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锅炉性能试验及运行ppt课件.ppt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及运行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站锅炉性能试验及运行ppt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2007年6月,高小涛,电站锅炉性能试验及运行相关问题讨论,1.锅炉试验的组织准备 2.锅炉试验实施要点 3.锅炉试验结果评价 4.影响锅炉性能的分析 5.煤质变化对电站锅炉运行的影响分析6.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工艺对电站运行的影响,试验准备条件对考核试验工况要求 主要试验仪器组织分工,1锅炉试验的组织准备, 根据机组锅炉运行状况,确定试验工况日期初步安排,上报电网调度批准。 锅炉及辅机设备无重大缺陷,能维持额定工况稳定运行 临时测点及设施安装完毕 集控室监控仪表须经校验合格 要求各风门挡板开关灵活,远方可操,指示正确无误 每工况调整好后,稳定1-2小时
2、后,试验记录2-3小时 汽水系统及其阀门无任何泄漏(包括内漏和外漏) 对锅炉燃烧优化调整试验,要求化学分场能尽快进行原煤、煤粉、飞灰和大渣的化学分析,以便为下一步试验提供调整依据。,1.1 试验准备条件, 临时测点及设施安装完毕 后夜班要对锅炉进行全面吹灰,为白天试验做好准备 试验期间不得吹灰、打焦、定期排污及其它对试验工况有扰动的操作 各工况煤质保持稳定,试验期间煤质波动不超出:Vdaf2%;Mt4%;Aar5%;Qnet,ar1670kJ/kg;t150; 要求各风门挡板开关灵活,远方可操,指示正确无误 过量空气系数波动0.05,1.2 对考核试验工况要求, 主蒸汽流量 、主、再汽温、主汽
3、压 每一个工况试验期间各运行磨组应维持稳定运行,试验前要求煤仓维持高煤位;对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还试验要求煤粉仓保持高粉位 试验前调整好空预器密封间隙,试验期间不得重新调整,1.2 对考核试验工况要求, 锅炉性能测试车所配测试仪器全套 烟气分析仪(如Testo350) 、烟气预处理器烟气混样器点温仪标准气体(氮气、氧气、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 T型热电偶 IPM分布式数字采集板 专用原煤取样工具 辐射高温计 电子微压计 煤粉取样装置 煤样缩分器 点温仪,1.3 主要试验仪器,组织机构 试验总指挥由厂领导承担,电试院试验负责人对试验技术负责,电厂现场负责人负责试验组织与协调工作,电厂运行负责操作
4、,电厂和电试院试验人员负责测试、记录、取样。 试验人员安排,1.4 组织分工,试验人员安排,1.4 组织分工, 锅炉效率试验 空气预热器漏风试验 机组散热试验 锅炉低负荷稳燃试验 试验测试前、测试中和测试后,应采用标气对烟气分析仪进行标定,2锅炉试验实施要点,试验依据 试验依据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或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标准(ASME )的要求进行试验测试工作 工况要求 试验前8小时锅炉全面吹灰一次; 锅炉运行参数达到性能保证值且至少稳定一小时以上; 锅炉负荷波动小于1%; 主、再汽温波动不超过+5或-10 主汽压波动不超过2% 试验煤质稳定,达到设计煤种或校核煤种试验期间不允许进行制粉系统的投停
5、操作; 试验期间不允许启停锅炉排污; 过量空气系数波动小于0.05,炉膛出口氧量波动不超过0.3%; 试验工况持续4小时,并且持续时间足以获得两组完整的数据; 试验开始前出空冷渣斗内存渣,试验结束时出渣进行取样。,2.1 锅炉效率试验,测试主要内容 锅炉各主要运行参数利用经校验合格的电厂监控表计数据 空预器进、出口网格法烟气取样及分析 大气压力测量 大气湿度测量 环境温度测量 空预器出口网格法排烟温度测量 原煤取样及工业、元素分析、发热量测量 灰、渣取样及含碳量测量,2.1 锅炉效率试验,2.1 锅炉效率试验,2.1 锅炉效率试验,2.1 锅炉效率试验,试验方法 通过测量漏入空气预热器内的空气
6、量来计算空气预热器漏风率 工况要求 锅炉达到所需的出力或保证所需的电负荷(依技术协议而定) 试验前72小时之内吹灰一次,试验期间不得吹灰、打焦、定期排污及其它工况扰动操作 煤质稳定,达到设计煤种或校核煤种主蒸汽流量波动不超过4% 主、再汽温波动不超过+5或-10 主汽压波动不超过2% 过量空气系数波动0.05 试验期间制粉系统维持稳定运行,不得有启停操作 试验前调整好空预器密封间隙,试验期间不得重新调整(对密封间隙可调的空预器而言),2.2锅炉空气预热器漏风试验,测试内容 工况参数利用经校验合格的电厂监控表计数据 空预器进、出口网格法烟气取样及分析(主要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大气压力测量 大
