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与控制要点)ppt课件.ppt
《盾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与控制要点)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盾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与控制要点)ppt课件.ppt(1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盾构施工技术第二部分: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目 录一、盾构始发施工技术二、盾构到达施工技术三、盾构掘进施工技术四、事故案例简介,1.1盾构始发定义,1 盾构始发施工,盾构始发,是指在盾构始发工作竖井内利用反力架和临时组装的负环管片等设备或设施,将处于始发基座上的盾构推入端头加固土体,然后进入地层原状土区段,并沿着设计线路掘进的一系列作业过程。,盾构始发现场图,条件要求:车站站台层结构施工完成的长度能够容纳整机摆放的空间,一般须75米。另外离端头75米左右处预留出土口。地面提供管片堆放和出土吊机行走的场地。,整机始发指盾构机整机均放在车站底板上组装并连接,始发掘进时整机整体向前移动的方式。始发阶段
2、管片、材料、渣土均从出土口吊运。,整机始发和延长管线始发两种模式,盾构始发模式,盾构始发模式,始发和正常掘进阶段管片、材料、渣土均从盾构井吊运。施工效率低,费用高,在没有整机始发的条件时才不得不采用。,延长管线始发,延长管线始发模式:始发时将后配套车架放在地面,主机吊放到井下,通过主机和车架之间的延长管线提供主机前进的电、气、液等动力。待掘进约60环后,拆除延长管线和负环管片,将后配套车架和连接桥吊放到洞内和主机连接,进入正常掘进状态。,始发场地布置形式,1、渣土池前置式,中空翻,中侧翻,2、渣土池侧置式,地侧翻,2022/11/13,盾构始发施工工艺流程图,1.2盾构始发施工工艺,1.3始发
3、前端头加固,软土地层不能自稳,加固一是保证始发时围护结构凿除后掌子面土体能够保持自稳,二是在盾尾进入洞门密封装置前防止洞口地层涌砂涌水。地基加固应满足进出洞时土体在一定时间内的自立性和隔水性。常用的具体处理方法有: 1、深层搅拌桩;2、高压旋喷桩; 3、降水法; 4、冷冻法; 5、化学注浆法; 6、SMW工法; 在选择加固方法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如 1、地基土的类别; 2、加固深度;3、周围环境条件;4、施工工期;5、施工队伍技术素质与施工技术条件;6、设备状况和经济指标等。尤其对地基条件复杂、还要详细调查施工区内地形及地质成因、地基层状况、软弱土层厚度及不均匀性的分布范围、地下水情况及
4、地基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等相关资料。,端头加固,加固范围,加固范围以包裹盾构主机并预留一定的封堵渗漏通道的区域为原则。结合上海、南京、苏州等长三角软土地层加固范围一般为隧道纵向方向为8m(到达端头9米),横向为隧道轮廓线外3m。,旋喷桩加固,以石家庄地铁为例,加固区尺寸为:长6m、宽12m、旋喷深度12m。地基加固需重点加强水泥的掺量、桩位的位置、垂直度、两侧包角和搭接情况控制。,端头加固质量控制参数表,地基加固检测:地基加固强度、抗渗指标等必须按规范经过现场取样进行复试(包括抗压试块、取芯、渗透系数),复试指标、复试频率必须满足设计等要求。,施工现场取芯,在洞门破除之前需打设水平探孔,若发现透
