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化床燃烧脱硫技术ppt课件.ppt
《流化床燃烧脱硫技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化床燃烧脱硫技术ppt课件.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流化床燃烧脱硫技术,任课教师:杨卫娟副教授,0 引言,1960s德国人发明,化工处理技术,再被移植到锅炉燃烧领域流化床燃烧技术是一种清洁燃烧技术;流化床中,煤和脱硫剂一起进入炉膛,燃烧后煤中硫生成SO2,在燃烧过程中,与脱硫剂反应而被固定。流化床燃烧温度低,脱硫剂不会失活。流化床燃烧温度低,NOx生成量较少。,2,0 引言,流化床燃烧技术是一种成熟的燃烧技术,我国于1965年建成第一台流化床锅炉300MW在运多台,在建百余台600MW机组的流化床锅炉也已2013年4月14日投产(四川白马),3,循环硫化床有什么特点?,4,1流化床燃烧技术概述,一、什么是流化床燃烧,流化床起源于化工流态化,其作
2、用是加强气固二相化学反应的速度。在流化床中,固体颗粒的密度和大小是有要求的。当气体通过固体颗粒时,固体颗粒会在床内运动,但不会离开流化床。燃料燃烧实际上是一种化学反应。因此把流化床技术移植到燃烧技术上来。,5,流化燃烧方式,6,鼓泡床和循环流化床示意图,7,1流化床燃烧技术概述,二、流化床锅炉的特点,优点,对燃料适应性特别好:可以烧劣质煤高灰煤、高硫煤、煤矸石、油页岩、石油焦、煤泥、生物质、垃圾等。燃烧效率高,可达9099%截面热强度高低污染:脱硫:流化床燃烧温度一般900 1000,炉内脱硫效果好(石灰石在1200以上脱硫效果变差)。 脱氮:流化床一般采用配风,燃烧温度不高,NOx的生成量显
3、著减少负荷调节性能好灰渣可综合利用,8,1流化床燃烧技术概述,缺点,流化床锅炉磨损大,设备大修周期短;流化床锅炉要采用高压送风,其电耗高、噪音大;原始排烟粉尘浓度大。,9,1流化床燃烧技术概述,三、流化床锅炉的组成与分类,浓相床(沸腾层),稀相层(悬浮段),布风装置,尾部受热面,高温分离器,床内受热面,回料装置,循环流化床的锅炉组成,10,1流化床燃烧技术概述,常压鼓泡流化床,常压循环流化床,增压鼓泡流化床,增压循环流化床,分类:,11,流化速度12.5m/s截面热负荷:1.5MW/m2,流化速度3.55m/s截面热负荷:5MW/m2,流化速度3.55m/s截面热负荷:2050MW/m2,流化
4、速度0.91m/s截面热负荷:1017MW/m2,2流化床的基本性质,二、固定床及起始流态化下的气体动力特性,1、几个基本概念,(1) u空截面速度(空塔速度),qv单位时间内(1秒内)通过床层的气体体积流量) (m3) (Nm3)Ab流化床的截面积 (mm) (m),12,2流化床的基本性质,(2) Hs静止料层高度 (mm) (m),床料未沸腾时疏松堆积高度(突然停风机后堆积之高度)。,(3)ut气体通过床层的真正速度,气流真实速度,(4) uf流化床携带速度,指颗粒被气流带出流化床时的气流速度(非指粒子速度)。,13,2流化床的基本性质,(5)p床料真实密度,床料重量/床料真实体积,对于
5、不溶于水的床料,用排水法测定的体积,(6)B床料的堆积密度,14,2流化床的基本性质,(7)颗粒体的空隙率,对于流化床内的床料,必有床料与空隙二部份体积,若气体与颗粒的体积分别为Va与Vs,则Va占的份额为称为空隙率。,(Va=Va+Vs-Vs),(8)P料层阻力,气流通料层后的阻力损失。 (Pa) (mmH2O),15,2流化床的基本性质,2. 固定床层的流动阻力,(1)流动状态,流速低时,颗粒小时,为层流;流速较高时,大尺寸,宽筛分时为湍流。,(2)层流时,其中: P料层阻力; Hs料层高度; 气流粘度;,de孔道的当量直径;ut孔道中的气流速度。,16,2流化床的基本性质,3. 起始流态
6、化的特征,(1)描述:,流体自下而上穿过随填充的床层,且流速较低时,颗粒不动,此时为固定床阶段;流速达到某一极限时,床层压降与单位床截面上颗粒的质量相等时,颗粒重量由流体升举力承托,开始进入流态化;,17,2流化床的基本性质,之后,床层压降将维持不变;固定床与流化床的分界点,称为起始流态化; 处于流态化下的床层具有许多液体的特征:,a.可以流动;b.床面保持水平;c.轻的浮起,重的下沉。,18,2流化床的基本性质,(2)最小流化速度的确定最小流化速度是流态化操作的最低速度,用umf表示。确定的方法是实验,当流化状态下,逐渐减小风速时,床层压差开始下降的转折点时的风速为umf。以上确定方法为单一
