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实验探究 侯氏制碱法的实验原理ppt课件.ppt
《第3章实验探究 侯氏制碱法的实验原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实验探究 侯氏制碱法的实验原理ppt课件.ppt(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探究 侯氏制碱法的实验原理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H2O 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CO2+H2O。,.原理分析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实验探究(1)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
2、器未画出)。,(2)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他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a.实验时,须先从 管通入 气体,再从 管中通入 气体。b.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导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 。(3)请再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a.乙装置中的试剂是 ;b.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 ;c.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 (填分离操作的名称)。,解析 (2)甲装置是CO2的发生装置,由于盐酸易挥发,故生成的CO2气体中会含有HCl气体,乙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O2中的HCl气体,所以乙装置中的试剂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丙是制备碳酸氢钠的发生装置,丁是吸收多余的NH3,
3、防止其污染环境。从溶液中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方法是过滤。实验时必须先制取含氨的饱和NaCl溶液,然后使之与CO2反应。因为NH3极易溶于水,C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故先从a导管通入NH3,后从b导管通入CO2。己装置中有多孔球泡,增大CO2气体与溶液接触面积,提高了CO2在溶液中的吸收率。,(3)此题是开放性试题,制备少量碳酸氢钠方法:用碳酸氢铵与适量的饱和食盐水反应;往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往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等。答案 .c .(1)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吸收未反应的NH3 过滤 (2)a NH3 b CO2 增大CO2气体与溶液接触的面积,提高CO2在溶液中的吸收率 (3)往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或往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等),返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3章实验探究 侯氏制碱法的实验原理ppt课件 实验 探究 侯氏制碱法 原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54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