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造型设计原理绪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造型设计原理绪论ppt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造型设计原理 第一章 绪 论,艺术与设计学院 工业设计教研室,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一、课程概述,课程性质必修(考试)学分与学时学分:3学时:48(理论/实践:36/12)作用与目的 造型设计原理是工业设计专业研究造型设计共性问题的专业基础课。它包括产品设计程序与设计评价,产品造型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方法,产品功能与造型设计,造型设计原理,造型设计艺术和产品色彩设计,是产品造型设计的基础理论。,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主要内容,设计原理设计的产生 设计的目的 设计的限制因素产品设计产品及产品设计对象产品构成要素产品设计与人的关系产品设计的类型,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一、课程概述,
2、基本要求熟悉产品造型设计相关的概念、设计限制因素等基本知识。掌握产品设计的程序和方法,具有正确评价产品造型设计质量的能力。掌握产品造型设计原理,具有系统化产品造型设计能力。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解决各种造型设计中各类问题能力。熟悉产品造型设计方法,运用造型元素进行造型设计的技能。熟悉产品色彩设计方法,运用色彩元素进行色彩设计的技能。,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一、课程概述,授课方式课堂教学+设计实践(大作业)成绩考核评定期末考试(大作业)占70,平时作业及考评成绩占30。,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一、设计,设计的产生和发展设计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它包含于一切人造物品的形成过
3、程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从人类有意识地制造和使用原始的工具和装饰品开始,人类的设计文明便开始萌发了。,原始工具和装饰品,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自觉“设计”开始于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它最初的意义是指素描、绘画等视觉上的艺术表达。直到20世纪中期,设计仍被限定在比较狭窄的专业范围内。,15世纪达芬奇的素描“骑士”和绘画“蒙娜丽莎”,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随着创造性活动理论、现代决策理论、信息论、控制论、工业设计理论、系统工程等现代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及传播,人们冲破传统学科间的专业壁垒,在相邻甚至相远的学科领域内进行探索、研究,使现代设计学走上了日趋整体化的道路,促使单一的设计研究
4、向广义的设计研究转变,形成设计科学。,创造性活动理论,现代决策理论,信息论,控制论,设计科学,系统工程,工业设计理论,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赫伯特A西蒙于1969年首次正式提出了设计科学的概念,总结了设计科学的特点、内容与意义。在1981年,他又做出了重要补充,使设计科学体系基本上得以确立。,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设计学通常被认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成果,因为物理学、数学、植物学、矿物学等自然学科的发展,无疑为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也为设计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严谨的理论支撑。因此,设计学的研究方法也越来越科学化。设计管理学、设计计量学、设计工程学、设计结构学、设计材料
5、学、设计方法论、控制论、设计心理学、人类工效学等学科在设计领域的发展使得设计学科更加理性也更加严谨,它们和设计哲学、设计社会学、设计史学、设计教育学等共同构成了设计学科的基本内容。,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因此,设计研究涉及众多的学科领域,设计的发展和设计学的建立都是以一系列现代科学理论的整合为基础的。设计产生的原因物理缺陷:包括生理缺陷和环境缺陷。人的感官仪器装备得很差,只拥有不充分的本能,不能适应其自身的特殊环境,只能将自己的能力投向改造预先构成的自然条件。比如:轮子是脚的延伸,自行车是轮子的延伸,而飞机则是轮子和自行车的进一步延伸,一切技术都是人体的延伸。这种人体的延伸曾经是人类对抗
6、自然的手段,如今,则更多的是人类完善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心理缺陷:人的生理缺陷造成了社会形态的初步形成和人体功能的延伸设计,而人的心理缺陷,尤其是情感上的缺陷则更是赋予设计活动以丰富性和创造性。“懒惰”是设计活动中特有的现象,它激发了人们去创造。人类所犯下的一些错误一方面源于设计的失误,另一方面也是设计的最直观动力,它使人们不断地通过新的设计去纠正和挽回已经犯下的错误。,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设计的目的保证功能:设计的产生源于弥补缺陷与满足需求,所以,“功能性”是其存在的基础,是设计目的中的最基本需求,是人造世界的基本目标和核心
7、内容。 体现易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易用的定义是:“在特定的环境中,特定的使用者实现特定的目标所依赖的产品的效力、效率和满意度。”通俗地讲,易用性就是产品是否好用或有多么好用。解决的是物与人之间关系的产品效能。对易用性的范围,夏凯尔的划分:有效性、易学性、适应性、使用态度。,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惠特尼昆森贝瑞的5E理论:效力(Efficacy):通过工作达到目标的程度和准确性; 效率(Efficient):工作被完成的速度; 魅力(Enchantment):产品界面对使用者的吸引力和愉悦力;错误承受力(Error tolerance):产品防止错误产生的能力和帮助使用者修复错误的