7、粒径的umf(p也一定),对于宽筛分床料,由于细粒首先流化,umf的确定较为困难,出现一个转折区域,大部份学者选择完全进入流态化的ucf作为起始流化速度。,19,2流化床的基本性质,三、流态化的基本性质,1. 流态化的各种状态,各种流化状态是以不同的流化速度下床层的阻力特性为特征的。由于流化床的膨胀,空隙率增加,因而每米床高的压降是逐渐下降的。,20,2流化床的基本性质,(1) 鼓泡床,在起始流态化下,气速对umf的微小增量将使床层进入流化状态,而导致床内循环作用;对细颗粒或均匀颗粒床,随u增加,床层膨胀;当床层膨胀到一定状态(细颗粒床膨胀一定值后,对粗颗粒床uucf后,就出现鼓泡)后,就进入
8、鼓泡床状态;鼓泡床可以看作二相流;,21,2流化床的基本性质,密相(乳化相)充满颗粒且颗粒均匀分布,稀相(气泡相)含颗粒很少,主要由气体组成。,密相中一般认为空隙率为常数。继续增加气流速度,只是增加气泡相的体积。,22,2流化床的基本性质,继续增加气速,对于床截面较小的流化床,气泡占据整个床层,形成柱塞推动,这就是腾涌。腾涌时,床面波动很大,压降不稳定。腾涌到一定位置,气泡崩溃,颗粒下落。腾涌是一种不正常的流化现象,应尽量避免。,(2)腾涌床,23,2流化床的基本性质,(3)湍流流化,气流速度进一步增加,流化状态从腾涌进入湍流流化状态。此时,气流流过弯弯曲曲的沟道风速穿过床层,颗粒组成线状或带
9、状,以很高速度上下移动,各方穿透。但仍能维持可分辨的床界面;湍流流化时,床内气泡直径小而密,气泡边界模糊且不规则;与鼓泡床不同,湍流床的气泡尺寸基本不变,气速增加时,气泡数迅速增加;,24,2流化床的基本性质,湍流床气固接触大大改善,混合强烈;由于气泡小,流化床的模拟放大较鼓泡床容易一些;对于单一尺寸床料的试验显示,湍流床的携带很少;但对于宽筛分床料,细颗粒的携带相当大,必须将收集到的物料送回床内;,25,(4)快速流态化,2流化床的基本性质,小颗粒(平均粒径为20m100m,低密度(气、固密度差小于1400kg/m3)易于产生快速流态化状态;气速进一步增加,流化床从湍流流化状态进入快速流化状
10、态;快速流化时,从床顶携带颗粒明显增加,但仍有部分颗粒在床内流化运动;快速床时,床层界面模糊,充满整个床,且颗粒快速减少,要维持流化状态,要不断补充与携带相当的物料;,26,2流化床的基本性质,气流若增加到将所有颗粒携带出去时,快速流化状态破坏,进入气力输送状态;快速流化床与气力输送的区别:,a.返混量大; b.气固滑移速度大,27,2流化床的基本性质,2. 颗粒特性对流化特性的影响,颗粒的粒径与密度是对流化特性影响较大的二个因素,一般颗粒分成四类。,28,2流化床的基本性质,(1) A类,具有较小的平均粒径,(dp=20100m)及较小的密度(p1400kg/m3);在形成鼓泡床前有明显的均
11、匀膨胀过程;u较大时,大部分气体以气泡形成穿过床层,且大部分气泡速度大于颗粒间气流速度。,29,(2) B类 p14004000kg/m3,2流化床的基本性质,易于流化,很少有均匀膨胀区(即开始流化就有气泡产生);不存在最大气泡极限,且大多数气泡的上升速度大于颗粒之间的气流速度。,30,(3) C类, dp20m,2流化床的基本性质,尺寸很小,难于正常流化。,(4) D类,大粒径,高密度,大部分气泡的上升速度低于颗粒间的气流速度。(最大的气泡除外)。,另外要注意的是气体温度、密度及粘度都会对流化状态有影响。,31,2流化床的基本性质,四、布风装置的基本特性,1. 布风的要求,必须具有均匀分布来
12、流气体的作用;应有助于产生均匀而平稳的流态化;能尽量减轻埋管被磨蚀及冲蚀的危险;阻力损失比较合理。,32,2流化床的基本性质,2. 常用布风板形式,a多孔板式, b风帽式, c导流板式, d水冷式,33,2流化床的基本性质,3. 布风装置的压降对流化性能的影响,流化床内的热质传递及反应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气泡特性决定的,而良好的气泡特性是以床内气泡均匀分布为前提。,34,2流化床的基本性质,对气流分布不均的影响因素及分析,风室进气不均:,尽量设计合理的进风室;适当增加布风板阻力,其布风板阻力超过风室气体的分布阻力,则可实现均匀布风。,在床层进入鼓泡流态化后,布风装置的性能是应能将良好的起始流化
