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修辞学ppt课件.ppt
《现代汉语修辞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修辞学ppt课件.ppt(1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龙永府,现代汉语修辞学,第一章 概说,第一节 修辞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修辞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语言学分科。 易经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修辞学真正作为一门科学出现于科学体系之中,只是近代的事情。,第二节 什么是修辞,一、辞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修辞”的“修”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九篇上解释说:“修,饰也。”辞源对“修”字第一个义项解作“装饰、整治”(商务印书馆1979年)。辞海对“修”字第一个义项解作“修饰、装饰”(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概括地说,“修”是“修饰”的意思。,修辞的“辞”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十四篇下解释说:“辞,讼也。”清朱俊声
2、在说文通训定声里说:“按理分争、辩讼之谓辞。”易系辞:“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荀子正名“辞合于说”,注曰“成文为辞。”论语十五卫灵公:“辞达而已矣。”辞源将“辞”解释为“文辞、言辞。”(商务印书馆1979年)辞海将“辞”解释为“文词、言词”。(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总之,概括地说,“辞”是“言语文辞”的意思。,修辞是以在特定的题旨情境中运用恰当的语言手段为研究对象的,从词、句到篇章、语体的所有表达手段都是它的研究内容,而追求理想的表达效果,则是修辞的根本任务。我说完了,又从怀里掏出孩子没吃的那两个粉渣窝窝,小心地放到坐在前排的一个小同志的手里。我说完了,又从怀里掏出那两个粉渣饼子,
3、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里,有一天他从阵地上下来做饭。在汉江南岸的那些日子里,有一天他从阵地上下来做饭。 在汉江南岸的阻击敌人的日子里,有一天他从阵地上下来做饭。他们走出咖啡店,夜已经来了。寒气迎面袭来,他打了个寒噤。(巴金寒夜)他们走出咖啡店,夜已经来了。寒气迎面扑来,他打了个寒噤。(巴金寒夜),第一、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体现出修辞的表达效果来。例如:1)(闰土)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鲁迅故乡2)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得像一个核桃。 鲁迅祝福,第二、运用恰当的语言手段,这包括词语的选用和配合,句子的锤炼和选择,运用特定的修辞方式,篇章
4、结构和语体风格等。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勤俭是幸福之本,浪费是困难之苗。细水长流,吃穿不愁。会想会算,钱粮不断。勤劳果实累累,懒惰两手空空。勤劳节约般般有,好吃懒做件件无。,运用恰当的语言手段又包括某一手段的变异使用。例如:1.急浪把大堤撕开了一道口子。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片叶子和花上。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变异给人的感受往往是出乎意料之外,仔细推敲却又在情理之中。又如: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日,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第三,追求理想的表达效果。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运用恰当的语言手段,目的是为了取得理想的表达效果。 应当区分
5、出三个层次:一是语言材料本身的美丑好坏。二是话语的美丑好坏。 三是表达效果的美丑好坏。五月五日时,天气已大热,狗呀便欲死,牛复吐出舌。,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运用恰当的语言手段,追求理想的表达效果三个方面紧密联系、不可分割。语言手段要适应题旨情境,表达效果又要通过语言手段来表达。如果忽视或取消了某一方面,就不能达到修辞的目的。结论:修辞是以在特定的题旨情境中运用恰当的语言手段为研究对象的,从词、句到篇章、语体的所有表达手段都是它的研究内容,而追求理想的表达效果,则是修辞的根本任务。,二、修辞学的范围修辞学A (广义):修辞哲学修辞学(核心)B:修辞学C(狭义)、 修辞术、修辞工程边缘修辞学:语境