8、能力; 易学性(Easytolearn),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交互式电子白板,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二、设计,展示快乐 :如果说功能上的要求决定了产品能否被使用,易用性决定了产品能否被更好、更有效地使用,“快乐”的要求则决定了产品会不会被使用。Lionel Tiger将快乐分为4种,即生理的快乐、社会的快乐、心理的快乐和理想的快乐。生理的快乐,指的是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身体上的愉悦感觉,包括触觉和嗅觉方面的感受。社会的快乐,是指产品的使用或拥有使消费者感觉到自己从属于某个社会组织,并和他人产生了互动,以及通过产品的消费所体现的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心理的快乐,是指工作被成功完成时
9、的感觉以及产品给工作过程带来的快乐 。理想的快乐,是指产品中所体现的社会价值,它关系到趣味、价值和精神,往往指能在哲学、信仰、宗教和伦理道德方面的需要和满足。,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二、设计,设计的限制因素设计中有很多限制因素,如民俗、文化、经济、消费中的伦理、环境的保护等,如何处理并协调好这类问题一直是设计者积极探索的,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们认识的提高,可能还会发现新的限制因素影响着设计。,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什么是产品设计?,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二、产品设计,产品及产品设计对象产品的定义产品就是被生产出来的物品。产品设计包括工业产品设计和手工艺产品设计。在工业产品设计
10、中,产品是指现代化批量生产出的工业产品,涉及范围非常广泛,主要有以下4大类。家用产品:是面向广大消费者的产品,特点是批量较大,这类产品也最能体现大工业生产与工业设计的特点,属于这类产品的有日常生活用品、厨房用品、卫生间用品、园艺工具、家用电器、个人电器、家具、服饰与床上用品等。,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三、产品设计,商业服务业用品 :多数第三产业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面向广大消费者的产业,它们的设备往往都是家务劳动社会化后的“家用产品”,一般都能在家用产品中找到其雏形,反之,这些产品简约化后都可能出现在家用产品的行列之中,属于这类产品有餐饮业专业用厨房用具、美容业专
11、业美容用具、办公用具等,其中也包括部分并非家庭所必备的用品,如医疗器械、自动售货机、机场码头等用品。交通运输工具:是人类出行的代步工具,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不少产品正在逐步转化为一般的家用产品。过去,我国的交通工具以自行车、摩托车为主,目前轿车正悄然步入普通家庭。在发达国家,轿车早已司空见惯,而游艇、家用飞机正悄悄地步入家庭。百余年来,交通工具的发展突飞猛进,出现了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这些交通工具既可以是生活道具,又可以是生产工具,同时,多数交通工具中都有了人的生活空间,接近于人的日常生活环境。,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机械与设备
12、:这类产品中有农业机械、伐木机械、渔船设备、水产加工机械、肉类加工设备、乳品加工设备、印刷机械、动力机械、大型计算中心、控制设备、工业机器人等。它们往往既不是民用机械,也不是批量生产,如何利用设计来提高它的附加值,在商业上的考虑远远不如前面几类产品那么强烈。产品的形成 新产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人们对新的生活方式的需求(市场引导)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技术引导)所致,如下图所示。,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产品构成要素 功能 产品的功能是以一定的物理形态表现出来的,它是构成产品的重要基础。产品功能包括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两个方面。物质功能一般是指产品的使用功能和对环境
13、的功能;精神功能包括产品的美学功能、象征功能和对社会的功能。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都属于功能的范围,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现代产品设计中,必须把二者统一起来进行考虑。 物质技术条件 是产品存在的基础,它包括产品的材料、结构及生产技术等要素。各种材料、技术和设备是实现产品功能和造型的基础,是构成产品的重要条件,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是建立在现代工业、现代科技基础之上的,例如: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生及现代电子技术新成果的出现,使得各种机电产品小型化、自动化和多功能化。,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因此,了解和掌握当代最新的科学技术和研究成果是创造和设计产品的重要条件之一。产品形态是产品设计的最终体现,包括
