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ppt课件.ppt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ppt课件.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章 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为什么儿童似乎在几个月里在一个特定的水平上停滞不前,而一两个星期后成绩却又突飞猛进?为什么某个年龄段的儿童能很轻松的学会某种技能,而年龄更小的时候费九牛二虎之力也学不会?为什么儿童在学会某一领域的一种技能之后,在解决另一领域里的一个相似的问题却仍感到困难?,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认知发展对教师的重要性1.成熟与学习成熟是预设的哪些学习依赖于成熟,哪些能力和行为依赖于经验,2.通达力:教学的关键指一种行为或一种能力的发展在多大程度上不依赖于环境。高通达力:所有的学生都会发展低通达力:只有依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才能发展,3.认知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是持续增长还是跳跃式
2、发展,4.领域一般性与领域特殊性领域一般性:多领域同时发展领域特殊性:不同的领域发展速度不同一个学生语文很好数学却不好,如何分析?,皮亚杰 (18961980),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因研究儿童智力和认识发展而闻名。提出了发生认识论。曾任瑞士心理学会主席、法语国家心理联合会主席和第十四届国际心理科学联盟主席。196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土,196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与教育,(一)建构主义发展观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 同化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主体利用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把刺激
3、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顺应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示接受和解释它时,其认知结构由于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图式人们为了应付某一特定情景而产生的认知结构,(1)通过图式建构 人最初的图式来源于先天的遗传,表现为一些简单的反射,为了应付周围的世界,个体逐渐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形成了一系列的图式。,(2)适应机能包括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 心理发展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个体也正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的。,(二)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
4、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感知运动阶段,儿童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开始认识客体永久性(Object permanent),末期出现智慧结构。开始区分自己和物体,逐渐的了解动作与效果之间的关系,获得初步的时空观念。,客体恒常性,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能够利用表征(心理表象、图画、词、姿势)而不仅仅是动作来思维客体和事件。但这种思维受自我中心主义的限制,即专注于直觉状态,依赖于外表而不是潜在的实体,并显得刻板。泛灵论、不可逆性、思维集中化,自我中心思维,具体运算阶段(7、811、12岁),儿童获得了运算的概念,它是构成逻辑思维基础的内在心理活动系统。这些可逆的有组织的运算使儿
5、童能够克服前运算思维的限制。习得了守恒、类包含、观点采择以及其他概念。运算只能运用于具体的对象现存的或心理上表征的对象。,运算,观念上的一系列操作具体运算可以使儿童可以用心理活动代替物理活动。,守恒,指物体的形式(主要是外部特征)起了变化,但个体认识到物体的量(或内部性质)并未改变。可逆性、去中心化、从知觉判断向逻辑判断,守恒实验,基本原理:空间距离改变,数目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A A B B问儿童:两排珠子一样多?不一样多? “B行多(不守恒)” “一样多(守恒)”,数目守恒(67岁),返回,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 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 A
6、与B一样大小 B球变了 A B A B 问儿童:两个球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 “B更大” (不守恒) “一样大” (守恒),物质守恒(78岁),返回,长度守恒(78岁),返回,基本原理:不管一根线段或棒在形状或空间安排上有何变化,长度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A A B B问儿童:两根棒一样长还是不一样长? “B更长”或“A更长”(不守恒) “一样长” (守恒),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 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 A B 问儿童:两张图上的表面积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 “B更大” (不守恒) “一样大” (守恒),面积守恒(89岁),返回,重量守恒(
7、910岁),返回,基本原理:不管形状如何改变,客体的重量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 A 两块叠在一起 B 两块分放两边 问儿童:两堆东西是一样重,还是不一样重? “A更重” (不守恒) “一样重” (守恒),基本原理:不管放入水中的东西形状如何改变,杯中水的体积不变 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 两颗球放入杯中,杯中水的数 将橡皮泥球B改变形状, 量是一样的,儿童看到水平面 准备放入水中 上升到一样的高度。 A B A B 问儿童:若将B放入杯子中,水平面会高出A杯?一样高?低于A杯? “高一些”或“低一些” (不守恒) “一样高” (守恒),体积守恒(1213岁),返回,形式
8、运算期(11、12岁15),儿童开始不受真实情境的束缚,能将心理运算运用于可能性和假设性的情境中;既能考虑当前情境,也能考虑过去和将来的情境;并且能够基于单纯的言语和逻辑陈述,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及命题间推理。,皮亚杰父母指南,(三)发展的因素1成熟成熟是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2. 练习和经验 练习和经验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3. 社会性经验 社会性经验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 4平衡化 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化过程在认知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四)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心理学的贡献 (1)
9、对儿童认知发展过程的整体描述,证实了儿童心智发展的主动性和内发性,肯定了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环境因素对个体心智发展的作用,(2)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不是按照个体的实际年龄,而是按照其认知发展的差异,因此,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具有了一般性。,(3)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儿童年龄差异较大,即使处于同一认知发展阶段内的儿童年龄差异也可能很大,这为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因材施教原则提供了理论依据。,(4)皮亚杰提出“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适应和建构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的建构主义发展观,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开创者。,2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批评 (1)生物化倾向以及忽视社会文化影响
10、。(2)缺少积极的教育意义。皮亚杰认为发展先于学习,不主张通过学习加速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实际上没有对教育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积极作用加以足够重视。(3)低估了儿童的综合能力。,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教学上的应用(1)他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理论,表现了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模式,为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儿童、促进儿童认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2)皮亚杰不主张教给儿童那些明显超出他们发展水平的材料,反对人为地或无根据地加速儿童的发展。,(3)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他们建构知识。 (4)增加适当的环境刺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儿童发展的进程,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学生 心理 发展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55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