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06猝死课件.ppt
《法医学06猝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医学06猝死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猝 死,Sudden death,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6猝死,1,猝 死Sudden death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6猝死1,实 例,孕妇,陈某,G3P2,39周+2/7,河南人;现病史:在卫生院产前检查,胎膜未破,胎心145次/分,孕妇下床时,突然抽搐,滑倒在地,神志不清,血压,心率为0,抢救无效死亡。临床诊断:猝死。,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6猝死,2,实 例孕妇,陈某,G3P2,39周+2/7,河南人;上海交通,大体,口唇、指甲青紫;腹腔内少量血性积液;子宫及双侧附件完好,宫内胎膜未破;心包腔内血性积液(200ml)及凝血块(218g,14*13*2cm3)主动脉瘤(距主动脉瓣上0.5cm,
2、直径6.5cm,瘤壁极薄,有破口)肺动脉瓣6.5cm(正常8.5cm),距肺动脉瓣口4cm处,肺动脉直径1.5cm,仅容纳一小指通过。左侧甲状腺腺瘤伴囊性变。,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6猝死,3,大体口唇、指甲青紫;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6猝死3,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6猝死,4,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6猝死4,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6猝死,5,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6猝死5,概 述一、猝死的概念 猝死(sudden death)是指一个貌似健康的人,由于患有潜在的疾病或功能障碍,发生突然的出人意外的非暴力死亡。,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6猝死,6,概 述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二、猝死的特点意外性 猝死的主要特
3、点是其意外性,貌似健康的人突然死亡。猝死的意外性比突然性更具有法医学意义。突然性 从发病开始到死亡的时间,WHO规定以24小时为限。有的在几十秒钟内死亡,称为即时死(instantaneous death)。自然性与非暴力性 猝死的基本属性就是自然死亡或病死。判定猝死,必须首先排除暴力死因,并查明致命性疾病和机能障碍。,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6猝死,7,二、猝死的特点意外性 猝死的主要特点是其意外性,常见的猝死诱因:1.精神、心理因素:“喜、怒、哀、乐、悲、思、恐”等,是引起猝死的常见诱因。2.过冷过热:气温骤冷、冷水浴、热水浴可致肺部感染、虚脱。3.体力活动:剧烈的体力活动或过度疲劳。如疾跑、
4、登高、斗殴、搬抬重物等。 4.其它;暴饮暴食、吸烟、轻微外伤、感染、性交甚至睡眠中。,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6猝死,8,常见的猝死诱因:1.精神、心理因素:“喜、怒、哀、乐、,三、猝死的一般统计资料 性别:男性显著多于女性(约2倍)。 原因可能是: 1.与体内性激素有关; 2.男性嗜烟酒、暴饮暴食以及性情急燥者多; 3.男性体力劳动重、户外活动多、社会交往广等。 年龄:两个高峰:初生后6个月;3050岁之间。 职业:猝死可见于各种不同的职业,尤以工人和 农民为多,其次是干部和知识分子,军人 和学生较少。,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6猝死,9,三、猝死的一般统计资料 性别:男性显著多于女性(约2,季节:
5、猝死可发生在任何季节。在北方以寒冷 的冬季、在南方以炎热的夏季猝死者为多。 说明防暑降温与保暖防寒在预防猝死发生 上均有重要意义。场所:猝死可发生任何场所。少数死于医院的 急诊室或病房;大多数为医院外死亡包括 在工作中猝死、出差或旅游住在旅馆中猝 死、路上行走中猝死以及家中猝死等。 由此涉及医疗纠纷、生产事故、交通事 故、甚至怀疑到自杀、他杀。,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6猝死,10,季节:猝死可发生在任何季节。在北方以寒冷 的冬,表1 1017例猝死发病情况 情 况 例 数 ( %) 睡眠中 203 (20.0) 医院内 138 (13.6) 走路、骑车 53 ( 5.2) 疾跑 38 ( 3.7
6、) 运动、比赛 43 ( 4.2) 口角、激动 93 ( 9.1) 饮酒、吸烟、饱食 177 (17.4) 便秘、腹压、增加 54 ( 5.3) 游泳、过冷、过热 23 ( 2.3) 休息、安静 55 ( 5.5) 其他或不明 140 (13.8) 共计 1017 ( 100),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6猝死,11,表1 1017例猝死发病情况,四、猝死的原因 几乎所有系统的疾病均有引起猝死的可能性,但其发生率不同。* 成人猝死中,心血管系统疾病占首位,呼吸系 统或神经系统疾病疾病居次,消化、泌尿生殖 系统和内分泌器官疾病较少。* 婴幼儿(05岁)猝死中,呼吸系统疾病占2/3,其次为消化系统和心血