14、产品的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处理及装饰等多种形式要素。通过产品形态,能使使用者了解到产品的具体内容,如产品的使用功能、使用对象、操作方式、使用环境及美学、文化价值等。组成产品的3个基本要素是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其中,功能是产品的主要因素,起主导和决定性作用,是使用者必需的;产品形态是体现产品功能的具体形式;物质技术条件是实现产品功能和产品形态的基础和保障。,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对于同一类型的产品,功能一致而造型形式多样,种功能与造型形态之间的不确定关系不仅为产品造型设计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也决定了设计的主动性。从艺术性设计的角度出发,产品形态有其自身的形式法则和规律,并不受
15、产品功能的制约。实现产品功能的结构形式并不能构成产品的全部内容,因此,造型形态的创造性才得以充分的发挥。物质技术条件与产品的功能和形态之间也具有不确定关系,即实现同一功能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技术和工艺,在设计中,设计者要充分了解和掌握现代社会中最先进的技术、加工手段和最新的材料等信息和知识,并将这些新的物质技术条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创造和丰富产品的功能和造型形象,从而将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产品设计与人的关系当一件产品完成生产后进入市场,并最后交到人的手中,此时,产品与人构成一种相互关系,即人使用这一产品,而产品在为人提供服务的同时反过来
16、又影响人的使用。由于产品与人共存在同一环境之中,因此,产品、人以及产品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必定与环境构成一种新的相互关系。以汽车为例,人使用汽车,在人与汽车之间形成了一种密切的相互关系,,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一方面汽车为人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但汽车的设计也直接影响到人的操作与使用;另一方面,当汽车行驶在公路上时,汽车与其他车辆、行人、街道、建筑、道路构成了一种新的环境关系,而这种新的环境关系又反过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如噪声、废气、交通拥挤、交通事故等。因此,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环境与人之间相互影响,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产品设计要以人为核心,体现在设计出的产品要满足人们对它功
17、能上的要求。,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产品功能包括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两个方面:物质功能主要是指产品能否满足人们在生理上的需要,如产品的操作是否方便、能否提高工作效率,维修、运输是否方便,是否安全等;精神功能主要是指能满足人们在心理上的需要,它包括产品的形态、色彩、材料、质感等因素综合起来的整个视觉形象是否满足使用者审美方向的要求,能否激发起人们在某种生活方面的情趣或引起人们在使用产品时的愉悦感。,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飞利浦公司本着“设计为人”的思想制定出评判产品设计优劣的5项标准: 产品是否满足人机工程方面的需要; 产品是否具有最大的安全性,并能够预防有可能出现的危险; 产品是否满
18、足了使用者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指对产品本身,同时也要考虑它被使用的那个环境; 产品是否通过设计更加有效地利用材料、能源和便于生产; 产品是否在美学方面(如形、色、质感和平面的信息)综合成一个恰当的整体。,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产品设计的类型 按设计所需付出的精力作为划分依据,产品设计可以分为原创设计、改良设计和变量设计。 原创设计 是指对给定的任务提出全新的、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可以视为一种发明创造。原创设计虽然有可能改变市场甚至统治市场,但同时也有极高的风险,因此,极少有设计师计划进行或被允许进行完全意义上的原创设计。 改良设计,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也称综合设计
19、,是指对现有的已知系统进行改造或增加,使其成为较为重要的子系统。改良设计可能会产生全新的结果,但它基于原有的产品,并不需要做大量的重新构建工作。这种类型的设计是设计工作中最为普遍和常见的。变量设计也称改型设计,是指改变产品某些方面的参数(如尺寸、形态、材料、操控方式等),从而得到新的产品。变量设计通常不改变原有产品的结构,即原有系统不变,而只对其中的子系统做相应的调整。这种方式常常用于系列产品及相关产品的设计,例如:餐厅所使用的食品加工机如果要成为家用产品,需要适当地降低功率、形态规格等设计参数。,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小结,设计原理 设计的产生 设计的目的 设计的限制因素 产品设计产品设计的组成三要素及设计类型,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思考题,什么是设计? 如何理解工业设计与产品设计?两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人、产品、环境三者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作为设计者,你认为在产品设计中主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核心问题是什么?,第一章 绪论,造型设计原理,开拓视野,学习互助,资源共享,设计资料的搜集分组搜集,分16组,每组4个人左右,每次课抽出15分钟左右的收件展示收集资料。主要是产品设计,比如:家用产品,办公产品,交通工具,机电设备等,也可以是设计师,国家的等,要有分类和主题。展示PPT不少于40页,以图片为主,也可以是视频,有必要的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54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