5、水现象,应立即将探水孔塞住,并进行盾构始发端头加固处理。,1.4洞门凿除, 为保证始发井或接收井支护结构的稳定,凿洞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端头井土体加固检验合格、水平探孔打设后开始凿除,盾构始发设施下井前完成。第二阶段在盾构机组装调试好和其他始发准备完成后快速进行。 开凿前,搭设双排脚手架,由上往下分层凿除,洞门凿除顺序:首先将开挖面钢筋凿出裸露并用氧焊切割掉,然后继续凿至迎土面钢筋外露为止。当盾构机刀盘抵达混凝土桩前约0.5m时停止掘进,然后再将余下的钢筋割掉,打穿剩余围护结构,并检查确定无钢筋。,洞门凿除顺序图,始发架的作用:1、为盾构机提供井内支托;2、导向:确保盾构中心、隧道中心、洞
6、口密封中心、三心合一。3、为负环管片提供约束和支撑。,1.5盾构基座安装,始发托架按照隧道设计轴线安装定位好并对始发托架两侧用H型钢进行加固。若盾构始发段处于曲线段,加设半径为1200米的曲线段,始发时反力架、负环管片及始发基座难以配合曲线线路设置成曲线,在始发时需采取割线始发,以减小始发段轴线偏差。从始发洞门开始其中心路径前10m沿隧道设计中心线(1200m曲线)的内弦线推进,待盾尾脱离基座后逐步调整盾构姿态使盾构沿隧道设计线路推进。,盾构沿内弦线掘进最大偏移量:盾构机轴线与始发井轴线夹角:=arcsin(5/(1200-0.0224)=0.238度(设计曲线内偏移量为22.4mm)。,曲线
7、始发示意图,始发基座平剖面图,始发基座安装图,1.6 洞口密封安装,洞口密封的作用:1、在始发时在盾构机外壳与混凝土洞口之间形成一个柔性止水密封。2、在试掘进阶段,在管片与混凝土洞口之间形成止水、止浆密封。,洞口密封结构图,始发洞口密封原理图,折叶式密封环,洞门防水装置安装顺序为:洞门圈预埋钢环帘布橡胶板折页压板垫圈螺母。 在安装帘布橡胶板前先检查螺栓丝扣,同时必须确保螺栓栓结牢固;螺栓检查后,安装帘布橡胶板;帘布橡胶板安装完成后安装折页压板,折页压板外侧加垫圈并以螺母栓结固定折页压板,施工时必须确保螺母栓结牢固,防止盾构始发后同步注浆的浆液泄露。为防止盾构机推进时,刀盘损伤帘布橡胶板,在盾构
8、向前推进前应在帘布橡胶板外侧及边刀上涂抹黄油。,1.7反力架安装 反力架的作用:1、传递盾构推进反力到井体或车站结构上。2、提供盾构后配套台车(或系统)通行空间。3、标准环定位。,反力架立面布置图1,反力架立面布置图2,盾构主机与后配套连接之前,开始进行反力架的安装。反力架端面应与始发台水平轴垂直。反力架与竖井结构上预埋的钢板焊接牢固,保证反力架脚板安全稳定。,反力架的型式 反力架的加固,反力架计算有限元模型,1.空载调试 盾构机组装和连接完毕后,即可进行空载调试。主要调试内容为:液压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配电系统,注浆系统,以及各种仪表的校正。着重观测刀盘转动和端面跳动是否符合要求。 2
9、.负载调试 空载调试证明盾构机具有工作能力后即可进行负荷调试。负荷调试的主要目的是检查各种管线及密封的负载能力;使盾构机的各个工作系统和辅助系统达到满足正常生产要求的工作状态。通常试掘进时间即为对设备负载调试时间。负荷调试时将采取严格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保证工程安全、质量和隧道线型。,1.8盾构机调试,1.9 始发条件验收,始发条件验收主要内容:a、各项方案已编制并审批,已向工班交底;b、加固体强度、渗透系数测试满足设计要求;c、洞门、控制点已经三方复测并满足施工设计要求;d、反力架、始发架结构已通过验算并固定牢固;e、盾构机及配套设备到位并通过验收;f、各项物资、材料(包括应急物资)已到位并已通