7、管系统疾病。 猝死的死亡原因,绝大多数通过尸体剖验和组织学检查等可查明,但仍有少数做了全面系统解剖,仍未发现足以说明死因的器质性病变。,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6猝死,12,四、猝死的原因 几乎所有系统的疾病均有引起猝死的可,表2 1017例法医猝死案件的死亡原因分布,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6猝死,13,表2 1017例法医猝死案件的死亡原因分布计数%心血管系,五、猝死的法医学鉴定 猝死为自然病死。但有些被怀疑为暴力死(包括中毒);也有他杀后伪报猝死;还有些发生在与人争吵、殴斗以及不明情况下(有无传染病、流行病、工伤、职业病或医疗纠纷等),为查明死因、澄清死亡性质均应进行法医学鉴定。(一)步骤认真仔
8、细的案情调查;全面重点的现场勘查;完整系统的尸体解剖;必要可靠的辅助检查;综合分析,作出科学客观的鉴定结论。,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6猝死,14,五、猝死的法医学鉴定 猝死为自然病死。但有些被怀疑,(二)死因分析及鉴定结论 1.死因明确:器官的器质性病变显著足以说明死因,并排除致命性的外伤、机械性窒息、中毒等。 2.自然性疾病同时体内有药(毒)物:如检出致死量的毒物或药物,判定为中毒死。如药物量少,应注意是否与治疗、嗜好或职业接触有关;注意疾病是否严重并足以致死。 3. 器质性病变较轻或不明显: *器质性病变较轻,结合症状确定死因:冠状动脉粥样化呈23级狭窄,生前无明显症状,只能推断死因;生前如
9、有心绞痛发作史,可判定冠心病死; *病变轻微不足以确定死因:采取排除法。必须排除暴力性死亡;慎重诊断青壮年猝死综合征(SMDS)、婴幼儿猝死综合征(SIDS)。,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6猝死,15,(二)死因分析及鉴定结论 1.死因明确:器官的器质性病,4.自然性疾病与损伤并存:死因分析鉴定比较困难,常常引起争议。 单纯因损伤致死:尸检发现致命伤。 单纯因疾病致死:损伤轻微,尸检发现致死性 病变。 损伤是主要死因,疾病是辅助因素:损伤属于 条件致命伤,疾病不会迅速致死,受伤后发生 死亡。如脾肿大,腹部受打击后破裂致死。 疾病是主要死因,损伤是辅助因素: 疾病较重,可潜在致死,损伤较轻微。如脑血管
10、畸形,头部击。,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6猝死,16,4.自然性疾病与损伤并存:死因分析鉴定比较困难,常,六、猝死尸体的一般病理所见 除特异的病理改变外,常可见一些非特异的急性死亡的改变如尸斑显著,呈暗紫红色;心脏及大血管内血液不凝,呈暗红色,无鸡脂样凝血块形成;左心及腔静脉扩张、充血;肺、肝、肾、脾等各器官显著淤血;心和肺的浆膜及其它器官表面可有小出血点。,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6猝死,17,六、猝死尸体的一般病理所见 除特异的病,一、心血管系统疾病,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50%)猝死机理:心肌梗死广泛或梗死区破裂以及室壁瘤破裂引起急性心包填塞、致死性心律失常尤其心室纤颤或心脏停搏(心脏骤停)鉴
11、定要点: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硬化(III-IV级以上),但心肌改变未必明显,鉴定心肌病变部明显的冠心病猝死,必须首先排除暴力性损伤致死的死因,也必须排除其他自然性疾病致死的死因。,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6猝死,18,一、心血管系统疾病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50%)上海交通,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粥样硬化管腔IV级狭窄,内膜见黄色硬化斑块。,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6猝死,19,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粥样硬化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6猝死19,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6猝死,20,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6猝死20,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6猝死,21,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6猝死21,高血压性心脏病,病变:左室向心性肥大,心室乳头
12、肌和肉柱也较粗大,心肌质地坚实,剖面上可见纤细白色条纹,有的病例心室腔扩张。猝死机理:肥大的心肌相对缺血、退变、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可因心力衰竭而猝死,或脑血管意外死亡。鉴定要点:高血压性心脏病致死,检见代偿、失代偿及左心衰的改变,脑血管意外(出血等)。,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6猝死,22,高血压性心脏病病变:左室向心性肥大,心室乳头肌和肉柱也较粗大,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6猝死,23,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6猝死23,粥样硬化性主动脉瘤,多见于腹主动脉,尤其是肾动脉以下的腹主动脉。猝死机理:主动脉中层平滑肌萎缩,内弹力板破裂,局部管壁变薄弱,在血压的冲击下逐渐扩张形成梭形或囊状动脉瘤,动脉瘤一旦破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医学 06 猝死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49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