13、长期稳定保持下去。,35,2流化床的基本性质,4. 布风板区域的气固混合,布风板上形成小而众多的气泡对气固反应有利,一般选用多孔眼布置;要保证孔眼风速要高于颗粒的水平沉积速度。,36,3 流化床燃烧,一、流化床燃烧特点,1.流化床燃烧又称沸腾燃烧,2. 特点,低温8501050,比层燃、室燃温度要低,燃烧温度取决于煤的灰熔点;容积热强度大,达到(6.287.54)103MJ/m3.h (1.742.09)MW/m3。相当于煤粉炉的58倍,链条炉的5倍。,37,3 流化床燃烧,3. 燃烧特点,流化床本身是一个积累了大量的灼热床料,蓄热容量很大的热源。对燃料的迅速着火、稳定燃烧有利;床内可燃物含量
14、在5%以下;它可以烧劣质煤(Qdw=4187KJ/kg石煤也可以);每分钟加入的燃料不到床料的1%,不会引起炉膛温度变化,相反能受到快速加热;床料不与加入的燃料“抢”O2。,38,3 流化床燃烧,燃料在炉内停留时间长:,Hs静止料层高度 Ad布风板面积料层堆积密度 B燃料消耗量,平均停留时间约在25100min(料层越高,煤质越好,停留时间越长)。,低污染燃烧:可以加脱硫剂为床料,低温燃烧形成NOx较少。,39,3 流化床燃烧,二、流化床中煤粒挥发分析出及燃烧,煤的可燃成分是CH化合物,CH化合物受热后,一部分CH化合物链会断裂,释放分子量较小的气态链状,环状烃挥发出来,形成挥发份。同一种煤,
15、挥发分的多少与加热速率有关(流化床Vr少)。挥发分的析出贯穿整个燃烧过程,但以初期释放较猛:,40,3 流化床燃烧,三. 影响燃烧速度的因素,焦碳粒子的尺寸:颗粒加大,燃烬时间延长,同时乳化相中的氧气耗尽,需要气泡相中的O2补充;床温:床温高燃烧速度高,但这一点对dp100m,温度高于927时,影响不大,因为此时属于扩散控制;床料惰性粒子尺寸:惰性粒子尺寸增加,流化速度增加,通过乳化相的气流量增加,快速气泡转为慢速气泡,氧从气泡相向乳化相传递速度增加,所以燃烧速度增加,41,3 流化床燃烧,空塔速度:流化床空塔速度增加,传质增加,燃烧加速,但空塔速度过大,气泡相气量增加,气体“短路”,燃烧不再
16、增加,反面扬析损失增加;焦碳负荷(浓度):含碳浓度增加,乳化相中O2浓度降低,燃烧速度下降。,42,3 流化床燃烧,四、流化床燃烧动力特性,1. 流化床层内温度分布,流化床燃烧的特点是床料混合非常均匀,后图为一台35T/H流化床锅炉实测结果。1、2、3三根曲线分别为距风帽456、578、986mm高度,沿炉宽的温度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流化床内、沿床宽、床高二方向,温度基本均匀,最大不超过50。,43,3 流化床燃烧,2. 流化床流内可燃物含量分布,流化床内上下混合较强,左右混合较弱;若采用集中给煤方式,则在给煤点附近会出现缺氧区,特别是对挥发分高的煤,给煤点上方可燃气体浓度要增加。即使对于挥
17、发分较低的煤,也会在给煤点上方形成较多的CO成分;对于左侧给煤、右侧溢流(前墙给煤,后墙溢流)的流化床,可燃物含量从左到右(从前到后)逐渐降低。,44,3 流化床燃烧,3. 流化床内物料粒径分布,单位:%,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流化床中存在着分层现象;分层现象出现在底层;在中、高层分层现象不明显。,45,3 流化床燃烧,4. 流化床内烟气成分的分布,沿横截面方向上,主要受燃煤挥发分和给煤点位置的影响;在纵断面上主要受炉温,燃烧强度的影响。,46,3 流化床燃烧,五、悬浮段中炭粒的燃烧,由于流化床中的燃料的筛分较宽,运行中,床内风速都按平均粒径的umf的流化数选取,所以较细的颗粒随烟气离开流化床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流化床 燃烧 脱硫 技术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47847.html