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中医护理诊法ppt课件.ppt
《第八章中医护理诊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中医护理诊法ppt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护理,第八章 中医护理诊法,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才晓茹 王欣,中医护理 第八章,目录第一节 望诊第二节 闻诊第三节 问诊第四节 切诊,中医护理 第八章,中医护理 第八章,学习目标,1掌握望色、望舌、问寒热、问汗的基本内容及临床意义。2. 熟悉望神、望形态、望头面五官、望皮肤、问疼痛、问饮食口味、问睡眠、问二便及脉诊的基本内容及临床意义。3了解望排泄物、望小儿指纹、闻诊、问经带、问小儿及按诊的基本内容和临床意义。4学会舌诊、脉诊的方法,能够正确运用四诊收集病情资料。,中医护理 第八章,中医护理诊法,即通过望、闻、问、切四种诊法收集病情资料,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是中医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在临床运用时,必须将中医四诊有机结合,四诊合参,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中医护理 第八章,第一节 望诊,中医护理 第八章第一节,中医护理 第八章第一节,一、望神,1得神 又称有神,是精充神旺的表现。2无神 又称失神,是精亏神衰的表现。3假神 危急重症患者突然出现的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是临终前的预兆。古人比作“回光返照”或“残灯复明”。,中医护理 第八章第一节,二、望色,1青色 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2赤色 主热证。3黄色 主虚证、湿证。4白色 主虚证、寒证、失血。5黑色 主肾虚、水饮、瘀血。,中医护理 第八章第一节,三、望形态,1望形体 主要通过观察患者体形,以了解体质的强弱和脏腑气血
3、的盛衰。 2望姿态 主要是通过观察患者的动静姿态、异常动作和特殊姿态以了解病情。,中医护理 第八章第一节,五、望皮肤,1望形色2望斑疹(注意区分斑与疹),中医护理 第八章第一节,四、望头面、五官,1望头面 头项、头发2望五官 目、耳、鼻、口唇、齿龈、咽喉,中医护理 第八章第一节,六、望舌,舌诊脏腑分布: 尖心肺 中脾胃 两侧肝胆 后肾,中医护理 第八章第一节,(一)望舌质 1. 望舌色淡白、红、绛、紫 2. 望舌形胖瘦、老嫩、裂纹、芒刺、舌疮 3. 望舌态强硬、歪斜、短缩、颤动、吐弄(二)望舌苔 1. 望苔色白、黄、灰、黑 2. 望苔质厚薄、润燥、腐腻、剥脱,中医护理 第八章第一节,七、望排泄
4、物,排泄物包括痰涎、呕吐物、大小便、泪、涕、女子白带等,通过观察其色、质、量的变化,了解相关脏腑的病变和邪气的性质。 一般来说,排泄物清稀者,多为寒证、虚证;排泄物黄而稠粘者,多为热证、实证。,中医护理 第八章第一节,八、望小儿指纹,望小儿指纹即通过观察小儿两手食指桡侧脉络的色泽、形态,一般适用于3岁以下的小儿。,“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中医护理 第八章第一节,第二节 闻诊,中医护理 第八章第一节,中医护理 第八章第二节,一、听声音,1语声 患者语声的强弱能反映人体正气的盛衰,与邪气的性质有一定关系。 2呼吸 呼吸微弱,短而声低,多为内伤虚损;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
5、为邪热内蕴。,中医护理 第八章第二节,3咳嗽 有声无物为咳,有物无声为嗽。 4呃逆 气逆于上,自咽喉而出,其声呃呃,不能自主。 5嗳气 胃中气体因胃气失和而逆上出咽候所发出的声响,声长而缓。,中医护理 第八章第二节,二、嗅气味,1口气 口气臭秽;口气酸腐;口气腐臭。 2排泄物、分泌物 排泄物、分泌物凡恶臭者,多为实热;气味腥冷者,多 为虚寒。 3病室气味 血腥味;腐臭或尸臭味;尿臊气味;烂苹果味。,中医护理 第八章第二节,第三节 问诊,中医护理 第八章第三节,中医护理 第八章第三节,一、问寒热,寒,有恶寒和畏寒之分。 恶寒指患者自觉怕冷,虽添衣加被或近火取暖不能缓解,多由外感引起。 畏寒指患者
6、虽怕冷,但添衣加被或近火取暖而有所缓解,多因阳虚所致。,中医护理 第八章第三节,(一)恶寒发热 1表寒证 恶寒重发热轻,多为外感寒邪所致,常伴有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2表热证 恶寒轻发热重,多为外感热邪所致,常伴有口干微渴、或有汗、脉浮。3太阳中风证 发热轻,恶风,自汗,多为外感风邪所致。,中医护理 第八章第三节,(二)但寒不热 患者自觉怕冷而不发热,称为但寒不热。新病自觉脘腹或局部剧烈冷痛,脉沉迟有力者,属实寒证,多因寒邪侵袭、损伤阳气所致;久病体弱畏寒,脉沉迟无力者,属虚寒证,多因阳虚失却温煦所致。,中医护理 第八章第三节,(三)但热不寒1壮热 高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2潮热 按时发热或
7、定时热甚,如潮水有定时。(1)阴虚潮热 多为午后或入夜发热,以五心烦热为特征。(2)阳明潮热 多为日晡(下午3-5时)发热,热势较高。(3)湿温潮热 以午后热甚、身热不扬为特征。,中医护理 第八章第三节,3低热 指轻度发热(体温多在3738),但发热持续时间较长。(1)气虚发热: 可见长期低热、烦劳则甚。(2)阴虚发热: 一般表现为长期低热。(3)气郁发热: 表现为情志不舒、时有微热。(4)小儿夏季热: 临床常见小儿在夏季气候炎热时出现长期低热。,中医护理 第八章第三节,(四)寒热往来 寒热往来即恶寒发热交替出现。若寒热往来发无定时,并伴有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不思饮食者,属半表半里证;
8、寒热往来发有定时,寒战高热交替出现,多见于疟疾,常伴有头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肌肉酸痛等症。,中医护理 第八章第三节,二、问汗,1表证辨汗 外感寒邪,外感风热,外感风邪2里证辨汗 (1)自汗,即日间清醒时汗出、活动尤甚。(2)盗汗,即睡中汗出、醒后汗止。(3)战汗,即先见战栗,随后汗出,往往是邪正相争、疾病发展变化的转折点。(4)大汗,即汗出量多。,中医护理 第八章第三节,3局部辨汗 头汗即汗出仅限于头部;半身汗即身体一侧出汗,或为左侧,或为右侧,或 为上半身,或为下半身,而另一侧无汗者;手足心汗即手足心汗出过多。,三、问疼痛,1疼痛性质 (1)胀痛:即疼痛而胀,主气滞。(2)刺痛:即痛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中医 护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55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