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瓜州导游词精选5篇.doc
《甘肃瓜州导游词精选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瓜州导游词精选5篇.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甘肃瓜州导游词精选5篇 甘肃瓜州导游词1甘肃省地处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位于祖国西部,地处黄河上游,黄土、青藏和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宁夏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面积:45.4万平方公里。 人口:2237.11万。 行政区划分: 现辖5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 8个县级市,60个县,7个自治县。 地域特色及民俗风情: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独具魅力的甘南藏族风情、肃南裕固族民俗,让许多国人甚至外国客人都新奇不已。 唐玄奘在天水的传说,使佛公娇、万紫山、渗金寺等地,成为民俗旅游的主要景点。 和天水、陇南相临的甘南、临夏两自
2、 治州,是藏、回、东乡、保 安、撒拉等少数民族的集聚地,有独具一格的民情和风俗,境内的拉卜楞寺,不但有着精美绝伦的建筑,而且每年7次规模较大的法会和众多的节庆,使拉卜楞寺的宗教民俗活动空前丰富多采。古朴典雅的临复清真寺,是穆斯林民众们的聚礼之地,这里的宗教民俗活动,独特隆重,令人叹为观止。 甘肃东部的庆阳、平凉地区,是具有悠久革命历史的老区。境内除有众多的革命遗迹外,黄帝登临、广成子修炼得道的道家圣地崆峒山,西王母设宴招待周穆王的王母宫山以及公刘庙、菩萨山等庙会,都成为民间文化的传播阵地和民间经济的交易场所。特别是唢呐、剪纸、社火、戏曲等民俗文化尤具魅力。 河西走廊是甘肃著名的粮仓,也是昔日铁
3、马金戈的古战场和 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民俗、肃南裕固族风情、肃北蒙古族风情、阿克塞风俗、天祝藏区风情、雷台奇观、古酒泉传奇、嘉峪关传说、玉门关和古阳关、桥湾人皮鼓:民间筵悦、 骆驼队等奇风异俗在这里熠熠生辉。 地理概况以及历史沿袭: 甘肃,古属雍州,地处黄河上游,它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 它象一块瑰丽的宝玉,镶嵌在中国中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纵横45.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2%。 甘肃,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 由于西夏曾臵甘肃军司
4、,元代设甘肃省,筒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臵过陇右道,故又筒称为陇。 甘肃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北有六盘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东为岷山、秦岭和子午岭;西接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壤青泥岭。 有神奇碧绿,的湖泊佳泉、有江南风韵的自然风光,也有西北特有的名花瑞果。 肃东南部的天水市和陇南地区,是历史悠久、山川锦绣、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民俗奇特的天然膏沃之地,有小江南之称。 甘肃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很早以前华夏始祖伏羲氏曾在这里推八(来自:zaidian.cOm 在 点 网:甘肃瓜州导游词)卦、授渔猎。甘肃作为我国东南部通向西北的交通
5、要道、汉唐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甘肃大地上,散布着上千处人文景观,其中有堪称世界石窟壁画艺术宝库的敦煌莫高窟、万里长城的最西端嘉峪关、以泥塑著称于世的天水麦积山石窟等。 甘肃,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大地湾遗址证明,这里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人文始祖伏羲就诞生在渭河上游。三千多年前,周人先祖发祥于陇东一带。汉唐以来,甘肃成为中西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的丝绸之路,留下丰富的文物古迹。 甘肃地域辽阔,自然风光优美,茫茫的戈壁、淳朴的黄土高原、广袤无垠的草原、洁白莹润的冰川共同构成了一幅雄浑壮丽的画卷。鸣沙山、月牙泉的奇异组合,给神秘沉重的丝路古道增添了一丝轻松惬意。陇东黄土高
