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孔子与论语ppt课件.ppt
《第一讲孔子与论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孔子与论语ppt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讲孔子与论语,主讲人:陈妮丽,中国文化的出世入世哲学从儒家和道家谈起,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主要精神,即:生生不息,自然而然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精髓所在,是研究中国文化无法避开的一个重要命题。 例如孔子,他在描述自己不同的人生境界时,最高的境界就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便提出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观念:人应当追求最大的自由,而最大的自由是建立在认识、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如若不然,则无法享受最大自由,无法享受“天人合一”所带来的无穷愉悦。,儒家与道家,中国的儒家思想在社会这个尺度上,要求人担当;但道家思想在生命层面上,要求人超越。担当是我们的一份社会职责,超越是我们的一个生命境
2、界。(于丹),一、有为-入世的哲学,中国古代哲学中,入世的哲学有儒家、法家、墨家、名家、纵横家等许多门派,但影响最大最深远的是儒家。 儒家哲学将“修身”视为根本,认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大学),那么,什么样的状态才算“做人”成功?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篇)又说:“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篇)这便透露出“修身”的目标所在,就是要通过自己的修炼达到没有忧虑,没有疑惑,没有害怕,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做到顺其自然,不埋怨,不沮丧。,二、无为-出世
3、的哲学,出世的哲学,是脱离世俗生活的哲学,也是充满浪漫色彩的哲学。出世的哲学门派,主要是道家和佛家。,出世哲学中,老子道德经是第一部影响巨大的著作。老子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矛盾的双方互相对立,又互相依赖,这便是宇宙最基本的原理。纵观道德经,又可以看出,老子的思路是以“否定”为主旋律的。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则道德经可称为“不字经”。,老子之后,影响最大的道家经典庄子,不仅处处阐述着辩证的思维,而且认为除产生万物的“道”是绝对不变的存在之外,宇
4、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相互转化的,这就是变化中的不变,不变中的万变,而真正拥有大智慧、了悟大“道”的人,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了。,庄子告诉世人至高的境界是什么,他说:“之人无一己之私念,神人无功业之羁绊,圣人无名利之束缚。”归结到一个字上,仍是“无”字!庄子认为,物我同一了,就可以真正逍遥自在,达到绝对的自由。,与道家一样,佛家也是中国哲学中最主要的出世哲学之一。需要指出的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与金刚经均来源于印度佛教,但翻译成中文后在中国发扬光大,深深地融入了中国佛学,从而成为中国佛学的重要内容。,完全本土化的禅宗自然也是以大自由为至高境界的。宋代禅宗曾将人生境界分为三层: 第一层
5、境界:“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 第二层境界:“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第三层境界:“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华夏思想智慧的源泉,中华传统文化的先师,至圣孔子,孔子,天不生仲尼 万古如长夜,朱子语类卷3,公元前六世纪左右,世界上几个古老的文明国家都呈现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一些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就是这种灿烂文化的代表。 在希腊有自发唯物论的奠基者泰勒斯(约在公元前624前547年)和辩证法的奠基者赫拉克利特(约在公元前540前480年),在印度有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中国有孔子。和孔子同时还先后出现了不少优秀人物,像渊博的季札,政治家晏婴、子产,思想家老子,历史家倚相、左丘明,军事家伍子胥、孙
6、武等。,1.尼山降圣,生逢乱世,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 公元前551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一、孔子生平:,2.周游列国,直道而行,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
7、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 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孔子周遊列國圖,3.杏坛授业,教书育人,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孔子的得意门生,儒家五圣,孔子, “至圣”;春秋;诗经 论语 颜子,即颜回,孔子弟子, “复圣”;曾子,孔子弟子, “宗圣
8、”;大学 子思,孔子之孙,曾子弟子, “述圣”;中庸 孟子,曾子再传弟子,子思弟子,亚圣 孟子,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指遇事能明辨不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二.孔子的思想(一)“仁”1、“仁”的含义:爱人三层内容:1爱自己的亲人;2爱他人;3统治实行仁政2、认为要实现“仁”,就要遵守“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孝”1.只有发自内心的真诚才有发至内心的孝顺。2.孝也是一种礼节。3.孝是满足父母合理要求。4.孝不是一种狭隘的道德。,(三) “礼”1、认为没有“礼”,就无法分辩君臣、上下、长幼之序(
9、“礼”指周礼)2、为维护礼,提出“正名”的主张1、于社会: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2、于个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仁”和“礼”的关系:克已复礼为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天下就人人相爱,太平无事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四)中庸之道1.中庸的含义:1)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2)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善加以调和,使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2.中庸与仁礼的关系
10、1)要实行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2)中庸是划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依据。,(五)有教无类1.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并首开兴办私学的风气。2.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3.提出启发式教学的原则4.注重因材施教,孔子杏坛讲学邮票,三、孔子及其思想的地位和影响1.在国内: (1)在古代,儒家思想渐成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2)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孔子墓,孔廟,台北市孔廟櫺星門,台北市孔廟大成殿奉祀至聖先師孔子、四配、十二哲,2.在国外:(1)亚洲许多国家接受了儒家文化(2)对法德等欧美国家也起了启迪作用,韩国尊儒最甚孔子在韩国被尊为“大成至圣文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 孔子 论语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55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