6、学、语体学、文风学、 风格学、信息修辞学、控制修辞学、 社会修辞学,三、辞学的地位、作用(一)修辞学有助于人们的说和写的效果,也有助于人们提高听和读的能力。子贡曰:“出言陈辞,身之得失,国之安危也。”主父偃曰:“人而无辞,安所用之。”昔子产修其辞而赵武致其政,王孙满明其言而楚庄以惭,苏秦行其说而六国以安,蒯通陈其说而身得以全。夫辞者乃所以尊君重身,安国全性者也,故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汉刘向说苑善说),(二)语言学是人文科学中的一门领先科学,修辞学在语言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修辞与语法、逻辑的关系语法是修辞的基础,应该在合乎语法的基础上讲究修辞,要在合乎逻辑的前提下讲究修辞。语法、逻辑、修辞
7、是三门不同性质的学科,不能把他们混淆起来。,不能机械地运用逻辑和语法的尺度去衡量。例如:(1)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杜甫古柏行 (2) 生活永远是诗的土壤。 (未央一篇论文的标题) (3)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臧克家有的人),(4)所以我们看晋人的画像和那时的文章,见他衣服宽大,不鞋而屐,以为他一定很舒服,很飘逸的了,其实他心里却是很苦的。(5)又一阵残暴的脚步声,震动着魔窟,渐渐近了,就在窗前经过。,语法、修辞、逻辑三者是有区别的,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事实上它们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首先,在一般情况下,修辞要在合
8、乎逻辑的基础上进行。 其次,修辞的特点同语法的特点密切相关,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某些修辞现象会转化为语法现象,而汉语修辞手段的特点有一部分是由汉语语法的特点所决定的。,再次,对同一语言事实的分析,往往同时涉及语法、逻辑和修辞三个方面。蒲公英已经开了,柔弱的茎上顶着小黄花,雄赳赳地站在路旁。 修辞同语法、逻辑的关系:有区别,不能割裂;有联系,不能混同。,四、修辞的原则基本原则是适应语境变化,注重交际效果。 (一)语言材料的规范和变异的适度性(二)信息的真实、切题、适量性(三)对语言环境的得体性,2、语境在修辞中的作用第一,语境是修辞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语境具有消除歧义、化解逻辑矛
9、盾的功能。 第三,语境对使用语言有约束力量。 第四,语境是评定修辞优劣的客观依据 。五、修辞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 词语的运用,第一节 词语的选用 一、词语选用的原则_适应特定的题 旨情境 二、选用词语的要求_准确、贴切 注意 :1.要看清对象; 2.要留心环境 ; 3.要注意真实 三、选用词语的范围 :动词、形容词、名词,第二节 词语的移用,一、改变用法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让本来没有某种用法的词语临时具有那样的用法。 (一)改变词语的搭配关系 :A、是把适用于甲事物的修饰语移用到乙事物上。B、是甲乙两事物同时出现,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拈来移用于乙事物。,相同点:都是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用到乙
10、事物上去,都是词语的超常搭配。区别 :1.从内容上看,移就移的一般是表示人的情状或人的感受的词语 ;拈连所拈的是一些表示具体行为动作的动词。2.从结构上看,移就所涉及的两项一般构成限定关系;拈连大多数是把表现甲事物的动词拈用到乙事物身上,构成动宾关系的结构。,通感是说话或写文章时常常有意识地将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的界限打通,彼此交替地使用起来,或用这一感觉代替另一感觉,即感觉转移。即移觉。 另一种是改变词语的适用环境。(降用、易色)二、改变词性,第三节 词语的代用一、相关的借代,借代由本体和借体两部分组成,重在事物的相关性 。分为:1.特征代本体 ;2.具体代抽象 ;3.部分代整体 ;
11、4.材料或工具名称代与之有关的事物 ;5.地点、作者、商标等代替与之有关的事物。; 6.典型人物代一般;7.结果代原因 ;,二、避忌的代用 分两类:一类是婉曲,一类是避讳。婉曲和避讳 相同点:都有拐弯抹角,迂回曲折,闪烁其辞的特点。 不同点:婉曲是说话含而不露,故意用烘托、暗示的方法婉言表意。避讳是专门指人们对种种犯忌触讳不便直说的事物,用另一种说法来代替。,第四节 词语的仿用,一、语素更换 用更换语素的办法临时仿造一个新词语。 1.利用相对、相反的意义来仿造;2.利用相关连类而仿造。二、成语翻新、成语活用 :缩字;扩展 ;化用 ;借用 。除了词语的仿用外,还有句子、段落或篇章的仿用,即仿拟辞
12、格。,第五节 词语的配合,一、色彩的配合:1. 词语的感情色彩的配合2.词语的语体色彩 3.形象色彩的配合,二、词语的声音配合 (一)声韵和谐 :1.利用双声和叠韵 ;2.押韵和谐(1)押韵(2)方式:偶韵、奇韵、排韵、随韵、交韵、抱韵、儿化韵 ;3.避免声音拗口 。(二)音节匀称 (三)节奏鲜明 (四)注意“摹声”,以声传情(飞白、叠音词运用)。,第三章 句子修辞第一节 句子的选择和组合,是为了加强表达效果而认真地安排、选择语句,是修辞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语序的选择 二、语气选择,三、句式的选择(一)长句和短句 各有其修辞效果。长句表意严密精确、细致周详、气势畅达;短句表意简洁明快、