10、过质量检测;g、地表和建筑物/管线监测点已布置并取得初始值;h、沿线建筑物、管线已调查并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2022/11/13,2022/11/13,1.10 负环拼装负环的作用:1、传递盾构推进反力到反力架-推进垫块。2、盾构推进导向。,盾构始发阶段,盾构始发时负环管片周围没有约束,必须在管片四周尽可能地加上各种支撑,保证盾构机向前推进时负环管片不会失稳。,1.11 盾构试掘进,特点:内容多、空间小、时间长、效率低、风险大,试掘进还需要解决的问题:1、临时出土口和出渣运输;2、管片运输和负环拼装;3、台车与车站的空间干涉;4、临时管线布置;5、电瓶机车编制;,盾构试掘进是指盾构机的适应
11、性掘进。在试掘进阶段主要是四个适应:1、盾构机控制系统、机械结构相互间的磨合,设备自适应性。2、操作人员与盾构机操作功能系统使用的磨合,人机适应性。3、盾构机功能系统对地质的适应性。简称地适应性。4、盾构设备全功能与环境空间的适应性。,盾构试掘进,地质是基础 设备是关键 人员是根本,完成盾构试掘进的标志:1、基本掌握盾构机在当前地层的掘进技术,清晰掘进参数的设置和相互关系。能够通过掘进参数来调控盾构姿态、隧道偏差、地面沉降、管片姿态。 -控制条件2、盾构机的所有系统设备负载运行和功能正常。 -功能条件3、盾构机的推进力反力完全由隧道管片与土体摩阻力承担。反力架不受推力的反作用。 -受力条件4、
12、盾构机及后配套台车完全进入隧道内。机车编制完成-空间条件,初始掘进参数设定:,盾构机在完成试掘进后,将对掘进参数进行必要的调整,为后续的正常掘进提供条件。并做好施工记录,记录内容有: 隧道掘进 施工进度 油缸行程、掘进速度 盾构推力、土压力 刀盘、螺旋机转速 盾构内壁与管片外侧环形空隙(上、下、左、右) 同步注浆 注浆压力、数量、稠度 注浆材料配比、注浆试块强度(每天取样试验) 测量 盾构倾斜度 隧道椭圆度 推进总距离 隧道每环衬砌环轴心的确切位置(X、Y、Z),试掘进参数的选择分析:,1、反力架:反力架安装前要有计算书,技术交底时要细化到每一侧支撑的根数、规格、焊接标准。 2、始发架定位:高
13、程比中心线高20mm以上,但不得超过50mm。平面定位与隧道轴线以模拟掘进9m处与设计偏差不大于4cm为宜,始发架与反力架夹角小于2。 3、负环拼装:负环管片安装后,在其管片与始发托架之间每侧加设两个木楔;负环管片紧固钢丝绳要拉紧。 4、防扭块:盾构外壳上安设防扭块,随掘进时切除。 5、导轨及垫条:始发推进前抬高盾构机的始发姿态,在洞门圈底部合理安装始发导轨,推进过程中加强盾构姿态控制,尽量避免盾构栽头,导轨的长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计算确定,始发架定位一般前端略高2cm。开始安装负环之前,需要在盾构下部安装4根垫条,防止负环管片下沉。,1.12始发注意事项,6、洞门密封:盾尾刷进入洞门,立即
14、进行同步注浆,若漏浆,及时封堵。随掘进环数增加,注浆压力同步增加。 7、测量:录取电脑的线形数据必须经过复核。录入数据时需经监理、第三方测量审核确认,并旁站监督。 8、渣土改良:混合液的流量与膨胀率的大小根据渣样稠度确定,渣土改良原则:宁稀勿干,保证渣土改良各路添加剂管路的畅通,尤其刀盘中心区域。 9、盾构姿态控制:采取“勤纠、少纠”原则,每环掘进偏移量不宜大于5mm。,2 盾构接收施工2.1盾构接收定义,盾构的接收,是指盾构在掘进过程中由原状土进入到达竖井端头加固土体区域,然后将盾构推进至到达竖井的围护结构处后,从竖井外侧破除井壁进入竖井内接收台架上的一系列作业过程。,盾构接收现场图,202
15、2/11/13,盾构到达施工工艺流程图,盾构接收施工流程图,2.2盾构接收工艺流程,2.3盾构接收端头加固,盾构接收时洞口段需进行加固,一般采取高压旋喷桩加固处理以保证盾构机接收的安全。盾构接收端加固区尺寸:长8m、宽12m、旋喷深度12m。,盾构机接收端加固图,2.4盾构到达掘进参数,1)盾构在到达掘进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盾构掘进参数的变化,特别是注浆量、出渣量、推力、扭矩等参数,当发现参数异常要先分析原因,做出判断,不能盲目掘进。盾构机进接近洞门5环位置时应减小推力,推力逐渐降低,缓慢均匀的切屑土体,宜控制在20mm/min以下,及时饱满的回填注浆。在盾构机碰壁过程更需密切监视掘进参数的变化
