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脑卒中的康复ppt课件.pptx
《第一节脑卒中的康复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脑卒中的康复ppt课件.pptx(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第 五章,神经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第一节 脑卒中的康复,第二节 颅脑损伤的康复,第三节 脊髓损伤的康复,第四节 小儿脑性瘫痪康复,第五节 周围神经病损的康复,脑卒中的康复,第一节,作者 : 倪朝民,单位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点难点,脑卒中的康复时机选择、康复目标和康复治疗原则,脑卒中的康复评定方法,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和常见的功能障碍,亦称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CVA),是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或全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综合征,(一)定义,康复医学(第6版),一、概述,1. 脑梗死(cere
2、bral infarction)脑血栓形成(cerebral thrombosis)脑栓塞(cerebral embolism)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stroke) 2.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3.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二)分类,康复医学(第6版),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演变,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脑出血,康复医学(第6版),(三)病因,1. 可调控的因素 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2. 可改变的因素 如不良饮食习惯、大量饮酒、吸烟等3. 不可改变的因素 如年龄、性别、种族、家族史等,康复医学(
3、第6版),(四)临床特点,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偏身感觉(浅感觉和深感觉)障碍、一侧视野缺失(偏盲)和偏身运动障碍交流功能障碍 失语、构音障碍等认知功能障碍 记忆力障碍、注意力障碍、思维能力障碍、失认等心理障碍 焦虑、抑郁等其他功能障碍 吞咽困难、二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康复医学(第6版),器官水平的功能障碍,个体水平的功能障碍,社会水平的功能障碍,根据WHO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环境因素,康复医学(第6版),(五)三级康复,一级康复是指脑卒中急性期在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住院期间进行的康复治疗二级康复是指脑卒中恢复早期在康复医学科或康复中心进行的康复治疗,尽可能使脑卒中患者受损的功能达到最大程
4、度的改善,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三级康复是指脑卒中恢复中后期和后遗症期在社区或家庭开展的康复治疗,提高患者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康复医学(第6版),(一)脑损害严重程度的评定,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2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3美国国立研究院脑卒中评定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二)运动功能评定,1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方法 2Fugl-Meyer评定法,二、康复评定,康复医学(第6版),Brunnstrom将脑卒中偏瘫运动功能恢复分6期:1期患者无随意运动2期患者开始出现随意运动, 并能引出联合反应、共同运动3期患者的异常肌张力明显增高,可随意出
5、现共同运动4期患者的异常肌张力开始下降,其共同运动模式被打破,开始出现分离运动5期患者的肌张力逐渐恢复,并出现精细运动6期患者的运动能力接近正常水平,但其运动速度和准确性比健侧差,康复医学(第6版),(三)平衡功能评定,1三级平衡检测法2Berg平衡量表,(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1Barthel指数(BI)2功能活动问卷(FAQ),康复医学(第6版),三级平衡检测法:级平衡指在静态下不借助外力,患者可以保持坐位或站立位平衡级平衡指在支撑面不动(坐位或站立位)身体某个或几个部位运动时可以保持平衡级平衡指患者在外力作用或外来干扰下仍可以保持坐位或站立平衡,康复医学(第6版),(五)生存质量(Q