7、气湿度测量 环境温度测量(国标简化公式计算仅须以上各项) 空预器出口网格法排烟温度测量 原煤取样及工业、元素分析、发热量测量 灰、渣取样及含碳量测量 空预器进口烟温,省煤器进口烟温(按国标计算仅需以上各项) 空预器进、出口风压及烟气压力,空预器进、出口风烟流量测量(如厂用表计校验准确,可与试验各方讨论使用厂用表计数据)(ASME PTC4.3需以上各项),2.2锅炉空气预热器漏风试验,试验方法 采用表面温度法对保温性能进行试验计算。对于较大平面,试验采用红外热象法对被侧保温结构表面进行扫描,反映出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分布的方法。对于小平面、管道、阀门和法兰等的表面温度采用点温计进行测量。工况要求
8、 锅炉运行参数达到性能保证值且至少稳定一小时以上; 被测保温结构无明显泄漏;试验环境要求 测量要求在环境风速0.5m/s的条件下进行,如不能满足时应加装挡风装置; 室外测试应选择在阴天或夜间进行,如不能满足时应加用遮阳装置,稳定一段时间后再测试; 室外测试应避免在雨雪天气条件下进行; 环境温度应在距离被测位置1m 处测得,并避免其它热源得影响; 试验所需要的临时平台搭设牢固;,2.3 机组散热试验,试验方法 锅炉由高负荷逐渐降低至目标负荷。 锅炉降负荷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锅炉降负荷应分阶段进行,在试验负荷大于60%额定负荷时,蒸发量每下降10%BMCR,在试验负荷小于60%额定负荷以下时
9、蒸发量每下降3%BMCR应稳定燃烧30分钟,对运行工况进行必要的调整,检查一切正常后,方可继续降负荷; 根据锅炉负荷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给粉量和风量,调整给粉量时,应采用增减给煤机转速的办法来进行; 燃烧调整方面应保持中、下层磨煤机火嘴燃烧稳定,停运磨煤机时应逐台进行,采取先上层,后下层的办法 降负荷过程中,应及时调整一次风量,检查运行火嘴的燃烧情况,煤粉着火点应距离喷口0.5m左右; 若发现锅炉燃烧不稳、炉膛负压波动较大时,应及时投入油枪助燃,避免炉膛熄火MFT事故的发生。在进行必要的工况调整后,依次撤掉油枪并注意维持炉膛燃烧稳定;,2.3锅炉低负荷稳燃试验,在锅炉降负荷过程中应将燃料自动切
10、为手动;在锅炉低负荷运行工况时,视情况关闭喷燃器的周界风; 应按火嘴投用情况调节二次风挡板开度,保证投用火嘴上下的二次风风速, 保证一、二次风动量比,同时应适当关小投用火嘴间的二次风风门,使二层 火嘴着火更好的相互支持。 严格控制负荷升降速度,以免操作跟不上,造成炉膛熄火或汽温突变,甚至发生超温的现象; 降负荷过程中应注意减温水和一、二次风风量、风压的跟踪调整,维持氧量在合适水平; 保证运行中的一次风喷嘴出口风速应正常,避免因过大的风速而导致的着火推迟及燃烧不稳定的现象; 保证一次风温应正常,不能太低,否则不利于煤粉的燃烧; 低负荷时首先应保证下层的磨煤机运行稳定并维持正常出力,用上层磨煤机的
11、出力来调整负荷,调整过程中,应保证锅炉燃烧稳定,火检指示稳定; 用远红外辐射高温计在燃烧器区域各看火孔测量炉膛温度和燃烧器根部温度;,2.3锅炉低负荷稳燃试验,当锅炉达到40%BMCR目标负荷且燃烧工况稳定后正式开始试验 试验持续时间为2小时 确定低负荷燃烧是否稳定的标准有:锅炉低负荷试验期间未投油枪助燃;锅炉燃烧器着火稳定;燃烧器根部着火温度高,一般应保持在600以上;锅炉火检信号稳定。锅炉低负荷稳燃试验有效标准 试验工况稳定; 试验仪器准确; 试验煤种在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之间。,2.3锅炉低负荷稳燃试验, 锅炉性能试验计算方法 风机性能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对于锅炉性能考核试验,一般应进行预备
12、性试验和两个正式工况试验,两次正式工况试验锅炉效率偏差应在0.05%范围内才有效。 试验测试仪器应进行标定。 根据试验结果和锅炉性能保证值进行比较,对锅炉性能作出评价。,3锅炉试验结果评价, 锅炉性能试验计算方法 锅炉效率计算以燃料低位发热量为基础计算;灰、渣比例:电除尘灰斗90;炉底大渣10;排烟损失q2=Q2/Qnet100%;可燃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3=Vgy(126.36CO)/Qnet100%;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4散热损失q5;灰、渣物理热损失q6; 锅炉效率(1-q2-q3-q4-q5-q6)100%;环境温度偏差修正 保证排烟温度按下式计算,并将保证的进风温度及换算后的排烟