13、概括扼要、活泼有力。口语中以短句为主,书面语中,政论语体使用长句较多。 1.长句 修饰语比较多,联合结构比较多,分句中的结构层次比较多。,2.短句有三种情况:一是简单明了地叙述和描写事物;二是如实地记录口语;三是表示紧张激动的情绪和坚决肯定的口气。3.长短句兼用,4.长句化短,方法: 1.将长句的修饰成分或联合成分拆开来变成一个分句。长句:这是个顶着假发的,爱做作 的,爱谈笑的,浑名“九娘子”的 肥胖妇人。短句:这是个顶着假发的肥胖妇人, 爱做作,爱谈笑,浑名“九娘子”。,2.用否定词来简化表示条件、假设关系的复句,避免分句间词语的重复。如:一个青年一定要有朝气,要有坚强的意志,要有克服困难的
14、勇气,否则就不是一位新时代的革命青年。3.用“的”字结构使句子尽量变简。如:整个阵地都被我军占领了,敌人溃不成军,死的死,降的降,逃的逃。,4.用重复分散法A.你是英雄,不是那种抽象的英雄,而是具体的、亲切的、受过很多苦难还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奋斗着、希望着的英雄。B.你是英雄,不是那种抽象的英雄,而是具体的英雄,是亲切的、受过很多苦难还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的英雄,是奋斗着、希望着的英雄。,(二)整句和散句 整散的因素 :结构,音节,节律。凡是结构相同或相似,音节相等或相近,节律匀称的几个句子整齐地排列在一起的就是整句; 把结构参差不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三)主动句和被
15、动句 在动词谓语句中,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发出者,这样的句子叫主动句;主语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这个句子就是被动句。,被动句常出现在下列情况下:1.强调被动者,或因种种原因不出现施事者。 2.在强调主语被动状态的同时,还须介绍并突出施动者。,3、为了使句子结构匀称,前后分句主语保持一致,使句子简洁、紧凑、文气连贯。 4、陈述不如意或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如:江姐被捕了。,(四)肯定句和否定句 肯定句和否定句同义时,其修辞作用主要是口气、语气的轻重程度不同。 如:这孩子漂亮。这孩子不丑。 否定句有两种类型: 1.单重否定句;2、双重否定句(A.语气比肯定句还强烈。B .语气比肯定句要委婉、轻柔一些。 )
16、,3、否定句中有反诘语气时,往往表示肯定的意思。口气比单纯肯定更强烈,更有力。 肯定句和否定句交错使用,如:我在苦思冥想,推敲一个反映学校生活的电影剧本朦胧中,我恍恍惚惚走进了剧本,走进了学校。呵,不!是角色走出了剧本,来到我的身边。 罗达成春夜来客,(五)口语和书面语句式口语和书面语句式的区别:口语句式多用于日常生活口头对话中,结构比较松散,短句多,修饰语和并列成分少,句式灵活多变。口语句式追加修正多,跳脱岔断多,简洁明快,口气较简便。书面语句式结构比较严谨、较多使用修饰语和并列成分。句型长,层次多,讲究规范,洗练、精确、周密,语意复杂,口气比较庄重。,2、口语句式中常常省略成分,非主谓句式
17、用得多;书面语句式主谓句居多,非主谓句用得较少。3、口语关联词语用得少些,有时干脆不用,语气词用得较多;书面语关联词语用得多些,相对语气词用得少些。,(六)文言句和欧化句 1.充当状语的介词短语后置。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2.人称代词带有定语。 还穿着破棉袄的他,觉得浑身燥热起来了。 3.动词性成分构成并列短语。 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第四章 修辞格,辞格是为了使语言形象、生动、有力而运用的一些特殊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都有一定的格式,因此叫修辞格,简称辞格。辞格是使语言富于形象色彩的最重要的手段。,第一节 辞格(一)一、比喻,比喻的心理
18、依据是联想,比喻的构成基础是相似点。比喻由四要素构成:本体、喻体、喻词、相似点。,(一)比喻的种类 1.明喻:甲像乙 。 2.暗喻:甲是乙 。如: 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3.借喻:以乙代甲 。如: 看吧,狂风紧紧地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倒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二)比喻的变体 1.上海人叫小瘪三的那批角色,也很像我们的党八股2.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的地方。 3.啊!我的共和国啊母亲! ,(三)其他形式的比喻 1.反喻 生活可不像你做衣服,做一件不合适扔掉再做。 2.博喻 他的心像奔马似的欢腾,像决堤的洪水那样冲动,又像淋漓尽致地畅饮一碗美酒那样
19、的舒畅、痛快、豪迈。,3.较喻清凉的水沁入肺腑,这是比甘露还要甜,比美酒还要香的天山雪水。 4.回喻 荒野里偶尔能看见一种树,树枝上密密麻麻挂满果实。那不是果实,那是鸟巢。,(四)比喻的修辞作用 1、比喻能使语言形象、生动,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2、便于理解事理。一些抽象的、不熟悉的、未知的、深奥的事物、事理经过比喻就变得具体、熟悉、已知、浅显易于理解。,(五)比喻的运用 1.要注意比喻构成的基本条件2.比喻要新颖、贴切3.比喻要通俗、明白、易懂此外,不要把相似当比喻,不要把词语的比喻义当作修辞上的比喻。,(六)借喻与借代的异同相似点:都是本体不出现,用一个事物代替另