6、OL)评定,1.生活满意度量表2.WHO-QOL100量表3.SF-36量表,(六)其他功能障碍评定,感觉功能评定、认知功能评定、失语症评定、构音障碍评定、心肺功能评定和心理评定等,康复医学(第6版),三、康复治疗,(一)康复目标与时机选择,1.康复目标 预防并发症,改善受损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即提高生存质量2.时机选择 通常主张在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后,原发神经病学疾患无加重或有改善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康复治疗,(二)基本原则,1.选择合适的病例和早期康复时机2.康复治疗计划是建立在功能评定的基础上,由康复治疗小组共同制订,并在其实施过程中酌情加以调整3.康复治疗贯
7、穿于脑卒中治疗的全过程,做到循序渐进4.综合康复治疗要与日常生活活动和健康教育相结合,并有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参与及其家属的配合5.积极防治并发症,做好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康复医学(第6版),(三)急性期的康复治疗,急性期是指发病后12周,相当于Brunnstrom分期12期,此期患者从患侧肢体无主动活动到肌肉张力开始恢复,并有弱的屈肌与伸肌共同运动,本期康复目标是通过被动活动和主动参与,促进偏瘫侧肢体肌张力的恢复和主动活动的出现,以及肢体正确摆放和体位的转换(如翻身等),预防可能出现的压疮、关节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和呼吸道的感染等并发症,康复医学(第6版),1. 体位与患肢摆放,偏瘫侧
8、卧:偏瘫上肢应呈肩前屈90,伸肘、伸指、掌心向上;偏瘫下肢呈伸髋、膝稍屈、踝背屈90,健肢放在舒适的位置,仰卧:偏瘫侧肩胛骨和骨盆下垫枕,偏瘫上肢呈肩关节稍外展、伸肘伸腕伸指、掌心向下;偏瘫下肢呈屈髋屈膝、足踩在床面上或伸髋、伸膝、踝背屈90 ,健肢放在舒适的位置,健侧卧:偏瘫上肢有支撑(垫枕),肩关节呈前屈90,伸肘伸腕伸指,掌心向下;偏瘫侧下肢有支撑,呈迈步状,偏瘫侧卧,仰卧,健侧卧,康复医学(第6版),2. 偏瘫肢体被动活动,肩关节被动活动,康复医学(第6版),2. 偏瘫肢体被动活动,肘关节被动活动,肩胛骨被动活动,康复医学(第6版),2. 偏瘫肢体被动活动,下肢被动活动,康复医学(第6
9、版),3. 床上活动,(2)双手叉握上举运动,(3)翻身向健侧翻身向患侧翻身,(4)桥式运动,(1)促进腹式呼吸,翻身运动,桥式运动,康复医学(第6版),4. 运动想象疗法,要求患者有适当的认知功能和想象力,认知功能障碍会阻碍神经功能恢复。在脑卒中手功能、步行、平衡障碍方面应用较多,5. 物理因子治疗,(1)局部机械性刺激、冰刺激、功能性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和局部气压治疗等,可使瘫痪肢体肌肉通过被动引发的收缩与放松,逐步改善张力(2)音乐治疗能够易化运动,增加肢体活动范围,规律运动节律,改善运动效率,提高运动耐力,康复医学(第6版),5. 物理因子治疗,(3) 经颅磁刺激能够改变大脑皮质兴奋性
10、,改变皮质代谢及脑血流,对神经元起到易化或抑制作用(4) 经颅直流电刺激可通过调节神经网络发挥作用,采用阳极刺激和阴极刺激不同的脑功能区,从而起到治疗效果,6. 中国传统疗法,常用的有按摩和针刺治疗等,通过深浅感觉刺激,有助于局部肌肉的收缩和血液循环,从而促进患侧肢体功能的改善,康复医学(第6版),(四)恢复早期的康复治疗,又称为亚急性期,是指发病后的34周,相当于Brunnstrom分期23期,患者从患侧肢体弱的屈肌与伸肌共同运动到痉挛明显,患者能主动活动患肢,但肌肉活动均为共同运动,本期的康复目标除前述的预防常见并发症和脑卒中二级预防以外,应抑制肌痉挛,促进分离运动恢复,加强患侧肢体的主动
11、活动并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相结合,注意减轻偏瘫肢肌痉挛的程度和避免加强异常运动模式(上肢屈肌痉挛模式和下肢伸肌痉挛模式)。同时,针对患者其他方面的功能障碍配合相应的康复治疗,康复医学(第6版),1. 床上与床边活动,(1)上肢上举运动,(2)床边坐与床边站,(3)双下肢交替屈伸,(4)桥式运动,床边坐与站,康复医学(第6版),2. 坐位活动,(1)坐位平衡训练,(3)患侧上肢负重,(2)上肢功能活动,(4)下肢功能活动,坐位平衡训练,患侧上肢负重,康复医学(第6版),3. 站立活动,(1)站立平衡训练,(3)偏瘫下肢负重,(2)上下台阶运动,站立平衡训练,上下台阶运动,偏瘫下肢负重,4. 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节 脑卒中 康复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54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