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识别与防治ppt课件.ppt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虫害识别与防治ppt课件.ppt(1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勉县农技中心 唐建祥,E-mail:,内容提要,一、植物病害分类,植物生长、发育、贮藏、运输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或有害生物的侵染,导致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使其在生理和形态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出现枯叶、枯株、烂果、烂根等甚至死亡,而使植物的经济价值受到影响(违背人们预期意愿),这种变化统称为病害。根据其发病原因,分为侵染性(又称传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又称非传染性)病害。,1、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如气候、土壤、栽培等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所引起。不具传染性,又称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核心就是不传染,由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这种病害改变不适宜的环境条件,不严重
2、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恢复或症状得到缓解)。例如:水稻秧苗,遇低温冷害后,易造成青(黄)枯死苗(死苗,死,定义不能恢复,萎蔫,植物应对干旱等不良环境,自身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一旦条件适宜,可以恢复的);缺素症,适量补充之后,可以恢复的,缺素症都属生理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发生原因,营养失调引起缺素症水分失调水多:根部窒息,引起根部腐烂,地上部分发黄,花色浅。水少:萎蔫。温度高温灼伤;土表温度高,日灼茎腐;低温冻害,组织结冰而死。涂白是树木免受日灼和冻害的有效措施。有害物质SO2、SO3、HCl、粉尘等引起叶缘,叶尖枯死,叶脉间变褐落叶,此外农药、化肥使用不当,叶片常产生斑点和枯焦脱落。,有害物质SO
3、2、SO3、HCl,粉尘污染,农药药害,缺素症的表现缺N:矮化,分枝少,失绿变色和组织坏死。缺P:生长受抑制,植株矮化,叶片深绿灰暗无光,具紫色,最后凋落。缺K:叶片常出现棕色斑点,不正常皱缩,叶缘卷曲,最后焦枯。缺Fe、Mg:白化,黄化。缺Zn:生长手抑制,易引起畸形,如桃树小叶等。,缺素症,顶芽易缺硼和钙,新叶易缺铜铁锰锌硫,老叶易缺氮磷钾镁钼,缺氮抑制苗生长,新叶薄来老叶黄,根小茎细多木质,花迟果落不正常。植株矮小,叶色浅绿、基部老叶变黄;分枝或分蘖少,早衰;果树果小、果少、果皮硬,易脱落。由老叶逐渐向上发展。,缺磷株小分蘖少,新叶暗绿老叶紫,主根软弱侧根稀,花少粒小果也迟。幼芽、幼叶生
4、长停滞, 种子小,不饱满,玉米穗秃尖,油菜落荚。缺磷严重形成较多的花青素,如玉米、番茄和油菜茎叶紫红色的条纹或斑点。,缺钾株矮生长慢,老叶尖缘卷枯焦,根系易烂茎纤细,果畸叶枯如火烧。植株茎细小,节间短,茎杆柔弱,易倒伏;叶片失水而萎蔫,叶色变黄渐坏死。叶缘焦枯、褐斑,叶子形成杯状弯曲,或发生皱缩。禾本科分蘖多而结穗少,种子瘦小。双子叶叶脉间黄化 。果肉不饱满,果实畸形,有棱角。,胡麻叶斑病,梨树,花生缺钾,油菜白菜缺钾的症状:下部叶片黄化,枯叶脉间出现坏死斑点。,缺锌节短株矮小,新叶黄白肉变薄,簇叶多来叶也小,细看叶缘上起翘。先出现在幼嫩叶片上和其它幼嫩器官上。“小叶病” 、缩苗等, 叶片小而
