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复习及专题练习ppt课件.ppt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复习及专题练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复习及专题练习ppt课件.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2年考情回顾,知识网络构建,热点考点突破,热点题源预测,专题对点特训,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认识, 命题规律:1题型:正误判断型选择题、填空题。2考向:以拼盘形式考查物质的组成以及常见的分类标准,意在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辨认与再现能力以及相关学科素养。, 方法点拨:1依据“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2注意氧化物分类中“交叉”关系,3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1)胶体微粒一般是难溶物离子、分子的聚集体,少数是淀粉、蛋白质类高分子。在Fe(OH)3胶体中,Fe(OH)3胶体粒子的数目要远远小于原FeCl3溶液中Fe3的数目。(2)胶体的物理性质:丁达尔效应;电泳现象;
2、介稳性;布朗运动;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但能透过滤纸。,(3)胶体区别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1100 nm)。,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PM2.5是指微粒直径不大于2.5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2017全国卷)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安徽卷)CSiO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安徽卷)D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其本质是纳米铁粉对重金属离子较强的物理吸附(2016浙江卷),EH3PO2是一元中强酸,所以NaH2PO2是正盐(2017全国卷改编)F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
3、商品:瓷器、丝绸、茶叶、中草药,其中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瓷器(2017北京卷改编)G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电泳(2017天津卷改编)H硼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不可能是H2B4O7(2016上海卷),答案AEF,突破点拨(1)注意紧扣胶体的定义、性质和用途;(2)酸的元数和形成的盐可互为推断;(3)不能由特殊反应来确定氧化物的种类。,解析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选项A正确;Fe(OH)3胶体为红褐色,选项B错误;SiO2只能与氢氟酸反应,而不能与其他酸反应,所以不属于两性氧化物,选项C错误;铁粉与重金属离子发生置换反应,而不是物理吸附,选项D错误;H3PO2是一元中强酸,所
4、以在生成盐的过程中只能提供一个氢离子,NaH2PO2是正盐,选项E正确;瓷器成分为无机硅酸盐,不属于有机物,选项F正确;血液透析利用的是胶体的渗析而不是电泳,选项G错误;B最高价为正三价,H2B4O7中B为正三价,所以有可能存在,选项H错误。,【变式考法】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2018湖北八校模拟)BSO2、NH3是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所以二者均为电解质(2018黄冈二模)C颗粒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氯化钠属于胶体(2018辽宁六校协作体)D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碱性氧化物,但是碱性氧化物一定为金属氧化物(2018福建四校联考),答案DE,明矾净水为
5、铝离子水解得到的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悬浮物,而高铁酸钠净水先利用其强氧化性杀菌消毒,再利用还原产生的Fe3水解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吸附水中悬浮物,选项F错误; 2.5106m的细小颗粒物,大于胶粒直径, 这些颗粒扩散在空气中不形成胶体,选项G错误;金属和非金属形成的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完全由非金属形成的氯化铵为离子化合物,选项H错误; 氧气中各种同位素同时存在,而且化学性质完全相同,所以不属于混合物,选项I错误。,2(2018襄阳模拟)分类法在化学学科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依据合理的是()根据成盐氧化物的性质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
6、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根据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A仅B仅C仅D仅答案B解析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错误;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前者能完全电离,后者不能完全电离,错误。,3(2018全国卷)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7、解析雾和霾的分散剂均为空气,选项A正确;由图可知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选项B正确;由图可知NH3是反应物,不是催化剂,选项C错误;由图可知过度施用氮肥会有利雾霾的形成,选项D正确。,概念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当碰到一些似是而非且迷惑性极强的选项时,若直接运用有关概念往往难以辨清是非,这时可以借助一些正面特例或反面特例进行反驳,逐一消除干扰选项,从而快速得到正确答案。列举正面特例或反面特例是一种重要的论证方法,这种技巧适用于从正面获取答案有困难的一类化学选择题。, 命题规律:1题型:选择题。2考向:(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辨析;(2)重要物质的性质、变化及用途之间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观察(综合)
8、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的化学思想。,考点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方法点拨: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发散理解与核心区别,2多角度认识化学反应,3常见易混淆变化的本质区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1)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2017全国卷)(2)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2017江苏卷)(3)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2017江苏卷)(4)石英砂可用于生产单晶硅(2016海南卷)(5)氯气作水杀菌消毒剂没有发生化学变化(2016四川卷)(6)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没有发生化学变化(2016四川卷),(7)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没有发生化学变化(2016四川卷
9、)(8)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没有发生化学变化(2016四川卷)(9)煤的液化和煤的气化过程将固态的煤变成了液态和气态的煤,燃烧充分,可提高燃料利用率并减少环境污染 (2017天津卷改编),答案(1)(4)(6),突破点拨(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键区别宏观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微观看:是否既有旧键断裂又有新键生成;(2)记住常见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解析植物油氢化时结构中的碳碳双键与氢气发生了加成(或还原)反应,(1)正确;氨气作制冷剂是因为氨气易液化,液氨气化从环境吸热从而能使环境温度降低,与水溶性无关,(2)错误;,ClO2能对自来水消毒是因为有强氧化性,能将细菌病毒蛋白质变性,(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质 组成 性质 分类 化学 用语 复习 专题 练习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49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