征:分离能发酵纤维素的菌株,培养基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分离固氮菌,用无氮培养基。分离厌氧菌,可以消除培养基中的氧气,5、单细胞挑取法,毛细管法:用毛细管提取微生物个体,适于较大微生物显微操作仪:用显微针、钩、环等挑取单个细胞或孢子小液
4、滴法:将经过适当稀释后的样品制成小液滴,在显微镜下选取只含一个细胞的液滴来进行纯培养物的分离。,采用显微分离法在显微镜下从混杂群体中直接分离单个细胞或单个个体进行培养以获得纯培养。,细胞总数测量(直接计数法) 活菌数测量(间接计数法) 细胞生物量测量,目镜测微尺,细胞大小的测定,1、显微镜计数器直接计数,血球计数板和Petrof Hausser细菌计数板,2、比浊法,原理:在一定范围内,菌悬液中的细胞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即与光密度(OD值)成正比,菌数越多,光密度越大,但与透光度成反比。,1、稀释平板计数法,以菌落形成单位CFU(colony forming units)表示。,2、最大概率数
5、法(most probable number, MPN),稀释度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重复数 5 5 5 5 5 5 出现生长的管数5 5 5 4 1 0,X 5,X 5,X 5,X 5,测定不占优势,但具有某种特殊生理功能的类群。,3、浓缩法(滤膜法),测定空气、水等含菌量低的样品当中的活菌数,1、细胞干重法,2、DNA含量测定法,每个细菌细胞约含DNA 8.4X10-5 ng,3、ATP含量测定法,4、代谢活性法,物质的消耗 产生量 对氧的吸收 发酵糖产酸量 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等,适用于含菌量高,不含或少含颗粒性杂质的样品,微生物细胞中的ATP含量恒定
6、,概念: 将某种单细胞微生物少量接种到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定时取样分析。以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生长时间为横坐标作图而得到的生长曲线。,生长曲线的制作,一条典型的生长曲线至少可以分为 延滞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等四个生长时期,细菌数量不增加或增加很少,代谢活跃; 细胞内的代谢活力强,特别是合成一些必需的酶类;细胞内RNA,尤其是rRNA的含量很高,细胞的嗜碱性强; 细胞体积增大,拉长;抗性有所降低,对不良环境因素表现很敏感。,A,(一)延缓期 (lag phase),少量微生物接种到新培养液后细胞数目不增加的时期,影响延滞期长短的因素: 菌种:繁殖速度较快的菌种的延滞期一般较短 接种
7、物菌龄:“种子”所处的生长曲线上的阶段 接种量:接种量增大可缩短甚至消除延滞期 培养基成分:营养成分及其变化影响延滞期,(二)对数期 ( log phase ),细胞以几何级数速度分裂的一段时期,代时最短,生长速度最快; 细胞稳定(平衡)生长:细胞内各种物质按比例生长,菌体成分均匀; 酶活性高,代谢稳定,菌体大小基本一致。,B,繁殖代数(n),12=21 24=22 48=23 816=24 16=1*24 x2=x1*2n lgx2 = lgx1 + nlg2 n=(lgx2 - lgx1)/lg2 n = 3.3 lg (x2 /x1 ),代时( G ):即每增加一代所需要的时间,G=(t
8、2 - t1)/nG =(t2 - t1 )/3.3 lg (x2 /x1),例如:在一细菌培养液中第一次测得的细菌数为 104 /ml,经过培养 4 h后,又测得菌液中的细菌数为 108 /ml,求此菌的世代时间和在此时间内繁殖的代数。 根据公式:G = (t2 - t1 )/3.3 lg (x2 /x1) t2 - t1 = (4 - 0) 60 min = 240 min x2 = 108 x1 = 104 lg(x2 /x1 ) = lg108 - lg104 = 8 - 4 = 4 代入上式 G = 240/3.3 4 = 240/13.2 = 18 min 即在上述培养液中,世代时
9、间为 18 min。 细菌繁殖代数 n = (t2 - t1)/G = 240/18 = 13.3 繁代。,影响对数期微生物代时的因素: 菌种:不同菌种的代时差别极大 营养成分:同一种细菌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中生长,代时较短 营养物浓度: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总生长量 培养温度,(三)稳定期 ( stationary phase ),新繁殖的细胞数与衰亡的细胞数相等,生长速度为零,新生=死亡,达到动态平衡; 活菌数总量达到最大值; 胞内储藏物开始形成(肝糖粒、脂肪粒等); 某些芽孢菌芽孢开始形成; 某些细菌过量积累次级代谢产物,如抗生素、维生素等。,C,稳定期到来的主要原因: 营养物尤其是生长限
10、制因子的消耗 营养物的比例失调,例如C/N的比值不合适 酸、醇、毒素或H2O2等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 pH、氧化还原势等物化条件越来越不适宜,(四)衰亡期 ( decline phase ),个体死亡速度超过新生速度,因此整个群体出现负生长,生长速率负增长; 细胞形态多样,出现畸形,形成衰退型; 蛋白水解酶活跃,出现细胞自溶现象; 芽孢细菌芽孢大量释放。,D,同步培养法synchronous culture :设法使培养的微生物处于比较一致的生长发育阶段上的培养方法。同步生长(synchronous growth)的概念:一个细胞群体中各个细胞都在同一时间进行分裂的状态,称为同步生长,进行同步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微生物 生长 环境 条件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56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