5、脆,节间缩短,黄色深,健康部绿色浓的 “黄斑叶”,叶缘和叶脉保持绿色 。玉米苗期出现“花白苗”,后呈“花叶条纹病”、“白条干叶病” ;水稻引起“火烧苗”;小麦节间短、抽穗扬花迟而不齐、叶片出现白绿条斑;马铃薯株型矮缩,顶端叶片直立,叶小,叶面上出现灰色至古铜色的不规则斑点,叶缘上卷;叶菜类蔬菜植株矮化,叶色发黄或铜青色有斑点;番茄、青椒等果菜类小叶丛生,新叶发生黄斑并逐渐向全叶扩展,果实小或变形;核果、浆果的果肉有紫斑。,玉米花白苗,缺素症,水稻缺锌镁,苹果缺锌小叶病,Zn,缺硼顶叶皱缩卷,腋芽丛生花蕾落,块根空心根尖死,花而不实最典型。小麦“穗而不实”、花椰菜“褐心病”、 萝卜“黑心病”、马
6、铃薯的卷叶病等。,严重缺硼的番茄植株,缺钼株矮幼叶黄,老叶肉厚卷下方,豆类枝稀根瘤少,小麦迟迟不灌浆。叶片畸形、扭曲,老叶脉间淡绿发黄,有褐色斑点,变厚焦枯,甘 蓝 缺 钼杯状叶,烟草缺钼鞭尾状叶,花椰菜缺钼鞭尾叶,Mo,Mo,缺镁后期植株黄,老叶脉间变褐亡,花色苍白受抑制,根茎生长不正常。先从下部叶片开始, 叶肉变黄(有时呈紫色、坏死斑点)而叶脉仍保持绿色,有时杂色,即叶缘部分残留有绿色这是与缺氮病症的主要区别。果实着色差。,缺铁失绿先顶端,果树林木最严重,幼叶脉间先黄化,全叶变白难矫正。植株矮小,新叶开始缺绿,脉间失绿,呈清晰的网纹状,逐渐黄化,枯黄或脱落。顶部新梢死亡、下部叶片仍为绿色。
7、香樟、栀子花等易表现此症状。,梨树缺铁,桃树缺铁,苹果树缺铁,柑桔缺铁黄叶病,番 茄 缺 铁,甜 菜 缺 铁,大 豆 缺 铁,烟叶缺铁,水 稻 缺 铁,水 稻 铁 毒,白菜干烧心病,缺钙未老株先衰,幼叶边黄卷枯粘,根尖细脆腐烂死,茄果烂脐株萎蔫。植株矮小,组织坚硬。先发生于根部和地上幼嫩部分,未老先衰。 新叶粘连,抽出困难;茎软下垂,根尖细脆易变黑腐烂、死亡。蔬菜缺钙发生腐烂病;豆科作物新叶不伸展,老叶出现灰白色斑点。叶脉棕色,叶柄柔软下垂。,茄果烂脐,缺硫幼叶先变黄,叶尖焦枯茎基红,根系暗褐白根少,成熟迟缓结实稀。幼叶缺绿,且新叶均衡(铁不均衡)失绿,呈黄白色并易脱落,叶肉绿色时,叶脉已变黄
8、,老叶黄白色时叶肉仍呈绿色,这是缺硫的主要特征。 茎细小,支根少,色暗褐。豆科作物根瘤少。开花结实迟、果实少。症状类似缺氮,但是先出现在幼叶。因土壤中有足够的硫,因此缺硫情况很少遇到。,植株缺硫:新叶失绿黄化,玉 米,小 麦,烟 草,大 豆,水 稻,油 菜,植 物 缺 硫,茶树缺硫茶黄病,缺锰失绿株变形,幼叶黄白褐斑生,茎弱黄老多木质,花果稀少重量轻。移动性不大,缺锰时幼叶脉间失绿黄化,有褐色斑点散布于整个叶片。幼小到中等叶龄的叶片出现症状,而不是最幼嫩的叶片。谷类作物缺锰症状常出现在老叶上。植株矮小,病态缺绿。幼叶叶肉失绿,但叶脉保持绿色(此为缺锰与缺铁的主要区别,与缺镁症状很类似,但部位不
9、同),显白条状,叶上常有杂色斑点。茎生长势衰弱,多木质。花少,果实重量减轻。,小 麦 缺 锰,水 稻 缺 锰,高 梁 缺 锰,菜豆轻度缺锰,大豆缺锰褐斑病,缺锰的马铃薯叶背,锰中毒的马铃薯叶背,Mn,Mn,葫 萝 卜,缺铜变形株发黄,禾谷叶黄幼尖蔫,根茎不良树冒胶,谷难抽穗芒不全。缺铜时,植株矮小,叶片生长缓慢,呈现蓝绿色,新生叶缺绿,叶尖发白卷曲,叶缘灰黄,随之出现枯斑,最后死亡脱落。叶片栅栏组织退化, 即使在水分供应充足时也会发生萎蔫。禾谷类作物叶尖失绿而黄化,以后干枯、脱落,谷类作物穗和芒发育不全,有时大量分蘖而不抽穗,种子不易形成。果树上部叶片畸形,变色,新梢萎缩;根茎发育不良,茎上常
10、排出流胶。,小麦缺铜,小麦缺铜,柑 桔 缺 铜,缺铜时,约从7月份开始,春枝叶腋下部形成胶袋状并流出胶状物。枝条先端干枯,约从8月份开始果皮出现类似黑点病的锈斑,果心形成胶状物质、裂果增多、果实变小。,2、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物如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引起的病害,具有传染性,所以又称传染性病害。(有传染性、有病原物)这是我们防治的重点对象。,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真菌,病原真菌是一群低等植物,有细胞壁和细胞核,其形态大多有菌丝,适宜的繁殖温度为1024C,农作物80%病害都是真菌引起的。(病原真菌它是菌类可以,听别人说它是植物千万不要笑话,人家说对的)。,油菜菌核病,真菌很小,见到是由菌丝
