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ppt课件.ppt
《第八章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ppt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八章 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先进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常常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并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动力,技术优势成为跨国公司保持垄断优势的重要部分。,2,第八章 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第一节 技术转让概述第二节 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理论第三节 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的定价和支付 第四节 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策略,3,第一节 技术转让概述,一、技术转让的含义二、技术转让的特点三、影响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的因素,4,一、技术转让的含义,技术转让(Technology Transfer)是指技术供应方通过某种方式把某项技术及与该项技术有关的权利转让给技术接受方的行为。,5
2、,二、技术转让的特点,技术转让的先进程度与股权投资成正比,技术使用的限制性条款与股权投资成反比采取特别技术战略以加强企业内部技术转让的控制技术转移条件的严格控制各种技术保护主义的因素成为技术转让的制约条件,6,三、影响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的因素,被转让技术所处的竞争地位和其成熟程度对跨国公司技术转让形式的选择起着决定性影响。企业规模大小影响着技术转让形式的选择。近30年来,技术转让已成为跨国公司对外拓展的重要形式。,7,第二节 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理论,关于跨国公司国际技术转让的相关理论,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技术差距论与技术势差;基于垄断优势论的技术转让理论;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小岛清的产业
3、转移周期理论和斋藤优的N-R制约论;以及基于内部化理论的技术转让理论。,8,第二节 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理论,一、技术差距论与技术势差二、基于垄断优势论的技术转让理论三、周期动态理论四、内部化理论,9,一、技术差距论与技术势差,(一)技术差距论(二)技术势差,10,一、技术差距论与技术势差,(一)技术差距论 技术差距论最早是由克拉弗斯(I. Klarvas)和波斯纳(M. A. Posner) 等人提出,后来经过克鲁格曼(Paul Krugman, 1979)、多拉(Mochel Dollar)、詹森和菲斯比(Jensen and Thursby)、西莫利和萨特 (Cimoli and Soete
4、)等人相继完善和发展了这一理论。 (1)发达国家(北方)与发展中国家(南方)之间客观上存在技术差 距,这种技术差距表现为北方在产品(技术)开发上的绝对优势 (2)产品可被分为创新产品和模仿产品两大类,北方占据其产品创新, 总是出口创新产品,获取垄断利润;南方总是出口模仿产品; (3)技术变化影响世界收入在南北之间的分配,各地区收益多少依赖于 其技术创新(对北方而言)和技术转移(对南方而言)的增长速度;,11,一、技术差距论与技术势差,(一)技术差距论(4)若北方加速技术创新,出口创新产品,其结果使南北双方均 受益,但对北方的利益会大于南方,因此会加大南北差距;(5)南方通过加快技术转让来加速技
5、术进步,加快新产品变为老 产品的速度,使北方创新产品的垄断地位被侵蚀,收入分配 将有利于南方,这又迫使北方加速创新;(6)当南方的技术模仿速度超过北方的技术创新速度时会发生两种 不同影响:一方面会使南方工资提高,另一方面有利于全世界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7)北方在南方加速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实行保护政策,这既不利于 南方也不利于北方。,12,一、技术差距论与技术势差,(二)技术势差 技术势差泛指人类在发展科学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实践过程中某种技术在同一时点上,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单位之间存在的技术水平上的差异。由于科技、经济实力的差异,不同国家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技术势差是客观存
6、在的。技术势差可以是导致技术扩散的原因。,13,二、基于垄断优势论的技术转让理论,(一)理论的产生背景(二)理论的发展与完善,14,二、基于垄断优势论的技术转让理论,(一)理论的产生背景 海默(Hymer)认为,要确保跨国公司的投资有利可图,从外国进入的企业必须具备当地竞争者所没有的优势,这是所有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理论的出发点。 金德尔伯格详细列举了跨国公司所拥有的各种垄断优势。重点指出技术优势是跨国公司的基本优势,其他优势只是起补充和加强这一基本优势作用(N.Hood and S.Young,1990)。跨国公司的技术作用不仅在于这是它们优势的主要来源,而且这有可能是东道国最渴望得到的东
7、西。技术优势具有十分广泛的内容,它包括生产秘密、管理组织技能和市场技能等等。,15,二、基于垄断优势论的技术转让理论,(二)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1)希尔施(Hirsch)选择模型; (2)事实上,早在1974年,曼斯菲尔德 (Mansfield)就提出了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转让的选择理论; (3)同样,在1974 年,经济学家凯夫斯(Caves)就跨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之间进行选择的依据提出了具有概括性的看法。,16,三、周期动态理论,(一)雷蒙德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二)小岛清的产业转移周期理论(三)斋藤优的制约论与技术转移 周期理论,17,三、周期动态理论,(一)雷蒙德维农的产品
8、生命周期理论 1.理论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1966年,维农(Vernon)用产品生命周期的变更来解释美国企业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和区位选择,他的理论一般被称为产品周期理论。 根据维农的观点,一项产品技术要经历导入、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18,三、周期动态理论,(一)雷蒙德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理论的评价 理论贡献:产品周期理论基本上反映了20世纪50至60年代美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如纺织、石油化工、半导体和计算机等产业。 局限性:首先,很多产品不是由母国扩散到海外,而是一开始就在海外设计、研制并销售的。其次,很多跨国公司一方面在国外大量投资,另一方面仍继续保持母国的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跨国公司 技术转让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55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