13、温度分别替代热损失中的t0与py进行计算:煤种修正 煤种修正将燃料各组分及低位发热量设计值替代排烟损失计算公式中的试验值计算修正后的该项损失;,3锅炉试验结果评价,机组散热计算 平面:q=(Tw-T0)/(Ri+Rs)= (Tw-T0)(Tw4T04) 圆筒面:q=(Tw-T0)/(Ri+Rs)= (Tw-T0)(Tw4T04) 其中:q:保温层外表面热流密度 kW/ m2 Tw:设备和管道的外表面温度 K T0:环境温度 K:保温层外表面向大气的放热系数, kW/(m2)1.163(10+6),w为风速,m/s Ri:保温层热阻 m2/ kWRs:保温层表面热阻 m2/ kW: 保温层外表面
14、黑度:玻尔兹曼常数,5.6710-8 W/(m2K4)*管道直径大于1020mm的圆筒设备按平面计算,3锅炉试验结果评价,锅炉优化燃烧运行特性 经济性方面 煤粉的燃尽程度 过量空气系数 煤粉细度 锅炉煤种和负荷适应性 降低锅炉NOX的排放浓度,4影响锅炉性能的分析,锅炉优化燃烧运行特性 经济性方面,4影响锅炉性能的分析,4影响锅炉性能的分析,几个主要因数300MW机组和600MW机组锅炉效率影响情况,安全性方面 炉内结渣和积灰的控制 受热面磨损和腐蚀的控制 避免高温腐蚀和低温腐蚀 四管爆漏的控制 防止燃烧器长期运行时的过热和烧坏,4影响锅炉性能的分析, 炉内结渣和积灰的控制 锅炉结渣是许多电厂
15、经常遇到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国内燃用无烟煤、劣质贫煤和劣质烟煤的煤粉锅炉结渣带有一定的共性。燃用劣质煤的锅炉为了保证燃烧稳定,在设计上通常选择较高的热负荷和采用较保守的稳燃措施,这固然可取得较好的稳燃效果,但往往导致结渣。炉内结渣使辐射吸热量减小,炉膛出口烟温升高,局部结渣还使炉膛四周水冷壁吸热不均,对流烟道左右、上下侧烟温差加剧,造成过热器和再热器管壁超温。大块渣从炉内水冷壁上掉落,会砸坏冷灰斗斜坡处水冷壁管,卡死或堵塞与渣池间的喉口,导致锅炉被迫停炉清渣或检修,增加了机组的非计划停运,降低了机组人员可用率。炉内大量结渣还将使炉内燃烧工况恶化,未燃尽煤粉局部结聚及炉膛熄火,造成设备损坏及人员
16、伤亡的严重事故。 锅炉的积灰是指煤灰沉积在锅炉的受热面上,锅炉受热面的积灰将对锅炉的运行造成下列危害: 积灰将将使受热的传热条件恶化,使锅炉远离设计值运行,达不到相应的出力和热力参数; 受热面持积灰往往造成受热面金属的强烈腐蚀,管壁因腐蚀而爆管; 严重积灰将部分和全部堵塞对流烟道,造成强迫停运。因此,控制锅炉的结渣和积灰,对锅炉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4影响锅炉性能的分析, 受热面磨损和腐蚀的控制 根据设计要求,对流受热面管壁的最大磨损量为2mm,安全运行时间应在6106h 以上。但是,由于燃用煤质变差和防磨设计、布置和安装不合理原因,有些电厂的尾部受热面运行近万小时,即磨损严重,出现泄漏
17、和爆管事故。因磨损而造成的泄漏和爆管事故约占总四管爆漏事故的40%50%。,4影响锅炉性能的分析, 避免高温腐蚀和低温腐蚀 锅炉的腐蚀常有两种,一种是高温腐蚀,一种是低温腐蚀。高温腐蚀常发生在炉内水冷壁上,典型的腐蚀机理为硫腐蚀。高温腐蚀往往造成大片水冷壁的管壁快速减薄,对锅炉安全运行影响很大。,4影响锅炉性能的分析, 四管爆漏的控制 四管爆漏是指锅炉受热面中的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和省煤器四种管子由于过热、腐蚀、磨损等各种原因发生破裂、泄漏,导致炉管失效,甚至引起锅炉事故停炉。,4影响锅炉性能的分析,防止燃烧器长期运行时的过热和烧坏 为适应电站锅炉低负荷调峰的需要,近年来,国内相继开发了一些
18、新型煤粉燃烧器,它们在电站锅炉的稳燃节油、扩大煤种适应范围、减小锅炉启动次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有时稳燃、结渣以及燃烧器烧坏往往互相矛盾。有些燃烧器的稳燃性能很好,但当燃用易结渣和高挥发性煤时,易产生炉内结渣和喷口烧坏问题。,4影响锅炉性能的分析,影响风机性能参数的因素 结构特性对风机性能的影响 系统管网阻力对风机参数的影响 运行条件的改变对风机参数的影响 风机的调节性能对运行参数的影响,4影响锅炉性能的分析,为了节能增效,许多电力企业考虑摆脱原来的单一煤种,拓展其他可能的煤炭供应渠道,以便用最低的发电成本参与市场竞价。电厂来煤渠道的多样性,导致锅炉燃用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站 锅炉 性能 试验 运行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51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