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ppt课件.ppt
《第五单元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ppt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单元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公元907年-公元1368年共计461年),一、阶段特征,总体特征: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政治上由分裂走向统一、传统文化发展到新高度的阶段。具体表现:政治上 (1)由政权并立到逐步统一。先是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后是两宋政权与辽、夏、金、蒙古政权的并立,最后归于元朝统一。(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3)中原封建王朝“积贫积弱”,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势力发展,并最终统一全国。(4)汉族先进的封建政治制度向边疆地区扩展,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加速了边疆各族的发展。经济方面:(1)封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农业、手工业、都超过前代水平;商业突破了“
2、坊”“市”界限,纸币的使用反映商业的高度发展;城市经济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海外贸易有了重大发展。(2)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3)封建的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民族关系上: (1)民族政权并立,各政权之间有战有和,以和为主。(2)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进程加快,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新的民族形成。在元朝大一统局面下,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高潮。科技文化上: (1)传统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以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应用为代表,科学技术又有新发展,不仅在国内的军事和生产、生活领域得到应用,而且传向世界,对欧洲历史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以诗词创作、理学
3、兴起、元曲兴盛为代表,传统的思想文化也呈现出阶段性变化。(2)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少数民族文化对祖国文化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二、单元体系构建及基础梳理,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07-1368年),五代十国,政治分裂割据,原因:(根本、直接),情况,五代更替十国并行,南方经济发展,原因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政权更迭频繁混战不已,经济重心南移先进地区人口增加,后期,统一趋势加强,人民社会经济统治者,周世宗改革,措施作用,北宋与辽、夏、金并立,北宋,建立:960年、赵匡胤 陈桥兵变、定都东京,结束:979年结束五代 十国的分裂局面,加强中央集权,措施,(1)集中军权、行政
4、权、财权、司法权(2)发展科举制:类型、科目、方法、作用,影响:积极、消极,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07-1368年),五代十国,北宋与辽、夏、金并立,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影响,积极消极,(见课本),中期社会危机与对策,危机,财政危机,(1)土地兼并严重(2)冗官、冗兵、冗费(3)每年送给辽和西夏大量银娟,政治危机,(1)土地兼并严重(2)财政困难,阶矛尖锐,农起义不断,民族危机:辽和西夏不断进攻北宋,对策,庆历新政:时间、内容、作用、结果王安石变法:时间、内容、评价,比较,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进步性: 变法是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革运动。(1)增加了政府的
5、财政收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2)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积弊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局限性: (1)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对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的剥削制度没有进行任何调整,反而从根本上保护和认可了地主占有的土地。农民的处境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很重。(2)变法缺乏策略性。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因此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没有采取灵活的手段平息大地主、大官僚的不满。(3)一些地方官拒绝执行新法、或肆意更改、曲解变法措施,出现了危害百姓利益的现象
6、。,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07-1368年),北宋与辽、夏、金并立,北宋,建立,结束,加强中央集权,中期社会危机,灭亡:1127年,金灭北宋,民族关系,宋辽,契丹建国:916年、阿保机、“蕃汉 分治 ”、改国号为辽战与和:高梁河大战、澶州之战、 澶渊之盟,宋夏,党项建国:1038年元昊称帝建国 战与和:1044年,宋夏议和,宋金,女真建国:1115年阿骨打建立 实行猛安谋克制度宋金和战:东京保卫战与“靖康 之变”,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07-1368年),南宋与金并立,建立:1127年,南宋建立抗金:北方义军和岳飞的抗金斗争对峙:1141年,宋金绍兴议和,南北对峙局面形成,
7、元朝,蒙古汗国,12世纪中后期,铁木真结束混乱局面,统一了蒙古草原。1206年,铁木真被推举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建立。(意义),征战: (对内、对外、原因),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建立: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1272年,忽必烈定都燕 京,称大都;元朝统治中心向中原转移。,统一: (统一的过程、战略、原因、意义、文天祥抗元),元统一的原因: (1)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以忽必烈为首的蒙古统治集团,代表了从奴隶主贵族转化过来的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他们掌握着强大的军事武装;(3)正确地运用了战略战术;(4)南宋等政权的腐朽没落。,元朝的
8、大统一,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1)它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内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政治局面,奠定了明、清五百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2)它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3)它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4)元朝的统一,还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发展;(5)从蒙古族的历史发展角度看,统一的过程就是蒙古族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程。,如何看待元的统一和文天祥抗元?(两重性),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07-1368年),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基础和条件:元朝建立幅员广阔的多民族国家。,出
9、现民族融合的高潮,表现或形式,(1)民族迁移(2)“汉人”概念扩大(3)新的民族形成(4)加强边疆管辖,加强中央集权,中央地方,(见课本),行省制度的形成、演变、特点、影响(见探究),灭亡,红巾军起义,原因:政治腐败、沉重的 徭役负担、经济掠夺,民族歧视、民族压迫,自然灾害严重,阶级矛盾尖锐,爆发: 1351年 发展: 结果:1368年,朱元璋,行省制度的影响,1、行省制度的建立,适应了元政府管理空前辽阔疆域的需要,从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由于各行省直接隶属于中书省,和中央关系密切,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2、行省制度是继秦朝郡县制后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又一项重大变革,对后世政治制
10、度影响深远。(1)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明清沿用此制,一直保留到今天。(2)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行省制度最突出的影响是 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之下,便于民族之间的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内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 整体。,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07-1368年),五代十国,北宋与辽、夏、金并立,南宋与金并立,元朝,辽、宋、夏、金、元经济的发展,特点: (见课本),农业:工具、耕地、品种、农产品商品化、耕作技术、 重心转移、政策(少数民族政权)。,手工业:矿冶业、丝织业、棉纺织业、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单元 五代 辽宋夏 金元 时期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55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