11、扭结在一起子囊盘或子实体,平时吃的菌类属于真菌的子实体。,子囊盘,菌核,病叶,细菌是比真菌还小的低等植物,因小故常称微生物,适宜温度为1828C。(适宜温度病原细菌比真菌高,发生时间与季节、温度密切,对于分析病因、区分病害作为参考)。,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细菌,芹菜细菌性叶斑病,我们看到病斑是病原物堆积物,形象的说是“一大群羊,而不是一只羊”,病毒是一种比细菌更小的颗粒,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病毒,是一种体型细长的低等动物,可以营寄生生活,也可以营腐生生活。也就是说,可以寄生活体,也可以在死体上生存。,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线虫,丝瓜病原线虫,二、病害发生 流行原因,著名的“病害
12、三角”,感病寄主植物、具有致病性的病原物、有利发病环境条件构成的病害发生三角,也称其为病害三要素。病害发生原因:三因素同时存在并持续一定时间,一般理解,发病原因。,病原物的来源、传播,病原物的来源主要是病株、种子、土壤、肥料、杂草和带毒昆虫。 病原物的传播主要是风、水、虫和人的活动。 病原物的侵入途径主要是通过寄主的自然孔、伤口和直接穿透。,三、病害识别方法,先看病状:植物生病后,本身所呈现的不正常病态特征。由于病原种类、植物发病部位及时期不同,症状表现也千差万别、主要有:1变色 2坏死 3腐烂 4萎蔫 5畸形,再看病征:受害部位长出的病原物(菌)的特征。 为了描述的方便,人为地将病征分为霉状
13、物、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和脓状物等。一般侵染性病害都应有病征,非侵染性病害无病征(只能见到生病后植物的不正常病态特征,肉眼看不到病原物、病原菌,这也是作为区分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标志)。,1、真菌病害的症状特点,真菌性病害病征非常明显,发病初期可见菌丝体,后期可见霉层、粉状物、锈状物、小黑点、小颗粒。是真菌性病害的重要标志。水稻稻瘟病、纹枯病,油菜菌核病都是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 根肿菌属和粉痂菌属:多引发细胞膨大分裂,使受害部位呈根肿或瘿瘤。 霜霉属和盘梗霉属真菌:多引发霜霉病,腐生和弱寄生菌,使作物的花、果实、块根、块茎等储藏器官的组织坏死。,葡 萄霜霉病,子囊菌亚门真菌中的白粉
14、菌。在寄主的叶片下面呈白色或灰色的霉层,布满整个叶片,后期散生黑色小点。 担子菌亚门中的黑粉菌和锈菌。可诱发黑粉病和锈病。,西葫芦白粉病,玉米黑粉病,梨锈病,半知菌亚门的真菌。引发寄主发生性的组织坏死,其中无孢子目病原真菌,主要侵害根部和茎基部,造成根腐和茎基腐。芽孢纲病原真菌。以侵害作物的疏导组织为主,造成全株系统发病,如枯萎病,黄萎病等,腔孢菌纲的黑盘孢菌。其表现症状为常见的炭疽病,病斑为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有的还分泌粉红色或白色的黏液。 球壳菌目的真菌。引起的病状类型较多:斑点型的,主要危害叶片;溃疡型的,主要危害茎、枝条;腐烂型的,被害部位形成干腐或湿腐。,玉 米干腐病,由于真菌性病