6、原和陇南山地起伏于甘肃的东南部,西越兰州后便是河西走廊,起自兰州西北,止于疏勒河玉门关,长达一千二百多公里,与青海界山祁连山脉接壤。 河西走廊是一片狭长平坦的高原,海拔一千至一千五百多米俯瞰走廊地带,是绵延不绝的沙碛地、沙丘和风化的缓地,其中也有绿洲出现。绿洲的水源,来自由祁连山三千三百多条冰川的雪水所汇成的河流,为兰州、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以及紧靠祁连山谷的乡镇提供水源。河西走廊最窄处仅四十多公里,最宽处也不过几百公里。甘肃的石窟分布于河西走廊两侧,这里原是丝绸之路的要冲,当年那些远走漠漠塞外丝路的人为保平安, 纷纷在这个艰辛跋涉之地开窟造像,这些历千年而不毁的石窟,既是宗教、文化
7、、艺术的结晶,也是丝路历史的见证。于是有了敦煌的莫高窟、安西县的榆林窟、玉门的昌马石窟、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文殊山石窟和马蹄寺石窟、永靖县的炳灵寺石窟、武山县的水濂洞石窟、甘谷县的大像山石窟、天水的麦积山石窟、泾川县的王母宫石窟、庆阳县的北石窟寺等,简直是一条石窟走廊。甘肃瓜州导游词2瓜州是本次甘肃行第五大站。这里是古代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古丝绸之路的商贾重镇。相比敦煌,我其实更期待这里。因为这里更加小众,更加不为人知,所以这里的历史遗迹便没有了喧闹熙攘,相对寂静地沉睡在时空长河之中,等待人们去慢慢探寻远古之迹,去侧耳倾听历史之声。锁阳城遗址是我们瓜州行的首站。我对这个集古城址、古墓葬、古垦区为
8、一体的古文化遗存地,同时也是丝绸之路咽喉上的重镇有极大的兴趣。锁阳城游览内容包含参观博物馆以及观看遗址所在地重要建筑。全程由景区工作人员陪同讲解,乘坐景区电瓶车往返。锁阳城博物馆.在实地参观遗址前先进行总体了解我们去时正赶上锁阳城一年中最为炎热的几天,游客非常少。因此我们几乎等于是包车出行。在坐上景区安排的观光车以后,第一站便来到了锁阳城博物馆。这时陪同游览的景区工作人员会详细讲解锁阳城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在各历史时期的地位及兴衰过程等。其中大部分是史实,也有少部分属于猜测。然后会有一些对古代锁阳城附近分布民族的讲解,以及出土的文物展示。锁阳城博物馆还在继续完善打造,部分展台展品空缺。不过对于初
9、步了解锁阳城,参观博物馆还是很有必要的。甘肃瓜州导游词3瓜州,地处河西走廊西端,东连中国石油城玉门,西接国际旅游名城敦煌,南望祁连,北枕大漠,西北与新疆哈密市相连,自古就是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境内兰新铁路、敦煌铁路、瓜州至敦煌高速公路、国道312线横贯县境,交通便捷。瓜州总面积2.41万平方公里,现辖7乡5镇,生活着汉、回、蒙、藏、东乡等21个民族,总人口11.7万人,汉族占89%。 瓜州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早在四千年前,这里就有先民繁衍生息,被称为火烧沟文化。秦以前为羌戎所据,秦时为大月氏占据,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时为敦煌郡所辖,两晋沿汉制,隋置长乐郡,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称瓜州,
10、至清雍正年间设安西卫,民国2年(公元1913年)改为安西县,20XX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瓜州”古县名。 瓜州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县境东西长185公里,南北宽220公里。地势南北高,由东向西渐低,海拔在1500-1100米之间。占县境面积8.5%的绿洲,被戈壁、山地、丘陵分割为东、西、南三大板块。多风、少雨、干旱和较大的昼夜温差形成了瓜州典型的荒漠、半荒漠气候。西热东凉和南山地区多泉眼湿地的特点,使瓜州形成了西棉、南牧、东粮三大农业区域格局。境内有疏勒河、榆林河两大水系,甘肃省最大的农业灌溉水库双塔湖库容达2亿立方米。有天然草原3000多万亩,拥有各类动植物资源516种,其中国家一、二级
11、保护动物26种。盛产小麦、棉花、蜜瓜、苹果、梨、杏、葡萄、甘草、锁阳、苁蓉等,享有“粮棉基地”、“瓜果之乡”和“锁阳之乡”的美誉。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铁、铝、铅、锌、花岗石、大理石等40余种,地质储量大,总经济价值在7万亿元以上,其中黄金矿藏和产量居全国第六,是甘肃省重点产金区。 瓜州文物古迹众多。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境内保存完好的古遗存多达330余处。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是中国著名的六大石窟之一,窟内壁画西方净土变和观无量寿佛经变为旷世精品,其临摹品现悬挂于人民大会堂。玄奘取经图比我国四大名著西游记的成书早400余年,是中国神话人物孙悟空最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 导游 精选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