16、,一有异常,立即停机。 2)盾构机在接收前5米范围内掘进时要求每环注浆量在4.5m以上,并要求每环都要进行二次注浆。 3)盾构机刀盘距离贯通里程小于10米时,在掘进过程中,专人负责观察洞门口的变化,始终保持与盾构机操作手联系,及时调整掘进参数。,2.5.1 盾构机姿态人工复核测量 盾构到达接收端前100m,要对洞内所有的测量控制点进行一次系统的控制测量复测,对所有控制点的坐标进行精密、准确的平差计算。精确测量测站、后视点的坐标和高程(测量全站仪和后视棱镜的坐标和高程),每一测量点的测量不少于8个测回。 在100m和50m处对ZED导向系统进行复核测量。同时,在贯通前50m时,进一步加强加强盾构
17、姿态和管片测量,根据复测结果及时纠正偏差,并结合实测的竖井洞门位置适当调整隧道贯通时的盾构姿态。,2.5盾构机定位及接收洞门位置复核测量,2.5.2 到达洞门复核测量 在盾构贯通前对盾构到达洞门进行复核测量,测量项目包括:洞门中心位置偏差、洞门全圆半径等。必要时根据测量结果对洞门进行相应的处理。,接收托架高程测设及水平测设,2.6 盾构姿态调整 根据盾构姿态测量和洞门复测结果,逐渐将盾构姿态调整至预计的位置。在确认盾构机的贯通姿态时注意两点:一是盾构机贯通时的中心轴线与隧道设计轴线的偏差,二是接收洞门位置的偏差。综合这些因素在隧道设计中心轴线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纠偏要逐步完成,每一环纠偏量不
18、能过大。,盾构机推至围护结构后,通过径向孔及盾尾注浆来防止机头尾部水流进入前仓。 1)径向孔注浆 当盾构机刀盘碰壁以后,在破洞门前先进行一次径向孔注浆,将筒体周围空隙填充密实。采用双液浆注浆,注浆完毕后方可开始洞门凿除施工。 2)盾尾管片注浆 当盾构机刀盘碰壁以后,对盾尾5环再进行一次注浆,采用双液补充注浆,注浆初凝时间为40s,尽量多注浆,将管片与后部间隙封堵密实,注浆压力控制在0.3Mpa以下。,2.7 径向孔、盾尾管片注浆,在施工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在接收端头墙施工过程中,做好接收洞门预埋件的埋设工作,预埋件必须与端头墙结构钢筋连接在一起;第二步在盾构接收之前,完成洞口活动钢板、橡胶帘布的
19、安装。 在盾构接收时,很有可能因为刀盘旋转损坏帘布橡胶板或使钢板发生位移。所以要注意橡胶帘板的防护工作,并及时调整洞口活动板。,2.8盾构接收洞门帘布安装,帘布、压板安装图,水平探孔位置及取芯样品,在最后100环加强管片姿态监测频率,并及时告知土建工程师,以便及时作出判断,保证盾构机显示屏上的姿态更接近实际管片姿态。 由于盾构到站推力逐渐减小,至洞门附近的管片环与环之间连接不够紧密,因此做好后30环管片螺栓紧固和复紧工作,特别在最后20环应及时加强拧紧和复紧螺栓。防止管片松弛而影响密封防水效果。,2.9管片拼装控制,1)为了确保盾构机顺利接收,盾构机接收的姿态应平顺,在盾构机破除洞门砼后即可实
20、测盾构机的中心高程,以确定托架的安装位置; 2)根据接收端的底板高程、洞门环板实测中心高程调整接收托架高度,接收托架的轨面标高除适应于线路情况外,适当降低20mm,以便盾构机顺利上托架,接收基座的中心轴线应与隧道设计轴线一致,使盾构机按洞门实际中心接收; 3)要特别注意对接收托架的加固,尤其是纵向的加固,保证盾构机能顺利到达接收托架上。,2.10托架安装定位加固,接收托架的纵向支撑和横向支撑图,62,刀盘顶出图,盾构机上托架图,2.11盾构到达注意事项,1、加强盾构姿态和隧道线形测量,确保盾构机姿态和位置精度。根据盾构机的贯通姿态及掘进纠偏计划进行推进,纠偏要逐步完成,每一环纠偏量不能过大。