15、害的类型、种类繁多,引起的病害症状也千变万化。但是,凡属真菌性病害,无论发生在什么部位,症状表现如何,在潮湿的条件下都有菌丝、孢子产生。这是判断真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2、细菌病害的症状特点,植物病原细菌导致的症状常常是组织坏死和萎蔫,少数能引起肿瘤,细菌造成的病斑,常在病斑的周围呈水渍状或油渍状,细菌性病害在的潮湿情况下病部常有菌脓溢出。这是识别细菌病害的重要标志。,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霜霉病,柑橘溃疡病,西红柿溃疡病,油菜黑腐病,细菌性病害主要表现坏死与腐烂,萎蔫与畸形:坏死、腐烂与畸形,都是细菌破了薄细胞壁细胞组织所导致的后果。在其网状叶脉的叶片上,病斑呈多角斑
16、,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环。在肥厚组织或果实上的病斑,多为圆形。,在柔嫩肉、多汁的组织上,组织死亡易生腐烂。有的部位被害后发生促进性病变,形成肿瘤,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根或茎上。萎蔫是细胞侵染维管束的结果,可局部或全部发生。维管束细胞被破坏后,水分、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会造成植株萎蔫死亡,细菌性病害没有菌丝、孢子,病斑表面没有霉状物,但有菌脓(除根癌病菌)溢出,病斑表面光滑,这是诊断细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 以上所述是诊断这两种病害的主要区别标志,要认真仔细的区别判断;正确选择药剂进行防治,尽可能降低这两种病害的危害程度。,3、病毒病害的症状特点,病毒病的症状病毒病的病状十分明显,如退色、花叶、 畸形
17、、矮缩、丛生等。主要有两种,花叶类型和黄化类型。花叶类型:典型症状是深绿与浅绿相交错、主要有黄斑、黄条斑、枯斑、枯条斑,这类病毒传毒媒介主要是蚜虫。黄化类型:典型症状是叶片黄化、丛枝、畸形等、病毒主要通过嫁接传染,传毒媒介昆虫主要是叶蝉和飞虱。,蕃茄病毒病,辣椒病毒病,4、线虫病害的症状特点,线虫体小,肉眼很难看见,故将线虫划入病害研究,又称之为线虫病,症状特点主要有两种:营养不良:生长缓慢,衰弱,矮小等。局部畸形:扭曲,干腐,虫瘿,须根丛生,四、植物病害的命名,植物病害的命名方法有 四种:1以病害症征来命名如黄瓜白粉病 ,是指黄瓜染病后病株叶片正面生有大量白色粉末状物 ;番茄灰霉病指在病部有
18、灰色霉状物 ;油菜菌核病 ,是由于在植株受害部位有鼠粪状黑色菌核,又称烂秆病。,番茄灰霉病,2以病害的病状命名如幼苗猝倒病 ,幼苗茎基部组织坏死 ,在坏死处倒伏 ;番茄青枯病 ,染病后萎蔫失水迅速 ,植株仍保持绿色 。,猝倒病又叫绵腐病,辣椒青枯病,水稻青枯病,3以病害的病原物命名如炭疽病 ,是由炭疽菌引起的一类真菌病害 ;疫病是指由疫霉菌引起的一类病害。,菜豆炭疽病,4 植物病害根据其所出现的典型症状而命名 ,如烟草轮纹病 、梨黑星病。,五、病虫害防治,1、正确诊断 对症下药认真调查、分析,弄清致病原因,诊断时最好实地考察,首先看异常植株在大田分布情况,看有无规律,注意株间比较,看病状是否有
19、一致性,之后,对于问题植株解剖检查,详细观察;其次,认真询问农事活动(施药、施肥、灌水等)、气候变化(温差造成萎蔫、出现灼伤)、栽培措施;,再根据上述情况和异常植株特征综合分析,虫害比较明显,若是虫害肯定能见虫、或虫伤株、虫粪之类的东西;要把常见药害、冻害、干旱、肥害、中毒等典型症状与侵染性病害截然分开,不要混淆。确属病害的前提下,需进一步根据症状区分是非侵染性与侵染性病害,然后再细分是哪种病菌或原因造成的。,2、对于非侵染性:要着重从改善寄主生长条件(施肥、补素、灌溉、排湿)入手,消除危害,如大气污染中毒,要及时与厂矿联系,进行废气无害化处理,田间喷施植物调节剂(快丰、黄腐酸盐等)、叶面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虫害 识别 防治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52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