20、一个事物。 区别 :1、借喻和借代构成的基础不同。借喻相似性;借代相关性 2、语言格式不同。借喻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不能。 3、借喻和借代的作用不同。,借喻使语言具体形象;借代使形象突出鲜明。,二、比拟 把物拟作人、把人拟作物或把甲物拟作乙物的一种修辞格。如:真理振振有词,谎言语无伦次。类别 :1.拟人,如: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地卖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2.拟物,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二)比拟的修辞作用1、寄情于物,形象生动,活泼有趣,可以加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 2.能烘托气氛,抒发情感,深化主题。 3.抒发
21、情感。,(三)比拟的运用1.必须是自己真情实感的流露,感情必须符合所描写的环境气氛。2.比拟的人和物在性格、形态、动作等方面应该有相似或相近之点。,(四)比拟和比喻的异同相同点:比拟和比喻在表达者的意念中都涉及了甲乙二体,客观上二体必须有相似之处,“比”是构成比拟和比喻的共同基础。不同点:比拟重在拟,是强调甲乙二体的相通相融之处 ;比喻重在喻,是强调甲乙二者的相似。,三、夸张 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事物某些方面故意作夸大或缩小的描写,这就是夸张。种类 : 1.扩大夸张 ,如:黑龙江人常说,这里的土,插根筷子都会发芽。2.缩小夸张,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
22、.超前夸张,如:“放心,回头见!”刘铁柱话音还在,人已不见了。,(二)夸张的作用 1.增强语言的力度,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2.使形象更鲜明。3.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三)夸张的运用1.要夸而有节;2.要明确、显豁;3.要力求新颖,不落俗套。,第二节 辞格(二)四、双关,是依据语言环境的帮助,利用语音或语义上的联系,有意使语句同时兼有表里两种意思,表面上是说这个意思,实际上是另一个意思,这另一个意思才是说话的真意所在。,(一) 双关的种类 1.谐音双关,如:我失娇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2.寓意双关,如:可是匪徒们走上几十里的大山背,他们没想到包马蹄的麻袋片全烂掉在马路
23、上,露出了他们的马脚,(二)双关的修辞作用1.表义含蓄曲折,可以借物抒情,也可以咏物言志;2.使语言委婉形象,幽默风趣 ;3.还可以用来指桑骂槐,一般称为对象双关。,(三)双关的运用1.谐音双关要注意用语音的相同或相近关顾两重意思;寓意双关必须注意“表”、“里”两重意义的内在联系,二者联系越密切,修辞效果越好。 2.要注意双关和歧义的区别;3.要努力做到含蓄而不流于晦涩,生动而不流于油滑。,(四)双关和婉曲 相同点:双关和婉曲都有含蓄曲折地表达思想的作用。区别:1.双关有表里两层意思,婉曲表里一个意思;双关着重在有意影射另一件事,婉曲着重在故意回避某种说法,是含蓄曲折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2
24、.它们的表达方式不同。,(五)双关与借喻 1. 构成,双关利用同音或多义而构成双重意义。借喻是凭借两种事物的相似关系,一般不需要特定的语言环境。 2. 表达效果,双关的效果是含蓄、委婉;借喻的效果是鲜明、形象、生动。3.表达形式、关系,双关是借一个词语或句子的意义关顾两个事物,表里两重意思;借喻说的是喻体,要表达的是本体事物,是比喻与被比喻的关系。,(六)双关与反语 相同点:双关与反语相同之处都具有双重意义,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体现其真意。区别:双关的双重意义有相反、相同、相关的;反语的双重意义永远是相关的。2.双关的效果是含蓄委婉,反语的效果是讽刺幽默。,五、精警 又叫警策 是表面上相互对立或
25、排斥的两个概念或判断巧妙地连在一起表达一个复杂的思想方式、含义深刻,富有哲理。如:坦率不是浅薄的别名,伪饰未必是深沉的外观,她们就是证明。,(一)种类1.看似矛盾的精警,如:巨星陨落了,他的光还在运行。2.看似多余的精警,如:这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 有的精警是在比喻、借代、夸张或对偶等修辞格的基础上构成的,如: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二)精警的修辞作用1.言简意赅,引人思索,富有哲理。2.刻画人物,可以从中窥见人物的精神境界。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精警常常具有格言的意味,如: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四)运用精警应该注意的问题1.要根据内容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汉语 修辞学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50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