21、2、在盾构机距离端头墙50m时, 选择合理的掘进参数,逐渐放慢掘进速度,逐渐降低推力,缓慢均匀地切削洞口土体,以确保围护结构的稳定和防止地层坍塌。 3、进入加固范围后浆液改为快硬性浆液,提前在加固范围内将泥水堵在加固区外。当最后一环管片拼装完成后,根据地下水情况必要时通过管片的二次注浆孔,注入双液浆进行封堵。 4、作好后20环管片的螺栓紧固和复紧工作。防止管片松弛而影响密封防水效果。最后810环,设置管片拉紧装置,确保管片压紧力。 5、最后56环,进一步降低盾构机推力至400t左右;最后3环,掘进速度控制在510mm/min。,将接收段最后一段管片上半圈部位用槽钢相互连结,增加隧道刚度;在最后
22、十几环管片拼装时,及时复紧管片拼装螺栓,提高抗变形的能力;,6、 当刀盘距离洞门10m起应保证出土量,刀盘离洞门结构30-50cm时盾构应停止掘进,并使刀盘正面土压力降到最低值,以确保洞门破除施工安全。7、加强地表沉降监测,及时反馈信息以指导盾构机掘进。8、盾构到达之“四个到位”: (1)端头加固到位; (2)洞口密封止水到位; (3)盾构接收架安装到位; (4)洞里井内联络到位; 9、盾构到达之“三个尽快”: (1)尽快将盾构机推入井内; (2)尽快完成管片止水; (3)尽快注浆充填管片外周空隙。,渗水,带出大量细砂,地表塌陷,围护桩推 出,2022/11/13,3盾构正常掘进,3.1施工工
23、艺流程盾构机在完成试验段掘进后,对始发设施进行必要的调整,为正常掘进准备条件,调整工作包括:拆除负环管片、始发基座和反力架;在始发井内铺设双线轨道;其他各种管线的延伸和连接。盾构正常掘进施工工序如下:,2022/11/13,盾构正常掘进施工工艺流程,3.2掘进模式的选择土压平衡盾构机具有敞开式、半敞开式及土压平衡三种掘进模式。如果开挖地层自稳性较好采用敞开式模式,如果开挖地层稳定性不好或有较大水时,采用土压平衡模式。如果地层有一定自稳能力、地下水的压力不太高,可采用半敞开模式。 重点有六个施工管理指标来进行掘进控制管理:a、土仓压力;b、推进速度;c、总推力;d、排土量;e、刀盘转速和扭矩;f
24、、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其中土仓压力是主要的管理指标。在盾构掘进过程中,根据监测成果修正、调整,并合理匹配盾构掘进参数,如土仓压力、出渣量、盾构姿态修正和纠偏量,注浆参数等,建立有效的土压平衡,同时确保同步注浆效果,减少对地层的扰动及减少地层损失,以控制地面的沉降和隆起,保证盾构推进速度快、隧道管片拼装质量好。,2022/11/13,敞开掘进模式控制流程图,2022/11/13,半敞开掘进模式控制流程图,2022/11/13,土压平衡掘进模式控制流程图,3.3土仓压力控制土压平衡盾构是靠土仓压力P来平衡掌子面前方土压和静水压的。设刀盘中心地层静水压力、土压力之和为P0,则P=K*P0,K一般取1.
25、0-1.3。如土仓压力P设置过大,则会引起盾构刀盘前方土体隆起;如土仓压力P设置过小,又会引起盾构刀盘前方土体坍塌。根据地表沉降监测结果,对施工土压力及时进行总结调整,得出比较合理的施工土压力值。如在透气性较好的地层如砂卵石地层,在掘进停机时,土仓压力要略高于设定压力。,2022/11/13,2022/11/13,土仓压力水压力+土压力,地面隆起,土仓压力水压力+土压力,地面下陷,土仓压力控制因素,3.4渣土改良,1、目的(1)使渣土具有较好的土压平衡效果,利于稳定开挖面,控制地表沉降。(2)使渣土具有较好的止水性,以控制地下水流失。(3)使切削下来的渣土顺利快速进入土仓,并利于螺旋输送机顺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盾构 施工 技术 施工工艺 控制 要点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54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